课题:品篆刻之美(第1课时)
年级:七年级 单元:第一单元
学习领域:欣赏 评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品篆刻之美》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但对于篆刻艺术这种较为古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的艺术领域。然而,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了解篆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艺术表现:掌握基本的篆刻欣赏方法,能够对优秀的篆刻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3、创意实践: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1.了解篆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掌握篆刻欣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篆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篆刻作品进行独立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准备: PPT课件,篆刻作品图片
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P1师:展示精美的篆刻作品,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标志,同学们对这个标志有印象吗?是的,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这个会徽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的奥运会徽是采取什么形式制成的?
生:观察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一眼就看出它像我们中国的印章,没错,这个标志就是采取了篆刻的形式制成的。P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篆刻的世界,品味篆刻之美!
P3P4p5(一)讲解篆刻的定义
同学们,接下来咱们一起走进篆刻的世界,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是篆刻的定义。(稍作停顿)篆刻,它是镌刻印章的统称,由篆和刻两部分组成。一般是先写篆书,然后再刻,所以叫篆刻,也叫印章。大家要知道,篆刻可是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哦!而且,中国篆刻在 2009 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P6p7(二)讲解篆刻的源流
下面咱们来了解一下篆刻的源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印,执政所持信也。”意思就是说,印章是执政者所秉持的信物。“印者,信也”,早在奴隶社会,印章就作为人与人交接上的信用保证啦。
P8再看这个秦封泥“安国乡印”,封泥也称“泥封”,是中国古代文书的封缄形式之一,可以防止文书在传递中被人偷看。
P9接下来,咱们看“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商周时期,材料以玉、金属为主,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很高的水平。
P10极具代表的就是“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它大约七厘米见方,是战国时期燕国的烙马玺印。玺面六字中,“日庚都”是地名,“都”是都邑的意思,“萃车马”是官名。印面文字布局别具一格,中心空出,连接左、右、下三边,形成一个“U”形构图。该印印面纵横错落,疏密对比强烈,镌刻苍劲有力,笔画古朴雄强,是古玺印中杰出的代表。
P11同学们认真观察,能分辨出玺印上的“日庚都萃车马”这六个文字吗?(稍作停顿)那大家再猜一猜,烙马玺印的用途是什么?
(稍作停顿)其实啊,大都认为是烙马用的。“日庚都”被认为是燕国都邑名,“萃车”即副车,“日庚都萃车马”意思是日庚都官署副车所用的马。
P12(三)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名称?
P13p14首先是“玺”,早期的印章称为“玺”,当时人人可用, 并无等级差别,但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便规定“玺”只能是天子专用,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P12比如“皇后之玺”,这可是汉代玉印精品,是皇后佩带的饰物,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此印刻工精致,线条细腻,字形匀整端方。
P15接下来是“印”,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统称为“印”。这是西汉的關内侯印和东汉的军曲侯印。關内侯印是汉代金印,印文为阴刻篆书,字体端庄秀丽,线条流畅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军曲侯印是铜质的,同为阴刻篆书,印文规整,笔画平直、刚劲、畅达、浑圆。
P16这是 1985 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直渎山东晋墓葬的金“关中侯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通高 2.1 厘米,印面边长 2.4 厘米,重 118 克。印座呈方形,龟纽呈昂首伏体状,龟甲满刻直线纹和曲尺纹,周缘刻圆圈纹,印面阴刻篆文“关中侯印”四字。
P17还有“章”,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章”,比如安西将军章。
P18印章合成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印信是公私印章的总称。在古代,印信是权力和信用的象征。
P19(四)篆刻的常规类别
咱们再看看篆刻的常规类别。
P20根据篆刻的用途分为:官印、私印、肖形印、闲章。
P21请看图上这两枚印章,同学们觉得这两枚印章有什么不同?P22(稍作停顿,让学生观察回答)一个印章的印文呈白文,字是凹下去的,我们称“阴刻”;一个印章的印文呈朱文,字是凸起来的,我们称“阳刻”。P23、24、25根据篆刻的刻印技法分为:阴刻、阳刻、半阴半阳结合。
P26接下来咱们来玩个小游戏:最强大脑对对碰。
P27大家思考一下:你知道篆刻印章还用在哪些地方?
P28(五)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P29p30下面咱们来欣赏下方中国画作品,了解印章的艺术属性。这是王冕的《墨梅图》,大家能从内容、形式、镌刻方式上看出下图的印章属于哪一类吗?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P31首先是“宣统御览之宝”印章,它表明这幅《墨梅图》曾被末代皇帝溥仪御览过。在中国古代,皇帝会对一些书画作品进行御览,钤盖“御览之宝”印章是一种常见的做法,用于表示该作品已经过皇帝的观看和认可。
然后是“王元章”,这是作者印章,王冕字元章。
“方外司马”,“方外”通常指尘世之外,或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礼教约束的境界。“司马”本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方外司马”这个印章体现了王冕对自由、超脱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文王子孙”,王冕以“文王子孙”自居,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文王所代表的品德、文化或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承。在古代文人的观念中,常常会追慕古代的圣贤,将自己视为他们的精神后裔,以表达对高尚品德和文化传统的尊崇与追求。
“几暇怡情得佳趣”,这是乾隆的印章。“几暇”指的是“闲暇”的时候;“怡情”表示怡悦心情;“得佳趣”即获得美妙的趣味或乐趣。整句话体现了一种在繁忙生活中,通过艺术活动来放松身心、享受美好、陶冶情操的心境。
P32最后,咱们一起来总结下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表明书画的所有权。
第二,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
第三,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氛围。
第四,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
第五,鉴定书画真伪。
总之,印章在书画作品中不仅是一种标识和证明,更是艺术表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内容。下节课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和材料,我们将一起体验篆刻的乐趣。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P1 师:上节课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篆刻的基本知识,下面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欣赏一些优秀的篆刻作品并动手实践!
P2p3师:展示课件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些篆刻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小巧,好看,精致……
师:一方小小的印章中,既有飘逸的篆书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印面布局,且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谓“方寸天地,气象万千”。
P4师:在我国就有一代名家-吴昌硕,把篆刻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善以石鼓文人印,印风苍厚淳朴,自成一派,吴昌硕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来看看他的作品!
P5师:展示课件图片,依次是一月安东令;西泠印社;无须老人;我爱宁静
P6师:观察一下,我爱宁静中的印石结构,分别有
印钮:古代印章上端雕刻成龟、虎、狮等形象的部分,有孔,可以穿带子,也作印钮。
边款:是刻于印侧的题识。隋唐以来,官印周围多刻有制印年月、编号、释文等。
印面:指图章刻有印文的一面。
P7师:在他的作品中,印面和边款经常出现,如图
P8p9p10师:另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名璜,字渭清,别号白石山人,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他的篆刻作品有:游于艺;吾幼挂书牛角;白石;九十二翁等,这些篆刻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做一枚印章。
P11师:创作印章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生:刻刀、印床、印石、印泥、沙纸、连史纸
P12师:要如何执刀?
生:(1)三指执刀法(2)五指握刀法
P13师:仔细观察图片,篆刻的刀法有?
生:(1)冲刀法(2)切刀法
P14p15师:(1)冲刀:以一角入石,指腕齐力稳健推进,注重气势,收放自如。(2)切刀:以一角入石,顺势一起一伏切入。一个篆刻作品有时会用一种刀法-单刀法,有时会用到这两种刀法-双刀法
P16p17p18师:篆刻时具体的步骤又是怎么样的呢?来看看
生:⒈ 磨平印面⒉ 设计印稿⒊ 印稿上石⒋ 操刀刻印5.钤印于纸
P19师:观看视频,让我们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篆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p20 p21 p22师:欣赏优秀作品设计,大家可以借鉴大屏幕中的学生作品,从中找到灵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看看课堂实践任务和要求!
任务:为自己设计一枚姓名橡皮章!自由选择表现形式(阴刻或阳刻)
要求:
草稿线条一定不要太细;注意反正!
注意用刻刀时把握好方向和力度,注意安全!
P23课堂小结: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学习并了解了篆刻艺术,大家在课后一定要多动手实践,尝试自己的篆刻创作,加深对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P24课后拓展:中国的很多企业或店铺的标志都采用篆刻的形式。它们呈现出怎样的审美趣味 找-找,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共24张PPT)
品篆刻之美
(新)人美七上1.2第二课时
篆刻作品欣赏
一方小小的印章中,既有飘逸的篆书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印面布局,且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谓“方寸天地,气象万千”。
篆刻作品欣赏
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名家,善以石鼓文人印,印风苍厚淳朴,自成一派。
西泠印社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艺术团体。
西泠印社成立后,吴昌硕被推举为第一任社长。
吴昌硕( 1844 - 1927 )
我爱宁静
西泠印社
一月安东令
无须老人
古代印章上端雕刻成龟、虎、狮等形象的部分,有孔,可以穿带子,也作印钮。
边款是刻于印侧的题识。隋唐以来,官印周围多刻有制印年月、编号、释文等。
印石的结构
印纽
印面
边款
指图章刻有印文的一面。
吴昌硕
名璜,字渭清,别号白石山人,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
白石
九十二翁
游于艺
吾幼挂书
牛角
齐白石(1864一1957)
魅力印章我也会
印章是怎样做出来的?
印石
印床
刻刀
印泥
创作印章要什么样的工具呢?
砂纸
连史纸
(1)三指执刀法
(2)五指握刀法
执刀的两种刀法
(1)冲刀法
(2)切刀法
篆刻的两种刀法
(1)冲刀:以一角入石,指腕齐力稳健推进,注重气势,收放自如。
(2)切刀:以一角入石,顺势一起一伏切入。
单刀法
双刀法
制作步骤
⒈ 磨平印面
⒉ 设计印稿
⒊ 印稿上石
制作步骤
5.钤印于纸
⒋ 操刀刻印
制作步骤
优秀作品参考设计
优秀作品参考设计
为自己设计一枚姓名橡皮章!自由选择表现形式(阴刻或阳刻)
要求:
草稿线条一定不要太细;注意反正!
注意用刻刀时把握好方向和力度,注意安全!
橡皮章作品示例
探索实践
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学习并了解了篆刻艺术,大家在课后一定要多动手实践,尝试自己的篆刻创作,加深对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总结
中国的很多企业或店铺的标志都采用篆刻的形式。它们呈现出怎样的审美趣味 找-找,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