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5届中考模拟考试三校联考语文科测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韵中学决定举办“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品鉴书法,臻选君子之风】
1.请同学们在“让我们读书吧”板报墙上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下面是张同学的作品,其笔画连贯完整、飘逸自然,形成一种流畅、优美的视觉效果。它是( )(2分)
A. B. C. D.
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张同学书法作品中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活动二:徜徉书海,对话航天梦想】
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如果这一天,住在遥远“天宫”的科研工作者开通视频直播,与全国中学生对话,分享自己住在代表最高科技水平的“房子”中阅读文学经典的感受。不巧的是,小艾同学在观看视频时家里网络不稳定,其中一段听得不够完整看得不够清晰,需要你帮他完善。(7分)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轻盈飘回睡眠区,沉浸在书页之间,静静品味中华诗词之美,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tǎng,溢入心田。当读到“天高地迥”“宇宙无穷”时,我忍不住透过舷窗望太空,中华诗文与中国航天的融合带来的震撼________(A.怦然心动B.跃然心间)。想起今年除夕的清晨,我们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深感无比幸福,于是更加完善内心的信念:毕生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就这样,读着读着便沉浸在深邃广博的宇宙之梦里,沉醉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里,__________。孩子们,梦想从学习开始,成功从行动起步,希望你们有朝一日能用行动实践梦想。
(1)关于字音(1分) “迥”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路途遥远。②差别大,相差很远。组词:迥异、迥然。 (1)我来正音: 加点字“迥”的读音是:________
(2)关于字形(1分) “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tǎng”字没看到。 (2)我来填字: 随之流 tǎng________
(3)关于词语(1分) 中华诗文与中国航天的融合带来的震撼________。 (3)我来选词:( ) A.怦然心动 B.跃然心间
(4)关于句子(2分) ①深感无比幸福,于是更加完善内心的信念。 ②仿照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4)①我来改句: ②我来接龙:
(5)关于口语交际(2分) 直播过程中,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纷纷在直播间与“天宫”科研工作者互动,艾中华同学深受鼓舞,难掩心中激动,于是也加入进来,你认为他会写什么? (5)艾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体悟诗文,领略诗情画意】
4.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8分)
诗中有景。“①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中有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泰山之景;“大漠孤烟直,②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中有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诗中有情。那秋日的黄昏,“夕阳西下,③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勾起游子的无尽乡思。
诗中有趣。“双兔傍地走,④____________”(《木兰诗》)以双兔傍地来设喻,又以反问作结,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
诗中有理。陆游来到山西村,于山水环绕的美景中,感悟“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游山西村》陆游)的哲理。“⑦ ,⑧____________”(《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刘禹锡)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活动四:诵读经典,享受读书之乐】
5.在诵读大会上,学校倡导所有同学诵读中华典籍、阅读整本书,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1)小华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面向全校学生拟写了一份倡议书,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倡议书 同学们: 阅读能丰富文化积淀,阅读能营造书香校园。为庆祝两会召开,助力自贸港建设,让我们倡导全员读书。校团委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增强多读书、读经典书籍的意识。 (二) (三)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爱读书,读整本书,读经典的书吧! 校团委 2025年4月10日
①倡议书中的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②倡议书正文“(二)”的内容空缺,请补写出来。(2分)
③倡议书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2)请用四字短语为学校的读书节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活动一:师生共读 活动二: 活动三:
二、品味与鉴赏(45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诵以传情,对部分词语进行重读可增强感染力。尾联可重读哪个词?请分析。(2分)
7.漫步古诗苑,你们小组准备编纂一本《人间花木》集,请按提示完成下面表格。(3分)
一花一诗篇·品读 一花一心语·感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傲然挺立。我感受到一种顽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原草斩不尽锄不绝,哪怕烈火焚烧,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茂,我感受到了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9题。(12分)
【甲】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①,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舍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②所礼③。
(节选自《朱詹好学》,有改动)
【注释】①爨,cuàn烧火煮饭。②孝元,南梁孝元帝萧绎。③礼,礼遇。
8. 借助《古代汉语词典》,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10分)
《古代汉语词典》 句子 字音 词语理解 句子翻译
食:[sì]供养。 同“饲”。 [shí]特指日蚀或月蚀。 食物。 背弃。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1) (3)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 shí (4) (7)
舍:[shě]放弃。 施舍。 [shè]泛指居住的房子,客舍。 居住。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shè (5) (8)
哀声动邻,犹不舍业。 (2) (6) 悲哀的叫声惊动了邻里,仍没有放弃学业。
9.在求学的艰苦程度上,宋濂和朱詹各有体现。谁的求学经历更触动你?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0.书香浸润心灵,阅读助力成长。根据你的阅读经历,补充完整下面的读书卡片。
作品 作者 人物 事件 感悟
《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 因① 而彻底绝望,开始自暴自弃,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要有坚定的信念,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②《 》 吴承恩 ③ 他义激猴王,让猴王重回取经队伍智降妖怪。 虽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说谎,贪恋女色,遇到困难就嚷嚷散伙等,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 ④ 坚强勇敢,以坚韧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
《海底两万里》 ⑤ 尼摩船长 遇上土著人袭击,利用楼梯和扶手上的电力网吓跑土著人。 ⑥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1~15题。(12分)
像花生一样活着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 !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地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 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1.根据内容,完成表格。(2分)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⑤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12.结合语境,按照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任选一题作答。(3分)
(1)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 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3.第④段中,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第⑤段中写邻家点燃麦茬殃及“我”家花生地这一情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5.作者以“像花生一样活着”为题,是想通过花生传达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
“短暂课间”实为“黄金时间”
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弹簧如果长时间绷得太紧,就容易失去弹性、丧失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表现出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明确态度。
②课间是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孩子身心成长的黄金时间。一方面,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接触阳光,做适当活动和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不仅有益生长发育,也是紧张课堂之间的“加油站”,有助于恢复注意力和专注力。另一方面,充足的、有保障的、没有压力的课间,也是孩子们彼此沟通交流、自我规划时间、合理安排作息的重要时段。充分运用好这段时间,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创造力。
③保障课间休息或者活动的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把课间“真正”还给孩子,“让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这样孩子们才可能跳得更高、喊得更响、跑得更远、成长得更好。这正是:课间短暂,人生一世。循序渐进,方得始终。
(选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有删改)
【材料二】
不只是时间的变化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有的地方和学校将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有的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有的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等等。每天2小时,不仅在当下的分分秒秒,也在长远的未来。具体到“分钟”的课程表,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切口虽小,意义重大。一张张笑脸,见证了校园一日生活的改变,是对校园微改革的最佳回应。孩子的在校时间是有限的,一些时间多了,一些时间自然少了。时长分配的变化折射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之变,是由“分数第一”到“健康第一”的“优先序”的变化,是由侧重“智育”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加减法”的变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多措并举拧紧校园“安全阀”
①今年春季新学期启幕,海南中小学启用新课表——课间休息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省教育厅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日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海南将新规缓冲期设为整个学期。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提高课间活动的“含金量”,海南各校各显神通——
②三亚市第二小学按年级划分不同区域,安排专职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监督,并安排楼层值日教师展开安全排查,还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监管,班主任可以用手机连接教室多媒体设备,远程监控班级情况。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以安全教育开启“开学第一课”,为学生“动起来”保驾护航;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师生组建两支志愿者队伍,开展课间动态巡视,及时劝阻不安全行为……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董前程表示,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应向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引导,掌握安全知识与方法技能。同时,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防护管理,做好校园运动安全事故处理方案,科学合理地处理校园运动安全问题。
③“课间回来了”“体育课变多啦”“大课间变长啦”,美好的校园一定是各方携手的结果。延长课间时间促进了家校回归教育本原,学校管理不断完善。家长应配合学校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同时给予学校更多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依法理性维护权益。多措并举拧紧校园“安全阀”,方能为孩子们茁壮成长打造更优质的环境。
(选自《海南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保障课间休息或者活动时间,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B.《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C.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以安全教育开启“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保驾护航,率先拉开了海南省中小学校课间15分钟的序幕。
D.只有家校社会互相制约、相互监督,拧紧校园“安全阀”,方能为孩子们茁壮成长打造更优质的环境。
17.课间时间常被忽视,实则非常重要。材料一中作者是如何把课间的重要性讲清楚、说明白的?结合具体内容从论证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3分)
18.光明学校学生多、教师少,校园空间和设施有限,课间活动安全风险大。请结合材料三内容,向学校提出两条提高课间活动“含金量”的建议。(2分)
19.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二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具体到“分钟”的课程表,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切口虽小,意义重大。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0.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参加完“典耀中华”的主题读书活动,同学们可谓收获良多:
小语:回想以前的阅读时光,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有关读书的趣事不少。
小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少年应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个人的担当也能汇聚成国家的力量。
小海: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让自己以后后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小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定能有所收获。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可以叙述经历,可以论述观点,还可以用书信、发言稿、演讲辞等形式交流认识和感悟。
题二:
2025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三亚“数字黎锦博物馆”通过3D全息技术重现千年织锦工艺,海口“AI琼剧舞台”让传统唱腔与虚拟角色同台演绎,儋州方言保护计划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录制濒危乡音……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古老文化焕发活力,更吸引全球目光。
请从以下两项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
任务一:以学生代表身份,在“文化创新论坛”上发表题为《科技赋能,守护海南文化之魂》的演讲稿。
任务二:乘坐“时空文化胶囊”穿越到2035年的海南,描绘你见证的科技与文化交融场景(如AI修复的骑楼老街、全息演绎的东坡书院等),并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任务二,自拟题目,要求写记叙文。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海南省2025届中考模拟考试三校联考语文科测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2分)D
2.(2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 (7分)
(1)(1分)jiǒng (2)(1分)淌 (3)(1分) B
(4)(2分)①完善改为 坚定
②示例1:沉浸在古韵墨香的文化自信里 示例2:陶醉在祖国强大的幸福自豪里
(5)(2分)示例:祖国的航天事业太燃了,看到它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世界领先,我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航天人的敬佩和对祖国强大的自豪。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会学习他们敢于挑战、一往无前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8分)
①造化钟神秀②长河落日圆③断肠人在天涯④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⑥柳暗花明又一村⑦沉舟侧畔千帆过⑧病树前头万木春
5.(5分)
(1)(1分)①将“让”删去。②(2分)示例: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③(2分)将标题“倡议书”居中。 (2) (2分)朗诵比赛 征文比赛
二、品味与鉴赏(45分)
(一)(5分)
6.(2分)示例一:我认为可以重读“最爱”。诗人最喜欢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重读“最爱”能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白沙堤风景的赞赏,对钱塘湖春景的喜爱。示例二:我认为可以重读“不足”。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流连忘返,重读“不足”能展现出诗人对美景百看不厌的喜爱和留恋。
7.(3分)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我感受到早春时节万物的勃勃生机。
(二)(12分)
8.(10分)
(1)(1分)sì; (2)(1分)shě;
(3)(1分)供养,给……吃。 (4)(1分)食物;
(5)(1分)指客舍; (6)(1分)放弃。
(7)(2分)狗也饥饿虚弱,起身去偷食物吃。
(8)(2分)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
评分标准:字音和词语理解各1分,句子翻译各2分。
9.(2分)示例一:宋濂的求学经历更触动我。宋濂在求学时,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在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的环境下艰难跋涉,身体受冻几近失去知觉;在生活上,“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着破旧衣服处于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他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极度困苦,还要抵御外界物质诱惑,却始终一心向学,这种在艰难环境中坚守求学的精神令人动容。
示例二:朱詹的求学经历更触动我。朱詹“家贫无资,累日不爨”,连续多日无法生火做饭,只能靠吞食废纸果腹,寒冷时没有被子,只能抱着狗取暖。在这样极端贫困、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他仍不放弃学业,即便狗饿走偷食,呼唤不回,悲哀声惊动邻里,依旧坚持学习,其对学习的执着和坚韧远超常人,这种精神更能震撼人心。
(三)(6分)
10.①小福子去世 ②西游记 ③猪八戒 ④示例:保尔在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修筑铁路;保尔身残志坚,坚持写作事业 ⑤儒勒 凡尔纳 ⑥面对危险沉着冷静,用智慧克服困难。
(四)(12分)
11.(2分)A.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 B.“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2.(3分)(1)这句话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花生被烧后父亲内心的无奈和绝望,从侧面衬托了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2)这句话通过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花生的赞美之情。(对比,作者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花生的赞美之情。)
13.(2分)因为父亲告诉“我们”“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或:“我们”数着花就好像数着花生。
14.(3分)示例:第⑤段中邻家点燃麦茬殃及“我”家花生地这一情节,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花生生命力强的特点,又引出下文花生在遭遇火灾后仍能重新长出嫩芽的内容,进一步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5.(2分)示例:传达的人生哲理是:无论生活环境如何,都要像花生一样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地顽强成长,活出自己的样子。启示示例: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比如考试失利、与朋友发生矛盾等,这时我们不能抱怨命运不公,而应像花生一样,默默努力,积极面对,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言之有理即可)
(五)(10分)
16.(2分)A
17.(3分)①引用论证:引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引出对课间重要性的论述,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和说服力。②对比论证:将弹簧长时间绷紧失去弹性与课间让孩子放松相对比,形象说明课间对孩子身心调整的重要性。③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指出课间孩子走出教室活动放松,有益生长发育,是课堂“加油站”;另一方面说明充足课间利于孩子培养交际等多种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多角度全面阐述课间重要性。
18.(2分)示例:①合理划分不同年级的活动区域,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督和排查。②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监管,如教师可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班级情况。③向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引导,教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与方法技能。④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防护管理,做好校园运动安全事故处理方案,科学合理地处理校园运动安全问题。 (答出2种做法即可满分)
19.(3分)示例:“分钟”课程表时间的延长并非简单数字增加。看似微小的课间、体育活动等时间调整,背后反映的是育人理念从“分数第一”到“健康第一”的转变,以及教育从侧重“智育”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变化,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一)作文提示
题一考查材料作文 。材料多元启发:材料给出了四位同学在“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后的不同感悟,分别从读书趣事、读书与时代责任、珍惜读书时间、读书与坚持收获等不同角度切入,为考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立意方向:
1.读书趣事角度:可以围绕自己与读书相关的有趣经历展开,比如因为读书闹出的笑话、在特殊场景下读书的独特体验等,通过这些趣事表达对读书的热爱,展现读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乐趣。
2.时代责任角度: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探讨青少年在当今时代应承担的责任,论述个人读书学习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青少年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3.珍惜时间角度: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切入点,讲述自己或身边人因为不珍惜读书时间而后悔的事例,呼吁大家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避免留下遗憾。
4.坚持收获角度:依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定能有所收获”,分享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困难但坚持下来并取得进步的经历,阐述坚持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
题二考查材料作文 。以2025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为背景,选取了三亚“数字黎锦博物馆”、海口“AI琼剧舞台”、儋州方言保护计划等具体创新实践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引导考生关注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设置了两个任务供考生选择,任务一是撰写演讲稿,在“文化创新论坛”上发表观点;任务二是进行想象作文,穿越到2035年的海南描绘科技与文化交融场景并讲述故事。立意方向:
任务一(演讲稿):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论述科技如何通过创新手段让古老文化焕发活力,如3D全息技术重现织锦工艺、语音识别技术保护方言等,强调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创新吸引全球目光:分析海南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实践如何吸引全球关注,探讨这种关注对海南文化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意义。
青少年在文化创新中的责任:结合自身作为青少年学生的身份,阐述在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如积极参与文化创新活动、传播海南文化等。
任务二(想象作文):
描绘科技与文化交融的奇妙场景:发挥想象,描绘2035年海南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场景,如AI修复的骑楼老街、全息演绎的东坡书院等,展现科技给文化带来的新变化。
讲述温暖故事:在描绘场景的基础上,讲述一个与科技、文化相关的温暖故事,体现科技与文化融合对人们生活、情感的影响,如通过科技手段让远方的游子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温暖等。
(二)给分标准
1.缺少题目扣2 分。
2.文体不清晰不能超过三类卷。
3.将想象作文写成写实作文 ,作文等级不能超过三类卷。
4.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A内容 B表达 C书写
一类卷(50 ~45) 切合题意 , 思想健康 , 中心突 出 ,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构思巧妙 ,结构严谨 ,条理清 楚 ,语言生动 ,有文采。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卷面 整洁 ,格式正确。
二类卷(44 ~38) 切合题意 , 思想健康 , 中心明 确 ,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 构思合理 ,条理清楚 ,语言较 生动 ,较有文采。 书写较规范、工整 ,偶有错别 字 ,格式正确 ,有少量涂改。
三类卷(37 ~30) 基本合题意 , 中心较明确 , 内 容较具体 ,情感尚真实。 结构较完整 ,条理尚清楚 ,语 言尚通顺 ,有少量病句。
四类卷(29 ~21) 基本合题意 , 中心尚明确 , 内 容欠具体。 结构尚完整 ,有一定条理 ,语 言欠通顺 ,病句较多。 书写潦草 ,卷面较模糊 ,涂改 较多 ,较难辨认。
五类卷(20 ~11) 严重偏题 , 中心不明确 , 内容 空洞。 结构混乱 ,条理不清 ,语言不 通 ,语病多。
六类卷(10 ~0) 文不对题或没有中心 , 不知 所云。 结构混乱 ,语病严重 , 文理不 顺 ,不能成篇。 乱涂乱改 ,字迹潦草 ,卷面极 模糊 ,无法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