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第二十三章旋转
图形的旋转2
本课的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掌握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资源搜集能力,对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兴趣很高,但动手能力欠缺,合作探究积极主动,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效果分析】
第二十三章旋转
图形的旋转2
本节课涉及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部分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如分析有几本图形形成图案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思想的火花,引发了许多的问题。另外,图形由一个位置如何变换到另一个位置,也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较为成功的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1.本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学会了点、线、图形的旋转方法。。
2、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解决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2、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压缩包中的资料: 学情分析.doc 效果分析.doc 教学反思.doc 教学设计.doc 教学课件.ppt 教材分析.doc 观评记录.doc 评测练习.doc 课标分析.doc
23.1 图形的旋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运用.
教学目标
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理解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掌握以上三个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先复习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的对应点概念,接着用操作几何、实验探究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运用操作实验几何得出图形的旋转的三条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老师口问,学生口答.
1.什么叫旋转?什么叫旋转中心?什么叫旋转角?
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
3.请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如图,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正六边形ABCDEF能否看做是某条线段绕O点旋转若干次所形成的图形?
(老师点评)分析:能.看做是一条边(如线段AB)绕O点,按照同一方法连续旋转60°、120°、180°、240°、300°形成的.
二、探索新知
上面的解题过程中,能否得出什么结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E、F到O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BOC、∠COD、∠DOE、∠EOF、∠FOA是否相等?
3.旋转前、后的图形这里指三角形△OAB、△OBC、△OCD、△ODE、△OEF、△OFA全等吗?
老师点评:(1)距离相等,(2)夹角相等,(3)前后图形全等,那么这个是否有一般性?下面请看这个实验.
请看我手里拿着的硬纸板,我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和△A′B′C′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即全等.
综合以上的实验操作和刚才作的(3),得出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例1.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
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练习一: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3,4)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P’,求其坐标。
例2将线段A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
分析:利用点的旋转先找到AB两点的对应点,连接即可。
练习二: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PQ的坐标分别为(3,4) (5,2)将线段PQ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例3 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得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利用例2的方法
练习三:3.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将△ABC向右平移8格,再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
三、应用拓展
找旋转中心:如图,ΔDEF是由△ABC绕某一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 请你找出这旋转中心.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那么旋转中心应该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练习四:在等腰直角△ABC中,∠C=90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旋转1800,点B落在点B′处,求BB′的长度.
四、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应用.
五拓展练习:
已知:如图,在△ABC中,∠BAC=1200,以B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BCD,把△ABD绕着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0后得到△ECD,若AB=3,AC=2,求∠BAD的度数与AD的长.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66 复习巩固4 综合运用5、6.
2.作业设计.
课件15张PPT。图形的旋转(第二课时)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但可改变定向;
旋转前后两图形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复习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 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旋转角是什么?
(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议一议旋转中心是O点D和点E的位置AO=DO,BO=EO∠AOD=∠BOE∠AOD和∠BOE都是旋转角BACODEF2、下列图形均可以由“基本图案”通过变换得到.(填序号)
(1)通过平移变换但不能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_____;
(2)可以通过旋转变换但不能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
(3)既可以由平移变换, 也可以由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是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① ⑤② ⑥③ ④ 简单的旋转作图AO点的旋转作法例1 : 将A点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B点即为所求作.B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3,4)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P’,求其坐标。PP’ 简单的旋转作图AO线段的旋转作法例2 将线段A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则线段CD即为所求作.CBD练习: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PQ的坐标分别为(3,4) (5,2)将线段PQ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画出旋转后的图形。PQ简单的旋转作图图形的旋转作法例3 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得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则△DEC即为所求作.CABDE 3.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将△ABC向右平移8格,再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练习:ABCDEF 3、如图,ΔDEF是由△ABC绕某一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请你找出这旋转中心.找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在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练习4.在等腰直角△ABC中,∠C=90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旋转1800,点B落在点B′处,求BB′的长度.A/B/C/谈谈你的收获? 已知:如图,在△ABC中,∠BAC=1200,以B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BCD,把△ABD绕着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0后得到△ECD,若AB=3,AC=2,求∠BAD的度数与AD的长. 拓展练习 再见【教材分析】
第二十三章旋转
图形的旋转2
本课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 图形的旋转2的教学内容,图形变换知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本节课通过对点的旋转,线段的旋转进而对图形进行旋转,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寻找旋转中心,与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该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观评记录】
第二十三章 旋转
图形的旋转2
田振峰:
《图形的旋转2》一课灵活地组织好了教学素材,创设了良好的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分组合作探究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赵知宇:
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教师讲解为主改为学生探究为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让学生理解图案的设计,单靠教师在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印象。为了克服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切实感受,效果明显。
评测练习
图形的旋转2
1、如图,△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得到△A′B′C′.ED是△ABC的中位线,经旋转后为线段E′D′.已知BC=4,则E′D′= 。
2、如图,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CFE,则四边形ADCF一定是
3、如图,将Rt△ABC(其中∠B=35°,∠C=90°)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
4、如图,在△ABC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求∠BAB′的度数。
【课标分析】
第二十三章旋转
图形的旋转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点的旋转;
利用点的旋转学会图形的旋转.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类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点的旋转作图的原理.
教学难点:点的旋转作图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