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解简易方程,在七年级上学期系统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元增多”(一元→二元).本节教学的核心是“消元”,从讨论解方程组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的角度(转化思想:多元(新问题)→一元(旧问题)),实现问题的解决.这里的转化亦即消元化归思想,认知策略是逐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以使方程组化归为一元方程,即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逐步解出其他未知数.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方法对照,发现用代入的方法能够实现消元,不仅对消元思想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而且找出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
沙墩中学“五标课堂”__七__年级__数学___导学案
主备人
宋兰勇
审核人
黄继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归纳: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
四、分组展标
1.你能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吗?
⑴ 2x-y=3
⑵ 3x+y-1=0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3.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的比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五、学习体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反馈达标
1.在方程中,如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则_____.
2.在二元一次方程中,当时,_____.
3.解方程组:
(1) (2)
4.列方程组解答
将若干只鸡放入若干笼中,若每个笼中放4只,则有一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问有多少只鸡,多少个笼?
课题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1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行简单的计算.
1. 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 能够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重点:
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难点:
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一、预习定标(预习指导)
1. 在二元一次方程-x+3y=2中,当x=4时,y=_______;当y=-1时,x=______.
2. 已知方程2x+3y-4=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为:x=________.
3.已知方程x-2y=8,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 =_________________,用含y的式子表示x,则x =________________.
4. 你能选择合适的未知数进行代换,解出下列各题吗?
(1) (2)
二、情境导入
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方法一:解设有只鸡,则有只兔子.根据题意得:
方法二:解设有只鸡,有只兔,根据题意得:
这个方程组应该如何解?
三、合作探标
上面的方程和方程组有什么联系?能否讲方程组转化为方程?
⑴、由x + y=35 可得y=
⑵、把2x+4y=94中的 y 换成35-x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⑶、解得x =
⑷、把x= 代入y=35-x得y=
⑸、方程组的解为
总结: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是消元思想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的方法是代入消元法.
规范步骤:解方程组
课堂评价与反思:
班级 备课时间:2016年 4 月 25 日
效果分析
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交流及相应的练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二元一次议程组的解法,但也有部分同学对代入消元的思想掌握不透彻,不能灵活的“代入”,导致解题速度很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地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备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总的来说,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课后反思
1、本课先从《孙子算经》中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衬托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的优越性,更使学生感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生已有初步的方程知识,根据建构主义理念,他们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主动的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速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就能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愿。因此,对于一些学困生还需一定的练习及讲解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及运用。
3、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交流及相应的练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二元一次议程组的解法,但也有部分同学对代入消元的思想掌握不透彻,不能灵活的“代入”,导致解题速度很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地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需要我们教师精备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
课件12张PPT。 情境引入: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2x+4(35-x)= 94
解得X=23
35-23 = 12(只)
答:有23只鸡,有12只兔子。方法二 解:设有x只鸡,有y只兔子,由题意得:思考:如何解此方程组呢?方法一 解:设有x只鸡,则有(35-x)只兔子。根据题意得: 8.2 消元
沙墩中学 宋兰勇——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学习目标 :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 想——“消元”。
3、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的思想。 合作探究:⑴、由x + y=35 可得 y= 。⑵、把y=35-x代入2x+4y=94中得一元一次方程 。⑶、解得x = 。 ⑷、把x= 代入y=35-x得y= 。⑸、方程组的解为 。35-x2x+4(35-x)=94232312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请同学们读一读: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归 纳:例1 解方程组解:由①得:y = 35- x③把③代入②得:2x+ 4(35-x)= 94把x= 23代入③,得y = 121、将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2、用这个式子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3、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上面的式子,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4、写出方程组的解。变代求写解这个方程得x= 23规范过程: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 尝试应用1.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⑴ 2x-y=3 ⑵ 3x+y-1=0( (2)例2 学以致用解:设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x大瓶、y小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得:x=20000答: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20000大瓶和50000小瓶。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的比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1、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什么知识?代入消元法一元一次方程2、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3、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代入消元思想、
方程(组)思想.变代求写1检反馈达标:(黄金十分钟)赋分标准:
1.第1题、第2题各3分。
2.第3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3.第4题10分。
总分26分1、表现最佳小组:2、表现最优个人:教材分析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第2节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今后学生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函数奠定基础。通过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观评记录
1、宋老师本节课先从《孙子算经》中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衬托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的优越性,更使学生感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本节课的高效开展做好了铺垫。
2、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了整个探究过程,效果很好。
3、教师讲解例题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随着例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特别强调解方程组时应努力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可以求解迅速,而且可以减少错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4、宋老师上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的投身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反馈达标(黄金十分钟)
1.在方程中,如果用含有的式子表示,则_____.
2.在二元一次方程中,当时,_____.
3.解方程组:
(1) (2)
4.列方程组解答
将若干只鸡放入若干笼中,若每个笼中放4只,则有一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问有多少只鸡,多少个笼?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所主张的教育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为主线,通过设置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获取新知识水到渠成。我也将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及时作出反馈,并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使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考虑到如何更直观、形象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