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甘肃省武威地区民勤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甘肃省武威地区民勤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23 10:03:0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的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九一八纪念碑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鲁迅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
玄虚
渺茫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xuán
kǎi
kuāng
有所感触而叹息。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哄骗。
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miǎo
驳论文是以 为主的议论文体。驳论是指批驳 、 、甚至
见解和主张。它的三种突破口分别是 、 、 。
反驳
片面的
错误的
反动的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能够学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驳论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精读课文,学会本文抓“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会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不屈的民族正气和深邃的思想。
走近作者
单击鼠标继续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是浙江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它冬夏与春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的谬误论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
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
“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2、批驳的“突破口”是什么?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突破口
是信“地”信“物”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3、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本文中采用 和 相结合的方法,批驳了敌方 的错误论调,阐明了鲁迅先生 .
的论点,表现了鲁迅先生 和深邃的思想。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不屈不挠的民族正气
走进阅览室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于“江枫”的新解尤其牵强。我没有作过调查,不知道寒山寺前是否真的有两座并排的姐妹桥,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叫枫桥。就算有这两座桥吧,诗人怎么会把它简称“江枫”写入诗中?显然,把江村桥和枫桥合并简称“江枫”,不仅不合古人的习惯,甚至也不合最会滥用简称的今人的习惯。像这样的简称,除了诗人自己,还有哪个能懂?再者,诗是要讲究形象和意境的。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简称,究竟有什么形象和意境可言?有什么美感可言?可以说,除了留给一千几百年后的好事者作考证文章之外,什么意义也没有。最后,这个“新解”如果能够成立,那么,这首诗的题目也应该为“江村桥枫桥夜泊”了,这行吗?
1、“新解”者对“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的错误理解是什么?
2、作者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证了论点?请概括其要点。
3、文段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引证论证
B、对比论证
C、正反论证
C
答:把“江枫”理解为江村桥和枫桥
答:1、合并简称不合习惯。2、合并简称无诗的形象和意境可言。3、合并简称与诗题不符。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人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继作文,作一番介绍。
点击此处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楚怀王三十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实施投降政策,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舍身求法
古时候嵩山脚下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这里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埋头苦干的大禹
拼命硬干的郑成功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曾被南明皇帝赐姓朱,称“国姓爷”。1646年,清军进逼福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决意降清,郑成功苦劝不听。于是,郑成功率部分将士去金门,在海上誓师抗清,收复台湾。
为民请命的海瑞
海瑞(1514-1587),号刚峰。他取此号的意思是一切以刚为主,要终生刚直不阿。因此人们尊称为刚峰先生。他是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由于敢于直言进谏,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谋利,被人民敬为海青天、南包公,其英名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