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坐标系,对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混乱,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如下教学效果:
1. 学生理解并掌握坐标与平移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2. 在教材使用中,将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重新整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3.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建立数形联系的有效载体,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工具.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在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用坐标来表示平移(即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这节课不仅探究了平移所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也探究了坐标变化引起位置变化的规律。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思想,依次经过点的平移的观察、画图、
猜想、归纳、比较、分析等活动,最终探究出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的关系。我的设计意图是: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吉普车在坐标系内的位置是(2,-3)它向行驶了4单位,则它的坐标变成了多少?如果它向下行驶4个单位长度,它的坐标又是多少呢?让学生通过在坐标系内画图找出答案,同时总结出变化规律。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到寻找规律,由易到难,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从而对这一知识点有较深的印象,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例题提供必要的前奏。让学生通过画出的图形解答此问题,从而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平面内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
《用坐标表示平移—-点的平移》教学设计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和作用分析
1. 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
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是从数的角度刻画图形的平移.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平移变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 本课数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其实就是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图形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数字. 通过它可以重新刻画图形的性质、运动……图形的平移就是这样被刻画的. 通过本课数学内容,让学生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另外本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其它几种图形变换如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位似等奠定基础,对后面研究函数问题也有帮助.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初步掌握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平移之间关系。
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发现并总结规律,对于这些规律,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结合图形的变换理解这些结论.
2. 探索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规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注重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着这一基本原则,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先展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再和老师、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其中的真伪,能体会并汲取他人思维的精华,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成功中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在知识层面,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学习了图形平移,在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学习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地理位置(坐标应用的第一节),本节课是坐标应用的第二节内容. 授课对象是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
1. 情景引入
学生可能困惑的是:既然已经学习了图形平移,为什么还要研究用坐标表示平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阅兵式空军方阵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体会用坐标表示平移的作用.
2. 规律总结
在总结规律时,不希望学生死记硬背口诀“左减右加,上加下减”,这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可能会造成干扰,所以授课中没有过分强调. 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好,在总结规律后,将学生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将四个方向上的平移转化成两个方向上的平移,并且从较抽象的字母直接入手探究一般规律.
3. 问题的延伸
实际上,学生在研究完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移后,细心地学生就会发现点可以沿任意方向进行平移,此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此时平移与坐标的规律又是什么?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这一问题的讲解说明,既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又体现了知识的可持续性.
4. 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化
学生对于“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规律”的应用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数与形之间不能灵活转化。其实现阶段的学生并不十分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思想,什么时候要用这个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我在教学中是借助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坐标表示的转化来实现的。如果转化成图形语言,就是“形”;如果转化成坐标表示,就是“数”. 在现在所学习的章节中,这样解释数形相结合,学生好理解,也好运用. 当然根据不同的知识,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思考“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角度进行总结。
?
?
课件24张PPT。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 数学无处不在
------华罗庚
如图,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PQRP`7.2.2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体 验,回 顾1. 什么叫做平移?2 .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一 .探索图形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间的关系 1. 观察
将吉普车从点A(-2,-3)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
它的坐标是 。
把吉普车从点A向上
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1234-1-2-3-412-1-2-3xy1234-1-2-3-412-1-2-3xy0(3,-3)(-2,1)A 如图,将点A(-2, -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这个点,并写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呢?A1(3,-3)A(-2,-3)A2(-4,-3)(-2,-3)右平移5个单位(3,-3)横坐标加5(-2,-3)左平移2个单位(-4,-3)横坐标减2预习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对应点的横坐标 a ,而纵坐标不变,即坐标变为 。加上将点(x,y)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对应点的横坐标 a ,而纵坐标不变,即坐标变为 。(x+a,y)(x-a,y)减去归纳:如图,将点A(-2, -3)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在图上标出这个点,并写出它的坐标.A(-2,-3)把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呢?A3(-2,3)A4(-2,-7)(-2,-3)上平移6个单位(-2, 3)纵坐标加6(-2,-3)下平移4个单位(-2,-7)纵坐标减4预习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对应点的纵坐标 a ,而横坐标不变,即坐标变为 。减去将点(x,y)向上平移a个单位长度,对应点的纵坐标 a ,而横坐标不变,即坐标变为 。(x,y-a)(x,y+a)加上归纳:口 诀上下平移左右平移上加下减横不变左减右加纵不变1.将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
2.将点A(3,2)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
3.将点A(3,2)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
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
4.将点A(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
(3,4)(3,-1)(-1,2)(5,2)小试身手
已知点A(3,2),将点A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__.(5,7)横纵坐标都要发生变化小小提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5- 4- 3- 2- 7- 6123456701234567xy- 5- 4- 3- 2- 7- 6- 1- 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认真思考向下平移4个单位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或: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逆向说理-4(-2,1)步步高升解:m +1=2 ,n -2 +3 =1- n故,m=1,n=0所以,点A坐标为(1,0)(1,0)2.将点P(m+2,2m+4)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
到P’,且P’在y轴上,那么P’坐标是( )
A.(-2,0) B.(0,-2) C.(1,0) D.(0,1)B1.将点M(a,b)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其坐标变
为(1,-6),则a=( ),b=( ).3-3知识拓展(-1,-2)或(-1,6)(3,2)或(-5,2)超越自我如图,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PQRP`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小结小结点(x,y)向右平移a(x+a,y)向左平移a(x-a,y)向
上
平
移
a(x,y+a)向
下
平
移
a(x,y-a)1、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 .2、点P(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 .3、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 .(-1,-1 )( 2,1 )( 5,-3 )当堂检测4、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5、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6),先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再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下3上3右5下1课本 P78 习题7.2
课后作业: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课主要是要探究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在上一章得出平移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用坐标刻画了平移变换,从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作用。并且为后续学习利用平移变换、坐标变换探索几何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移、旋转等变换打下基础。
观课记录: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从情境引入,到引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寻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直至在平移过程中运用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都立足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足够机会展示思维、发展个性.
当堂检测:
1.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2.点P(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3.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点Q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4.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
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
5.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6),先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
单位长度;再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 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点的平移,坐标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第五章平移和这节的点的平移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前后是具有连续 性的,知道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