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5年初中学考九年级调研测试(二)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
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8分)】
回首024往事都历历在目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曾在破晓的晨光中追逐梦想,于深夜的
台灯下坚守希望。那些为目标拼搏的日子,如同闪耀的星辰,点zhu(
)了生命的天空。
我们见证了世界的【甲】,也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书写着平凡而又独特的故事。曾经的欢笑与悲
伤、成功与挫折,都已化作珍贵的宝藏,深埋在心底,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2025,带着全新的希望与憧憬向我们张开怀抱。这是一张等待我们尽情挥洒色彩的画布,是一
本尚未书写篇章的空白书籍。新的一年,愿我们如破茧之蝶,【乙】旧有的束缚,勇敢地飞向更广阔
的天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羽y(
)更加丰满。愿我们怀揣
着炽热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点zhui(
羽yi(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憧憬(
炽热(
(3)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变幻莫测
【乙】逃脱
B.【甲】风云变幻
【乙】逃脱
C.【甲】风云变幻
【乙】挣脱
D.【甲】变幻莫测
【乙】挣脱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修改。(2分)》
回首2024,往事都历历在目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论教养》的作者是苏联学者、作家利哈乔夫。这是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论
述了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都是教养的重要表现。
C.《乐府诗集》是一部中国古代乐府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选自其中。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是代词、动词、副
词、助词。
3.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风”人诗,抒发情感。巧借“春风”,岑参用“①
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自己赏雪时的惊喜和对边塞奇丽雪景的喜爱之
情:面对“秋风”,曹操用“②
,③
”(《观沧海》)来表达对
秋风中大海波澜壮阔的赞美之情:迎击“长风”,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④
(《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自己勇往直前的执着自信和积极乐观的情怀。都写到“东风”,李商隐用
“⑤
,⑥
”(《无题》)渲染离别时的凄楚之情;杜牧用
“⑦
,⑧
”(《赤壁》)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学校开展“家书抵万金,文字诉衷情”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一(唐)杜甫
②年来万事翻成覆,幸有藏家书可读。
一一(宋)袁说友
③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一(明)袁凯
④著名影视演员袁泉在节目《朗读者》中曾说“11岁离家去北京学戏时,一同带走的还有与父
母之间的300封家书。正是靠着这300封家书撑过了在北京最艰难的7年岁月”。
【材料二】家书是从大约文字产生的时候孕育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
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家书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事的
智慧。《诫子书》《曾文正公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家书的经典,给予后人无限的启迪。在很长
一段时间,“家书传统”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但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已似经年的
墨迹慢慢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
沟通的书信形式,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近些年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信中国》等电视
节目的热播,“家书”这种被渐渐淡忘的形式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激起人们对优良传统的重
视和传播。时代环境在变,习惯方式在变,但人们对家书的推崇和渴求不变。好的家书能够引导家
庭成员向上向善、开拓进取、带领家庭与时俱进。好的家书也能引导国家民众团结向上,为国家兴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