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统计表期末复习练(含解析)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统计表期末复习练(含解析)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0 16: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统计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四年级男女学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优秀标准都是最少要达到43个,四年级一班的测试成绩,男生平均每人做了43个,女生平均每人做了39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名男生的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标准。 B.每名男生的成绩都高于每名女生的成绩。
C.每名女生的成绩都没有达到优秀标准。 D.男生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优秀标准。
2.四位同学的一分钟投篮成绩如下图。如果用虚线位置表示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那么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组数的平均数总是( )。
A.比最大数大 B.比最大数小
C.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D.无选项
4.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仰卧起坐达标测试规定,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做21至39个为及格,做21个以下为不及格。你们小组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如表,如果你的成绩排名第7,你可能做了( )个。
等级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9 14 3
A.27 B.38 C.39 D.43
5.在数学小测验中,四(1)班的平均分是92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班同学60分以上 B.全班每位同学都是92分 C.全班每位同学不一定都是92分
6.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水平。
A.最高 B.中等 C.整体
7.某高校公布了本校在校生2021年度月均消费为1453元,该校学生李明计算了一下自己2021年的月均消费为1047元。据此,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学生月均消费低于1453元 B.一定有学生月均消费超过1453元
C.可能有学生的月均消费低于1047元 D.该校所有学生月均消费都是1453元
8.少先队员植树,第一天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植了315棵,求平均每天植多少棵树,列式正确的是( )。
A.(180+315)÷2 B.(180+315)÷3 C.(180+315+315)÷3
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8,则中间的那个自然数是( )。
A.26 B.39 C.不能确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明三次踢毽子的总成绩是90个,他每次肯定都踢30个
B.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会超过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不到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是138厘米
C.小红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小丽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小红一定比小丽重
二、填空题
11.手工劳动课上,同学们进行折纸鹤比赛。老师对折的个数进行了统计,选出了优胜者。
获得优胜同学的折纸鹤成绩计表
姓名 王方 刘娜 李伟 赵刚 张楠
个数 24 25 23 26 27
(1)优胜者中 的成绩最好。
(2)这五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
12.填写下面统计表中的空格.
南方汽车厂2004年各季度产量统计表
单位:辆 2004年12月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第一季度 5000 5500
第二季度 5000 5600
第三季度 5000 5750
第四季度 5000 5800
合计
13.下面是六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平均每人捐 本.
姓名 欢欢 乐乐 童童 年年 天天 笑笑
本数 15 20 23 14 15 21
14.校图书室周一到周五日借书量的统计,要求注重数据,宜采用 。
15.数据1,3,5,7,9,11,13,15,17,19的平均数是( )。
三、判断题
16.四(1)班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则这个班的学生小亮的体重一定是41千克。( )
17.小亮班的平均身高是1.43米,小强班的平均身高是1.48米,所以小强比小亮高。( )
18.魏晶晶所在的班级的数学月考平均分是95分。魏晶晶的月考成绩不是低于95分,就是高于95分。 ( )
19.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 ( )
20.小华身高150厘米,到平均水深为1.1米的池塘里学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
21.甲、乙、丙三个数,甲与乙的平均数是84,乙与丙的平均数是92,乙数是85。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
22.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来11个学生,问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23.
24.王芳家上半年缴纳电话费情况如下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电话费/元 80 65 55 60 75 55
上半年平均每月电话费多少元?
25.四年级同学踊跃参加“喜迎冬奥”海报绘画评选活动,各班上交作品情况如下: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张数 15 18 17 26 19
①把表格填写完整。
②平均每班上交作品多少张?
《第七单元统计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C C D B A B
1.D
【分析】平均数是由指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得到的,男生平均每人做了43个,可能有些男生达到甚至超过了优秀标准,也可能有些男生没有达到优秀标准;女生平均每人做了39个,有些女生没有达到优秀标准,但可能有些女生达到甚至超过了优秀标准。据此判断。
【详解】A.男生平均每人做了43个,并非每名男生的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标准,错误;
B.男生平均每人做了43个,女生平均每人做了39个,每名男生的成绩不一定都高于每名女生的成绩,错误;
C.女生平均每人做了39个,可能有些女生达到了优秀标准,所以每名女生的成绩都没有达到优秀标准这种说法错误;
D. 男生平均每人做了43个,所以男生的整体水平达到了优秀标准。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意义。
2.B
【分析】平均数: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组数的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小的数大,比最大的数小。
图中没有数据,可以观察条形柱的长短,刘强的投篮个数大概是王力的投篮个数的2倍,而张亮的投篮个数只比刘强的投篮个数少一点点,所以这个平均数比王力的投篮个数和张亮的投篮个数都大,比刘强的投篮个数和李明的投篮个数都小,据此来解答。
【详解】A.一组数的平均数比王力的投篮个数大,而该图中的王力的投篮个数正好是平均数,所以这个图表示平均数的位置不对;
B.该图中的平均数比王力的投篮个数大,比李明的投篮个数小,并且低于刘强的投篮个数,高于张亮的投篮个数,所以这个图表示平均数的位置正确;
C.该图中的平均数与刘强的投篮个数相等,所以这个图表示平均数的位置不对;
D.组数的平均数比李明的投篮个数小,该图中的平均数与李明的投篮个数相等,所以这个图表示平均数的位置不对。
故答案为:B
3.C
【详解】因为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所以一组数的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故选C。
4.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小组内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优秀的有9人,排名第7可能做了43个。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成绩优秀的有9人,排名第7,做的数量大于40个,所以可能做了43个。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C
【分析】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组数据中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小,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大,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详解】A.四(1)班的平均分是92分,四(1)班同学有的分数比92分高,有的比92分低,有的可能低于60分,全班同学60分以上说法错误;
B.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是92分,全班每位同学都是92分说法错误;
C.四(1)班的平均分是92分,四(1)班同学有的分数比92分高,有的比92分低,全班每位同学不一定都是92分,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C
【分析】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据此解答。
【详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D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是反映一组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也就是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该高校学生月平均消费1453元,不是每个学生的月消费都是1453元,有的可能低于1453元,有的可能高于1453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一定有学生月均消费低于1453元,说法正确;
B.一定有学生月均消费高于1453元,说法正确;
C.可能有学生的月均消费低于1047元,说法正确;
D.该校所有学生月均消费都是1453元,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关键是明确:平均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但是不能代表这组数据都等于平均数的值。
8.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天植树棵数加上第二、三天共植树棵数,求出这三天植树总棵数。再除以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植树棵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求平均每天植多少棵树,列示为(180+315)÷3。
故答案为:B
【点睛】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解决本题时应正确求出植树总棵数为180+315棵,注意315棵是第二、三共植树棵数。植树天数为3天,而不是2天。
9.A
【分析】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中间的自然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78÷3=26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0.B
【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依此对每个选项的说法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A.明明三次踢毽子的总成绩是90个,他每次肯定都踢30个的说法错误,因为三次可能分别是20个;40个;30个;
B.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会超过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不到138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是138厘米,此说法正确,因为平均身高只是这个班级同学身高的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这个班每个同学的实际身高;
C.小红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小丽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小红一定比小丽重,此说法错误,因为平均体重只是她们两人所在小组体重的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她们的实际体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熟练掌握。
11. 张楠 25个
【分析】(1)统计表中个数最多的成绩最好。
(2)把五位同学折纸鹤的个数相加的和,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1)优胜者中张楠的成绩最好。
(2)(24+25+23+26+27)÷5
=125÷5
=25(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平均数知识的掌握。
12.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第一季度 5000 5500 110%
第二季度 5000 5600 112%
第三季度 5000 5750 115%
第四季度 5000 5800 116%
合计 20000 22650 113.25%
【详解】略
13.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六位同学的捐书本数,要求平均每人捐书本数,用六人捐书的总本数÷6=平均每人捐书本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5+20+23+14+15+21)÷6
=108÷6
=18(本)
14.统计表
【详解】根据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的选择,即得某校图书室周一至周五日借书量的统计,要求注重数据,宜采用统计表。
15.10
【分析】数一下,题干一共给出了10个数据,把这10个数加起来求出总和再除以10即可得解。
【详解】(1+3+5+7+9+11+13+15+17+19)÷10
=100÷10
=10
故填10.
【点睛】牢记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16.×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四(1)班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
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41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41千克高,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41千克低,
所以,小亮的体重不一定是41千克;原题的说法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17.×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此题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每个班的平均身高只是这个班全体同学身高的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这个班每个同学的实际身高。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的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小数,小于最大数。即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据此解答。
【详解】魏晶晶所在的班级的数学月考平均分是95分。魏晶晶的月考成绩可能低于95分,也可能高于95分。还可能等于95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19.×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高的多,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低的多,也可能有低于32千克的同学;由此做出判断。
【详解】因为,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高的多,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低的多,也可能有低于32千克的同学;所以,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0.×
【详解】试题分析:平均水深是指池塘里最深与最浅的平均数,深地方的水深要超过平均数,甚至超过小华的身高,因此,可能有危险.
解:小华身高150厘米,到平均水深为1.1米的池塘里学游泳,可能有危险.
故答案为×.
点评:平均数不能代表这个池塘的水深浅情况,它受最深处与最浅处水深的影响.
21.89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甲与乙的平均数乘2,求出甲与乙的和是多少;再用乙与丙的平均数乘2,求出乙与丙的和是多少;然后把甲与乙的和、乙与丙的和相加,再减去乙数,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最后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除以3即可。
【详解】(84×2+92×2-85)÷3
=267÷3
=89;
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22.分给一班6人,二班4人,三班1人即可使三个班级的人数相等
【分析】根据题干先求出学生的总人数,再除以3即可求出每个班相等时的人数,据此把11人分给3个班级正好凑成这个人数即可.
【详解】(40+42+45+11)÷3,
=138÷3,
=46(人),
46﹣40=6(人),
46﹣42=4(人),
46﹣45=1(人),
答:分给一班6人,二班4人,三班1人即可使三个班级的人数相等.
23.9组
【分析】先用男生的人数加女生的人数计算出这个班的总人数,然后用全班总人数除以6即可。
【详解】30+24=54(人)
54÷6=9(组)
答:全班可以分成9组。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先计算出全班的总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65元。
【分析】先求出这组数的和,然后根据“总数÷数量=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80+65+55+60+75+55)÷6
=390÷6
=65(元)
答:上半年平均每月电话费65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数量=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25.①95
②19张
【分析】①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各班级上交作品的张数合并起来即可求出总张数,然后再填入表格中;
②将第①小题算的合计除以5,即可得到平均每班上交作品多少张。
【详解】①15+18+17+26+19
=33+17+26+19
=50+26+19
=76+19
=95(张)
填表如下: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张数 15 18 17 26 19 95
②95÷5=19(张)
答:平均每班上交作品19张。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实际应用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看懂表格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