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期末复习练 (含解析)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期末复习练 (含解析)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0 16: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是(  )
A.15 B.30 C.60 D.90
2.下列说法中,只有(  )才是正确的.
A.假分数大于1
B.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C.除0外,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是1
D.成为互质的两个数都是质数
3.能组成互质数的是(  )
A.2和8 B.12和9 C.14和15 D.11和44
4.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a、b的公因数共有(  )个.
A.1 B.2 C.4 D.6
5.两个质数的和是15,则这两个质数是(  )
A.11和4 B.10和5 C.9和6 D.13和2
6.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
A.30 B.60 C.90 D.120
7.a是b的倍数,则b是a的(  )。
A.奇数 B.偶数 C.因数 D.倍数
8.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除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所得的商是(  )
A.8 B.12 C.16 D.24
9.用一条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和宽都是质数,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 B.10 C.15 D.21
10.若9位数2008□2008能够被3整除,则□里的数是(  )
A.1或4或5 B.3或5或7 C.1或5或8 D.1或4或7
二、填空题
11.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   ,b就叫做a的   .
12.100以内36的倍数有   .
13.12是12的   数,也是12的   .
14.既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15.说一说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6和12;8和32;17和34;52和13.
三、判断题
16.a、b是相邻的非零自然数,ab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   .
17.因为42÷7=6,所以42是7的倍数,7是42的约数。 。
18.只要两个整数相除没有余数(0除外),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 )
19.聪明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20的因数有5个.   
(2)6既是2的倍数,又是l2的因数.   
(3)13的倍数只有13、26、39.   
(4)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一般不讨论0.   .
20.18是倍数,6是因数。
四、计算题
2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60和75
26和91.
22.求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
五、解答题
23.有两根钢管,一根长28分米,另一根长84分米.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分米?一共可以锯成几段?
24.图中“3 36”表示3是36的因数,用“ ”表示下面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25.小红花每6天浇一次水,兰花第8天浇一次水,花匠今天给两种花同时浇了水,至少多少天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26.某班人数在40至50人之间,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你知道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吗?(把你想的过程写下来)
27.我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且比40小,我是谁?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D A C B C D
1.A
【分析】我们运用整除的概念进行解答,所以“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意思是15与30都能被这个数整除,也就是求15与30的公因数是多少.
【详解】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
说明了这个数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
所以这个数是15与30的公因数,
所以15与30的公因数只有15,
故选A.
2.C
【详解】试题分析:假分数有两种情况,一是分子等于分母,这时的假分数等于1,一是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这时的假分数大于1;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成为互质的两个数可能都是质数,如2和3,也可能一个质一个合数,如3和8,也可能都是合数,如8和9;在自然数中,除0外,都有因数1,所以是所有的自然数的公因数.
解:假分数大于1不正确;
所有偶数都是合数不正确;
除0外,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是1正确;
成为互质的两个数都是质数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假分数的意义、奇数与偶数的意义、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因数与公因数的意义等.要有意义解答问题.
3.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互质数的含义: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据此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A、2和8公因数有1、2,不是互质数;
B、12和9的公因数有1、3,不是互质数;
C、14和15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是互质数;
D、11和44的公因数有1、11,不是互质数;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互质数的意义,应明确: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
4.D
【详解】试题分析: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12有因数就是a、b的公因数,因为12的因数有1,2,3,4,6,12,共6个,所以a、b的公因数共有6个由此解答.
解: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a、b的公因数为:1,2,3,4,6,12共有6个,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要弄清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12有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5.D
【分析】根据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由此把15写成2个质数相加的形式即可.
【详解】A选项4不是质数;B选项10不是质数;C选项9和6都不是质数,D选项13和2都是质数;15=2+13,所以这两个质数为2和13;
故答案为:D.
【点睛】明确质数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详解】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说明了此数既能被2和5整除,又既能被3整除,必须具备:个位上的数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够被3整除;由此得出答案.
7.C
【详解】如果a能整除b,那么b是a的倍数,a是b的因数,故选C。
8.B
【详解】试题分析:先把24和32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然后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解:24=2×2×2×3,
32=2×2×2×2×2,
则24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2×3=96,
24的最大公约数是:2×2×2=8,
则:96÷8=1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9.C
【分析】由“用一条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可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则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6÷2)厘米,再据“长和宽都是质数”即可确定出长与宽的值,从而可以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长与宽的和:16÷2=8(厘米)
因为长和宽都是质数,则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5×3=1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长和宽都是质数,先确定长与宽的值,进而求其面积。
10.D
【分析】通被整除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若9位数2008□2008能够被3整除,则2+8+□+2+8的和是3的倍数,2+8+2+8=20,则当□里的数是1,4,或7时,2008□2008能够被3整除.
【详解】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可知:
若9位数2008□2008能够被3整除,则2+8+□+2+8的和是3的倍数,
2+8+2+8=20,则当□里的数是1,4,或7时,
即各位数的和为21,24或27时,
2008□2008能够被3整除.
故选D.
11.倍数,因数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由分析知: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故答案为倍数,因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2.36、7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100以内36的倍数有:36,72.
故答案为36、7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要注意范围是100以内.
13.倍,因数
【详解】试题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据此解答.
解:12是12的倍数,也是12的因数;
故答案为倍,因数.
点评:明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30 30=2×3×5
【分析】根据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可知,这个最小的两位数:个位数字是0,十位数字是3。再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可知,这个最小的两位数是:30
30=2×3×5
【点睛】此题考查了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性质以及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15.解:12÷6=2,由此可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32÷8=4,由此可知:32是8的倍数,8是32的因数;
34÷17=2,由此可知:34是17的倍数,1732的因数;
52÷13=4,由此可知:52是13的倍数,13是52的因数.
【详解】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依次进行解答即可.
16.正确
【详解】试题分析:由a、b是相邻的非零自然数,可知:ab和b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ab,据此分析判断,
解:a、b是相邻的非零自然数,ab和b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ab,
所以a、b是相邻的非零自然数,ab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掌握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17.√
【分析】根据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可知:42÷7=6,则42÷6=7,所以42是7的倍数,7是42的约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应明确:倍数和约数不能单独存在。
18.√
【详解】略
19.×,√,×,√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即可;
(2)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得出6既是2的倍数,又是l2的因数;
(3)根据倍数的意义得出13的倍数有无限个;
(4)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一般不讨论0,这是正确的.
解:(1)20的因数有1、2、4、5、10、20;
所以20的因数有6个,
(2)6既是2的倍数,又是l2的因数;
所以此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3)因为13的倍数有无限个;
所以此题是说法是错误的;
(4)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一般不讨论0,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即求因数的方法.
20.×
【分析】因为18÷6=3,所以可以说18是6的倍数,6是18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以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此题应说18是6的倍数,6是18的因数,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21.15,300;13,182
【详解】试题分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60=2×2×3×5,
75=3×5×5,
60和75的最大公约数是3×5=15,
最小公倍数是3×5×2×2×5=300;
26=2×13,
91=7×13,
26和91的最大公约数是13,
最小公倍数是13×2×7=18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22.14
【分析】分别求出42和56的因数,再把共有的因数相乘,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详解】42=2×3×7,56=2×2×2×7,2×7=14,所以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4.
【点睛】不同情况的两个数,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3.28分米,4段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8与84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每小段钢管最长的长度,然后再用28除以最大公因数加上84除以最大公因数的商,即是一共截成的段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因为84÷28=3,即84和28成倍数关系,
所以84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28,
即每小段最长是28分米,
28÷28+84÷28,
=1+3,
=4(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28分米,一共可以截成4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计算出每小段的最长,然后再计算每根钢管可以截成的段数,再相加即可.
24.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3是36的因数,3是18的因数,3是6的因数,6是18的因数,6是36的因数,18是36的因数;进而用箭头画出即可.
25.24天
【分析】此题属于最小公倍数问题,花匠今天给两种花同时浇了水,求至少多少天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也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先把6和8分解质因数,
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
答:至少24天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26.男生有24人,女生有21人
【详解】试题分析:把男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相当于8份,那么女生人数是7份,总人数相当于7+8=15份,所以这个班的总人数应是15的倍数,在40至50人之间,只有45人是15的倍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就可求出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把男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相当于8份,那么女生人数是7份,总人数相当于7+8=15份,所以这个班的总人数应是15的倍数,在40至50人之间,只有45人是15的倍数,
男生:45×=24(人),
女生:45×=21(人);
答:这个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1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与分数应用题的综合应用,关键是根据男女生的份数确定这个班的总人数应是15的倍数.
27.解:2×3×5=30,
30<40,
答:我是30.
【详解】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则是2、3、5的公倍数,因为2、3、5是互质数,所以可用2乘3乘5进行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