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期末全真模拟培优卷(含解析)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期末全真模拟培优卷(含解析)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1 09: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培优卷(西师大版)
一、填空题
1.如下图,小巧在方格图中画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图中的虚线为对称轴。如果要画出另一半,使四边形ABCD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点C的位置是   ,点D的位置是   。
2. 小军、小光和小亮3人的跳高成绩分别为1.30米、1.03米、1.53米,那么得跳高第一名的是   ,他们参加100米跑的成绩分别是15.2秒、15.02秒、15.4秒,那么跑最快的是   。
3.在横线上填上“>”“<”或“=”。
11×(4×25)   (11+4)×25 200﹣198   200﹣200+2
360÷4÷90   360×4÷90 48×51   48×50+48
180÷6÷3   180÷(6×3) 32×98   32×100﹣32×2
4.一把椅子54元,一张课桌146元,学校新添置了45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花了   元。
5.不改变大小,把6改写成以“十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6.把200-130=70,70×8=?,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它的结果是   。
7.(填小数)。
8.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4.36,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则另一条边的长度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花店购进一批玫瑰花,工作人员扎成13束,每束9朵,还剩7朵,这批玫瑰花共有   朵。
11.算式94×129-76+24,如果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
12.○◎□△○◎□△○◎□△…按这样的规律往下排,第164个图形是   ,第233个图形是   。
13.食堂有一瓶油,连瓶共重696克,用了一半后连瓶共重501克。如剩下的油5天用完,平均每天用   克。
14.期中考试,张宁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89分,数学比英语多4分,英语   分。
二、判断题
15.5.26是由5个一,2个十分之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
16.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
17.沈琪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语文88分,数学92分,由此判断英语成绩一定高于93分。(  )
18.200名学生乘5辆车去郊游,前4辆车各坐了47名学生,第5辆车坐的学生比前4辆车上的学生少。(  )
19.用数对(7,7)来表示位置,两个7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
20.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是2.0的两位小数最小是1.95。(  )
21.O▲□O▲□O▲□……,按这样的规律摆到第20个图形是□。(  )
2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长方形。(  )
三、单选题
23.下面式子中,先计算“106+23”的是(  )
A.3÷106+23 B.106+23×3 C.(106+23)×34
24.下面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6.009 B.30800 C.0.0032
25.如果表示1,那么表示0.1,可以推理得出表示(  )。
A.0.1 B.0.01 C.0.001 D.0.0001
26.计算15×101时,小明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5×100+15,这是依据(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27.用不同的算式来表示95÷25=3……20的意思,下面哪种表示是错误的(  )。
A.3×25+20=95 B.95÷3=25……20
C.95-25×3=20 D.95-25-25-25=20
28.学校买来639本练习本,平均分给13个班,还多出2本,每个班分(  )本练习本。
A.52 B.51 C.50 D.49
29.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3.0,这个小数最小是(  )
A.3.01 B.2.94 C.2.95 D.3.05
30.以长度分别是3cm、5cm、7cm、10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组成(  )个三角形。
A.2 B.3 C.4 D.1
31.44×25的简便算法是(  )。
A.40+4×25 B.40×25+4×25 C.40×4×25
32.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57,这个数可能是(  )
A.1.568 B.1.564 C.1.560
四、计算题
33.直接写得数
0.87×1000= 125×8= 0×82= 2÷10=
18×9+18= 25×4÷25×4= 42-42÷42= 4×9×25=
34.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68-(68+125) 156×101-156 [88+(61-37)]÷8
125×32×25 1300÷25÷4 720÷(80-18×4)
35.列竖式计算。
(1)8.15-5.98=
(2)65×15=
(3)1.87+23.8=
36.下图中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求∠1和∠2的度数。
五、作图题
37.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7格,再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再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
38. 光明小学组织 24 名教师开展“诵醉美《诗经》”表演活动,现要为表演教师每人买一件表演服,每件 125 元;一双鞋,每双 85 元。买这些表演服和鞋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39.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75个,8个小时完成任务。实际提前2小时完成,实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40.四年级一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比赛,家委会为每位同学买了统一的运动服,原价120元一套,买30套以上可享受团购价,团购价85元一套。四年级一班一共53人,按团购价购买一共便宜了多少钱?
41.食堂运来495千克煤,已经用了三天,剩下的比已经用去的多45千克。这个食堂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42.小芳从家到学校要走1.2千米,她走了0.3千米后又回家拿一本书,这样她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比平时多走了多少千米?
43.鲜丰水果店购买了20筐苹果和20筐橙子,每筐苹果的质量是22kg,每筐橙子的质量是18kg。用载质量1.2吨的货车能一次运完吗 请通过计算说明。
44.15位老师带领14个班的学生春游,平均每个班有学生34人。他们准备租大客车,每辆大客车能载客48人。租10辆大客车够吗?
45.张老师要编955个中国结,第一周每天编45个,之后为了加快进度,决定每天编64个,还需要编多少天?(先把条件填入表中,再解答)
中国结总数(  )个 第一周 每天编(  )个 编了(  )天
第一周后 每天编(  )个 编?天
46.一本故事书,王芳6天看了144页。照这样的速度,她再看12天才能全部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7.王老师和李老师带领四(2)班的30名同学到森林公园观光游玩。
(1)早上出发前,王老师为所有人都买了一瓶牛奶和一袋面包,一共花了多少元?
(2)为了提高旅游观光的效果,他们准备租用森林公园的观光电动车进行游玩,他们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元?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10,5);(8,9)
【解析】解:点C的位置是(10,5),点D的位置是(8,9)。
故答案为:(10;5);(8,9)。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由此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这两个点即可。
2.【答案】小亮;小光
【解析】解:因为1.03米<1.30米<1.53米,跳高成绩是按跳高高度来排列的,跳的高度越高成绩越好,所以跳高第一名是小亮;
因为15.02秒<15.2秒<15.4秒,100米跑的成绩是按完成时间来排列的,用的时间越少成绩越好,所以跑最快的是小光。
故答案为:小亮;小光。
【分析】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若整数部分相同,就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哪一位大的小数就大;
体育赛事的成绩要结合生活经验和赛事要求具体去判断成绩好坏,不能只看数据的大小。
3.【答案】>;=;<;=;=;=
【解析】解:11×(4×25)=44×25,(11+4)×25=15×25,11×(4×25)>(11+4)×25 ,
200﹣198=200-(200-2)=200﹣200+2,
360÷4<360×4,360÷4÷90<360×4÷90 ,
48×51=48×(50+1)=48×50+48,
180÷6÷3=180÷(6×3) ,
32×98=32×(100-2)=32×100﹣32×2。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的积也大;
第二空: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减去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
第三空:除数不变,被除数大的商也大;
第四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第五空: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第六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减,结果不变。
4.【答案】9000
【解析】解:(54+146)×45
=200×45
=9000(元)。
故答案为:9000。
【分析】一共花的钱数=(椅子的单价+桌子的单价)×购买的套数。
5.【答案】6.0;6.000
【解析】解:不改变大小,把6改写成以“十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6.0,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6.000。
故答案为:6.0;6.000。
【分析】以“十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一位小数,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三位小数。
6.【答案】(200-130)×8;560
【解析】 把200-130=70,70×8=?,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00-130)×8,它的结果是560。
故答案为:(200-130)×8;560。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减法和乘法混合,如果要先算减法,需要将减法添加括号,据此列综合算式解答。
7.【答案】25;12;0.6
8.【答案】14.364;14.355
【解析】解:14.36+0.004=14.364;14.36-0.005=14.355。
故答案为:14.364;14.355。
【分析】一个小数的最后一位后面添上4,就是最大的数,一个小数的最后一位后面减去5,就是最小的数。
9.【答案】7;17
【解析】解:3+3<7,则另一条边的长度是7厘米;
3+7×2=17(厘米)。
故答案为:7;17。
【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7厘米,周长=腰长×2+底边长。
10.【答案】124
【解析】解:13×9+7
=117+7
=124(朵)
故答案为:124。
【分析】用每束的朵数乘扎的束数求出扎成束的朵数,再加上还剩的朵数即可求出总朵数。
11.【答案】94×[129 -(76+24)]
12.【答案】△;○
【解析】164÷4=41(组),第164个图形是△;
233÷4=58(组)……1(个),第233个图形是○。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周期性问题的应用,观察图可知,这组图形是按“○◎□△”4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要求第164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就是求164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整除,最后一个图形即为所求,有余数,余数是几,就从第一个图形向后数几,同样的方法求第233个图形是什么。
13.【答案】39
【解析】解:(696-501)÷5
=195÷5
=39(克)
故答案为:39。
【分析】剩下的平均每天用的质量=油剩下的质量÷用的天数;其中,油剩下的质量=油和瓶的总质量-用去一半后油和瓶的质量。
14.【答案】90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5.26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2在十分位上,表示2个十分之一,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百分之一;即5.26是由5个一,2个十分之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此题考查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5.20比5.2的精确度要高。
17.【答案】正确
【解析】解:平均分是93分,语文和数学都低于93分,那么英语一定高于93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也可以通过计算判断,英语成绩是:93×3-88-92=279-88-92=99(分)。
18.【答案】正确
【解析】200-47×4
=200-188
=12(名)
因为12<47,第5辆车坐的学生比前4辆车上的学生少,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前4辆车每辆车坐的人数×4=第5辆车坐的人数,然后对比即可解答.
19.【答案】错误
【解析】 用数对(7,7)来表示位置,两个7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第1个7表示第7列,第2个7表示第7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据此解答。
20.【答案】正确
【解析】解: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是2.0的两位小数最小是1.9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要使这个两位小数最小,百分位数字要向十分位进1,则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9,百分位最小是5。
21.【答案】错误
【解析】20÷3=6……2,余数是2,说明第20个图形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O▲□”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用20除以3求出商和余数,商是几就说明最后一个图形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
22.【答案】错误
【解析】平行四边形对角线,能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反方向各取等长点,这两点连线就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因为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所以不能分成一样的长方形
23.【答案】C
【解析】解:A、先计算3÷106,不符合题意;
B、先计算23×3,不符合题意;
C、先计算106+2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先算除法,再算减法;B、先算乘法,再算加法;C、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24.【答案】A
25.【答案】C
【解析】解:可以推理得出表示0.001。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00个是1,那么1个=1÷100=0.01。
26.【答案】A
【解析】解:15×101
=15×100+15×1
=1500+15
=151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故答案为: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7.【答案】B
28.【答案】D
【解析】解:(639-2)÷13
=637÷13
=49(本)
所以每个班分49本练习本。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个班分练习本的本数=(学校买来练习本的本数-还多余的本数)÷平均分给的班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9.【答案】C
【解析】解: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3.0,这个小数最小是2.95。
故答案为:C。
【分析】精确到十分位即是对百分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四舍”时,个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是3.0,百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即可得出这个两位小数的最大数;“五入”时,个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是2.9,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即可得出这个两位小数的最小数。
30.【答案】A
【解析】解:只有3cm、5cm、7cm和5cm、7cm、10cm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可以组成2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只有3cm、5cm、7cm和5cm、7cm、10cm能组成三角形,其他组合中,两边的和会小于或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31.【答案】B
【解析】解:44×25
=(40+4)×25
=40×25+4×25,
即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为a×(b+c)=a×b+a×c,我们知道25×4的积,所以将44分成40+4,所以44×25=(40+4)×25,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得出答案。
32.【答案】A
【解析】解:A、1.568≈1.57;B、1.564≈1.56;C、1.560=1.56。
故答案为:A。
【分析】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大小不变;根据四舍五入法和小数的性质,把这三个数保留两位小数,再选择即可。
33.【答案】解:0.87×1000=870 125×8=1000 0×82=0 2÷10=0.2
18×9+18=180 25×4÷25×4=16 42-42÷42=41 4×9×25=900
【解析】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三位;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4.【答案】解:268-(68+125)
=268-68-125
=200-125
=75
156×101-156
=156×(101-1)
=156×100
=15600
[88+(61-37)]÷8
=[88+24]÷8
=112÷8
=14
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1300÷25÷4
=1300÷(25×4)
=1300÷100
=13
720÷(80-18×4)
=720÷(80-72)
=720÷8
=90
【解析】第一题:去掉小括号,先算268减去68,再减去125即可;
第二题:把后面的156看作156×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第三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第四题:把32写成(8×4),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第五题:根据连除的性质,用1300除以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第六题: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计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5.【答案】(1)8.15-5.98=2.17
(2)65×15=975
(3)1.87+23.8=25.67
【解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6.【答案】解: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60°;
∠1=180°-∠ACB=180°-60°=120°;
∠2=180°-20°-∠1=180°-20°-120°=40°
答:∠1=120°;∠2=40°。
【解析】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所以∠ACB=60°;
因为∠ACB与∠1组成一个平角,所以∠1=180°-∠ACB;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2=180°-20°-∠1。
37.【答案】(1)解:A(1,3),B(5,3),C(4,5)。
(2)解:
A′(8,3),B′(12,3),C′(11,5)
【解析】(1)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由此用数对表示各点的位置;
(2)先确定平移的方向,然后根据平移的格数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再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38.【答案】解:(125+85)×24
=210×24
=5040 (元)
答:买这些表演服和鞋子一共需要5040元。
【解析】每件上衣的钱数+每双鞋子的钱数=一个人花的钱数,一个人花的钱数×24=24个人花的钱数。
39.【答案】解:(75×8)÷(8-2)
=600÷6
=100(个)
答:实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100个。
【解析】实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计划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计划用的时间) ÷(计划用的时间-实际提前的时间)。
40.【答案】解:(120-85)×53
=35×53
=1855(元)
答:按团购价购买一共便宜了1855元。
【解析】按团购价购买一共便宜的钱数=(原价-团购价)×购买的套数。
41.【答案】解:(495﹣45)÷2÷3
=450÷2÷3
=225÷3
=75(千克)
答:这个食堂平均每天用煤75千克。
【解析】如果再用去45千克,剩下的就和用去的同样多了,此时总重量也会减少45千克。(495-45)千克实际就是用去重量的2倍,所以用这个数除以2即可求出用去的重量,把用去的重量除以3即可求出平均每天用煤的重量。
42.【答案】解:1.2+0.3+0.3=1.8(千米)
0.3+0.3=0.6(千米)
答:她到学校共走了1.8千米;比平时多走了0.6千米。
【解析】比平时多走的路程时2个0.3千米;平时走的路程+2个0.3千米=她到学校共走的路程。
43.【答案】解:(22+18)×20
=40×20
=800(kg)
1.2吨=1200千克
800<1200
答:能一次运完。
【解析】因为都是20筐,所以可以用加法先计算出每筐苹果和橙子的重量,再乘20即可求出苹果和橙子的总重量。然后把总重量换算单位后再与货车的载质量比较后判断能否一次运完即可。
44.【答案】解:34×14+15
=476+15
=491(人)
48×10=480(人)
491>480
答:租10辆大客车不够。
【解析】去春游的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班级的个数×平均每个班级的人数,10辆大客车最多坐的人数=平均每辆限乘的人数×辆数,然后比较大小。
45.【答案】解:
中国结总数955个 第一周 每天编45个 编了7天
第一周后 每天编64个 编?天
(955-45×7)÷64
=640÷64
=10(天)
答:还需要编10天。
【解析】第一周编完后还剩下的个数=一共要编的个数-第一周每天编的个数×7,所以还要编的天数=第一周编完后还剩下的个数÷第一周后每天编的个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46.【答案】解:144÷6×(6+12)
=24×18
=432(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432页。
【解析】根据“ 王芳6天看了144页 ”计算出平均每天看书的页数即144÷6,再用平均每天看书的页数乘以一共看书的天数(即6+14)即可得出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7.【答案】(1)解:4+6=10(元)
30+2=32(人)
32×10=320(人)
答:一共花了320元。
(2)解:90÷6=15(元)
68÷4=17(元)
尽量租大一点的车
32÷6=4(辆)......8(人)
剩下的8人可以租2辆小一点的车
90×4+68×2
=360+136
=496(元)
答:租4辆大车2辆小车最省钱,至少需要496元。
【解析】(1)一瓶牛奶的钱数+一袋面包的钱数=1个人花的钱数,老师数+学生数=总人数,1个人花的钱数×总人数=一共花的钱数;
(2)租车最省钱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尽量租人均便宜的车;二是不能有空位,因为空位也是需要钱,达不到最省钱目的;
租大客车辆数×每辆的钱数+租小客车的辆数×每辆的钱数=至少需要的钱数,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