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向沙漠进军竺可桢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
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向沙漠进军》问题导学1.为什么要向沙漠进攻?
2.怎样向沙漠进攻?
3.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如何?《向沙漠进军》词语学习肆虐(nüè) 干涸( hé ) 逞强( chěng)
汲水( j í) 俨然( yǎn ) 丘xū(墟)
葱茏(cōng) 磴口(dèng) 充pèi(沛) 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充沛:(雨水、精力)充足旺盛。沛,盛大。
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俨然:形容很像。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默读课文,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
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
方法指导:一段中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句,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在段中或段尾。如没有直接的中心句,请归纳概括。
小组合作:找出各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课文初读第1段: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段首)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如今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自己概括)
第3段:我国陕西榆林地区古代是天然草原区,如今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自己概括)
第4段: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段首)
第5段: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自己概括)
第6段: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段首)
第7段: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段中)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段中)
第9段: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 (段首)
第10段: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段首)第11段: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段首)
第12段:沙漠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可以为人类所用。 (自己概括)
第13段:只要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段尾)《向沙漠进军》内容梳理第一部分(1-3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向沙漠进军。
第二部分(4-12段):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
第一层(4-6段):说明如何抵御沙漠的进攻。
第二层(7-10段):说明如何向沙漠进军。
第三层(11-12段):说明如何利用沙漠。
第三部分(13段):指出向沙漠进军的前景。举例子:(1) 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举了“地中海”,“榆林地区”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具体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严重。
(2)课文第8、9、10段,举“新疆建设兵团”“内蒙古沙荒区”“包头铁路”为例,具体说明治沙取得的成就。
(3)课文第11、12段列举了很多利用沙漠风能、日光的方法来具体说明人类对沙漠的利用。作用:使要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
《向沙漠进军》说明方法《向沙漠进军》说明方法分类别:(1)风沙的进攻方式分“游击战”和“阵地战”二类。
(2)介绍对沙漠采用“守势”时,又分两种方法:
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
②抵御沙粒进攻的方法二类。作用:使说明内容更加条理分明。
打比方:(1)将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作用: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形象化、具体化。
(2)把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比作“游击战”、“阵地战”。《向沙漠进军》说明方法作比较:(1)原来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如今却有部分地区逐渐变为了荒漠。作用: 对比鲜明,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明显。
(2)文章开头说:“过去人类没能征服沙漠”。而结尾处:“征服沙漠的理想会实现”。《向沙漠进军》说明方法《向沙漠进军》说明方法(1)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
(2)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 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
(3)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 。 列数字:作用:运用数据可以使说明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科学性。 沙漠危害人类威力:
游击战: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阵地战: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武器: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方式: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一种是“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人类治理沙漠 的方法:
培植防护林: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培植草皮:减少了沙粒的来源。方法:被动抵御抵御风沙袭击人类治理沙漠 征服沙漠的主要武器:
水①不毛之地,俨然成为绿洲。
②不但保护农田,开辟了绿地,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到了防护作用。 水的来源:雨水、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高山积雪、地下海。有水成就 方法:主动进攻作用 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武器人类治理沙漠(1)利用沙漠地区的风力:发电、汲水、磨面
(2)利用沙漠地区的日照:发电、取热、煮水、做饭、取得蒸馏水和盐等。方法:利用沙漠《向沙漠进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全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写沙漠的危害,说明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再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作者采用了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理清楚明白,恰当使用限制性词语使说明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本文唤起了我们防沙治沙的环保意识,大家在生活中要多多用心,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努力!课外拓展 在课外查找有关“沙尘暴”的资料,说一说“沙尘暴”的形成、特点,运用说明、描写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