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人生寓言周国平 “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英国 萧伯纳失得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作者介绍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关于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它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在《庄子》、《韩非子》里都有保留。寓言的特点: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1、理解寓言的含义。
2、会复述本文的两则寓言。
3、概括并理解《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4、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学习目标:词语积累风韵:
泯(mǐn):
落难:
厄运(è):
正色:优美的姿态神情。灭,丧失。遭遇灾难,陷入困难。不幸的命运。态度很严肃。白兔与月亮自学指导(一)阅读《白兔和月亮》,完成以下问题: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根据意思写出适合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突然发生。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得月前:
得月后:
最后慧心未泯: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闲适心情一扫光,紧张不安,有得失之患。白兔和月亮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得失之患。课文分析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 写这篇寓言前,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的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回想起以前看见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产生这篇寓言的构思,后来,我的女儿才一岁多就离开了人世。写作背景自学指导(二)阅读《落难的王子》,完成下列问题:
1、这则寓言说了什么故事?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 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
自己当了奴隶、靠行乞度日;
成了残废。落难的王子多愁善感
脆 弱坚强起来了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合作探究: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体验与反思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2、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的,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比较异同都是写人生态度都是大起大落都是记叙故事获得之后的态度受难之后的态度好事变成坏事坏事变成好事重在心理描写重在记叙故事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小结 现在再看萧伯纳的那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1、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要战胜脆弱,关键是什么?
2、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辩证思考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困难,这不是一条规律——落难和厄运能使人战胜脆弱,变得坚强。但不一定使所有的人都变得坚强,也有被厄运压跨的。关键是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地磨练。
课文理解 拥有财产不一定就会患得患失——人们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并没有鼓吹一无所有。 课文理解 根据课上讨论发言,写一段感想,说说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作业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