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物理
备课时间
课
题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安排
2
主备教师
叶群英
参与教师
叶群英
张元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
学
重
点
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教
学
难
点
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资
源
准
备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滑块、刻度尺、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学习过程:一、复习展示: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①物体由
到动,②物体由
到静,③以及运动
和
的改变。二、预习思考: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将怎样?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你认为谁的观点更科学合理?三、合作探究探究1、牛顿第一定律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⑴让滑块从斜面上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滑块的运动状态。⑵实验器材: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滑块、刻度尺等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接触面摩擦力大小滑块运动距离1毛 皮2棉 布3木 板实验思考:实验中用同样的小车从
__的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4、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推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5、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6、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表明:①
“静者恒静、动者恒动”。②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探究2、惯性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2、对惯性的理解(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应该说成“由于具有惯性”)(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
3、解释惯性现象(注意事项)(1)先确定研究物体(2)此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若受力将改变原状态;若不受力将保持原状态(4)物体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现象。4、惯性既有有用的一面,也会带来危害。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学习惯性,“兴利除弊”。 (1)利用惯性的例子:①跳远助跑;②扔东西;③用盆泼水;④撞紧松脱的羊角锤锤头;⑤有经验的司机师傅快到目的地时,关闭发动机让车滑行等。(2)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①司机师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②汽车内加安全气囊;③两辆车高速行驶过程中要保持车距等。(防撞措施)四、达标反馈(一)基础题1、我们骑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踩踏板,自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是由于受到_
___力作用;而一旦到了水平路面,如果不踩踏板,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这是由于受到_
_力作用。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时才会运动
B运动的物体如不受力就会停下来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正在运动的小球,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越来越慢
C.速度越来越快
D.做匀速直线运动5、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时,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6、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小
B.
不发生变化
C
变大;
D
立即变为零。7、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它们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8、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大
B物体的惯性随速度增大而增大;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惯性也越大
D.
物体的惯性大小跟它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都没有关系。9、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10、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内,乘客竖直向上跳起,他将(
)A.落到起跳点前方
B落到起跳点后方
C.
落在原地
D无法确定11、跳远运动员为什么需要助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
建
议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物理
备课时间
课
题
《力的合成》
课时安排
1
主备教师
张元美
参与教师
叶群英、张元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并会判断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
学
重
点
1、合力的理解。2、二力平衡的条件。3、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的计算。
教
学
难
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资
源
准
备
课件、钩码、细绳、小车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二)进行新课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例3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合力: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
和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
和
)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教师实验演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情况(学生观察)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总结:(1)二力同线同向合成
F合=F1
+
F2
,F合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2)二力同线反向合成
F合=F1
-
F2
,(设F1>F2)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或F合=F大-
F小
,方向与F大的方向相同)注、⑴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力合成,合力F合与两个分力F1和F2都有这样的关系:⑵①只有同一物体所受的力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合成;②不同性质的力也可以合成;③分力与合力从物理实质上讲是在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的一种等效替代关系,而不是物体的重复受力.2、议一议:下列说法正确吗?①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②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③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小于或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
建
议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物理
备课时间
课
题
《力的平衡》
课时安排
2
主备教师
叶群英
参与教师
叶群英、张元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大量事例认识平衡状态和平衡力2通过对平衡力进行受力分析,用示意图表示平衡力3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4二力平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举出平衡的事例2让学生积极进行受力分析(示意图)3让学生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生活事例中体会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2从力的示意图中体会力的平衡3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
学
重
点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
学
难
点
二力平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已知运动求力的问题)
资
源
准
备
小车、带滑轮的木板,细线、钩码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回答)请同学找出因果关系物体不受外力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提问: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能不能得出物体不受力呢?请同学举例这些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都保持了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请同学们看书135页到136页,请同学们总结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叫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两个以上的力)叫平衡力。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叫二力平衡三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叫三力平衡请同学们观察图7-19、7-20,提问
这些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这些力有什么特点?演示
粉笔头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提问粉笔头受几个力的作用?粉笔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提问
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呢?既二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F1
F2猜想:F1和F2的大小是否相等,
方向是否相反,是否在同一直线同学们猜一猜猜想结果
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设计实验
我们找一个小车,让它处于平衡状态,看看F1和F2有什么特点。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
小车
两端有滑轮的长木板,20g的砝码两个50g砝码一个,带细线的轻质小盘两个。实验记录表
实验操作小车受力大小(相等,不相等)小车受力方向(相同,相反)小车受力是否在同一直线(是,否)小车是否平衡(是,否)两边都是20g的砝码一边20g一边50g的砝码一边两个20g的砝码,一边没有两边都是20g,扭转小车其他实验分析
得出结论各个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二力的平衡条件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思考1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合力是多少?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思考2物体不受外力时,合力是多少?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回答:F合=0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F合=0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思考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反作用力,请同学们思考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学生总结:比较内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异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思考4我们为什么可以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测量中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在测量中必须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课后作业:P138
1、2、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
建
议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