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尚干初级中学(沪教版)物理八年级全册:8-1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闽侯县尚干初级中学(沪教版)物理八年级全册:8-1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27 22:2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初二


物理
备课时间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
2
主备教师
张元美
参与教师
叶群英、张元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2、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察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细线绳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第一课时: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 入观看flash
动画: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留下脚印,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引入压力。讲述,创设情境提问:为什么会有脚印? 思考,进入情境学生回答 新 授 课一、压力1、展示几幅压力示意图学生观察、思考2、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3、看flash动画提问:压力使物体发生怎样的变化?4、压力的作用效果1.提问:压力的方向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2.讲述压力的概念可以使物体形变学生思考、回答了解压力的概念学生思考 新 授 课 二、压力的作用与什么因素有关1、气球实验 2、铅笔实验提问: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分析3.、提问: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4.
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器材结合改进后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提醒学生注意:(1)作用效果与压力如何探究
?(2)作用效果与手受力面积提醒学生共同动手,分工明确,实事求是的,及时准确的记录下实验数据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并要求其记录下以便评估和交流。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怎么得到的猜想?检查器材。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一人操作、一人观察现象、一人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自己能看懂的同时最好也能让别人能看懂。分析实验现象、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学生自己体会用自己熟悉的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增强对实验的信心,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养成分工合作提高合作效率的习惯。三、压强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速度的定义,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应怎样定义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P
=F/
S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P
压强
帕(Pa)
F
压力
牛(N)
S
受力面积
平方米(m2)例题
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解:1分米2=
0.01米2P=F/S=6N/0.01m2=300Pa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 讨论交流 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 熟悉使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第二课时一、前置测评,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1、作业情况反馈;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在运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二、探究压强的增大与减小1、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依据及方法2、探究实验过程和步骤3、分组进行探究:压强的增大与减小4、展示探究结果,并结合生活实际应用举例。⑴、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如刀越磨越快,缝纫针的头一端做的很尖等;b、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如用刀切东西有时用手按刀背c、增大压力的同时还减小受力面积⑵、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c、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列举生活实例,并结合压强公式来加以解释)拓展延伸一次小明在电视中看到一位杂技演员表演“轻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见他先将两只普通气球吹满气,扎好口后放在地上。然后在气球上盖上一块玻璃板,最后这名杂技演员轻轻地站到了玻璃板上,而玻璃板下的气球居然没有被压破!小明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吗?1、分组展示“学习同步与探究“第一节的完成情况2、展示题目的答案,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展示解决的依据。
板书设计
一、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二、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三、压强:(物理学上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2、压强公式:
3、压强单位: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1
Pa
=
1
N
/
m2四、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教学反思与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日第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日第

第三课时


日第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初二


物理
备课时间


第二节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
课时安排
1
主备教师
叶群英
参与教师
叶群英、张元美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探究结论
;经历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了解学习用微元法分析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增加物理学习的兴趣。




液体压强的研究方法及探究过程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连通器的特点




学会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方法2.
知道连通器里各液面相平的原理




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200mL
的量筒、玻璃板,连通器、酒水壶、船闸挂图。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3、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
问题的提出: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科学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的压强)
三、进行新课
1.演示、讲述(1)演示实验:将少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自己的猜想,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按一按金属盒口上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3)讲述实验步骤:针对课本猜想,学生合作实验,总结实验结论。3.
小结:教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简要进行归纳,表扬同学们认真做实验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对问题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师再把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行板书。4.理论推导公式(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但是,各种量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2)比较一块冰放在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杯水放在杯中,杯子的底部受到的压强如何计算。在请同学考虑,一杯水中某一层面受到的压强如何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开始推导。5.液体压强的应用:学生观察连通器,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连通器的特点、在生产中应用。并用探究出的压强知识,介绍微元法,演示实验,说明原理。(教师引导)6.液体压强的传递:自学阅读,师提问:帕斯卡原理内容是什么?液体压强的传递的应用有那些?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解释液压机,液压千斤鼎的工作原理。四、运用所学,解释课后练习题。教师针对学生做题反馈情况,精讲点拨,学生巩固所学,形成能力。五、课内小结,形成知识网络。师生根据板书内容共同小结,结合本节的重难点,回忆所学,加深记忆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作业: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液体压强有关。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一、液体的压强探究实验: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那些: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公式:二、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特点:原理:三、液体压强的传递:帕斯卡原理:应用:
教学反思与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日第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日第

第三课时


日第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初二


物理
备课时间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课时安排
2
主备教师
叶群英
参与教师
叶群英、姜伟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设计并进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用大气压对日常生活一些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魔术表演等,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神奇。




1、认识大气压现象。2、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一只、硬纸片、试管(大小各一只)、注射器一只。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压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之分,并且我们已经学习过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气体压强的知识。下面我们先来做几个小实验。(取出一个空玻璃水杯,一张纸片,装满水的水槽,向同学们展示所需的物品,然后把纸片覆盖在水杯口,用手压住,倒立水杯)师:同学们猜一下,我如果松开手,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呢?生:………(松手,纸片掉落)师:纸片掉下来了,因为纸片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那如果我们把水杯中装满水,再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时候,纸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来试一下。(把水杯在水槽中装满水,纸片覆盖在水杯口,倒立)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纸片是不是还会掉落呢?(松手,纸片没有掉落)师:纸片除了本身受到一个重力以外,还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水向下的压力,但为什么纸片没有掉落呢?这说明它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那这个压力是谁提供的呢?是空气提供了这个力,力作用在纸上,就产生了压强。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大气压强。那么如果我把玻璃杯倾斜,我们会发现,不管玻璃杯杯口朝向哪个方向,纸片都没有掉落,这说明在各个方向上纸片都受到大气压强。空气是具有流动性的,从风的流动我们就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知道,而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空气具有质量,比如:一个充满气的篮球,我们用气针放出气体后会感觉到变轻,这就说明了空气具有质量。我们回顾一下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因为有重力、具有流动性而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同样具有流动性、有重量的气体也对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压强,就是大气压强。师:下面我们来看课本前面几段,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了解到地球被空气所包围,厚度达到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层。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面所压,地球被整个大气层所压,空气有质量,就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对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也就是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同学们请计算一下教室容纳气体的质量,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密度已给出,1.293kg/m3,教室的长宽高就按照3、6、9,那么我们计算一下教室内部气体的质量是209.466kg,大概相当于四个人的质量。那么整个大气层对地面的压强就很巨大了。上面的实验其实已经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但历史上最有名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同学们请看信息窗里面的内容。生:(一段时间后)师:今天,我们就模仿它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同学们请看,这是两个半球,我们先把他们合在一起。我们找一位女同学来把它拉开。生:上来并拉开半球(注意安全且不要碰触到抽气机等实验仪器)师:我们可以发现,没有经过抽气的半球很容易分开,那么如果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呢?我们来试一下(抽气,关紧旋钮)师:现在让我们班两位力气最大的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能不能拉开半球呢?生:(俩同学上来拉半球,没有拉开)师:我们发现抽气后半球很不容易拉开,这个就可以证明了大气压强作用在了半球的两面,(板书:马德堡半球的受力分析)使得拉开半球很不容易,也就证明了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强的存在。那么我们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了,他的方向又是如何呢?上面的覆杯实验也可以可以证明,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实验来形象直观的了解。(拿出一个易拉罐,酒精灯,装热水,点火,烧水)(水烧开)师:同学们,我现在把易拉罐倒立,然后用水封住易拉罐的罐口,注意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易拉罐“碰”,扁了)师:同学们可以看到易拉罐在大气压强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下被压扁,那么它被压扁的方向就代表大气压强的方向,我们可以观察到,易拉罐被压扁的方向是每个方向都有,那么也就意味这大气压强的方向是朝向各个方向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我们如果把两个吸盘贴在一起,挤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用手拉,会感觉很难拉开,这也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挤出空气后,内部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作用在吸盘两端,使得很难拉开。师:我们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他的方向,那么也要去测量它的大小。同学们想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呢?(用塑料吸盘贴在墙上,把其中的气体挤出,用测力计拉动吸盘,读出吸盘被拉下来时的示数,计算吸盘表面积,就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师:理论上这样是完全可行的,理论与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存在差异,实际操作起来,我们很难抓住拉开的一瞬间读出示数,而且误差太大,那科学家又是如何测量的大气压强呢?师: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我们看一下具体实验过程。大家注意看大屏幕。(视频播放完毕)师:(托里拆利是把一根一米长,一端开口的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璃管中装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然后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在液面下把手指松开,管内水银面会下降,内外液面的高度差是760mm,将试管慢慢倾斜,液面高度差仍为760mm,将管慢慢提起,只要没有离开水银槽中的水银,高度仍为760mm)师:同学们,玻璃管中装满水银,倒立以后,除了受到本身的重力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以外,还会受到其他的压强吗?是什么呢?生:大气压强师:对,还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强作用,那么为什么水银柱会先下降,后静止不动呢生:……师:水银槽液面受到大气压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同一高度处的液体内部压强时相等的)那么在玻璃管下端液面处受到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开始时水银柱下降是因为大气压强比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所以下降,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随着水银高度的减小而减小,当两者压强相等时,水银柱就静止不动了,那么这时我们如果要求大气压强的大小,只需要求出哪个压强呢?生:水银柱的压强师:很好,我们只需要测出水银柱的压强就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大小,而液体压强公式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把水银柱的高度760mm,水银密度13.6代入求值,可以得到水银柱的压强是1.013×10^5pa,单位与固体、液体压强单位相同,这也就是一标准大气压的定义:即760毫米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在实验里面我们看到几个现象,下面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一、把玻璃管提高一段距离,那么水银柱高度为什么不变呢?那么倾斜时为什么高度也不变呢?因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液体高度有关,与长度无关。二、水银是有毒的,那么为什么实验里采用水银而不是采用随处可见的水呢?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水产生一标准大气压时的高度是多少?生:........现在我们来解释一下第一个覆杯实验,那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师:水杯装满水,内部没有气体,只对纸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而纸片还受到外部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强,且大气压强大于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纸片没有掉落,水自然也就没有流出。我们得到一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我们的一片手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是多大?计算过程…….板书:指甲的面积可以估测出来,大概一平方厘米,那么受到的大气压力就大约为ps,大约为10牛顿,也就是1kg,相当于一片指甲上放了两斤重的物体,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所以感觉不出来而已。在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以后,我们会考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是大气压强是不变的呢?实际上大气压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受天气的影响,当阴天的时候,空气里水蒸气增加,大气压强也会增加。大气压强也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我们测得海平面处得大气压强为一标准大气压,当高度增加,空气会变得相对稀薄,大气压强减小。所以内地的游客到西藏青藏高原时会感觉头晕、耳鸣等高原反应,就是因为高度增加,大气压强减小,人们不适应的缘故。师:通过相关实验可以得到,一切液体的沸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大气压强有关,当大气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那么如果我们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煮食物,就很不容易熟,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强小,沸点低。我们可以通过高压锅来提高锅内气体压强,从而增大液体的沸点,于是就会比较容易煮熟食物。气压计的介绍师:现在人们测量气压一般是用气压计,常用的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计一般分两种,一种水银气压计,也叫汞气压计,就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优点是比较准确,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另一种是金属盒气压计,也叫空盒气压计,是利用密闭金属盒在不同气压下形变大小不同来测量的。同学们想一下,假如把水银气压计倾斜以后在测量,那么测得的大气压强与实际大气压强那个更大一些呢?(测得的偏大)我们最后来回顾一下本节所学内容,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通过覆杯实验了解大气压强,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的模仿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接下来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强等于...还通过同学们列举的例子来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证明大气对放入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就叫做大气压强,方向是向各个方向产生原因:空气具有重力且有流动性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的大小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准确测出大气压强的实验一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为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等于760mm汞柱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
hPa,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三、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教学反思与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日第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日第

第三课时


日第

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初二


物理
备课时间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时安排
1
主备教师
叶群英
参与教师
叶群英、张元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归纳、类比、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




学生准备:各小组纸片三张,吸管一根,水杯一个,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吸水纸若干,水槽一个,注射器一个,泡沫塑料两块,塑料碗两个。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新课引入:1912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远洋轮之一的“奥林匹克号”正在海上航行,在离它100m远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巡洋舰好像受到看不见的巨大力量的吸引,竟自动扭转了船头,不在听舵手的操纵,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把“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是谁造成了这次意外事故,两船之间的“吸引”是磁力?还是不可知的“魔力”?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进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信同学们学好了这些知识后一定会揭开谜底!新课教学:(一)流体提问:什么是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如水、空气…)。我们在第二、三节分别探究了液体和气体不流动时的压强特点,那么当这些液体和气体流动时,其内部压强又会有什么特点呢?(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探究:实验一:先让两张志竖直下垂且相互平行放置,然后用嘴从中间竖直向下吹气,观察吹气前后的变化。实验二:用漏斗吹乒乓球,看乒乓球是否会掉下来实验三:往两只点燃的蜡烛中间吹起,观察火焰的跳动方向。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压越小,流速越慢的位置气压越大。实验四:在两艘纸船中间注水,观察船的运动情况实验五:制作简易喷雾器结论: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压越小,流速越慢的位置气压越大。引导学生用以上结论解释课前的问题(课件演示)(三)升力的产生问: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学生讨论后教师解释(课件展示)总结:飞机的升力:由于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在空气中运动时,通过机翼的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而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说明:实际上飞机的产生,正是源自于人类对鸟类翅膀的深入研究。(观看翅膀与机翼对比图)这就是飞机能和小鸟一样飞起来的原因。学生讨论:1、水翼船为什么能在水面高速行驶?2、赛车尾翼板有何妙用?
板书设计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流体:气体与液体的统称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较小的位置压强较大。三、应用与危害。
危害:火车的吸力——安全线并行的两船相撞——不能并列航行 应用:飞机的机翼、汽车尾翼板
教学反思与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日第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日第

第三课时


日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