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尚干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学
科
备课时间
课
题
第五节、机械效率
课时安排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能在实际问题中区分它们。⑵认识机械效率的概念,能利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实验,体验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⑵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生合作实验过程中,培养集体思考的团队精神。形成互相尊重、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
学
重
点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教
学
难
点
额外功判断、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资
源
准
备
铁架台、细绳、滑轮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若干。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初案)
备课建议及教学思考
课题引入:师:你知道生活中“率”一词吗?你能说出多少?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你知道吗?说说看。我们今天再学习一个与“率”有关的概念 ——机械效率(板书课题)提问:1、功包括的两个因素是什么?2、利用机械有哪些好处?利用机械做功时机械对物体做的功和人对机械做的功一样吗?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功了吗?动滑轮对木料做功了吗?手拉绳子做的功和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大小相同吗?2、学生猜想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这两个功”是否相等?3、设计实验:①实验需要测哪些物理量?②测量这四个量,需要那些测量工具呢?③做这个实验除了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以外,还需要准备哪些仪器呢?④根据实验,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将设计好的表格投影在屏幕上,提问:这张表格设计合理吗?实验时为什么要测量多组数据?⑤强调:为了保证拉力F的大小始终不变,拉绳子时要注意:应竖直匀速向上拉动。4、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要求不同的组挂的钩码个数不同。5、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①让各组代表填写数据,投影出示。②分析归纳: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讨论:手拉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这说明使用动滑轮省不省功?那为什么要使用它?多余的功去干什么了呢?师:通过以上分析,使用机械做功时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功,给这三个功起什么名字好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21页这部分内容。思考回答:⑴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以及总功?⑵一水桶掉到井里,我们将桶捞起,所做的功那部分是有用功?那部分是额外功?实际捞桶时做的是什么功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使用机械的三个功1.有用功:W有用2.总
功:W总3.额外功:W额外W总=
W有用
+
W额外让学生自学课本22页内容后思考:(1)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用什么公式表示?(2)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它会大于1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口答板书:二、机械效率η=ⅹ100%注意:η没有单位,η
1。让学生将前面实验三组数据中的机械效率分别算出(指名填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同一个动滑轮,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机械效率是不一样的。(1)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巩固练习:1、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2101.5202553.010⑴实验中应
拉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
⑶若不计摩擦,该动滑轮的重为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五节、机械效率一、使用机械的三个功1、有用功W有用:由我们的目的决定,需要做的功2、额外功W额外:并非需要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3、
总
功W总:利用机械时人们实际做的功W总
=
W有用
+
W额外二、机械效率×100%η≤1
教学反思与
建
议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授课教师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第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