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 步
莫怀戚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文中优美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语言的对称美。
三、学法指导:
1.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含义。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问题导引:
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看看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解决的?结果又是如何?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氛围?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自主学习:
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著名作家。
设问导学:
1、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夜( áo ) 咕咕(ɡū ɡu) 分歧(qí) 嫩芽(nèn) 拆散(chāi)
一霎时(shà) 水波粼粼(lín
lín)
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母亲信服的点点头。
相信并佩服,这里指母亲习惯听从儿子的话。
(2)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极言时间短,这里指我突然感觉到、意识到。
(3)我决定委屈儿子。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4)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每一个人和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这是指“走大路”和“走小路”随自己的愿。
3.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气要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要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4. 理一理,说一说,弄清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按下列要求复述。
⑴从“我”的角度复述:“我”和母亲、妻子、儿子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⑵从母亲的角度复述:儿子带着“我”及儿媳、孙子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⑶从“我的儿子”的角度复述:爸爸带着奶奶、妈妈和“我”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⑷从“我的妻子”的角度复述:丈夫带着婆婆、“我”和儿子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5. 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 →②全家一起散步 →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大路小路的分歧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 →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六.合作探究: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解决的?结果又是如何?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母亲年老体弱更应该多运动、多锻炼。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2.你认为这一家人和睦相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我”, “我”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我要创造好的家风——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3.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年老体弱。
4.“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
5.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同时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体会本文巧妙的构思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通过“散步”这种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表现浓浓的亲情、人性美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自主学习:
设问导学
1.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尊老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爱幼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看到这些景物后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还是乖孙子说得对,“小路有意思”。这是多美的田园风光啊。
3.文中的我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中年人,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代表他这一特点的描写语句,并写在下面。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4.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及“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⑵但是春天终于来了。
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⑶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
四.合作探究:
1.“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2.作者通过一家人散步这件事传达什么信息?
一家人的关系要如此和美,尊老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3.这篇课文是一篇美文,前面同学们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读过了一遍,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面,让我们用眼睛一起来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⑴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⑵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①“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
③“……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形象地说明了中年人身上责任的重大。
⑶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②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
4. 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以小见大,也就是“滴水见太阳”。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平平常常的散步这样的小事来写,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