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提分卷(北师大版)
一、填空题
1.一根长为1.6米的长方体锻钢件,它的横截面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
(1)这根锻钢件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1立方厘米的锻钢件重约7.8克,这根锻钢件重 千克。
(3)若将这根锻钢件锯成棱长是2分米的小正方体,最多可以锯 个。
2. × = ×0.8= + = - =1
3.小琪家有4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 升的牛奶,每升牛奶大约含钙 克,一瓶牛奶大约含钙 克。
4.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是10cm。如果包装这个礼品盒的用纸是其表面积的1.5倍,那么至少要用 cm2的包装纸。
5.用一根36cm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如果将它的每个面都围上纸片,至少需要 cm2的纸片。
6.用一根长76cm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cm,宽是7cm,那么它的高是 cm。
7.在横线上填上“>”、“<”或“=”。
× ÷ 1÷ ÷1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08cm,这个长方体的长为12cm,宽为9cm,它的高是 。
9.珊珊和希希各有若干张积分卡。
珊珊对希希说:“如果你给我2张,我的张数就是你的2倍。”
希希对珊珊说:“如果你给我3张,我的张数就是你的3倍。”
珊珊对希希说:“如果你给我4张,我的张数就是你的4倍,”
希希对珊珊说:“如果你给我5张,我的张数就是你的5倍。”
后来发现以上四句话恰有两句正确,两句不正确,最后希希给了珊珊几张积分卡之后她们的张数就一样多了。那么,原来希希有 张积分卡。
10.有一个注入了1999升水的容器A和一个与A大小相同的空着的容器B。第一回把A的一半移入B;第二回把B的一半移入A;第三回把A的一半移入B;然后把B的一半移入A……就是这样不断地移下去,请问:当第1999回把A中的一半水移入B中时,B容器中有 升水。
11.要砌一段围墙,第一天砌了总长的又2米,第二天砌了剩下 少1米,第三天砌了剩下的 多1米。还剩下3米没有砌充,这段围墙长 。
1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距离中点还有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二、判断题
13.将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到原来的27倍。( )
14.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立方米。( )
15.如果甲在乙的南偏西30°方向上,那么乙就在甲的北偏东30°方向上.( )
16.5 吨大米,吃了 后,又运进 吨,最后还有5 吨大米。( )
17.一个假分数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18.将一个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相等。( )
19.学校篮球队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
20.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则甲数大于乙数。( )
三、单选题
21.李大伯每天都步行锻炼身体,他 小时走 千米.李大伯步行的速度是( )
A.2千米/时 B. 千米/时 C. 千米/时
22.下面几幅图中,是正方体展开图的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3.一个长方体是由2个棱长5cm的正方体叠合而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
A.100 B.150 C.250 D.300
24.做一个长方体的纸箱,长0.8米,宽0.6米,高0.4米.做这个纸箱至少需要纸板( )
A.2.08平方米 B.1.04平方米 C.20.8平方米 D.2.08平方厘米
25.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零件的数量比徒弟多,徒弟比师傅少加工了8个零件,徒弟加工了( )个零件。
A.8 B.9 C.10 D.12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大于且小于1的分数有无数个。
②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③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种。
④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都是偶数。
A.1 B.2 C.3 D.4
27.数a大于1而小于2,那么把a、a2、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28.把一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增加( )平方厘米。
A.24 B.36 C.48 D.72
29.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
A.-1 B.2 C.3 D.4
四、计算题
30.直接写出得数。
2.2×9.9÷2.2×10=
3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 + × ) (2)[1﹣( + )]÷ (3) ÷(3﹣ ﹣ )
32.解方程。
(1) +x= (2)1.2x÷3=24
(3)1.5x-x=1
33.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五、作图题
34.学校东面250m处有一个超市,超市的北面200m处是同同家,儿童医院在学校南偏东40°方向150m处,从图书馆向北偏东55方向走300m可到达学校。先确定线段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而图。
35.在长方形中,画图表示出 。
六、解决问题
36.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10dm,宽5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4dm的正方体铁块(如图),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37.莉莉和奇奇一共有零用钱105元,奇奇的钱是莉莉的 ,他们两人各有多少钱?
38.小红为妈妈准备了一件生日礼物,下图是这件礼物的包装盒,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8厘米。现在用彩带把这个包装盒捆上,接头处长25厘米。一共需要多少厘米彩带
39.春节到了,爸爸到家电卖场购买一台价值1399元的液晶电视,付给营业员一些钱后找 回101元,爸爸付了多少元?(列方程解)
40.2024年7月底凉山国际火把节的庆祝仪式需要用正方体的灯笼装饰街道,焊接一个灯笼框架要用去一根长240分米的铁丝(不计损耗),再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5个表面糊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彩纸?
41.市场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倍,已知苹果比梨重270千克,苹果和梨各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4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那么这两个两位数的和是132。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43.有一块面积为 公顷的地,用总面积的 种蔬菜, 种粮食,其余的种果树。种果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44.世界上平均飞行速度最快的鸟是欧绒鸭,速度为76千米/时,它的速度是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俯冲时速度的 。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是多少?(用方程解答)
45.乐乐一家到北京游玩,购买的2月3日中午12:25从郑州东站出发的高铁票,15:25到达北京西站。郑州到北京的铁路线全长约690km。与此同时,从北京开往郑州的一列普通火车的速度是115千米/时。假设两列火车的行驶线路相同,请问这两列火车何时相遇?
(1)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列方程解答。
(3)你算得对吗?在下面写出你的检验过程。
46. 为了响应国家“低碳出行”的号召,小宇的爸爸骑共享单车上班。他先从家向北偏东30°的方向骑600 m到广场,再向正东方向骑1200 m到超市,最后向东偏南40°的方向骑1800 m到单位。根据描述,请你在图中画出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路线图。
47.为了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宁波市电力局从2002年一月份起进行居民峰谷用电试点,每天8:00至22:00每千瓦时0.56元(“峰电”价),从22:00至次日8:00每千瓦时0.28元(“谷电”价),目前不使用“峰谷”电表的居民每千瓦时0.53元。明明家在使用“峰谷”电表后,四月份付电费95.2元,经测算比不使用“峰谷”电表要节约10.8元。
(1)如果不使用“峰谷”电表要付多少元?四月份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
(2)四月份“峰电”和“谷电”各用多少千瓦时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1)256
(2)1996.8
(3)32
【解析】(1)1.6米=16分米,锻钢件的体积是16×4×4=256(立方分米)。
(2)256立方分米=256000立方厘米,锻钢件的重量为256000×7.8=1996800(克)=1996.8千克。(3)16÷2=8,4÷2=2,4÷2=2所以最多可以锯8×2×2=32(个)。
故答案为:256 1996.8 32
【分析】(1)长方体锻钢的长、宽、高分别是1.6米,4分米、4分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计算即可,注意要把1.6米换算成16分米;(2)根据”总质量=枚立方厘米的质量×体积“计算出总体积是多少克,再换算成千克;(3)从高上可以锯4÷2=2(次),所以这个钢件能分两层,从长上可以锯16÷2=8(次),从宽上可以锯4÷2=2(次),一层能锯8×2=16(个)小正方体,2层能锯16×2=32(个)小正方体。
2.【答案】; 或1 ;;1 或
【解析】解:。
故答案为:;;;。
【分析】得数都是1,可以用1除以一个因数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数;用和减去一个加数即可求出另一个加数;用差加上减数即可求出被减数。
3.【答案】
【解析】×=(克)
故答案为:。
【分析】一瓶牛奶的含钙量=每升牛奶的含钙量×一瓶牛奶的体积。
4.【答案】900
【解析】解:10×10×6×1.5
=600×1.5
=900(cm2)
故答案为:900。
【分析】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先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用表面积乘1.5即可求出需要包装纸的面积。
5.【答案】54
【解析】解:36÷12=3(厘米)
3×3×6
=9×6
=5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4。
【分析】至少需要纸片的面积=棱长×棱长×6;其中,棱长=棱长和÷12=铁丝的长÷12。
6.【答案】4
7.【答案】<;<;>
【解析】解:因为<1,所以;
因为,所以;
1÷=,÷1=,所以1÷>。
故答案为:<;<;>。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反之,商小于原来的数;一个非0的数乘小于1的数,所得的积小于原来的数,反之,积大于原来的数。
8.【答案】6cm
【解析】解:108÷4=27(厘米)
27-12-9=6(厘米)
故答案为:6cm。
【分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宽高的和,长方体长宽高的和-长-宽=高。
9.【答案】15
【解析】列出每句话的条件:
第一句:如果希希给珊珊2张,珊珊的张数是希希的2倍。设珊珊原有x张,希希原有张,可以得到方程:x+2=2(y-2)
第二句:如果珊珊给希希3张希希的张数是珊珊的3倍。可以得到方程:3(x-3)=y+3。
第三句:如果希希给珊珊4张,珊珊的张数是希希的4倍。可以得到方程:x+4=4(y-4)。
第四句:如果珊珊给希希5张,希希的张数是珊珊的5倍。可以得到方程:5(x-5)=y+5。确定正确的两句话:
根据条件,我们可以确定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是正确的,
列出方程并求解:
利用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
3(x-3)=y+3
5(x-5)=y+5
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得到:
希希原有的积分卡数为:3x6-3=15张,
故答案为:15
【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描述列出每句话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积分卡的交换关系、可能的积分卡总数范围等。接着,通过分析这些条件,确定哪两句话是正确的,从而缩小问题的范围。然后,利用正确的两句话的条件,列出方程组,并求解出珊川和希希各自的积分卡数。最后,根据求解结果,确定希希原有的积分卡数
10.【答案】999.5
【解析】解:设原来水为x
B中的水:第一回:;
第二回:×(1-)=;
第三回:+x×=+=;
第四回:×(1-)=x;
第五回:x+×x=
……
从上面规律可以看出奇数次后B中的水总为。
1999是奇数,所以第1999次后B容器中有1999÷2=999.5(升)
故答案为:999.5。
【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推理题,要不断的进行计算,找到规律:设原来水为x,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每回B中的水,根据这些式子可以找出规律:奇数次后B中的水总为,而1999正好是奇数,可以求出答案。
11.【答案】48米
【解析】解:(3+1)÷(1-)
=4÷
=16(米)
(16-1)÷(1-)
=15×2
=30(米)
(30+2)÷(1-)
=32÷
=48(米)
故答案为:48米。
【分析】采用倒推的方法,第三天砌了剩下的多1米,那么还剩下的3米再加上1米就刚好是第二天砌后剩下长度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第二天砌后剩下的长度。按照这样的方法依次计算求出围墙的总长度即可。
12.【答案】960
【解析】
=120×8
=960(千米)
故答案为:960
【分析】 和 都是以全程为单位“1”,120千米占全程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3×3×3
=9×3
=27。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到原来的27倍。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立方米,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判断。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根据图上的方向可知,如果甲在乙的南偏西30°方向上,那么乙就在甲的北偏东30°方向上,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前半句是以乙为中心,后半句是以甲为中心,方向刚好是相反的.
16.【答案】错误
【解析】5×=3(吨)
5-3+=(吨)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吃了,就是吃了5吨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可以求出吃了的大米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吃去大米质量再加上又运进大米质量就是最后还有大米质量。
17.【答案】正确
【解析】解:真分数小于1,一个假分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反之,商小于原来的数。
18.【答案】错误
【解析】解:将一个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不相等 ,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将一个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宽=圆柱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所以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正好比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2个以圆柱的高为长,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宽的长方形面,本题据此进行解答。
19.【答案】正确
【解析】 ÷(1+ )
= ÷
=
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男生人数=1+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部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20.【答案】错误
【解析】>,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则甲数小于乙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如果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 一个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
21.【答案】A
【解析】解: =2(千米/时);
答:李大伯步行的速度是2千米/时.
故选:A.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用行走的路程除以行走的时间即可.
22.【答案】C
23.【答案】C
【解析】解:5×2=10(厘米)
(10×5+10×5+5×5)×2
=(50+50+25)×2
=125×2
=2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其中,长=正方体的棱长×2。
24.【答案】A
【解析】0.8x0.6x2+0.8x0.4x2+0.6x0.4x2=0.96+0.64+0.48=2.08(平方米)
或(0.8x0.6+0.8x0.4+0.6x0.4)x2=(0.48+0.32+0.24)X2=1.04x2=2.08(平方米)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方体纸箱有6个面,做纸箱用纸板的面积就是长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根据长方体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
25.【答案】C
【解析】解:8÷=10(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徒弟加工零件的个数=徒弟比师傅少加工零件的个数÷师傅加工零件的数量比徒弟多的分率。
26.【答案】B
【解析】解:①大于且小于1的分数有无数个,说法正确;
②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不能比较大小,所以说法错误;
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1是自然数,所以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种,说法错误;
④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和4都是偶数,所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大于而小于1,、、大于而小于1,、、、、大于而小于1……即只要将的分子与分母同时继续扩大下去就能找到无数个分数大于且小于1;
②表面积描述的是物体表面或立体图形表面的面积大小,而体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它们计量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所以不能比较大小;
③像0,1,2,3……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综合上述分析,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它是自然数,由此可以判断;
④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可以判断。
27.【答案】C
【解析】假设a是,那么a2=,=;
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假设a是,那么a2=,=,据此判断即可。
28.【答案】C
【解析】解:6×4×2=48平方厘米,所以表面积最大增加4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要想表面积最大,增加的面积也要最大,即把“长×宽×2”、“长×高×2”、“宽×高×2”计算出来,找出最大的即可。
29.【答案】B
【解析】解: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当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其余4个长方形的面的面积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30.【答案】
2.2×9.9÷2.2×10=99 0 10
【解析】(1)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要对分母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
(2)先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运算即可
(3)分数除以分数,要先将除法换算成乘法,然后再进行约分运算即可
(4)百分数乘以分数,先将百分数化成分数,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
(5)根据乘法交换律,对式子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6)根据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先除法后减法,然后再将除法换算成乘法即可
(7)根据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的,括号里面有小数和分数的,先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再进行通分运算,括号外是除法的,需要将除法换算成乘法即可求解
31.【答案】(1) +( + × )
= +( + )
=( + )+
=1+
=1
(2)[1﹣( + )]÷
=[1﹣ ]÷
= ÷
=
(3) ÷(3﹣ ﹣ )
= ÷[3﹣( + )]
= ÷[3﹣1]
= ÷2
=
【解析】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2.【答案】(1)+x=
解:x=-
x=
(2) 1.2x÷3=24
解:1.2x=24×3
x=72÷1.2
x=60
(3) 1.5x-x=1
解:0.5x=1
x=1÷0.5
x=2
【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解答方程即可.
33.【答案】解:表面积:(20×15+20×10+15×10)×2
=(300+200+150)×2
=650×2
=1300(cm2)
4×4×6
=16×6
=96(cm2)
1300+96-4×4×2
=1300+96-32
=1396-32
=1364(cm2)
体积:20×15×10+4×4×4
=3000+64
=3064(cm3)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观察图可知,这个组合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两个图形贴合部分的面积;这个组合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34.【答案】
【解析】先确定线段比例尺,再按要求画出各地点位置即可
35.【答案】解:红色部分表示 。
【解析】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分,取其中的4份就是,再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分,取其中的1份就是的;用算式表示就是。
36.【答案】解: 正方体铁块体积:4×4×4=64(dm3)
玻璃缸剩余的体积:10×5×(4-2.8)=60(dm3)
溢出的水:64-60=4(dm3)=4(升)
答: 缸里的水溢出4升。
【解析】先求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将铁块放入玻璃缸中,那么水的高度会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水就会溢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长方体内空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7.【答案】解:设莉莉的零用钱有x元,则奇奇的零用钱有x元。
x+x=105
x=105
x=105÷
x=60
×60=45(元)
答:莉莉的零用钱有60元,奇奇的零用钱有45元。
【解析】依据等量关系式:莉莉的零用钱+奇奇的零用钱=莉莉和奇奇一共的零用钱,列方程,解方程。
38.【答案】解:15×2+10×2+8×4+25
=30+20+32+25
=82+25
=107 (厘米)
答:一共需要107厘米彩带。
【解析】看图及根据题意可知彩带由2条长、2条宽、4条高和接头组成,因此,长×2+宽×2+高×4+接头处长度=彩带长度,据此可以解答。
39.【答案】解:设爸爸付了x元。
x-101=1399
x=1399+101
x=1500
答:爸爸付了1500元。
【解析】等量关系:付的钱数-找回的钱数=液晶电视的钱数,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40.【答案】2000平方分米
41.【答案】解:设梨的重量是x千克,则苹果的重量是3x千克,故有
3x-x=270
2x=270
x=135
苹果的重量=135×3=405(千克)
答:苹果重405千克,梨重135千克。
【解析】设梨的重量是x千克,则苹果的重量是3x千克,根据“ 苹果比梨重270千克 ”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42.【答案】解:设个位数字为a。
10×2a+a+10a+2a=132
a=4
原来的两位数:10×2×4+4=84
答:原来的两位数是84。
【解析】本题可以用方程作答,设个位数字为a,那么十位数字是2a,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原来这个两位数+调换之后的两位数=两个两位数的和,其中,原来这个两位数=10×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调换之后的两位数=10×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
43.【答案】解:1- -
=-
=
答: 种果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块地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单位“1”-种蔬菜占总面积的分率-种粮食占总面积的分率=种果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分率,据此列式解答。
44.【答案】解:设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是x千米/时。
x= 76
x=76÷
x=76×
x=180
答: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是180千米/时。
【解析】等量关系:游隼俯冲时的速度× = 欧绒鸭的速度,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45.【答案】(1)解:如图:
(2)解:设两列火车x小时后相遇。
15:25-12:25=3(小时)
(690÷3)x+115x=690
230x+115x=690
345x=690
345x÷345=690÷345
x=2
答:两列火车2小时后相遇。
(3)解:690÷3×2+115×2
=460+230
=690(千米)
答:计算得对。
【解析】(1)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郑州到北京的路程,高铁从郑州出发,普通火车从北京出发;
(2)等量关系:高铁行的路程+普通火车行的路程=总路程,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3)可以用速度乘时间,分别求出两车相遇时行驶的路程,把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加,如果得到两地的总路程,则计算正确。
46.【答案】
【解析】确定路线时,注意起始点与目的地,起始点是观测点,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图例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600米,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画出路线图。
47.【答案】(1)解:95.2+10.8=106(元)
106÷0.53=200(千瓦时)
答:如果不使用“峰谷”电表要付106元,四月份一共用电200千瓦时。
(2)解:设“峰电”用x千瓦时,则“谷电”用(200-x)千瓦时。
0.56x+(200-x)×0.28=95.2
0.56x+56-0.28x=95.2
0.28x=39.2
x=140
谷电:200-140=60(千瓦时)
答:四月份“峰电”用140千瓦时,“谷电,用60千瓦时。
【解析】(1)不使用“峰谷”电表要付的钱数=使用“峰谷”电表后要付的钱数+比不使用“峰谷”电表要节约的钱数;四月份一共用电的千瓦时数=不使用“峰谷”电表要付的钱数÷不使用“峰谷”电表要付的钱数的钱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本题可以用方程作答,即设“峰电”用x千瓦时,则“谷电”用(200-x)千瓦时,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峰电”每千瓦时的价钱×用“峰电”的千瓦时数+“谷电”每千瓦时的价钱×用“谷电”的千瓦时数=四月份付的电费,据此代入字母和数据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