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水果店里的香蕉比苹果多,苹果比香蕉少60千克。苹果与香蕉一共( )千克。
2.填上适当的数或计量单位名称。
(1)2.5公顷=( )平方千米,3.02升=( )升( )毫升。
(2)2024年04月30日,强对流天气飕线过境泉州市全域,给泉州市带来强降雨。其中,在上午10时—11时,泉州鲤城降水量达30.7( )。
(3)红砖古厝是闽南建筑的代表,一块红砖约重1.5( )。
3.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需要铁丝( )厘米。
4.甲数和乙数的和是,乙数与丙数的和是,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甲数是( )。
5.用5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40平方厘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高是8厘米,底面是一个周长为14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的厘米数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五年级学生总人数在150到180之间,期末考试全年级数学平均成绩为86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5分,女生平均成绩为89.1分,则全年级男生有( )人。
8.为了迎接假期购物高峰,超市要分装25千克糖果,若每袋装千克,可以装( )袋;若每袋装,可以装( )袋。
9.如图,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牛奶盒,装满牛奶。笑笑在准备喝牛奶时,一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一些,也就是图中的空白部分,洒出( )毫升牛奶。
10.8个裁判员给一个运动员评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9.45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是9.23分,这个运动员的最低分是( )分。
11.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剪去了它的,第二次剪去米,两次相比,第( )次剪去的绳子长。
二、选择题
12.真分数的倒数( )原数。
A.大于 B.小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13.在算式中(a、b不为0)中,a和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14.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关系一定是( )。
A. B. C. D.
1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剩下的绳子(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一样长 D.无法确定哪根长
16.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50升,这个水箱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则水箱的高是( )分米。
A.30 B.10 C.6 D.4
三、判断题
17.一块蛋糕,小红吃了全部的,小华吃了剩余部分的,两人吃的同样多。( )
18.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大于乙数。( )
19.分数加减法就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相加减。( )
20.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亮的身高是1.43米,所以小亮去池塘里游泳很安全。( )
21.小明家在小红家西偏南60°方向700米处,那么小明往东偏北60°方向走700米就到了小红家。(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
23.脱式计算。
24.解方程。
8x-5=27 10-x=4 2.3x+3.7x=25.2
五、解答题
25.如图,妙想先从图书馆经过会展中心去学校与同学会合,再从学校返回到会展中心观看演出,请说一说她的行走路线。
26.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胶带?
27.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2厘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8.公园里有一个长20米、宽5米的鱼池。鱼池深0.8米,将底面和四周贴上瓷砖,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瓷砖?
29.甲数是乙数、丙数、丁数之和的,乙数是甲数、丙数、丁数之和的,丙数是甲数、乙数、丁数之和的,已知丁数是390,那么丙数是多少?
30.今年“3.15”期间,某城市因商品质量问题提出投诉的消费者有408人,比去年同期投诉人数的2倍少6人,去年同期投诉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31.在一个长3分米,宽24厘米,高22厘米的玻璃缸中,水深15厘米,小明将一块铁块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3厘米,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32.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间护林房,长6米,宽5米,高4米,门窗面积是7.5平方米,将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刷上墙漆,如果每平方米刷漆需要10元,刷漆费用是多少元?
《期末冲刺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1.360
【分析】已知香蕉比苹果多,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苹果比香蕉少60千克,即香蕉比苹果多的60千克占苹果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苹果的质量;再用苹果的质量加上60,求出香蕉的质量;最后将苹果和香蕉的质量相加,求出总质量。
【详解】苹果的质量:
60÷
=60×
=150(千克)
香蕉的质量:150+60=210(千克)
一共:210+150=360(千克)
所以,苹果与香蕉一共360千克。
2.(1) 0.025 3 20
(2)毫升/mL
(3)千克/kg
【分析】(1)1平方千米=100公顷;1升=1000毫升,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单位换算;
(2)常见的容积单位有毫升、升,几十滴水的容积是1毫升,所以计量降水量时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3)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选用质量单位的方法:称量较轻物品的质量时一般用克作单位,如一枚硬币大约重1克;称量较重物品的质量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如两瓶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大型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如小型汽车大约重1吨。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单位。
【详解】(1)(平方千米)
(毫升)
2.5公顷=0.025平方千米;3.02升=3升20毫升。
(2)2024年04月30日,强对流天气飕线过境泉州市全域,给泉州市带来强降雨。其中,在上午10时—11时,泉州鲤城降水量达30.7毫升。
(3)红砖古厝是闽南建筑的代表,一块红砖约重1.5千克。
3.72
【分析】铁丝长度相当于长方体棱长总和,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6+4)×4
=18×4
=72(厘米)
长方体框架需要铁丝72厘米。
4./0.375
【分析】甲数和乙数的和+乙数与丙数的和=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再减去甲乙丙三数之和就是乙数,甲数和乙数的和-乙数=甲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
=+-1
=-1
=
-=-==
甲数是。
5.120
【分析】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5个正方体有6×5=30个面;5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8个面;用30-8=22个,求出正方体的面的个数,再用440÷22,求出一个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即可求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6×5-8
=30-8
=22(个)
440÷22×6
=20×6
=120(平方厘米)
用5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40平方厘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20平方厘米。
6.80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长方体底面周长÷2=长+宽,据此确定长和宽,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4÷2=7(厘米)
7=6+1=5+2=4=3
其中都是质数的是5和2,因此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
5×2×8=80(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
7.124
【分析】设全年级有男生x人,有女生y人。等量关系为:全年级数学平均成绩×总人数=男生平均成绩×男生人数+女生平均成绩×女生人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全年级有男生x人,有女生y人。
85x+89.1y=86(x+y)
85x+89.1y=86x+86y
x=3.1y
所以x+y=4.1y;
又因为150≤x+y≤180
所以150≤4.1y≤180
所以
又因为y为正整数,
所以y=37或38、39、40、41、42、43;
因为x=3.1y,且为正整数,
所以x=3.1×40=124
所以全年级男生有124人。
8. 125 5
【分析】若每袋装千克,求可以装多少袋,用糖果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即25÷解答。
若每袋装,求可以装多少袋,把糖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用1÷解答。
【详解】25÷
=25×5
=125(袋)
1÷
=1×5
=5(袋)
为了迎接假期购物高峰,超市要分装25千克糖果,若每袋装千克,可以装(125)袋;若每袋装,可以装(5)袋。
9.36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洒出牛奶的体积相当于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容积的一半,根据“长方体容积=长×宽×高”计算出长方体容积再除以2。
【详解】6×4×3÷2
=24×3÷2
=72÷2
=36(立方厘米)
36立方厘米=36毫升
所以洒出36毫升牛奶。
10.7.91
【分析】我们可以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后的平均分乘7(因为去掉了一个最高分,剩下7个分数),然后减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乘6(因为去掉了最高分和最低分,剩下6个分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最低分。
【详解】9.23×7-9.45×6
=64.61-56.7
=7.91(分)
所以这个运动员的最低分是7.91分。
11.一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2乘计算出第一次剪去的长度,再与第二次的长度比较即可。
【详解】2×=(米)
米>米
所以,两次相比,第一次剪去的绳子长。
12.A
【分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只需要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因此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据此解答。
【详解】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所以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原数。
故答案为:A
13.A
【分析】设=1,则a和互为倒数,a=;b和互为倒数,b=。比较和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设=1,则a=,b=。>,即a>b。
故答案为:A
14.D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自然数N(N≠0)的倒数是,通过分析N=1和N>1两种情况,探究自然数与其倒数的大小规律。
【详解】当N=1时,1的倒数是1,即当N=1时,N==1;当N>1时,例如N=2,它的倒数=,此时2>;再如N=3,倒数是,3>;对于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N,因为N>1,那么是一个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真分数小于1,所以N>。
所以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关系一定是N≥。
故答案为:D
15.D
【分析】由于不知道这两根绳子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确定哪根剩下部分长。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果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1米,则第一根用去的长正好是1×=(米),两根用去的同样长,则剩下的同样长。
②如果两根绳子长大于1米,则第一根用去的长度大于米,则第一根用去的长,所以剩下的比第二根短。
③如果两根绳子小于1米,则第一根用去的长度小于米,则第一根用去的短,所以剩下的比第二根剩下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绳子长度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剩下的部分,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16.C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已知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50升,先把150升换算成以立方分米为单位,再用水箱的容积除以水箱的底面积,所得结果即为这个水箱的高。
【详解】150升=150立方分米
150÷(5×5)
=150÷25
=6(分米)
因此这个水箱的高是6分米。
故答案为:C
17.√
【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单位“1”,小红吃了全部的,则剩下全部的(1-);
已知小华吃了剩余部分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知小华吃了全部的(1-)×;
比较两人分别吃了全部的几分之几,得出结论。
【详解】小华吃了全部的:
(1-)×
=×
=
=
两人吃的同样多。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把乙数看作“1”,则此时甲数的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运用分数除法计算得出甲数;再根据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即可确定哪个数大。
【详解】设乙数为“1”,则乙数的为:。
甲数=÷=×=,<1,即甲数<乙数。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其分数单位不变,所以同分母相加减的是分数单位的个数。所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就是把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详解】由分析可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米,并不代表池塘的每一处水深都是1.2.米,因此小明身高1.43米,去这个池塘游泳可能会有危险。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西对东,南对北,角度和距离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小明家在小红家西偏南60°方向700米处,那么小明往东偏北60°方向走700米就到了小红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4;;
;;;
【详解】略
23.2;;
;13;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转化成,同时算出两边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
,根据减法的性质去括号,括号里的减号变加号,带号搬家交换减数和加数的位置,再从左往右算;
,带号搬家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再从左往右算;
,从左往右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将后两个数先加起来再计算;
,先约分再计算。
【详解】
24.x=4;x=24;x=4.2
【分析】(1)8x-5=27,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即可。
(2)10-x=4,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再减去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3)2.3x+3.7x=25.2,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2.3+3.7的和,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3.7的和即可。
【详解】(1)8x-5=27
解:8x-5+5=27+5
8x=32
8x÷8=32÷8
x=4
(2)10-x=4
解:10-x+x=4+x
4+x=10
4+x-4=10-4
x=6
x÷=6÷
x=6×4
x=24
(3)2.3x+3.7x=25.2
解:6x=25.2
6x÷6=25.2÷6
x=4.2
25.见详解
【分析】按照图示,阐明行走方向和距离,以及出发和到达的地方。妙想从图书馆出发经过会展中心到达学校与同学会合,再返回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在图书馆的北偏东70°方向400米处,学校在会展中心的南偏东40°方向480米处,会展中心在学校的北偏西40°方向480米处,据此即可作答。
【详解】答:从图书馆出发,向北偏东70°走400米到会展中心,再从会展中心向南偏东40°走480米到学校,再从学校向北偏西40°走480米到会展中心。
26.360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求至少需要胶带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40+30+20)×4
=(70+20)×4
=90×4
=360(厘米)
答:至少需要360厘米的胶带。
27.0.6立方分米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把2厘米化成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分米数即可。
【详解】2厘米=0.2分米
2×1.5×0.2
=3×0.2
=0.6(立方分米)
答:这个土豆的体积是0.6立方分米。
28.560块
【分析】将底面和四周贴上瓷砖,先求长方体的一个底面与四个侧面的面积和,再除以每块瓷砖的面积即可得解,注意统一单位。
【详解】25平方分米=0.25平方米
(块)
答:需要560块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瓷砖。
29.360
【分析】已知甲数是乙数、丙数、丁数之和的,则甲数占四个数之和的;
已知乙数是甲数、丙数、丁数之和的,则乙数占四个数之和的;
已知丙数是甲数、乙数、丁数之和的,则丙数占四个数之和的;
把四个数的和看作单位“1”,已知丁数是390,则丁数占四个数之和的(1---),单位“1”未知,用丁数除以(1---),求出四个数之和;
因为丙数占四个数之和的,单位“1”已知,用四个数之和乘,求出丙数。
【详解】四个数之和:
390÷(1---)
=390÷(1---)
=390÷(1---)
=390÷
=390×
=1800
丙数:
1800×
=1800×
=360
答:丙数是360。
【点睛】把四个数的和看作单位“1”,分析出甲数、乙数、丙数分别占四个数之和的几分之几,进而得出丁数占四个数之和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四个数之和是解题的关键。
30.207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等量关系:去年同期投诉人数×2-6=今年“3.15”期间投诉人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去年同期投诉的有人。
2-6=408
2-6+6=408+6
2=414
2÷2=414÷2
=207
答:去年同期投诉的有207人。
31.2160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玻璃缸的长×宽×水面上升的高度=铁块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分米=30厘米
30×24×3=2160(立方厘米)
答:铁块的体积是2160立方厘米。
32.1105元
【分析】刷漆的面积=长×宽+长×高×2+宽×高×2-门窗面积,刷漆的面积×每平方米钱数=刷漆费用,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6×5+6×4×2+5×4×2-7.5
=30+48+40-7.5
=110.5(平方米)
110.5×10=1105(元)
答:刷漆费用是1105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