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7 08: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历史
2016.
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复兴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2.《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某同学在写关于红军长征的小论文时,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长征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巧渡金沙江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4.与右图联系最紧密的判断是
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C.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民国二十七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最新时政消息?
A.五四运动发生
B.台儿庄战役爆发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平津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提倡实业救国
D.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
10.六十七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抗美援朝
③实行土地改革
④实现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颁布了《中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右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右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
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D.“大跃进”运动的盛行
14.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遵义会议——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十三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
D.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关于右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B.“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最早确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D.“实事求是”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16.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7.右表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西部大开发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宗教信仰
18.2015年5月,某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19.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惠
20.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乒乓队访华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21.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2.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新四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23.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北各省的基础。
24.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5.1993年,“汪辜会谈”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6.中国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

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战争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28.

战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继光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是


29.新中国初期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制度;从1985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右图所示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分)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
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
1984年1月26日《新华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2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分别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作用。(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1分)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的外交成就有何重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在这项成就取得的第二年,在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1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16.
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A
B
B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C
B
B
D
A
C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A
B
A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错别字不给分)
27.南昌
辽沈战役
28.抗美援朝
焦裕禄
29.封建土地
国有企业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1)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1分)
以轻工业为主。(1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1912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至1919年)(1分)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分,任答两点即可)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1分)
31.(1)1978年,(1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1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1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分,任答两点即可)
3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
(2)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或敌视中国的政策;外交孤立政策)(1分)
(3)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分)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1分)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任答一点即可)
“五四”学生示威流行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西北文化日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消息
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赎买
农业
手工业
走合作化道路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地区
名称
成立时间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