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积累相关知识,背诵本诗。
2、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全面了解诗人,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作以强烈的时代 感,深沉的人民性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整体感知课文,做个好听众:全面感知本文的朗读、内容、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1、请同学自行朗读,较高要求是:
①字词是否正确
②节拍是否正确,不要读破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③韵脚要响亮
④语调和停顿
⑤重音要合理:如怒、三、忍、安、独等
⑥颤音:老、洒、公然
⑦拖音:三重茅、安如山
⑧顿音:自叹息、何由彻,死亦足
2、合作探究与讨论:
把自己对字词、内容、结构、主旨的理解评注在书上。把自己的疑问说给大家(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A、用一个四字词概括每一小节内容或者拟个小标题。3、齐读一遍,小组讨论要求:B、然后,用一、两个词说说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秋风破屋焦急痛惜
群童抢茅气愤无奈
长夜沾湿
凄苦忧郁现实自己 理想期盼广厦
激昂慷慨天下寒士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水到渠成痛苦呐喊板书与总结
认真完成、展示才华、拓宽视野:一:收集、整理杜甫诗歌,找出反映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诗歌并简要分
析。
二:查阅成都杜甫草堂相关资料并向
大家推介有关的对联。
三:诗人杜甫的伟大思想、优秀品质
烛照世界,引人深思。请用四句诗或一幅
对联表现你心中的杜甫。
杜
公
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
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举颈遥相望。
——韩愈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第一场 八月秋高风怒号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二场 长夜沾湿何由彻课文每小
节结构及
内容总结第一节秋 风 破 屋
焦急——痛惜
第二节群 童 报 茅
气愤——无奈
第三节长 夜 沾 湿
凄苦——忧郁
第四节企 盼 广 厦
慷慨——激昂课本剧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第
三
场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板书 杜甫诗歌中忧国忧民名句欣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石壕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业提示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早期诗歌
杜甫绝句欣赏
《水槛遣心》
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邻 居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鸯恰恰啼。
《 草堂景色 》
两个黄鹏呜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 节, 当春乃发 生。 随风潜入 夜, 润 物细无 声。 夜径云俱 黑, 江船火独 明。 晓看红湿 处, 花重锦官 城。
杜甫律诗欣赏
?????? 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
结束了。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不禁惊喜欲狂,
唱出了这首有名的七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
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浦起龙在
《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第一场 八月秋高风怒号四、课本剧表演第二场 长夜沾湿何由彻第三场 盼得广厦死亦足悲愤无奈痛苦忧世激昂慷慨问题探究示例:学者、法官、医生、演员1、沉?深?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多老?
3、群童为何抱茅?是否真的盗贼?
4、体会杜甫是如何“呼”和“叹”的?给他设计一句台词。
5、杜甫为何失眠?在想什么,说说?
6、用一个词概括杜甫的精神?
7、第四小节和前三节有何不同,从内容、情感、朗读方式上谈谈。并表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