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中学2025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中学2025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1 17: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下期九年级四质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班级开展以“饮食探索”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班长准备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判断。(共4分)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 ①
(搏 博)大精深、内涵深厚的特点充分体现在菜肴典故的历史文化、进食过程的
礼仪文化、选材多样性的天人合一和谐文化、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等等。正所谓“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总能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选取符合时宜的食材和特有的烹饪
方式制作珍馐佳肴.,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相聚、庆祝、纪念中,不断把民族记
忆、家国情怀、乡土情结、人伦情感沁.入味蕾、注入心田。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
餐饮中 ② (薪 新)火相传。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珍馐佳肴.( ) 沁.( )入味蕾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2分)
①( )大精深 ②( )火相传
2.火的使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入了“火食”时代。多种烹饪方法的出现,
是烹饪艺术成熟的标志。“美食制作”小组勾画了关于“火”的思维导图,请
你和他们一同完善。(3 分)
(注: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3. “诗文与美食”小组用一段话表达了他们的发现,请你补充欠缺的古诗文句子。
(8分)
饮食蕴理。“虽有嘉者,弗食,(1) ;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虽有嘉肴》)以饮食类比学习,强调实践出真知。饮食
含情。“ (2) ,(3) ”(《游山西村》)自酿的浊
第 1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酒、丰盛的菜肴,足见农家待客的热情;而面对“(4) ,
(5) ”(《行路难》)的盛宴, 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又表达出李白 的 彷 徨 与 苦 闷 。
饮食见品格。“(6) ,(7) , 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体现颜回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
格。饮食显政绩。“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8) ,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太守宴的就地取材、
与民同乐,恰巧是太守政清事简的写照。
美食滋味久,诗文意蕴长。
4.“饮食与健康” 小组收集到了两则材料,请完成相关任务。(共8分)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造成了不少问题。
很多人喜欢暴饮暴食, 这是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根据调查显示,
中国肥胖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心血管疾病、癌症患病率增高。因此,
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已经迫在眉睫。(甲) ?首先,我们应该
控制食量,过量饮食会导致各种身体问题,而且还会加重肥胖症状。其次,
(乙) ,适量吃含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不要单纯地追
求口感和饱腹感。最后,我们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各种维生素
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上述三方面都做好了,才谈得上真正优化了
饮食结构。换言之,控制好食量、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三者不可
偏废。
(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2)补写材料一中甲乙两处缺失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4分)
甲处: 乙处:
(3)小文同学吃饭“无肉不欢”。请你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劝说小文。(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第 2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一)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共 16分)
敌与友
老舍
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
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
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
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
不惜牺牲了真理的。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
是在西边。
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做村长。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
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
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
“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
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
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
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为这个,李村村长打
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
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
有往他身上落。
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
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
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
而丧了命。可是,这得有个先决的问题:张村的民意以为在打日本鬼子以前,须
先灭了李村;李村的民意以为须先杀尽了张村的仇敌,而后再去抗日。
战事越来越近了,两村还没感到什么不安。他们只盼望日本打到,而把对
岸的村子打平。 世界上确是有奇事的。侦探回来报告张村长:张荣回来了。可
是,他搀着李全,走得很慢!李村长也得到同样的报告。
两村长最初想到的是把两个认敌为友的坏蛋,一齐打死。可是这太不上算。
第二次报告来到:他们俩坐在了张村外的大杨树下面。两村长的心中象刀剜着一
样。那株杨树是神圣的,在树的五十步以内谁也不准打架用武。
第三次报告:李全躺在树下,似乎是昏迷不醒了;张荣还坐着,脸上身上都
是血。两村长撑不住了,对大家声明要去看看那俩坏蛋是咋回事,绝对不是去
认儿子,他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
第 3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他们不愿走到杨树底下去,也不召集村人来保护他们,虽然明知只身前去
是危险的。两个老头子不约而同来到杨树附近,谁也没有看谁,以免污了眼睛,
对不起祖先。张荣看见父亲,不晓得怎好地叫了一声“爹”,而后迟疑了一会
儿用同样的声音叫了声“李大叔”!
李村长没答声。张村长的胡子嘴动了动,眼里冒出火来,他觉得这声“李
大叔”极刺耳。张荣看着父亲,毫不羞愧地说:“李全救了我的命,我又救了他
的命。我把李全拖了回来,他的性命也许……反正我愿把他交到家里来。在他
昏过去以前,他嘱咐我:咱们两村子得把仇恨解开,现在我们两村子的,全省的,
全国的仇人是日本。在前线,他和我成了顶好的朋友。我们还有许多朋友,从
广东来的,四川来的……都是朋友。凡是打日本人的就是朋友。爹!李大叔!
你们说句话吧!咱们彼此那点仇,一句话就可以了结。为私仇而不去打日本,
咱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
二位村长低下了头去。
李全睁开了眼,看明是父亲,他的嘴唇张了几张:“我完了!你们,去打吧!
打,日本!”
张村长豆大的泪珠落在李全的脸上。而后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
了!” (1938 年 7 月《抗战文艺》,文章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6 分)【】【】
A.小说开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交代了张村李村的狗猫水火不容,形象
地点明两村的敌对关系,语言幽默,统领全篇,画龙点睛。
B.张村村长的儿子当了排长,而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李村村长的儿子也没
有一官半职,这使得李村在与张村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
C.两村的村民不关心中日战争,甚至盼望日本人能为自己消灭对方,但他们
在心里也恨日本人,这为小说结尾两村的人化敌为友作了铺垫。
D.张村和李村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两个村长迂腐守旧、顽固狭隘,化解他
们两人的矛盾才是改变张村和李村敌对关系的关键。
E.小说结尾借张荣和李全的话点明了作品的主旨,意在表明两村的矛盾和民
族矛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应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
6.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4 分)
7.小说标题“敌与友”有什么寓意,以此为题又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
谈你的看法。(6 分)
第 4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二)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共 11 分)
【文本一】
人形机器人领航者 2号 NAVIAI:开启智能生活新时代
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构想逐步走进现实生活。
2024年 8月 21日至 25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北京盛大举行,浙江人形机器
人创新中心携最新一代整机新品领航者2号 NAVIAI 惊艳亮相,宛如一颗重磅炸
弹,在机器人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
②领航者 2 号 NAVIAI 的外观设计堪称一绝,它的整体尺寸与比例完全参照
人类打造,身.高.1...6.5.米.,体重约 60 千克,站在面前就像面对一位身形相仿的伙伴。
这种极度贴近人类形态的设计,极大增强了拟人性与亲和力,使其能轻松融入人
类生活的各类作业空间,无论是狭窄的家居环境,还是复杂的工作场所,它都能
游.刃.有.余.。
③领航者 2号 NAVIAI 可不只是“徒有其表”,其内在“大脑”同样强大。
它的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它在家庭服务中的工作精准度大幅提高。在
开放杂乱的场景里,它能自主高效地完成复杂的整理任务,比如整理堆满杂物的
房间,精准分类各类物品。过去,传统机器人面对此类场景常常“束.手.无.策.”,而
领航者 2号 NAVIAI 却能轻松应对,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④领航者 2号 NAVIAI 还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冷冰冰”的刻板印象。它不仅
能陪我们下棋、为客人倒茶,还能完成更具人文关怀的人机交互任务。当你心情
低落时,它能感知你的情绪,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你;当你需要陪伴时,它能像朋友
一样与你畅聊。这种人性化设计极大提升了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性,为消费
者提供了宝贵的“类人”情绪价值。
⑤领航者 2 号 NAVIAI 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顺应了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
展的黄金浪潮。人形机器人之所以备受追捧,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
系和完备的制造业基础,使得关键零部件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从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赋予了人形机器人更强的“大脑”和自主执行
能力。此外,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
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形机器人可有效补充缺口同时,在恶劣环境或重复、繁重、
危险的工作中,人形机器人也能大.显.身.手.,替代人类作业。
⑥领航者 2 号 NAVIAI 彰显了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实力,更
传递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它的诞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更加美好、智能的未
来生活画卷。在未来,或许家家户户都能拥有这样一位贴心的“机器人伙伴”,
它陪伴我们生活,协助我们工作,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开启
智能生活新时代。
【文本二】 理性看待人形机器人发展
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成为热议话题。有人认为其大量取代
人类岗位,风险多且成本高,大力发展并不可取;也有人觉得虽会替代部分岗位,
但也会创造新机会;还有观点指出应发挥其优势,却不能替代人类进行情感交互。
第 5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在我看来,需理性看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②不可否认,人形机器人确实带来诸多挑战。就业方面,大量岗位被替代,使
就业形势更严峻;安全层面,功能、网络等安全问题频发,而相关法规却不完善;
经济角度,研发、制造和维护成本高昂,投资与收益难成正比。然而,一味抵制
并不可行。回顾自动化发展历程,新技术虽会淘汰一些岗位,却也催生了如程序
员、数据分析师等新兴职业。
③我们应取其长避其短。一方面,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拓展应用领域,让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危险环境作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明确其
应用边界,在情感交互、社会服务等需真情实感交流的场景,要坚守人的主导地
位。与此同时,个人也需不断学习提升,适应技术变革,如此才能在人机协同的未
来,实现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和谐共生。
8.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通过“身高 1.65 米”“安慰”“畅聊”等词句,说明了领航者 2
号 NAVIAI 的拟人化外观设计与情感交互特点。
B.文本二认为虽然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良好,但其研发、制造和维护成本高
昂,投资与收益难成正比可能会成为其快速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C.文本一中运用了“游刃有余”“束手无策”“大显身手”等成语,准确简
明且富有文采,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D.两个文本均系统阐述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体
现科技说明文的严谨性。
9.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的层次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
分析。(4 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围绕人形机器人展开,但写作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
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1~14 题。(共 11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
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第 6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乙】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①,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
②之徒,
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③匪虎,率④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④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⑤而笑曰:“回,使⑥尔多财,吾为尔宰⑧。”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
自足以相乐如此。 (节选自苏轼《上梅直讲书》)
【注释】①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孔子晚年居于陈、蔡之间,楚国想要重用他。
陈、蔡大夫担心孔子在楚国得到重用,会影响他们在本国的地位和安全,便将
孔子围在野外,断绝了粮食供应,使他无法行动。②颜渊、仲由:孔子的弟子。
颜渊,即颜回。③兕:古代称犀牛一类的兽。④率:指来往奔波。⑤病:担忧。
⑥油然:自然而然的样子。⑦使:假使。⑧宰:这里指家臣。
11.下列对三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通常情况下,古汉语常用字的意思和读音紧密相连。“食马者”中的“食”
应读 sì,意思是“同‘饲’,喂”;“食不饱”中的“食”应读 shí,意思是
“吃”。
B.“是”有“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系词。是”等义项,根据
语境推测,“是马也”句中的“是”是“这,这个,这样”的意思。
C.“临”在古文中出现频率较高,不同语境中语义不同。“执策而临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帖观帖”中的“临”分属于三个不同的义项。
D.“绝”有“断,断绝”“极,非常”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而弦歌
之声不绝中的“绝”应是“断,断绝”的意思,与“绝多生怪柏”中的“绝”
意思相同。
12.把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文认为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必要用感叹号并进行了改写。你不同意这
种看法,请结合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来阐明理由。(3 分)
原句: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改写句: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同样面对不被重用的人生困境,韩愈、孔子及其弟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请
结合以上文段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 15 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 7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15.学完《过零丁洋》后,有同学认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与杜
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你认
同吗?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4 分)
四、整本书阅读。(5 分)
16.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某一事件及其涉及的
人物性格特征。从下面事件中任选一个事件,参照示例,结合相关内容,加以
探究。
示例:事件:武松醉打蒋门神
从武松的角度看,自己不仅为施恩报仇,也炫耀了武力,可见武松仗义、
爱面子。从施恩、老都管的角度看,他们优待武松,从而利用武松的武力教训
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暴露了武松性格的缺陷:做事不看是非对错,只论义气。
①林冲休妻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春期的同学们难免有迷茫、困惑,需要正确的指引。请你从下列人物中
推荐一位“精神导师”,结合名著内容,写出人物事件、人物品质以及人物带
来的影响。
①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 ②简·爱(《简·爱》)③保尔·柯察金(《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 分)
17.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竹子在最初的四年里,仅仅长了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三十厘
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六周就长到了十五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中,竹
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1) 请以“在 中沉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
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 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
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 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
名、地名。
第 8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1.⑴yáo qìn (一空 1分,共 2分) ⑵①博 ②薪(一字 1分,共 2分)
2.①象形 ②火候 ③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一空 1 分,第③
空意思对即可,共 3分)
3. ①不知其旨也 ②莫笑农家腊酒浑 ③丰年留客足鸡豚 ④金樽清酒斗
十千 ⑤玉盘珍羞直万钱 ⑥一箪食 ⑦一瓢饮 ⑧山肴野蔌(一空 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分)
4.⑴删去“导致”或者“是……的原因之一”(1分)
⑵甲处:怎样(如何)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呢(2分)
乙处:我们注重营养均衡(2分)
⑶示例:小文,肉类的确好吃,但吃得太多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同类食物吃多
了,其他食物就吃少了,这样营养就不均衡了。而我们的身体每天还需要 500
克左右的水果蔬菜、400 克左右的五谷杂粮。为了健康,还是要注重营养均衡。
(共 3分,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充分,③语气不要太强硬。意思对即可。
表述有语病酌情扣分。)
5. (6 分) C、E
【解析】A 项,“统领全篇、画龙点睛”错,应为引出下文;B 项,“李村
没有一个参军的”表述有误;“一直处于下风”于文无据;D 项,张村和李村的人
冲突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两村的村长之间的矛盾是村民矛盾的集中
表现,而非主要原因,因此也就谈不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4 分)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恨日本人;张荣和李全相互搀扶归来打
破了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他们在战争中成了生死之交,两位村长受到感召;张
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都认识到民族的仇恨、家族的危机;李全的死让双方彻底放
弃了仇恨。(每点 1分,答出任意四点给满分)
7.(6 分)寓意:“敌”既指张、李两村世代为敌,又指日本侵略者;(1 分)“友”
指两村村长的儿子成为朋友,又指张、李两村化敌为友。(1 分)“敌与友”蕴含
作品主题。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应舍私仇而赴国难,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应
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主旨。(2 分)
好处:构成矛盾冲突,吸引读者阅读。(1 分)题目暗示情节,小说是围绕张、
李两村敌和友关系的转化来展开的。(1 分)
8.D(3 分)
9.A 项合理。因为文本一第①段借 20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领航者 2 号 NAVIAI
的惊艳亮相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人形机器人领航者 2号 NAVIAI;第②一④
第 9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段从外观设计、学习能力、人机交互三方面说明领航者 2 号 NAVIAI 的特点;
第⑤段分析人形机器人顺应时代浪潮被追捧的原因;第⑥段展望未来,认为人
形机器人将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开启智能生活新时代。A 项正体现了这一
写作思路。(选择 A项 1分,解说 3分,意思对即可。共 4分。如果选 B项,能
合理解说,最高可给 2分)
10.文本一写作目的是介绍人形机器人领航者 2号 NAVIAI,侧重于展现其特点和
优势,分析其被追捧的原因,告诉人们人形机器人未来将会真正开启智能生活
新时代。文本二写作目的是探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侧重于理性分析其发
展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而呼吁人们以理性态度对待人形机器人发展,实现
人机和谐共生。(意思对即可。文本一和文本二各 2分,共 4分)
11.D(2 分)
12.老师您推行的道义太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接受。(意思对即可。2分)
13.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用感
叹号表达了自己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改后就无法体现作
者的强烈情感。(符合题目要求,意思对即可。3分。若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
亦可)
14.韩愈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倾吐出来,借《马说》就自己怀才不遇的
现状抒发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之情。 孔子及弟子认为即使道义不被接受,也依然
能享受贤才彼此之间相处的快乐。(意思对即可。每点 2分,共 4分)
15. 认同。《过零丁洋》中这两句运用比喻,把南宋的国势比作风中的"柳絮"
一样失去根基,把个人的坎坷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一样飘浮无依。(2分)
《春望》中这两句触景生情,诗人面对国家破碎,禁不住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这两联诗都通过景物描写,将个人与国家相结合,表达对国家危亡的深切忧虑。
(2分)(意思对即可。共 4分)
16.(1)示例①:林冲休妻。从林冲的角度看,自己深知无法与高衙内抗衡,
又渴望早日官复原职,此时牺牲妻子,内心虽痛苦,却是权衡之下的无奈选择。
可见林冲过分理智的背后,其实就是懦弱、自私。从林冲妻子的角度看,虽然
林冲在休书中劝自己另寻良夫,但在封建时代,女子如草芥般卑微,且她已被
高衙内看中,被休之后必然被加倍纠缠,林冲不会不清楚其中形势,可见林冲
薄情。
示例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从孙悟空的角度看,分明是妖怪,一定要打死,
不惧师傅念紧箍咒,可见他明辨是非,坚持正义、仁义忠诚的性格特点。从唐
僧的角度看,悟空举棒打人,不说分明,可见其鲁莽草率,不稳妥。(要求:
某人的角度:这个人的想法、效果,表现事主的性格特点。每个角度 2 分;未
从示例的角度回答,而从第三方理解,表达合理亦可。语句通顺,表述准确,1
分;共 5分。)
(2)示例①:推荐周恩来为“精神导师”。他始终坚持探求救国之路,“行动
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在天津关监牢、欧洲勤工俭学、上海组织工人罢工
和武装起义,顺境逆境,信仰不变。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理想、信仰和祖
第 10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国命运连在一起,用坚持与奋斗书写人生,就没有迷茫与困惑。
示例②:推荐简·爱为“精神导师”。她寄居在舅舅家,勇于反抗舅母的苛刻
与表兄弟的跋扈;在劳渥德学校顽强地成长;与罗切斯特相识相爱,得知罗有
妻子,毅然离开,保持自尊,追求平等。她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
的女性形象,激励我们追求人间自由幸福、追求更高精神境界。
示例③:推荐保尔·柯察金为“精神导师”。他 4 次死里逃生,却从未放弃革
命理想。即使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以惊人毅力创作小说,用文字继续战斗。
保尔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遭遇挫折,但要用钢铁般的意志迎接挑战,以
不屈的精神书写生命的辉煌篇章。(人物事件 2 分,人物品质以及人物带来的
影响 3分。意思对即可,有语病酌情扣分。)
17.作文(50 分)
河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 11 页 共 11 页 .
{#{QQABJQm5xgAwggSACQ5KAQVICgiQkJAhLcoMgQAeKAZjiBFIBI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