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5年中考第五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5年中考第五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1 20:41:55

文档简介

汇川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五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8页,共24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
1. 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神舟二十号”的烈焰刺破云霄,是半世纪中国航天深厚积淀铸就的巍峨丰碑。这辉煌背后,是材料团队为攻克太空辐射屏zhànɡ ① ,历经千次试验,终将防护层重量减轻40%的坚韧求索;是总设计师为突破轨道对接精度,扛住千钧重fù ② 彻夜推演。
新一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拒绝zūn xún ③ 传统路径,“量子导航”等奇思妙想竞相涌现。当飞船携载着关乎人类生存的沙漠稻种与探索生命奥秘的癌症细胞样本升空,当航天员在“天宫课堂”点燃少年星梦,这场跨越星辰的旅程终让科学与梦想各得其所。而那群以舍身求法精神拓荒寰宇的勇者,正将人类文明的边界坚定地推向深邃太空。
2.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积淀 B.坚韧 C.各得其所 D.舍身求法
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③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④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⑥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 的黎明正在喷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⑦《游山西村》中富含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的诗句是“    ,  。”
⑧《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   ,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铭,古代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D.茨威格,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整本书阅读
特定的物象往往承载着人物的成长或蜕变。下列的物象与人物成长没有关联的一项是(3分)
A.林肯号——尼摩 B.《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
C.紧箍——孙悟空 D.狱中绣制的五星红旗——江姐
7. 下面人物都是名著里具有进步思想的形象。请任选其中一人,概括该人物最突出的两个进步思想特质(用四字短语)。(2分)
A.《朝花夕拾》中范爱农 B.《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 C.《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
现代文阅读1
小小柳木桥
李汉荣
几根柳木,并排搭在小河两岸。一座柳木桥,就成了。
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从桥上往返。
蚂蚁、甲壳虫、地牯牛、毛毛虫,也在桥上行走。
一座小小的桥,让这些小小的生灵,也有了远行的机会,有了各自的彼岸。
我来到桥跟前的时候,看见一只七星瓢虫正在过桥,我急忙停下来,目送它慢慢到达对岸。
我想,因为这位七星将军的到来,对岸的草木长势和生态美学将发生细微的变化。
狗们喜欢小跑着过来过去,似乎有些紧张,很可能是有急事要办。
什么急事呢?对面有美食?有激动人心的约会?
猫总是在四周空寂的时候,几个箭步把自己射过去。
它未必是要把自己的追捕业务扩大到对岸,它或许是在扩大爱情和思念的半径。
在河边,我听一位老人说,有一次,他家的一头大黑猪不见了,到处找,以为贼偷了。结果,黄昏时,它晃晃悠悠地从桥上走回来。原来,它过了柳木桥,到对岸的草滩踏青尝鲜去了。
老人说,猪都是在臭烘烘、黑黢黢的猪圈里度过一生,没有几个出过门见过世面,这头猪,出了远门,还过了河,它是一头有见识、有故事的猪。
最有趣的是小孩子过桥。想过,又不敢过,前脚踏出,又收回,如此好几遍,最后还是上了桥。先是很慢,然后加速,最后逃跑一样奔过去。往返几次,与桥就熟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冒险。
过去山乡里娶媳妇时,新媳妇每过一座桥,婆家人就要给媳妇送一次礼钱。古老的风俗,藏着对生命的体贴和敬重。媳妇收的礼金,都做了小两口生活的积蓄。
这么说来,小小柳木桥下的流水,一边唱着古歌,一边也在计算着民间日子的流水账啊!
挑着青菜赶集的大伯走过来,背着玉米回家的大婶走过去,他们互相打着招呼,交换着田园的气息。
采蘑菇的少年,采野菜的姑娘,在桥上相遇了。河水哗啦啦鼓动着他们的慷慨,他给她一捧蘑菇,她给他一捧野菜。他们互赠着两岸的春色,也储存着内心的记忆。
有一位诗人来到这里,看见柳木桥,他连过了六遍,过去了,又过来,再过去,再过来。
他说,他是在一首诗里走来走去。
他说,这不是一座桥,这是一首诗。
他说,他舍不得离开,这是世上最美好的桥。
这的确是世上最美好的桥。
柳木倒下来,变成了桥,而它始终记得自己是一棵树,它惦念着土地。河水时时提醒着它,也湿润着它。
它一边作为桥,把人和其他生灵送到对岸,一边做着一棵树的梦。在水声的呼唤里,它又有了一棵树的灵性。
你看啊,柳木桥,它浑身都是新鲜嫩绿的柳枝和柳叶,与哗啦啦笑着的流水交换着生的喜悦。
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柳木桥上站一站,或看上一眼,暗淡的心就会亮一些。是的,柳木倒下去了,但它的魂灵还活着,人有一天走了,也一定是换了另外一种活法。
当晚,诗人久久地徘徊于桥边,在河水、夜风、月光营造的氛围里,写了一首关于桥的诗。
他在诗里写道:
在深山里,我走在小小柳木桥上,
我走在一首诗里,
走在一段古老的风情和记忆里……
8. 下列对“生灵过桥”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 七星瓢虫 生态将有细微变化
B. 狗 过桥可能办理急事
C. 黑猪 踏青尝鲜增长见识
D. 儿童 加速逃跑拒绝过桥
9. 文中不同生命过桥的方式各具特色。请完成下表。(4分)
生命群体 过桥特点(摘录或概括) 行为意义
昆虫 七星瓢虫“慢慢到达” ①
② “几个箭步射过去” 拓展情感
儿童 ③ ④
文章插入“山乡娶媳妇过桥送礼钱”的风俗有何作用?(3分)
11. 文章结尾强调这是“世上最美好的桥”,而标题却称其为“小小柳木桥”。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小”与“美好”之间的辩证关系。(5分)
现代文阅读2
【材料一】
人工智能 (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 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不同 AI 功能对比图
AI工具名称 主要功能介绍
学情达 提供数据采集、分析、挖掘、资源共享和推送,支持教师备课、 阅卷,学生学习状态监测, 以及家长查询孩子成绩等功能。
DeepSeek 写代码、读文件、文本生成、个性化创意内容生成。
Cursor 代码编写、调试、纠错。
Kimi 解析长文本资料 (如论文、报告),提炼要点,生成结构化大纲。
即梦 图片生成、文字处理,生成互动虚拟场景。
(摘编自《科普中国)
【材料三】
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优势在哪里?学习者可以通过大语言模型获取和组织起全世界的所有知识,不再需要浪费时间学习“ 事实”,转而专注发展创造性、批判性等高阶思维。然而,人类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往往是通过有限的信息量,依赖内化知识的潜意识过程发生的。AI赋能教育需要激发这一过程,助力学生高效提升思维能力。
②想象力、创造力,人类比人工智能更聪明。我们用考试来测试人工智能在知识生产及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能力。 以《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为例,人工智能模型“考试”得了94 分,在学生中属于前 5%的优秀成绩。但是,它的答卷,对大部分复杂题目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求解,没有使用解题技巧,因此,人工智能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但无法真正拥有人类的数学直觉。
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也存在着风险。例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教育资源不平等,过度依赖AI、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缺乏情感支持、 内容质量和准确性、人工智能偏见问题等。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在技术、政策、教育等多个层面探索解决之道,或进行规避。
④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需要批判性地使用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对其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验证,并在处理敏感或重要问题时谨慎行事,还需要在伦理、责任、隐私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妥善管控和治理,对社会大众进行教育也愈发重要。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缺乏情感支持,过度依赖AI进行社交会削弱年轻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推进AI赋能教育时,需保留师生面对面交流机会,重视同理心环境的构建。作为学生,我们应在善用AI辅助学习的同时,注重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助力成长。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
【材料四】
贵州黔灵山公园“机械狗”上岗了
①为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贵州文旅厅推出了AIBOT巡游活动,在黔灵山公园新引进十只机械狗。握手、比心、翻跟头、景区导览……3月 23日,十只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黔灵山公园正式上岗。这些小家伙儿变身显眼包,现场为游客亮绝活儿,瞬间成为关注焦点。它们化身导游员,可以为游客进行景点讲解;它们化身防火员,可以巡山防火守护消防安全;它们化身宣传员,可以向游客宣传黔灵山美景;它们还化身登山陪伴员,可以陪游客登山,与游客互动,将人们游黔灵山的欢乐拉满,为游客带来游玩新体验。
②当黔灵山遇上机械狗、当美景与科技相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快去黔灵山和机械狗狗一起登山踏青吧!
(选自《热点新闻》,有删改)
12.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I是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在语言识别等方面应用广泛。
B.AI 工具“学情达”能够支持家长查询孩子的成绩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测、纠错。
C.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也存在着风险,涉及数据隐私和安全,而且缺乏情感支持。
D.黔灵山公园的机器狗不仅可以巡山防火守护消防安全,还可以向游客宣传美景。
13. 为优化游客体验,黔灵山公园景区拟将 AI 工具与机器狗融合应用,请结合材料二与材料四,协助完善其设计方案。(3分)
步骤名称 AI 工具 具体应用方式
个性化导览 生成 ① 根据游客兴趣,制定游玩路线和创意活动建议,通过机器狗推送讲解。
智能导览内容整合 Kimj 解析黔灵山公园的相关资料,生成 ② , 由机器狗实时语音讲解景点特色。
③ 即梦 为景区古建筑生成 AR 虚拟形象,游客扫码后, 由机器狗触发场景动态还原, 打造 AR导航+全息投影技术沉浸式穿越体验。
小遵和小贵从黔灵山公园归来后,对“如何正确看待AI”有了新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完善交流内容。(3分)
小遵:人工智能 AI 可真牛!它能 ① 。化身导游员、宣传员、登山陪伴员,将人们游黔灵山的欢乐拉满!
小贵:但也不能过度依赖 AI,比如做数学题时,AI虽然能快速计算,但 ② ,影响深度思维的培养。
小遵:AI 赋能教育的时代,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在注重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下, ③ 。
15. AI可以赋能学习,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建议分享给同学们。(4分)
文言文阅读
郑澹传
郑澹,字明之,黔中播州人也。少时家贫,躬耕养亲。每夜燃薪照书,诵声达旦。邻人疑其迂,澹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及长,通经术,尤精《易》理。时郡守闻其名,欲辟为吏。澹辞曰:“学者当以明理济世为务,岂为斗米折节哉?”遂隐于娄山,授徒讲学。尝谓门人曰:“治学如治玉,切磋琢磨,乃见其莹;修身如执烛,非暗室不彰其明。”
宣和间,大旱饥疫,饿殍载道。澹倾廪赈之,或讥其沽名,澹正色曰:“济人非求誉,畏天也。天以生民付我辈,忍视其毙而不救耶?”闻者惭服。
16. 根据选文内容推测郑澹“倾廪赈之”时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类型是(3分)
A. 洪涝灾害 B. 蝗灾 C. 旱灾与疫病 D. 地震
17. 郑澹被门人私谥为“贞介先生”。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贞介”二字体现了郑澹一生哪些最核心的精神品格?(4分)
18.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谋道不谋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B.学也,禄在其中矣 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唐雎不辱使命》
C.遂隐于娄山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时郡守闻其名 四时之景不同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古代诗歌阅读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①,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①暂满还亏:月亮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
19. 词人写作此词时,下列选项中可能出现的一项是(3分)
A.望江楼圆月感故土难归 B. 埋怨“君”如月时伴时离
C.借残月劝友人珍惜团圆 D.与游子共赏月叹聚少离多
20. 矛盾,就是文本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合符常理的地方,和作者的写作习惯相悖的地方。结合内容及主题,分析词中的矛盾之处。(4分)
四、综合运用(15分)
探汉字源流,悟文化智慧,守语言规范。
21. 今年是乙巳蛇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汉字的演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下列四幅图是“蛇”字演变过程,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3分)
① ② ③ ④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2.字谜中的贵州智慧。从下面贵州元素B、C中任选一项,根据示例完成表格。(6分)
A. 酸汤鱼(酸味飘香) B. 风雨桥(遮风挡雨) C. 银项圈(苗家祝福)
所选元素 谜面设计 字谜 设计说明
A 打开坛坛,香气扑鼻; 吃在肚里,味道相宜。 酸 酉:酸字左偏旁,甲骨文为酒坛形; “香气、味道”对应“酸味飘香”
① ② ③ ④
2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下面这段关于汉字文化的语段存在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②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历程。③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否能被我们清晰了解,关键在于我们有认真钻研的态度。④当我们深入探究汉字构型的奥秘,从象形、会意等造字法中感悟古人的巧思时?⑤不仅能深刻感受古人的智慧,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写作能力(60分)
24.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学会提问是探索世界的起点。关于“提问”这一话题,你是否有深刻的感悟或独特的见解?
请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表达交流的情境和要求,明确作者的身份角色,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拟定标题和文体,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达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注意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信息。汇川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五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
1. (5分)根据作文书写水平计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 ①障 ②负 ③遵循
3.(3分)D
4.(10分)①山山唯落晖 ②君直到夜郎西 ③柴门何萧条
④年少万兜鍪 ⑤与余舟一芥 ⑥绯红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⑧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3分)D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3分)A
7.(2分)A.范爱农 示例一:愤世嫉俗,追求光明
示例二:正直不阿,渴望变革
B.曹先生 示例一:同情底层,思想开明
示例二:正直善良,温和进步
C.杜少卿 示例一:蔑视礼教,尊重女性
示例二:淡泊名利,扶危济困
8.(3分)D
9.(4分)①带来生态变化(或“让对岸草木、生态发生细微变化”)
②猫
③先慢后快,最后逃跑奔过去
④完成人生第一次冒险
10.(3分)“过桥送礼钱”体现古老风俗对生命的体贴与敬重;同时引出下文“计算着民间日子的流水账”,勾连生活气息与诗意;还为后文“桥是风情与记忆”的主题做铺垫。
11.(5分)“小”指桥由几根柳木搭建,看似普通。(1分)
“美好”指:①对小小的生灵而言,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赋予它们远行的机会;②对人而言,桥是古老风俗的载体(如娶亲送礼),见证田园生活的温情(如互换野菜蘑菇),更是对生命的体贴与敬重;③对诗意而言,桥激发诗人灵感,成为“行走的诗”,融合自然与人文之美。(2分)
辩证关系:桥之“小”是外在形态,“美好”是内在价值。它以微小承载了多元生命的跨越、文化记忆的传承与生命意义的升华,以小见大,平凡中见伟大。(2分)
12.(3分)B
13.(3分)①DeepSeek ②结构化大纲 ③智能生成虚拟场景
14.(3分)①示例:进行景点讲解、宣传美景、陪游客登山互动
②示例:无法真正拥有人类的数学直觉(或“没有使用解题技巧”)
③示例:善用AI辅助学习(或“批判性使用AI技术”)
15.(4分)①通过AI(如学情达)监测学习状态,针对性查漏补缺;
②借助AI生成创意内容(如DeepSeek),培养个性化表达能力;
③利用AI工具(如Kimi)解析长文本,提炼知识要点,提升学习效率;
④对AI提供的信息独立验证,并在处理敏感或重要问题时谨慎行事;
⑤合理控制AI使用时间,保留师生面对面交流机会,避免社交能力弱化。
(答到一点1分,共4分)
16.(3分)C
17.(4分)
①志坚如磐:年少家贫仍“燃薪照书,诵声达旦”,坚守“谋道不谋食”的信念。
②淡泊名利:拒绝郡守辟召,直言“不为斗米折节”,隐居讲学。
③治学严谨:以“治玉”“执烛”为喻,强调治学需打磨、修身需逆境彰显。
④心怀苍生:灾年“倾廪赈之”,不求誉名,以“畏天恤民”为己任。
(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
18.(3分)C
19.(3分)B
20.(4分)示例:矛盾之处:“恨君不似江楼月”与“恨君却似江楼月”。(1分)“恨君不似江楼月”,埋怨对方不能像江楼月一样相随相伴,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1分)“恨君却似江楼月”抱怨对方像江楼月一样,短暂圆满后又会有缺失,抒发了对团圆无期的无奈与惆怅。(1分)通过这一矛盾,词人对“君”既渴望相伴、又无奈分离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1分)
21.(3分)A
22.(6分)
示例一:①B ②桥上行人走,桥下水流声;春去秋来过,风雨总关情。 ③桥
④木:桥字左偏旁,对应桥体材质,“遮风挡雨”体现桥的实用价值。
示例二:①C ②银辉映颈间,苗韵藏圈边;岁岁添福泽,家家庆团圆。 ③银
④钅:银左偏旁,金属材质,右“艮”含“圈”形,项圈轮廓,“苗家祝福” 对应“福泽”“团圆”的文化寓意。
23.(6分)③示例一:删掉“是否”。
示例二:在“关键在于我们”后面加“是否”。
④将问号改为逗号。
24.作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