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四中学2025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四中学2025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1 23:15:20

文档简介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吧!读书可以驱除我们的愚昧和无知,能够消解我们的烦燥和不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汲取精神力量,涵养性情。青年朋友们,将目光从游戏和视频中抽离出来,回到经典的阅读中吧!因为,阅读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娱悦和丰盈,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1)将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给线字注音。(2分)
驱除 ( ) 汲取 ( )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 )改为( ) ( )改为( )
下列画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必由之路。(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B、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陆定一《老山界》)
C、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朱自清《背影》)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C、在家长培训学校里,亲子教育专家对约90%左右的留守儿童家长
进行亲情培训。
D、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的责任。
4.古诗词文默写。(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当你身处困境时,可以用《游山西村》中的 “ , ”安慰自己一定会豁然开朗。
(6)《出师表》中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7)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色彩的句子 , 。
5.走近名著。(4分)
(1)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 》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2分)
(2)《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 。(2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一次以“人工智能改变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活动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7、在活动开始时,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
8、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9、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学校将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专题讲座。现在你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代表学校去邀请大学李教授为同学们做专题讲座,你该如何发出邀请?(3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0、诗的尾联运用的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分)
【古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过: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13.《记承天寺夜游》与《书上元夜游》均为苏东坡的名作,两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第14—17题(共8分)
从远古走来的美丽传说
①距今七万至十万年前,当时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使用骨针和线的缝补技巧,将兽皮缝合起来穿在身上蔽体御寒,也就是说,山顶洞人已经知道如何把绳子系在一起打结,从此各式各样的绳结就逐渐发展出来了。
②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结绳记事是指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一种手段。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一些部落为了把自己的风俗、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结成不同的结,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都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遵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③虽然目前未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所遗存的绘画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均提示先民结网是当时进行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或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是具有客观基础的。
④结绳记事对绳子的颜色、材质、粗细、经纬、主支有着严格要求。颜色方面,人类至少可以使用黑、白等九种颜色的绳子来表示不同含义。材质方面,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各种材质的绳子。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此外,绳子还分主绳、支绳。将上述要素进行组合就能构成几百个最基本的绳结词汇,以此可对事件进行完整有效的记载。
⑤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又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兴盛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用以形容失恋后的女子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它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寄托。
⑥纵观中华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开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盛唐的“披帛结绶”,宋代的“玉环绶”,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就连流传至今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坠、发簪等都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应用的时间之久,包罗之广。
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国诞生了如方胜结、如意结、双鱼结、龙凤结等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结饰。“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明清诗人的诗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结在当时流行的盛况。
⑧“结”是一个代表团结、力量、和谐且充满情感的字,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而且,“结”与“吉”谐音,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福、禄、寿、喜、对、富、安、康……正因如此,绳结作为一项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14.本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绳结,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2分)
15.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目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17.文章第⑥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青年当勤奋学习》一文,回答第18—21题(共9分)
青年当勤奋学习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是辈子的事情,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春智。对广大学生来说,从学校毕业只是人生漫长学习过程中的一小步,要失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
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式、一种贯穿人生旅途的生活方式,做到重学、好学、乐学。
②要做一名善于反思的学习者。“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学以成己”。应将学习与人生的目的,安放在对自我完善的不断追求之上,让作为生活方式的学习真正成为生活与工作的底色。面对纷繁复杂、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世界,唯有通过主动的、反思性的学习,才能去探索自我,塑造更加深刻丰盈的灵魂;去探知世界,发现更加深邃广衰的天地;去探享未来,创见更加深醇美好的生活,进而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人生境界。
③要做一名赋能升级的学习者。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习稍有懈急,就会落伍于时代。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个圆,那么学习就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人生就越广阔、越丰富。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毕业离校,结束的只是作为“学生”的身份,并非“学习”的行为。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必须时刻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努力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不断拓展学习的视野和疆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唯如此,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④要做一名深学笃行的学习者。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知识要转化为人们的能力和素养,就必须躬身实践,在实践中砥砺才干、增长本领,不断实现螺旋式上升。要坚持知行合一,不要以知代行,夸夸其谈却无务实举措;也不要以行取代知,不求根无本,否则无法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⑤人生的黄金时间在青年,青年人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期待更多的青年人将学习作为一辈子的事,在学习中不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让勤奋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人生远航的不竭动力。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2分)
20、文章第四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2分)
(四)阅读《轮椅上的雄鹰》一文,回答第22—25题(共9分)
轮椅上的雄鹰
(1)在阿富汗,我们遇到了一位独腿老人,老人自我介绍,他叫阿里,是一名阿富汗老兵,现在负责着一个叫作“协助残疾人就业中心”的组织。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我好奇地问。
(3)阿里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他翻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小字。阿里说:“他们都是残疾人,在战争中身体受到伤害,心灵也饱受摧残。我这些年就一直在搜寻这些残疾人,告诉他们可以来我这里工作。”
(4)老人的一番话,让人备受触动。眼前这位独腿老人,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伟岸了许多,俨然一位隐于市井的伟人。
(5)一路走来,我们总会遇到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平凡人。索马里的武大留学生、在爆炸中失去双腿的少年、巴基斯坦的中国陵园守墓人……生活于他们并不公平,给了他们更艰难的路、更灰暗的色彩,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踏出了另一番天地,描绘了另一抹缤纷。
(6)“你的腿……”收回思绪万千,梁红眼眶泛红地问道。老人说:“我以前是一名军官,手下带着一支25人的部队,在喀布尔和赫拉特两座城市执行任务。有一次,我们奉命拦截一辆向伊朗運输毒品的卡车,因为这辆车返程时会运回支援‘圣战者游击队的武器弹药。我们部署了一次伏击,但是我不慎踩到了地雷……非常突然,我依然记得当时我有多么痛苦。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那一切只是一场梦,我的腿还在。直到现在也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7)我想开口安慰老人,张嘴却说不出话来。我们可以用很多词汇、很多镜头来记录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而眼前这位老兵空荡荡的裤腿和他的故事带来的冲击,依然震撼无比。
(8)见我们集体沉默的样子,阿里反倒爽朗一笑,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我们依然能在工作中找到活着的动力和尊严。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的同事们吧。”
(9)阿里拄起拐杖走在前面,我们跟着他,下了几十级楼梯,进到地下室。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10个工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有的坐在缝纫机前缝 制,有的就蹲坐在地上作业。而且每个人,都很明显地身有残疾,有的没有手, 有的没有脚,还有一位半个身体都是残缺的。
(10)阿里说,这就是他们的工厂,他们生产制造书包来卖,自力更生。
(11)泪眼婆娑的我已经不忍再听下去。上班路上、自己家中……种种莫名人祸,毁掉了他们健全的身体、完整的生活,就此剥夺了他们或许平凡普通但是美好的生活,将他们推入深渊,陷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之中,让人生走入一条本不该是这样的路。
(12)眼前的小作坊,或许于他们而言,已经习惯或者满足了,他们还可以工作,每天高强度的劳动,来让他们维持生计。可是,可是他们本不该是这样,他们本该拥有更多,拥有另外一种人生。
(13)我拿起一个书包,上面绣着一个标志:一只坐在轮椅上的雄鹰。
(14)阿里老人说:“我们曾经是雄鹰,我们曾经是安全部队的成员,但是后来我们成了残疾人,某种程度上,成了没有用的废人,但永远不要认为我们是没有用的。轮椅上的士兵,仍然是自由的雄鹰。”
22.根据文章,补全情节。(2分)
我在阿富汗遇到独腿老兵—— 我了解到老兵的故事却不知如何安慰—— 我拿起书包,看到了真正的雄鹰。
23.文章第(6)段用了哪种记叙方式?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4.简要概括文中的老兵是个怎样的人?(2分)
25、你如何理解文题的含义?(2分)
四、写作(共50分)
26、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树要成材,需要园丁的修剪;玉要成器,需要工匠的打磨;青春,同样需要雕琢,才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信念是牺牲,是永恒的坚持”,尝遍百草的李时珍在田野里执着的回答;“信念是勇气,是与困难搏斗的坚强毅力”,简·爱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上如是说;“信念是永不放弃,是执着的追求”,爱迪生在实验室里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信念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念就等于放弃成功。让我们高举信念之灯照亮成功的征程吧!请以“信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600字以上。语文参考答案:
一、1、(1)(2分)略 (2) ū jí (2分)、(3)燥---躁 娱---愉(2分)
A (2分) 3、D(2分)
4 (10分)(1)蜡炬成灰泪始干(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化作春泥更护花(4)采菊东篱下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符合题意即可
5、(1)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2) 《西游记》 吴承恩 (4分)二、6、例:探索人工智能,开启智慧之旅。(2分)
7、有称呼,问候,内容切合主题即可。(3分)
8、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2分)
9、(3分)尊敬的李教授,您好!我是xx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我们学校将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专题讲座,诚挚的邀请您为我们做专题讲座。你有时间吗?
(一)10、(2分) 运用典故(用典),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11. (2分)念:考虑,想到。 (2) 过:拜访,探望。
12.(4分)(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无所(或:没有)收获。
13.(2分)《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微妙的,更多的是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而《书上元夜游》中作者看开了得与失的关系,表现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释然。
【乙】文参考译文:
己卯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他们)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族的百姓混杂糅合,屠户与酒家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已醒而复睡了。(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无所收获,于是便想到远处(水深阔处)去钓,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二)阅读《从远古走来的美丽传说》,回答14~17题。(共8分)
14.(2分)①绳结的由来;②结绳记事的方法及结绳记事对绳子的要求;③结的装饰意义;④结的象征意义。评分标准:(2分)每点0.5分。
15.(2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结绳记事时对绳子的颜色、材质、粗细、经纬、主支有着严格要求。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6.(2分)不能删掉。“目前”是“当前”“现在”的意思,表限制,准确地说明了到现在为止,未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结绳记事的实物,但不排除以后能发现。删掉后,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评分标准:(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
17.(2分)时间顺序。说明结在中国传统服饰中应用的时间之久、包罗之广。评分标准:(2分)说明顺序1分,作用1分。
(三)18、(2分)青年当勤奋学习
19、(2分)要做一名善于反思的学习者;要做一名赋能升级的学习者;要做一名深学笃行的学习者。
20、(3分)道理论证。 引用古人的话,深刻有力地论证了“要做一名深学笃行的学习者”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21、(2分)示例: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想进步,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最终创造人生的辉煌。
(四)22.(2分)老兵告诉“我”他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工作;老兵带我们参观他的工厂,“我”大受震撼
(3分)插叙,补充交代了老兵的故事,解释了老兵断腿的原因,(或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写老兵帮助残疾人就业作铺垫)
(2分)乐观积极,助人为乐
25、(2分)是书包上绣着的“一只坐在轮椅上的雄鹰”的标志;指这一群身体有残缺的士兵,仍然是自由的雄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