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五月同步训练
I阅 读 (共 55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倍速视频:快进键下的得与失
①快!快!快!追剧要快,旅游要快,观影要快,读书也要快。如今“倍速模式”追剧、“打卡式旅游”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手机屏幕上充斥着1.5倍速的电视剧、2倍速的综艺节目,就连知识类视频也要加速播放。调查显示,在18到40岁年龄段的受访观众群里,将近七成(67.38%)会在观看视频节目时使用倍速播放功能。
②年轻人为何喜欢“倍速播放”?打开视频网站,动辄五六十集的电视剧让人望而生畏。演员十分钟的吃饭镜头,配角三集还没讲完的身世之谜,这些"注水"内容逼得观众不得不快进。某平台统计显示,用户观看电视剧的平均速度已提升至1.6倍,遇到无关支线剧情时,90%的人会直接拖动进度条。同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大城市年轻人每天通勤两小时是常态,加班到深夜也不稀奇。有人自嘲:“不开倍速的话,追剧进度永远赶不上同事的剧透速度。”在繁杂忙碌工作挤压下,连娱乐时间都要精打细算。短视频平台培养出的碎片化习惯,更让人们难以忍受传统影视剧的缓慢铺垫,甚至许多经典影片也难逃倍速与跳过。视频平台的技术革新也在不断推波助澜。从最初的1.25倍速到现在的3倍速,从智能跳过片头片尾到“只看TA”功能,这些设计都在暗示:你的时间很宝贵,应该跳过“不重要”的内容。算法推荐的“五分钟看完电影”系列,更是把这种快餐文化推向极致。
③以“倍速播放”为代表的快餐文化,让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就知道了故事的脉络、记住了人名、积攒了谈资,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体会不到浸入其中的感受。如果是又臭又长的肥皂剧,匆匆掠过也不算是浪费时间,但对于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细节的真情实感、表达理念,需要我们投身其中去细细体会。表面看,倍速播放帮我们节省了时间,但实则进入效率陷阱。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处理加速信息时,理解能力会明显下降。就像把书本快速翻页,虽然看完了整本书,却记不住关键内容。很多人都有类似体验:用二倍速看完的电视剧,过两天连主角名字都想不起来。这种“虚假获得感”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时间浪费。艺术欣赏变成了走马观花:经典电影里的长镜头,加速后失去了营造氛围的作用;演员细腻的表情变化,在快进中变成滑稽的抽搐。有人用三倍速看完《红楼梦》电视剧,却把黛玉葬花理解成“古代大小姐爱种花”。当深度思考被速度取代,文化作品就失去了滋养心灵的力量。更严重的是思维能力的退化。习惯快速获取信息的大脑,会逐渐丧失耐心和专注力。有调查显示,长期使用倍速功能的群体,在需要深度阅读时更容易分心。
④正如“碎片化阅读”并没有消灭优质的纸质读物,同理,“碎片化看剧”也将带来新视频形式的竞争,有助于挤干剧集市场泛滥的水分,淘汰视频内容生产领域的“落后产能”。改变应该从内容生产者开始。与其抱怨观众没耐心,不如反思为何《觉醒年代》这样的优质剧集能让观众主动关掉倍速。把单集成本从明星片酬转向剧本打磨,用扎实的内容取代注水剧情,才是留住观众的根本。视频平台与其不断开发更快的播放功能,不如建立内容分级制度:标注"精品推荐"剧集,关闭倍速和进度条功能;对注水严重的作品进行提醒,帮助观众筛选优质内容。还可以学习音乐平台的“专注模式”,为深度观影创造环境。
⑤在这个人人追逐效率的时代,偶尔关掉倍速键,每天划出固定时间进行深度观看,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发现被忽略的美好。电视剧《人世间》里有句台词:“日子要一天天过,饭要一口口吃。”面对海量信息,我们既要学会合理利用倍速功能过滤垃圾内容,也要懂得为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留出慢品的时间。毕竟,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追赶速度,而在于感受每个值得驻足的瞬间。
1.关于年轻人为何喜欢“倍速播放”,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年轻人不想在拖沓冗长的剧情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B.年轻人的娱乐时间被工作挤压但又想追更多的剧。
C.年轻人没有耐心忍受传统经典影视剧的缓慢铺垫。
D.年轻人追求视频平台技术革新和算法推荐的潮流。
2.关于“倍速播放实则进入效率陷阱”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倍速播放让大脑处理加速信息,降低人的理解能力。
B.倍速播放给人造成虚假获得感,反而浪费观看时间。
C.倍速播放让艺术欣赏走马观花,无法获取优质内容。
D.倍速播放会让人思维能力退化,渐失耐心和专注力。
3.如何才能让观众停下“倍速播放”的按键,作者有哪些建议,请分条简述。(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有时慢比快更考验人 麦家
①我儿子今年18岁,在他8岁那年,有一天他跟我说:“爸爸,我想学骑自行车”,我说你才8岁太早了,我没同意。但是他妈妈悄悄地违抗了我的意思,等我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
②第一次看到儿子在操场上骑车,我很激动,但转眼之间这种激动变成了紧张。因为我发现儿子骑车骑得飞快,我非常着急,我怕他摔倒,我怕他出事。所以我一边追一边在喊:“儿子,骑慢一点,骑慢一点。”但儿子还是骑得飞快,自行车飞快地从我们面前穿过来穿过去,怎么样都慢不下来,当它慢下来的时候就摔倒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
③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初写《解密》的情景。那是1991年7月,我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即将毕业前的一天晚上,我突然决定要写一个大东西。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居然要用十余年来完成,准确说是11年,也就是我花了11年才写完这本书,真是受尽了折磨。
④这部作品发表的时候总共20万字,但我删掉的字数至少有4个20万,我在不停地修改、推倒重来。在这十多年时间里,我不停地在心里臭骂自己,你怎么会那么愚蠢、那么没用、那么可怜,你全部的青春都可能要为它报废。因为受尽折磨,我多次决定要跟它“分手”,但是它已经和我的血肉、生命交融在一起。它是我人生中的一块磨刀石,在写作过程中我体会、发现、成长、成熟。作家的风格就是在探索中逐渐发现、慢慢形成的。我要抛弃它,可能就要抛弃自己。但是当有一天,我终于把这个作品写完的时候,我流泪了。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逆袭、无数次攀登、无数次照亮。在写作过程中,我非常充分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
⑤那时候我就常常告诫自己,当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敢于做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名利的时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一个孤独的角落寂寞地写作。
⑥这个时代崇尚速度。每个人的愿望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绽放。我用11年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就像坐船去伦敦一样,让人觉得有点傻。
⑦当我有了名,有人抱着钱天天催着我交稿时,我就迷失了。我就忘掉了曾经对自己的告诫,失去了坐船去伦敦的那种耐心。比如说安心、安静、耐心、坚守,这些非常好的写作品质,就在这种快速的速度、巨大的欲望面前丢失了。当你可以顺流而下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去逆流而上。人本身是有重力的,欲望就是最大的自重。你在这种自重的惯性下,很容易顺流而下。
⑧你们可能无法想象,我曾经用三个月时间,写完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本书是《刀尖》上下册,去年我用大半年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修订。那是我的一个“伤疤”,那里面真是破绽百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奇怪,怎么会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现在一想,其实谜底就在我的心里。创作是要靠自己的修炼,用耐心、坚持去完成。在巨大的欲望面前,我败下阵来,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
⑨其实塑造自己是非常难的,但是毁掉自己是非常容易的。
⑩现在的作品,还没写完,就有又很多人来求。但是我还是要慢慢地写、仔细修改。慢下来,才会有沉淀的思想。外面书出得越来越快,消失得也越来越快。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那些10年就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我通过一两部作品就在文坛崛起了,这就是缓慢的力量。
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最美好和最伟大的东西肯定不在眼前,也不是用物质打造的,而是用心灵创造的。今后你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去做什么,都不要让自己的心空了。心空了黄金是填不满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
某种意义上,缓慢才是成功的捷径。(有删改)
4.读①-②段, 作者为什么不同意儿子学自行车?(4分)
5.为什么作者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写《解密》时的情景,根据③④段简要概括。(6分)
6.根据⑤-⑧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刀尖》是他的“伤疤”?(4分)
7.作者认为有时慢比快更考验人,通读全文,说说如何才能经得起“慢”的考验?(6分)
三、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8、9题。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喊。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彩,以此买卖顺当。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到此遇见。”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两口儿欢喜道:“晚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4 分)
9.从选文内容看,林冲具有什么突出的性格特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小题。
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①
刘长卿
建牙②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
渔阳老将多回席,鲁国诸生半在门。
白马翩翩春草细,郊原西去猎平原。
【注】①李相公:李忠臣,战功显赫,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加同平章事衔,即为事实上的宰相。②建牙:指古代出师前树立军旗
10.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李相公整肃军队军令严明,年轻有为,受人尊敬的形象。
B.颈联将老将和儒生对比突出李相公的威望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C.尾联写将军骑白马驰骋郊外,打仗似打猎,表现其作战能力出众。
D.这首诗用语委婉,生动细腻地勾勒出了一位保家卫国的将帅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小题。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从受其业。又从李良钦学剑。家贫屡空,意尝豁如。
三十一年,倭贼大扰浙东。诏移大猷宁、台诸郡参衿。会贼破宁波昌国卫,大猷击却之。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未几,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予俸如故。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经大破贼于王江泾。
以倭患急,廷臣争言大猷才,以大猷代浙江总兵官。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舟山倭负险,官兵环守不能克。大猷乘大雪,四面攻之。贼死战,杀士官一人。诸军益竞,进焚其栅,贼多死,其逸出者复殖,贼尽平。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起任福建总兵官。
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谭纶尝与书曰:“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然此皆小知,而公则甚大受。”
——节选自《明史 俞大猷》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大猷击却之 却:击退 B.竟坐失事停俸 坐:因事获罪
C.舟山倭负险 负:背负 D.其逸出者复殖 逸:逃跑
下列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A.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B.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C.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D.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俞大猷年少好学,乐于推演兵家战术,家徒四壁,但意气旷达。
B.俞大猷能征善战,在浙江抗击倭寇,战斗中有勇有谋破敌平乱。
C.俞大猷与董邦证联手击溃倭寇,并利用大雪天,围歼舟山倭寇。
D.俞大猷忠诚为国却仕途不顺,谭纶评价他才为小智、难受大任。
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
Ⅱ 表 达(共65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
2022年6月,一条制作蓑衣的视频让彭南科“出圈”。视频中,他割棕片、理棕丝、纺线、织衣……6分03秒的成片背后,是艰难的摸索。“蓑衣摸过无数次,但怎么做,全家没人知道。”彭南科和父亲走村串寨去找师傅,却发现会做蓑衣的人年纪大了,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做蓑衣。彭南科自己找来一件旧蓑衣,从头到尾拆了一遍,然后照着比例复制。实在做不下去时,就向老师傅询问一些细节的处理方法。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蓑衣终于完成。
这样的故事,几乎贯穿彭南科的每一条视频。每次从选题到拍摄、制作,彭南科总要和团队反复打磨。为酿造一坛传统米酒,他从种高粱开始,记录发芽、收割、发酵、蒸馏的全过程,镜头跨越三季;为制作一方徽墨,他多地拜访匠人,发现最终模具倾斜角度才是成型关键。3年来,彭南科的足迹遍布安徽、湖北、广东、四川等地,接触到了上百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感慨道:“每一件传统器物,都是先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
①在传播非遗的过程中,彭南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对这些古老技艺感兴趣。”他说,传统手工艺通常 ,需要以慢工细活的方式进行制作,这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些相悖。他的短视频画面 ,没有解说。在如世外桃源般的天然布景下,每一帧画面都 ,再配上 的音乐,让观众能够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如今,彭南科的抖音账号已发布百余条视频,一条视频平均拍摄1500个素材,耗时短则一周,长则一年。有粉丝戏称他是“全网最不敢催更的博主”,他甘之如贻:“慢,是对传统最大的尊重。” ②
③彭南科在古丈县发起“一村一主播”培训,教乡亲们用手机记录手艺;将工作室“南科院子”打造成“非遗谷”,邀请全国手艺人现场演示,并成立团队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想方设法实现活态传承。④
夕阳西下,彭南科坐在院中打磨新做的曲辕犁。“学手艺,我认为有三个维度:形似、神似和魂似,我们再努力,也只能做到形神兼备。”彭南科感慨,“真正的灵魂,只有手艺人才有,因为大多数手艺人一生只做一门手艺。”或许,这就是守艺人的使命【A】在快节奏的时代,做一根坚韧的棕丝【B】唤醒乡愁的记忆和味道【C】做一星不灭的窑火【D】照亮文化的脉络和传承。
下列加点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酿造 B. 相悖 C. 甘之如贻 D. 形神兼备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精致考究 工序繁琐 恬静自然 舒缓优美
工序繁琐 恬静自然 舒缓优美 精致考究
精致考究 工序繁琐 舒缓优美 恬静自然
工序繁琐 精致考究 恬静自然 舒缓优美
下列方括号中填入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或许,这就是守艺人的使命【 】在快节奏的时代,做一根坚韧的棕丝【 】唤醒乡愁的记忆和味道【 】做一星不灭的窑火【 】照亮文化的脉络和传承。
A. : B. , C. , D.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为制作一方徽墨,他拜访多地匠人,最终发现模具倾斜角度才是成型关键。
为创造一方徽墨,他多地拜访匠人,发现最终模具倾斜角度才是成型关键。
为制作一方徽墨,他拜访多地匠人,发现最终模具倾斜角度才是成型关键。
为创造一方徽墨,他多地拜访匠人,最终发现模具倾斜角度才是成型关键。
将“流量带来机遇,也带来责任。”还原到文中去,最恰当的一处是( )(3分)
① B. ② C. ③ D. ④
六、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小脚踩在泥土中摘菜、小手揉面团做饼、小脸映着火光炒菜······最近,一所幼儿园因为让孩子亲身参与家庭劳动而火爆全网。想吃饼干,小朋友自己动手;菜炒煳了,小朋友淡定重来;发生矛盾,小朋友们也能通过沟通,重新恢复默契的配合。看到这些行动力、抗压力、合作力远超同龄人的小朋友,其他家长羡慕不已,纷纷打听这所不只让学生对着课本读书,更鼓励孩子深入生活劳动的幼儿园怎么报名,想把自己家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皇帝”“小公主”塞进去。
这些家长想必已经意识到了,劳动也是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初三语文五月同步训练 答案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0分)
1. D 2. C
3.(4分)内容生产者提供优质视频内容留住观众
视频平台建立内容分级制度,帮助观众筛选精品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小题,20分)
4. (4分)觉得孩子太小,不具备掌控自行车快慢的能力。
5. (6分)写作耗时长,经历痛苦折磨;写作过程形成了作者的风格,认知了自我的优缺点。
6.(4分)作品破绽百出;我屈从名利欲望,丢失了写作品质。
7.(6分)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东西(看淡物质,追求心灵创造的美好)
保有耐心、坚持等品质
三、名著阅读(共2小题,7分)
8.(4 分)林教头沧州遇到旧识李小二,相互往来照应。
9.(3分)心地善良、侠肝义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四、古代诗文阅读(18分)
10.(3分)B
11.(3分)C
12.(3分)B
13.(3分)D
14(6分)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越老感情越深,所到之处屡有大功。
15.(3分)C
16.(3分)D
17.(3分)C
18.(3分)A
19.(3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