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运算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运算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2 09: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运算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是根据(  )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2.与a×9-b×9相等的式子是( )。
A.(a+b)×9 B.(a-b)×(9+9) C.(a-b)×9 D.a-b×9
3.125×5×6×8=(125×8)×(5×6)应用了( )运算律。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4.443+124+176=443+(124+176)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5.计算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欢欢列式“(25+15)×2”,乐乐列式“25×2+15×2”。这两道算式是有联系的,可以看作应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6.72+(56+28)=(72+28)+56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7.东东的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5688÷36的得数,可以将原来的算式变成( )。
A.5688÷18×2 B.5688÷20+5688÷16 C.5688÷18÷2
8.观察下面的竖式,的计算过程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
9.如果A×(14+B)=A×14+A,并且不为0,那么B=( )。
A.1 B.0 C.14 D.任意数
二、填空题
10.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 ,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
11.根据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35=□+27 a+□=31+□
47+35+65=□+(35+□) a+(69+b)=(□+□)+b
(85+a)×b=□×□○□×□ b×a+25×□=(□○□)×b
12.98×Q=(100-2)×Q=100×Q-2×Q这里运用了乘法( )。
13.43×102=43×100+43×2=4386,这是根据( )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14.如果A+B=50,那么(A-20)+(B+30)=( );如果A×B=18,那么(A×2)×(B×3)=( ),(A×6)×(B÷3)=( )。
15.贝贝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失灵了,她想计算“”,请你帮忙用算式表示出计算的思考过程:( )。
1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123+85)+15=123()
(17+)×=×55×3
17.写出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1)42+67+58=(42+58)+67
(2)45×(26+38)=45×26+45×38
(3)125×74×8=74×(125×8)
(4)4×7×5×3=(4×5)×(7×3)
18.小刚把(4+□)×15错算成4+□×15,则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三、判断题
19.A 比 B 多 14 ,也就是 B 比 A 少 14 . ( )
20.720÷36=720÷6×6。( )
21.(a×b)×c=(a×c)×(b×c)。( )
22.810÷90的商肯定和810÷18÷5的商一样大。( )
23.102×56=100×56+2。( )
24.★+☆=☆+★,这里表示的是加法交换律。( )
25.8×3÷8×3=1 ( )
26.329-98=329-100-2。( )
四、计算题
2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8.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8+375+32 810÷18 714-245-55
8×69×125 98×101-98
五、改错题
29.数学医院。(将不对的改正过来)
403+193 645-378+22
=400+193-3 =645-(378+22)
=593-3 =645-400
=590 =245
六、解答题
30.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育才小学各买了35个“冰墩墩”和“雪容融”,一共花了多少元?

59元/个 41元/个
31.他们两人15分钟一共能打多少个字?
32.华丰村修一条2000米的水渠,第一周修了495米,第二周修了505米。剩下的要2周修完,平均每周要修多少米?
33.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
34.甲、乙两辆卡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驶向同一方向。甲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经过4小时,甲、乙两辆卡车相距多少千米?
《2025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运算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B C B D C A A
1.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6×98+46×2
=46×(98+2)
=46×100
=4600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C
【分析】两个数的差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分别同第三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减,结果不变。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a×9-b×9=(a-b)×9;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3.B
【分析】125×5×6×8=(125×8)×(5×6),先交换了8与5的位置,然后再把125与8、6与5进行结合,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25×5×6×8
=(125×8)×(5×6)
=1000×30
=30000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灵活运用,然后再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解答。
4.C
【详解】略
5.B
【分析】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加数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b×c)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c+b×c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详解】(25+15)×2
=40×2
=80(厘米)
25×2+15×2
=50+30
=80(厘米)
(25+15)×2=25×2+15×2,所以这个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6.D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的意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的意义,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由此解答。
【详解】72+(56+28)=(72+28)+5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7.C
【分析】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因此把36转换成(18×2),把算式5688÷36化成5688÷(18×2),根据除法的性质,把算式5688÷(18×2)化成5688÷18÷2;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5688÷36
=5688÷(18×2)
=5688÷18÷2
由于数字键“3”坏了,想用这个计算器算出5688÷36的得数,所以三个选项只有5688÷18÷2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8.A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先算128×6=768,再算128×10=1280,然后768+1280=2048,相当于128×16=128×(6+10)=128×6+128×10=768+1280=2048,计算过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28×16的竖式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9.A
【解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A×(14+B)
= A×14+ A×B
= A×14+A
A×B=A
所以B=1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算定律,使用运算定律会让计算变简便,要熟练掌握。
10. a+b=b+a (a+b)×c=a×c+b×c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b)×c=a×c+b×c。
【详解】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a+b=b+a,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c=a×c+b×c。
11.27;35;
31;a;
47;65;
a;69;
85;b;+;a;b;
b;a;+;25;
【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27+35=35+27 a+31=31+a
47+35+65=47+(35+65) a+(69+b)=(a+69)+b
(85+a)×b=85×b+a×b b×a+25×b=(a+25)×b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算定律,使用运算定律会让计算变简便,要熟练掌握。
12.分配律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a+b)×c=a×c+b×c 或(a-b)×c=a×c-b×c
【详解】98×Q=(100-2)×Q=100×Q-2×Q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将102写成100+2的形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43×102
=43×(100+2)
=43×100+43×2
=4300+86
=4386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14. 60 108 36
【分析】(A-20)+(B+30)去括号为A-20+B+30,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数的位置后变成A+B-20+30,再将A+B=50代入即可;
(A×2)×(B×3)去括号为A×2×B×3,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因数位置后A×B×2×3,再将A×B=18带入计算即可;
(A×6)×(B÷3)去括号为A×6×B÷3,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因数位置后算式为A×B×6÷3,再将A×B=18带入计算即可。
【详解】(A-20)+(B+30)
=A-20+B+30
=A+B-20+30
=50-20+30
=30+30
=60
(A×2)×(B×3)
=A×2×B×3
=A×B×2×3
=18×2×3
=36×3
=108
(A×6)×(B÷3)
=A×6×B÷3
=A×B×6÷3
=18×6÷3
=108÷3
=36
如果A+B=50,那么(A-20)+(B+30)=60;如果A×B=18,那么(A×2)×(B×3)=108,(A×6)×(B÷3)=36。
15.36×275=4×275×9=9900
【分析】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据此把36变成4×9,再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计算。
【详解】36×275
=(4×9)×275
=4×275×9
=1100×9
=9900
(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是解题关键。
16.+;85;+;15
3;5;17;+
【分析】根据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所以,(123+85)+15=123()中,先把123和85相加,再和15相加,也可以先把85和15相加,再和123相加;
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从(17+)×=×55×3中可以看出,5分别与3和另一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5乘另外两个数的和,所以小括号里面是17与3的和,即用17与3的和乘5,等于17和3分别与5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结果如下:
17.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详解】(1)42+67+58=(42+58)+67,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45×(26+38)=45×26+45×38,运用乘法分配律;
(3)125×74×8=74×(125×8),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4)4×7×5×3=(4×5)×(7×3),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8.56
【分析】先化简算式:(4+□)×15=4×15+□×15,进而求出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得数相差多少即可。
【详解】(4+□)×15=4×15+□×15
4×15+□×15-4-□×15
=60-4
=56
【点睛】本题先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区别和联系,再对其中的一个变形,变成相接近的形式,进而求解。
19.对
【详解】略
20.×
【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判断。
【详解】720÷36=720÷6÷6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及应用。
21.×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因为(a×b)×c=a×(b×c)。所以原题题干错误。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2.√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一个数,再除以第二个数,商不变。所以810÷18÷5=810÷(18×5)=810÷90。所以此题正确。
23.×
【分析】根据102可以看成100+2,由此拆分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便运算。
【详解】102×56=100×56+2×56≠100×56+2
故答案为:×。
【点睛】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本题不计算即可得解。
24.√
【分析】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即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但是和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式子中,将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和不变,这里体现的是加法的交换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解析】略
26.×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将329-100-2改写即可判断。
【详解】329-100-2
=329-(100+2)
=329-102
所以329-98>329-100-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即可应用减法的性质比较,也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
27.38;11000;9200;2800
【分析】第1题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第2题先把88分解成8×11,再进行简算;第3、4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28.575;45;414
69000;9800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2)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4)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68+375+32
=168+32+375
=575
810÷18
=810÷9÷2
=90÷2
=45
714-245-55
=714-(245+55)
=714-300
=414
8×69×125
=8×125×69
=69000
98×101-98
=98×(101-1)
=9800
29.(1)×;596;
(2)×;289
【分析】(1)计算403+193时,根据加法交换律,将403拆成400与3,先计算400+193,再用和加上3。
(2)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645-378-22=645-(378+22)。而计算645-378+22不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应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1)×;改正:
403+193
=400+193+3
=593+3
=596
(2)×;改正:
645-378+22
=267+22
=289
【点睛】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减法的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30.3500元
【分析】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已知“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单价和要购买的数量,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冰墩墩”和“雪容融”的价钱,再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所花的价钱,计算过程中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35×59+35×41
=35×(59+41)
=35×100
=3500(元)
答:育才小学各买了35个“冰墩墩”和“雪容融”,一共花了3500元。
31.1500个
【分析】用每人每分钟打字的个数×打字的分钟数,分别计算出两人各自打字的总数,然后再加一起,计算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据此解题。
【详解】15×46+15×54
=15×(46+54)
=15×100
=1500(个)
答:他们两人15分钟一共能打1500个字。
32.500米
【解析】略
33.1200千克
【分析】大袋总重量+小袋总重量=一共运进的大米重量
【详解】16×50+16×25
=16×(50+25)
=16×75
=1200(千克)
答:一共运进大米多120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应用题,看清数量关系,计算时要认真。
34.60千米
【分析】读题可知,甲车速度没有乙车快,虽然从同一地点出发,但是每个小时甲车比乙车走得少,要求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可以先算出两车的速度差,再乘4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90-75)×4
=15×4
=60(千米)
答:4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6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