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2 10: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不能用60÷3表示的是( )。
A.B. C.
2.小马虎在计算(36+4)×□=?时,漏抄了小括号,结果是120,那么,□里的数是( )。
A.24 B.20 C.21
3.在计算16×15时,甜甜是这样想的:16×5=80,80×3=240。下面能表示她思考过程的点子图是( )。
A.B.C. D.
4.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三个0,那么积的末尾( )。
A.有3个0 B.少于0 C.可能有3个0,也可能多于3个0
5.给你以下信息:①已经运来21箱梨;②还有56箱梨在途中;③每箱梨12千克;④每千克梨卖7元;⑤每箱梨卖84元。要解决“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需要用到的条件是( )。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6.庭前时有( )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A.南 B.北 C.东 D.西
7.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 )小时。
A.4 B.8 C.10
8.王老师需要买18个相同的玩具,她准备了800元钱,可以买的玩具是( )。
A. B. C.
9.下面是水果店进货记录单。如果每箱水果一样重,那么最贵的水果是( )。
品种 草莓 樱桃 荔枝
数量/箱 8 3 5
总钱数/元 793 308 510
A.草莓 B.樱桃 C.荔枝
10.工厂生产了357支铅笔,要装在8个箱子里,平均每个箱子里装多少支?如图,竖式计算中,关于两个“3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已经装了32支 B.②表示又装了32支
C.①表示还剩320支 D.②表示又装了320支
二、填空题
11.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比除数大162,已知商是4,那么这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是( ),除数是( )。
12.聪聪经常利用周末时间看《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一天他翻开书后,发现左右两页的页码之和是147,他翻开的是第( )页和第( )页。
13.由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福州海峡奥体中心在时代华威小学的( )方向。
14.□50÷5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 )。
15.85×22的积是( )位数,645÷5的商最高位在( )位。
16.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67个图形是 。
17.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0时用普通计时法是( )。
18.下表是大桥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运动会情况的统计表。
项目 50米跑 100米跑 跳高 跳远
五年级 10人 18人 12人 11人
六年级 16人 20人 10人 17人
(1)两个年级参加( )的人最多。
(2)两个年级参加( )的人最少。
(3)五年级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
19.在除法算式95÷3里,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以填( )。
20.三年级有120个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 )张课桌;把这些桌子平均放在4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 )张。
21.每个篮球52元,买36个这样的篮球,用竖式计算如下图。
22.皮皮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3”错抄成了“5”。皮皮算出的得数和正确的得数相差( )。
三、判断题
23.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
24.的积和的积相等。( )
25.复式统计表可以通过对比发现数据差异。( )
26.北极星永远在正北方,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
27.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28.任何数除以1都得它本身。( )
四、计算题
29.口算。
23×4= 0÷2= 36+45= 85-56=
420÷2= 13×5= 120×7= 75÷5=
95÷9≈ 22×48≈ 470÷8≈ 81×23≈
30.用竖式计算,加★的要验算。
618÷6= 179+32= ★76×24= ★362÷3=
31.脱式计算。

3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作图题
33.根据描述标出校园设施的位置:
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图书馆在操场的东南方向,食堂在操场的西南方向,体育馆在操场的东北方向。(在图中画示意图,标注名称)
六、解答题
34.鸡头米。也称为芡实,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王叔叔今年种植的鸡头米大丰收,王叔叔开展优惠大促销活动,卖75千克这样的鸡头米花多少钱?
优惠大促销: 44元/千克 满5千克 送1千克
35.周末,姐姐和弟弟两人分别要去书店和游乐园,两人每分钟都是大约行51米。
(1)姐姐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12分钟后,姐姐是在书店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离书店多少米?
(2)弟弟从家里出发,向南走了9分钟后,距离家大约多少米?请在图中用“△”表示弟弟此时的位置。
36.医生为王阿姨开了一些中药调理身体,医嘱如下。这些中药共294元,平均每副中药多少钱?
医嘱 每天早晚各吃一副中药, 连续吃一个星期。
37.红星小学组织三、四年级学生到湄洲岛开展研学活动,三、四年级共有11个班,每个班48人。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一顶帽子,一共准备500顶帽子够吗?
38.实验小学的学生奶由快递员每天配送。今天共运来小箱学生奶19箱,每箱18盒;大箱学生奶25箱,每箱28盒。全校共有多少名学生订了学生奶?
39.李叔叔去北京出差,他买的14:40出发的火车票。李叔叔从家到火车站需要30分钟,检票需要20分钟,他13:30从家出发能赶上火车吗?
40.学校组织46人去游乐园,其中有8名老师。票价如下:学生票28元/张,成人票60元/张;团体票40元/张(10人及以上);最少要花多少钱买票?
41.体育社团进行了多人接力跳大绳活动,围观的同学大声地为他们计数:“120、121、…、284、285。”一共有5人在跳,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42.实验小学“多彩体育节”活动中,参加啦啦操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
(1)参加啦啦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这些参赛队员来自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分析】除法的意义包括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根据这个意义,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能用60÷3表示。
【解析】A.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这里就可以用60÷3=20表示;
B.把60个小方块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这里也可以用60÷3=20表示;
C.把60本书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这里可以用60÷6=10表示,不能用60÷3表示。
故答案为:C
2.C
【分析】这是一道“错中求解”问题,看错了运算符号,但计算的过程是正确的,可以由“看错的算式”来确定□里的数。原本的算式是(36+4)×□,漏抄小括号后算式变成36+4×□,结果是120,即36+4×□=120。先算出4×□的值;再求出□里的数。
【解析】120-36=84
84÷4=21
所以,□里的数是21。
故答案为:C
3.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由题意得,甜甜把15分成了3个5,先算16×5=80,然后再用80乘3得到240。据此解答。
【解析】A.由图可知,把16分成了10和6,15分成了10和5,然后用10和6分别去乘10和5,最后再把得数相加。即16×15=10×5+10×10+6×10+6×5=50+100+60+30=150+60+30=210+30=240。不满足题意。
B.由图可知,把15分成了3个5,然后先用16乘5得80,接着用80乘3得到240。即16×15=16×5×3=80×3=240。满足题意。
C.由图可知,把16分成了10和6,然后用10和6分别去乘15,接着再把得数相加。即16×15=10×15+6×15=150+90=240。不满足题意。
D.由图可知,把15分成了10和5,然后用10和5分别去乘16,接着再把得数相加。即16×15=16×10+16×5=160+80=240。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两个乘数末尾共有三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三个0。若乘数末尾0以外的部分相乘后产生新的0(如2×5=10),则积的末尾0的数量会增加,因此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也可能多于3个0。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200×50=10000
100×10=1000
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三个0,那么积的末尾可能有3个0,也可能多于3个0。
故答案为:C
5.D
【分析】由题意得,要解决“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需要知道梨一共有多少箱和每箱梨卖多少钱或者知道梨一共有多少千克和每千克梨卖多少钱。据此解答。
【解析】A.由题意得,根据条件①和条件⑤可以用乘法算出已经运来的梨可以卖多少钱,无法求出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不满足题意。
B.由题意得,根据条件③和条件④可以用乘法算出每箱梨可以卖多少钱,然后再结合条件①可以用乘法求出运来的梨一共能卖多少钱,无法求出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不满足题意。
C.由题意得,根据条件③和条件④可以用乘法算出每箱梨可以卖多少钱,然后再结合条件②可以用乘法求出还没运来的梨一共能卖多少钱,无法求出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不满足题意。
D.由题意得,根据条件①和条件②可以用加法求出这箱梨一共有多少箱,然后再结合条件⑤可以用乘法求出这些梨一共能卖多少钱。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6.C
【分析】一般来说,风由吹来的方向命名。如,“东风”即风由东边吹来。由题意得,杨柳千条尽向西,说明杨柳被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那么风由东方吹来,带着杨柳吹向西方,即刮得是东风。
【解析】由分析得,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故答案为:C
7.B
【分析】要求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多少小时,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可,在解答此题时,要把下午时间转化为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再计算。
【解析】上午9=9时
下午5时=17时
17-9=8(小时)
所以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8小时。
故答案为:B
8.A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个玩具买18个时花费的钱数,看哪个钱数小于等于800元。
【解析】A.41×18=738(元)
B.45×18=810(元)
C.50×18=900(元)
她准备了800元钱,可以买的玩具是小熊。
故答案为:A
9.B
【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总钱数除以箱数,分别求出各种水果每箱价钱,即可解答。
【解析】793÷8=99(元)……1(元)
308÷3=102(元)……2(元)
510÷5=102(元)
可知最贵的水果是樱桃。
故答案为:B
10.B
【分析】用铅笔总数量除以箱子个数,求出平均每个箱子中铅笔个数。计算357÷8时,商十位上的4乘除数8,得到32个十,表示已经装了320支铅笔。商个位上的4乘除数8,得到32个一,表示已经装了32支铅笔。
【解析】由分析得:
①表示已经装了320支,②表示又装了32支。
故答案为:B
11.216 54
【分析】根据题意,除法算式没有余数,且商是4,说明被除数是除数的4倍。把除数看成1份,被除数就是这样的4份,被除数比除数多3份。3份是162。用162除以3就是除数。再用除数乘4就是被除数。
【解析】162÷(4-1)
=162÷3
=54
54×4=216
所以,这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是216,除数是54。
12.73/74 74/73
【分析】在书的页码中,左右两页的页码是相邻的两个数,即右边的页码比左边的页码大1,知道它们的和是147,可以先减去多的1,此时146就是两个左边的页码之和;然后用两个左边的页码之和除以2即可求出左边的页码;最后用左边的页码加上1即可得到右边的页码;据此解答。
【解析】(147-1)÷2
=146÷2
=73(页)
73+1=74(页)
所以他翻开的是第73页和第74页。
13.西北
【分析】地图的绘制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东和北中间是东北,西和南之间是西南,东和南之间是东南,西和北之间是西北。这里以时代华威小学为观测点,判断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位置即可。
【解析】如图,福州海峡奥体中心在时代华威小学的西北方向。
14.4 5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若被除数的百位数字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若百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根据此规律,结合题目中的具体数值即可求解。
【解析】要使商是两位数:
□50÷5的商为两位数,说明被除数的百位数字□不够除以5(即□<5)。因此,□最大可填4。
验证:450÷5=90(商是两位数)
要使商是三位数:
□50÷5的商为三位数,说明被除数的百位数字□足够除以5(即□≥5)。因此,□最小可填5。
验证:550÷5=110(商是三位数)。
填空如下:
□50÷5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4);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5)。
15.四 百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计算后填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据此先看商是几位数,即可知道商最高位是在什么位上。
【解析】85×22=1870,积是四位数。
645÷5中的被除数最高位6>5,商是三位数,最高位在百位上。
即85×22的积是四位数,645÷5的商最高位在百位。
16.★
【分析】根据题意,按照4个图形为一组的规律排列,用167除以4,如果整除,第167个图形就是,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就是第几个图形;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67÷4=41(组)3(个)
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67个图形是★。
17.15时/15:00 晚上8时/晚上8:00
【分析】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在时刻前加上“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减12时,同时加上“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3+12=15(时)
20-12=5(时)
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5时,20时用普通计时法是晚上8时。
18.(1)100米跑
(2)跳高
(3)100米跑
【分析】(1)把两个年级参加各项目的人数分别相加,求出两个年级参加各项目的人数,再把两个年级参加各项目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2)由(1)两个年级参加各项目人数的比较结果,即可解答;
(3)把五年级参加各项目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10+16=26(人)
18+20=38(人)
12+10=22(人)
11+17=28(人)
22<26<28<38
两个年级参加100米跑的人最多。
(2)两个年级参加跳高的人最少。
(3)10<11<12<18
五年级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是100米跑。
19.1
【分析】
在95÷3中,被除数最高位上的9除以3正好能除尽,要想使商的中间有0,□里的数要比3小,可以是0,1,2;但要使商没有余数,□里的数只能是1。
【解析】要想使商的中间有0,□里的数要比3小,可以是0,1,2;
905÷3=301……2
915÷3=305
925÷3=308……1
在除法算式95÷3里,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以填1。
20.60 15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学生总人数除以2,求出需要多少张课桌;然后用课桌的数量除以教室的数量,求出每间教室放多少张即可。
【解析】120÷2=60(张)
60÷4=15(张)
三年级有120个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60张课桌;把这些桌子平均放在4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15张。
21.6;312;30;156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计算52×36时,先用第2个乘数个位上的6乘52,得数末尾对齐的是个位,表示买6个篮球应付312元,再用第2个乘数十位上的3乘52,得数“156”末尾对齐的是十位,表示买30个篮球应付1560元;如下图:
22.300
【分析】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由3错写成5,导致第二个乘数增加了20(即50 30),因此正确的积与错误的积相差15×20=300。
【解析】50-30=20
15×20=300
第二个乘数增加20,第一个乘数不变,积增加20个第一个乘数。也就是皮皮算出的得数和正确的得数相差300。
23.×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可以通过举被除数中间有0的例子说明原题说法的正确性,据此解答。
【解析】在算式204÷4中,被除数的中间有0。,即商的中间没有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比较两个乘法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可以通过直接计算或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判断。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右往左与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哪一位上乘的结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依次用下面的乘数每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乘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下面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与哪一位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解析】计算35×20:
35×20=700
计算350×2:
350×2=700
因为700=700,所以35×20的积和350×2的积相等。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复式统计表是将多个相关联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格,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或组别的数据,便于直接对比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原题所述符合复式统计表的核心作用,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复式统计表通过整合多组数据,将不同类别的统计信息呈现在同一表格中;例如,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时,复式统计表可以同时显示两科成绩,从而直接对比两班成绩差异;
因此“复式统计表可以通过对比发现数据差异”这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根据题意,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极方向附近,在北半球观测时,其位置几乎固定不变,因此可以用来指示正北方。以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北极星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极方向延长线附近,由于地球自转时地轴指向北极星,因此从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始终在正北方。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辨别方向的重要依据。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7.×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乘4,周长是指围成这个正方形四条线段长度的和,单位是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面积是围成的这个图形的大小,单位是平方厘米。
【解析】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周长和面积单位不同,所以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所以原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除法运算规则:a÷1=a ( a 为任意数),因此原题说法正确。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任何数除以1都得它本身。例如:101÷1=10,200÷1=2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92;0;81;29;
210;65;840;15;
10;1000;60;1600;
【解析】略
30.103;211;
1824;120……2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被除数的首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被除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与除数相除后,若无余数,直接用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若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每次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解析】618÷6=103 179+32=211

★76×24=1824 ★362÷3=120……2
验算 验算
31.188;320;392
【分析】第1题,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第2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3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解析】
=94×2
=188

=352-32
=320
=28×14
=392
32.93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这个图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可以把它补全为一个大长方形(如下图)
由图可知,大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7厘米,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直接用乘法可以算出它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直接用乘法可以算出它的面积。最后再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解析】15×7=105(平方厘米)
4×3=12(平方厘米)
105-12=93(平方厘米)
故这个图形的面积是93平方厘米。
33.
图见详解
【分析】先找到中心参照点,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明,东与北的中间为东北,东与南的中间为东南,西与北的中间为西北,西与南的中间为西南,此题均以操场为中心参照点,依此填空。
【解析】校园各设施示意图如下:
34.2772元
【分析】根据优惠活动,每买5千克送1千克,即每6千克只需支付5千克的费用。先计算75千克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6千克组,有几组就少卖几千克,余下不足一组的部分按原价购买。用总千克数减去少卖的千克数再乘单价,就可以算出总价。
【解析】75÷(5+1)
=75÷6
=12(组)……3(千克)
(75-12)×44
=63×44
=2772(元)
答:卖75千克这样的鸡头米花2772元。
35.(1)西;88
(2)459米,画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姐姐向东也就是向右行走的路程。若这个路程大于700,则她在书店东面,反之在书店西面。再将行走路程与家到书店的距离相减求差。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球场弟弟向南也就是向下走的路程。再与家到游乐园的距离进行比较,判断此时弟弟的位置。
【解析】(1)12×51=612(米)
612<700
700-612=88(米)
答:姐姐是在书店的西面,距离书店88米。
(2)51×9=459(米)
1千米=1000米
459米接近1000米的一半,且比1000米的一半少一些。
弟弟从家里出发,向南走了9分钟后,距离家大约459米。
36.21元
【分析】每天早晚各吃一副中药,连续吃一个星期。用总价钱除以天数,求出每天吃中药花费的钱数,再除以2,求出平均每副中药的价钱。
【解析】294÷7÷2
=42÷2
=21(元)
答:平均每副中药21元。
37.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用班级数乘每班人数就是一共多少人,一共多少人就是需要多少帽子。再用帽子数量与500相比,比500小就够,反之则不够。
【解析】48×11=528(顶)
528>500
答:一共准备500顶帽子,不够。
38.1042名
【分析】已知运来小箱学生奶19箱,每箱18盒,那么小箱学生奶的总盒数就是箱数乘每箱的盒数;已知运来大箱学生奶25箱,每箱28盒,所以大箱学生奶的总盒数为箱数乘每箱的盒数;小箱学生奶的总盒数和大箱学生奶的总盒数相加,得到的和就是学生的总人数。
【解析】19×18+25×28
=342+700
=1042(名)
答:全校共有1042名学生订了学生奶。
39.能赶上
【分析】根据题意,用李叔叔从家出发的时间加上李叔叔从家到火车站需要的时间,求出到火车站的时间,再用到火车站的时间加上检票需要的时间,求出完成检票的时间,再用完成检票的时间与火车出发的时间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3:30+30分钟=14:00
14:00+20分钟=14:20
火车14:40出发,而李叔叔14:20已完成检票,所以能赶上火车。
答:他13:30从家出发能赶上火车。
40.
1408元
【分析】根据题意,买票的方案有三种,第一种方案是成人和学生分别购买各自的票;第二种方案是按团体票购买;第三张方案是购买部分团体票和学生票的组合;我们需要比较三种方案的票价,选择最低的票价方案。
【解析】学生人数:(人)
方案一:成人和学生分别购买各自的票;
(元)
方案二:按团体票购买;
(元)
方案三:8位老师和2位学生合起来购买团体票,剩下的36位学生购买学生票;
(人)
(元)
1408<1544<1840
答:8位老师和2位学生合起来购买团体票,剩下的36位学生购买学生票买票合算,最少要花1408元。
41.
57下
【分析】用总次数除以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跳的次数。
【解析】(下)
答:平均每人跳57下。
42.(1)288人
(2)12人
【分析】(1)用大组数乘每个大组的小组数算出一共多少小组,再用一共的小组数乘每个小组的人数,就是参加啦啦操比赛的总人数。
或者用每小组的人数乘小组数,算出每大组几人。再用每大组的人数乘大组数也是参加啦啦操比赛的总人数。
(2)用参加啦啦操比赛的人数除以年级数,就是每个年级多少人。再除以每个年级的班级数,就是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解析】(1)8×6×6
=48×6
=288(人)
或6×6×8
=36×8
=288(人)
答:参加啦啦操比赛的一共有288人。
(2)288÷3÷8
=96÷8
=12(人)
答:平均每班参赛的有12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