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中考冲刺模拟试题
语 文
姓名: 班级: 分数:
注意事项: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大自然的壮美山川是文人墨客安顿身心的地方,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江南春色,色彩斑斓,“ , ”(白居易《忆江南》);菊花盛开,秋色如洗,“ , ”(秋瑾《满江红》);塞外风雪,壮丽浪漫,“ , ”(岑参《白雪取送武判官归京》)。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韩愈《马说》告诉我们要坦然面对人生逆境,摒弃“ , ”的怀才不遇之感,周敦顾《爱莲说》以“ , ”两句来表现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品性。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chán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A。 【乙】小人B,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闻听得人说道: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这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shè。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chán( )杖 九霄( )云外 倚( )势 干shè( )
(2)【甲】【乙】两个选段均出自古典小说《 》,其中A是 ,B是 。(3分)
(3)【甲】【乙】两个选段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共同点是 。(2分)
(4)有人认为,A、B两个人物都具有两面性,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3分)
3.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班级开展以“低碳生活,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为渲染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注意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小安同学搜集了四幅关于“低碳”的图片,请你仿照图片①的文字格式,给另外三幅图片填写恰当的文字。(3分)
图片①:低碳购物 图片②:______ 图片③:______ 图片④:______
(3)校园减碳劝导员小志和未及时关灯的同学小华展开谈话。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志:小华,这节是户外活动课,你离开教室的时候记得关灯哦!
小华:反正这节课后还要用,开一节课也没多少电吧?
小志:其实并非如此。①
小华:你的解释让我想到了成语“积少成多”,那我以后一定记得关灯!
小志:为了让大家都树立绿色减碳意识,②
小华:好主意!大家一起养成好习惯,争当节能班级,共建绿色校园。
(4)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新闻结语,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4分)
此次系列活动,让学生以碳普惠思维思考生活,践行低碳理念。【甲】这不仅契合“生态合肥”建设要求,也是为《双碳》目标注入青春力量。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乙】为构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鼓励师生从点滴做起。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记 艾
王晓莉
①入住新居,适逢端午前夕。也不是全然崭新的购置,老房重装一次而已。但前后谋划几年,真正耗时又一年,心力体力消耗不少,因此完工时非常欣然。新居多处循旧例布置,图吉利。唯不贴对联之类的,暂且那样空着。因我一直记挂着,要在门上挂艾叶。
②从前南方过端午节,家家都是染红鸡蛋、剥粽、吃包子以及门上挂一把艾,我家也不例外。艾散发特殊的香气,几乎凛冽,却又宜人。故风俗上说挂艾可避凶。艾叶避凶是民间的说法,属意念范畴,几乎无法验证,但艾避蚊是无疑的。有艾的地方,只蚊不见,且艾的气息比熏得人头晕的蚊香不知清新多少。端午若是没挂艾,就缺了点什么似的,总觉得不够圆满。
③艾的外形颇普通,细长枝条,叶片多为宽卵形,上表为深绿色,背面覆盖着灰白色柔毛。面对一把艾,很难有与玫瑰、牡丹劈面相逢时的隆重与浪漫。艾之所以让许多人喜欢、留恋,是因为它的那一股气味。在我们的想象中,气味有时是有形的。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我们于溪边驻足,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清新,思路不再阻滞,身心被洗濯。它不腻、不甜,开混沌,一切都流畅了。
④植物的气息若分冷暖,艾必是与薄荷、梅花这些,归属到“冷香”中,它的香气让人清醒、不迷醉,它似乎也无所谓别人喜不喜欢。而合欢、栀子、含笑,这些略甜美的味道,我总觉得它们属“暖香”,带着想要盈人袖、讨人喜的愿望。世间诸多植物气息各异,每个人独迷恋其中的某一种,独被它打动,缘于它与那个人心灵相契合的程度。
⑤入住新居后,特意嘱咐家人每日上菜市场时注意有没有卖艾的。一天下班回家,抬头见新门上斜斜地悬了用红塑料绳系着的一把修长的绿草,是一束艾配了几枝菖蒲,清雅简洁,让人心生欢喜。艾叶与菖蒲都刚摘下不久,水分还没走脱,绿意饱满,比柳刚,比杨软,柔顺度刚好。家门通体深灰,安装后才觉出有股拒人于几米之外的板正与威严,又像一篇有点沉闷的文章,不知从何读起。现在,绿艾悬于其上,带着来自泥土的生命气息,像南方古村口常见的迎客樟,又像作者苦思冥想得到的某个灵动的文章标题,起了拯救全篇的效果,使冗文也有了可取处,变得让人读得下去了。
⑥端午过完,从门上把艾取下。艾枝还是直的,颜色已淡得发白。艾叶没了水分,将自己卷曲了起来,似乎是已枯已萎的征象,但它的命运并未完结。甚至可以说,它的生命才刚开始,还有很长一段路可走。因为此时的艾香并没有减弱,依旧丝丝缕缕。它说:“我在。”它说:“我枯而不死。”的确,枯的是外在的艾叶,艾的内里还活着,魂还活着。气息就是艾的魂。
⑦好多年前我从一个拆迁的小区废墟捡回来一个陶瓮,小口广肚,半米多高,应该是用于腌菜的。装腌菜的陶瓮自然也是平凡出身,清寒处世。某一年我心血来潮,端午过完顺手把一大把艾放到空空的陶瓮中,棕褐色的瓮盛了枯草色的艾,都是大地的颜色,一丝张扬的色调都没有,清静无为,却并非毫无态度。我立时觉得是绝配。我看久了这画面,恍然间觉得人有时是那陶瓮,有时是那腌菜,有时则是那一把艾。在我们家,这个陶瓮,从此成了艾叶的归宿。艾在里面从初夏一直待到秋天、冬天,第二年端午前,我再买回一捧新艾更换。于是,陶瓮里,从来没少过艾。后来流行一个词叫“侘寂”。我想,瓮里的艾叶是真正的侘寂。
⑧近年来,城市里买鲜花的人多了起来。大约自己亲自种植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续性可言,又希望空间与心情时有点缀,于是买鲜花成了流行,花费不多,却可养心数日,何乐不为。偶尔,我也会从市场买鲜花回家插瓶,或有朋友送花示谊。然而,花插入瓶中后,它的妩媚与新鲜带来的惊喜,完全不抵第二日、第三日就眼见它憔悴乃至萎败所带来的无力感,且一天比一天更不堪。连养花的水,若几日忘记更换,也会散发一股发酵的异味。
⑨艾的命运却是迥然。它连水也不需要,枯而不萎,香气幽幽,充满生机。它的香气何以一直维持着?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谜。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9日,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布置新居时多处循旧例,唯不在门上贴对联之类的,是因为记挂着要挂艾叶来避凶。
B. 第④段中写合欢、栀子、含笑味道略甜美,属“暖香”,衬托出艾草的香让人清醒、不迷醉。
C. 第⑧段写插鲜花的经历和感受,与插艾形成对比,突出艾草枯而不萎、香气恒久的特点。
D. 文章最后一段使用问句,设置悬念,引人思考,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5. 梳理概括文章中与“艾”有关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时期 事件 特征
从前南方过端午 ①________ 香气凛冽、宜人、清新
入住新居后 悬挂菖蒲和艾 ②________
端午过完 ③________ 艾枝是直的,颜色淡的发白,艾叶卷曲,但艾香并没有减弱
好多年前 捡回陶瓮插艾 ④________
6.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
(2)它说:“我在。”它说:“我枯而不死。”(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7. 参考示例,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艾草”撰写一则词条。(4分)
【示例】菱角:叶浮在水上,表面为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果、嫩果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成菱粉。
文章标题为“记艾”,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借普通的艾草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6分)
【二】(16分)
材料一: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刚需,也是基石,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近年来,由于对网络、手机的依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人的睡眠质量堪忧。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居民整体睡眠质量不过关,64%的人群睡眠质量欠佳,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睡眠质量较差人群占比22%。失眠问题也不容乐观,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完全无睡眠障碍人群仅占19%。
鉴于睡眠质量欠佳会影响到生活、工作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关注睡眠质量,提高人们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并采取行动迫在眉睫。
(摘编自《日照日报》2025年3月1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睡眠质量缘何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认为,对互联网、手机的依赖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数字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睡眠:从职业上看,不同程度涉入互联网的职业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比例均低于50%;从年龄上看,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且有52%的人在零点后入睡。
“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容易在睡前暴露于蓝光等刺激性光源下,生物钟被干扰;同时,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会形成精神依赖,这也会引发入睡困难或睡眠节律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陆林告诉记者。
除了网络依赖等不良习惯,情绪和压力也是睡眠的“拦路虎”。
“临床发现,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医师汤康敏介绍,引发失眠的原因除遗传等先天因素外,还有压力大、心理焦虑等后天因素。
(摘编自环球网,2024年11月7日)
材料四:
睡眠的稳定性对身体至关重要,不规律的作息会扰乱生物钟,使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变得混乱,进而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要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应尽量保持一致。
此外,避免睡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等,因为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影响入睡速度。睡前1小时内尽量减少电子屏幕的使用,改为阅读纸质书籍、听轻音乐或进行冥想放松,有助于更快入睡。
规律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有效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更容易入睡。
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或游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睡前2小时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保持兴奋状态,从而影响入睡速度。
(摘编自《夜空科技观》,2025年3月13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居民的整体睡眠质量不过关,失眠问题也不容乐观,关注睡眠质量迫在眉睫。
B.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且有52%的人在零点之后才入睡。
C.情绪和压力是睡眠的“拦路虎”,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
D.高强度运动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保持兴奋状态,所以睡前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10.请从材料二初中生睡眠情况调查表中归纳出两条信息。(4分)
11.根据材料三概括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3分)
进入初中以来,小林每天熬夜学习,睡前习惯性玩手机游戏,导致白天上课时精神不佳,成绩下降。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给小林提出建议。(6分)
【三】(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又翌日①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②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④刈翳⑤,梯危缒滑⑥,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⑦,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⑧,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戍,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白居易《三游洞序》,有删改)
【注释】①翌日:明天,第二天。②棹:船桨,这里代指船。③垂幢:下垂的旗帜。④芟芜:割倒杂草。⑤刈翳:清除障碍。⑥梯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⑦仰睇俯察:上下察看。⑧磷磷:同“潾潾”,水清澈的样子。凿凿:石鲜明的样子。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乐: (2)往来翕忽 翕忽:
(3)遂相与维舟岩下 相与: (4)俄而峡山昏黑 俄而: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2)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16.【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的描写角度和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60分,含卷面分5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年华的味道,浓淡相宜。回首过往,也许是妈妈包的饺子的味道温暖了你的心灵,也许是校园里丁香的味道装点了你的青春,也许是老街独特的味道浸染了你的记忆……正在长大的你刚刚开始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些味道里,留存的是你对过往的怀念,萌发的是你对人生的感悟。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以《________________的味道留在心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请以“书写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毕业典礼上演讲。
写作提示:①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先补全题目;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自拟标题。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2025年安徽省中考冲刺模拟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大自然的壮美山川是文人墨客安顿身心的地方,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江南春色,色彩斑斓,“ , ”(白居易《忆江南》);菊花盛开,秋色如洗,“ , ”(秋瑾《满江红》);塞外风雪,壮丽浪漫,“ , ”(岑参《白雪取送武判官归京》)。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韩愈《马说》告诉我们要坦然面对人生逆境,摒弃“ , ”的怀才不遇之感,周敦顾《爱莲说》以“ ,
”两句来表现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品性。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chán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A。 【乙】小人B,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闻听得人说道: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这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饭。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shè。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chán( )杖 九霄( )云外 倚( )势 干shè( )
(2)【甲】【乙】两个选段均出自古典小说《 》,其中A是 ,B是 。(3分)
(3)【甲】【乙】两个选段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共同点是 。(2分)
(4)有人认为,A、B两个人物都具有两面性,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3分)
3.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班级开展以“低碳生活,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为渲染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注意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小安同学搜集了四幅关于“低碳”的图片,请你仿照图片①的文字格式,给另外三幅图片填写恰当的文字。(3分)
图片①:低碳购物 图片②:______ 图片③:______ 图片④:______
(3)校园减碳劝导员小志和未及时关灯的同学小华展开谈话。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志:小华,这节是户外活动课,你离开教室的时候记得关灯哦!
小华:反正这节课后还要用,开一节课也没多少电吧?
小志:其实并非如此。①
小华:你的解释让我想到了成语“积少成多”,那我以后一定记得关灯!
小志:为了让大家都树立绿色减碳意识,②
小华:好主意!大家一起养成好习惯,争当节能班级,共建绿色校园。
(4)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新闻结语,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4分)
此次系列活动,让学生以碳普惠思维思考生活,践行低碳理念。【甲】这不仅契合“生态合肥”建设要求,也是为《双碳》目标注入青春力量。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乙】为构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鼓励师生从点滴做起。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记 艾
王晓莉
①入住新居,适逢端午前夕。也不是全然崭新的购置,老房重装一次而已。但前后谋划几年,真正耗时又一年,心力体力消耗不少,因此完工时非常欣然。新居多处循旧例布置,图吉利。唯不贴对联之类的,暂且那样空着。因我一直记挂着,要在门上挂艾叶。
②从前南方过端午节,家家都是染红鸡蛋、剥粽、吃包子以及门上挂一把艾,我家也不例外。艾散发特殊的香气,几乎凛冽,却又宜人。故风俗上说挂艾可避凶。艾叶避凶是民间的说法,属意念范畴,几乎无法验证,但艾避蚊是无疑的。有艾的地方,只蚊不见,且艾的气息比熏得人头晕的蚊香不知清新多少。端午若是没挂艾,就缺了点什么似的,总觉得不够圆满。
③艾的外形颇普通,细长枝条,叶片多为宽卵形,上表为深绿色,背面覆盖着灰白色柔毛。面对一把艾,很难有与玫瑰、牡丹劈面相逢时的隆重与浪漫。艾之所以让许多人喜欢、留恋,是因为它的那一股气味。在我们的想象中,气味有时是有形的。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我们于溪边驻足,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清新,思路不再阻滞,身心被洗濯。它不腻、不甜,开混沌,一切都流畅了。
④植物的气息若分冷暖,艾必是与薄荷、梅花这些,归属到“冷香”中,它的香气让人清醒、不迷醉,它似乎也无所谓别人喜不喜欢。而合欢、栀子、含笑,这些略甜美的味道,我总觉得它们属“暖香”,带着想要盈人袖、讨人喜的愿望。世间诸多植物气息各异,每个人独迷恋其中的某一种,独被它打动,缘于它与那个人心灵相契合的程度。
⑤入住新居后,特意嘱咐家人每日上菜市场时注意有没有卖艾的。一天下班回家,抬头见新门上斜斜地悬了用红塑料绳系着的一把修长的绿草,是一束艾配了几枝菖蒲,清雅简洁,让人心生欢喜。艾叶与菖蒲都刚摘下不久,水分还没走脱,绿意饱满,比柳刚,比杨软,柔顺度刚好。家门通体深灰,安装后才觉出有股拒人于几米之外的板正与威严,又像一篇有点沉闷的文章,不知从何读起。现在,绿艾悬于其上,带着来自泥土的生命气息,像南方古村口常见的迎客樟,又像作者苦思冥想得到的某个灵动的文章标题,起了拯救全篇的效果,使冗文也有了可取处,变得让人读得下去了。
⑥端午过完,从门上把艾取下。艾枝还是直的,颜色已淡得发白。艾叶没了水分,将自己卷曲了起来,似乎是已枯已萎的征象,但它的命运并未完结。甚至可以说,它的生命才刚开始,还有很长一段路可走。因为此时的艾香并没有减弱,依旧丝丝缕缕。它说:“我在。”它说:“我枯而不死。”的确,枯的是外在的艾叶,艾的内里还活着,魂还活着。气息就是艾的魂。
⑦好多年前我从一个拆迁的小区废墟捡回来一个陶瓮,小口广肚,半米多高,应该是用于腌菜的。装腌菜的陶瓮自然也是平凡出身,清寒处世。某一年我心血来潮,端午过完顺手把一大把艾放到空空的陶瓮中,棕褐色的瓮盛了枯草色的艾,都是大地的颜色,一丝张扬的色调都没有,清静无为,却并非毫无态度。我立时觉得是绝配。我看久了这画面,恍然间觉得人有时是那陶瓮,有时是那腌菜,有时则是那一把艾。在我们家,这个陶瓮,从此成了艾叶的归宿。艾在里面从初夏一直待到秋天、冬天,第二年端午前,我再买回一捧新艾更换。于是,陶瓮里,从来没少过艾。后来流行一个词叫“侘寂”。我想,瓮里的艾叶是真正的侘寂。
⑧近年来,城市里买鲜花的人多了起来。大约自己亲自种植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续性可言,又希望空间与心情时有点缀,于是买鲜花成了流行,花费不多,却可养心数日,何乐不为。偶尔,我也会从市场买鲜花回家插瓶,或有朋友送花示谊。然而,花插入瓶中后,它的妩媚与新鲜带来的惊喜,完全不抵第二日、第三日就眼见它憔悴乃至萎败所带来的无力感,且一天比一天更不堪。连养花的水,若几日忘记更换,也会散发一股发酵的异味。
⑨艾的命运却是迥然。它连水也不需要,枯而不萎,香气幽幽,充满生机。它的香气何以一直维持着?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谜。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9日,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布置新居时多处循旧例,唯不在门上贴对联之类的,是因为记挂着要挂艾叶来避凶。
B. 第④段中写合欢、栀子、含笑味道略甜美,属“暖香”,衬托出艾草的香让人清醒、不迷醉。
C. 第⑧段写插鲜花的经历和感受,与插艾形成对比,突出艾草枯而不萎、香气恒久的特点。
D. 文章最后一段使用问句,设置悬念,引人思考,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5. 梳理概括文章中与“艾”有关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时期 事件 特征
从前南方过端午 ①________ 香气凛冽、宜人、清新
入住新居后 悬挂菖蒲和艾 ②________
端午过完 ③________ 艾枝是直的,颜色淡的发白,艾叶卷曲,但艾香并没有减弱
好多年前 捡回陶瓮插艾 ④________
6.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
(2)它说:“我在。”它说:“我枯而不死。”(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7. 参考示例,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艾草”撰写一则词条。(4分)
【示例】菱角:叶浮在水上,表面为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果、嫩果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成菱粉。
8. 文章标题为“记艾”,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借普通的艾草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6分)
【二】(16分)
材料一: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刚需,也是基石,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近年来,由于对网络、手机的依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国人的睡眠质量堪忧。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居民整体睡眠质量不过关,64%的人群睡眠质量欠佳,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睡眠质量较差人群占比22%。失眠问题也不容乐观,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完全无睡眠障碍人群仅占19%。
鉴于睡眠质量欠佳会影响到生活、工作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关注睡眠质量,提高人们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并采取行动迫在眉睫。
(摘编自《日照日报》2025年3月1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睡眠质量缘何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认为,对互联网、手机的依赖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数字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睡眠:从职业上看,不同程度涉入互联网的职业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比例均低于50%;从年龄上看,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且有52%的人在零点后入睡。
“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容易在睡前暴露于蓝光等刺激性光源下,生物钟被干扰;同时,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会形成精神依赖,这也会引发入睡困难或睡眠节律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陆林告诉记者。
除了网络依赖等不良习惯,情绪和压力也是睡眠的“拦路虎”。
“临床发现,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医师汤康敏介绍,引发失眠的原因除遗传等先天因素外,还有压力大、心理焦虑等后天因素。
(摘编自环球网,2024年11月7日)
材料四:
睡眠的稳定性对身体至关重要,不规律的作息会扰乱生物钟,使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变得混乱,进而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要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应尽量保持一致。
此外,避免睡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等,因为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影响入睡速度。睡前1小时内尽量减少电子屏幕的使用,改为阅读纸质书籍、听轻音乐或进行冥想放松,有助于更快入睡。
规律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有效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更容易入睡。
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或游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睡前2小时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保持兴奋状态,从而影响入睡速度。
(摘编自《夜空科技观》,2025年3月13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居民的整体睡眠质量不过关,失眠问题也不容乐观,关注睡眠质量迫在眉睫。
B.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且有52%的人在零点之后才入睡。
C.情绪和压力是睡眠的“拦路虎”,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
D.高强度运动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保持兴奋状态,所以睡前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10.请从材料二初中生睡眠情况调查表中归纳出两条信息。(4分)
11.根据材料三概括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3分)
12.进入初中以来,小林每天熬夜学习,睡前习惯性玩手机游戏,导致白天上课时精神不佳,成绩下降。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给小林提出建议。(6分)
【三】(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又翌日①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②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④刈翳⑤,梯危缒滑⑥,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⑦,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⑧,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戍,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白居易《三游洞序》,有删改)
【注释】①翌日:明天,第二天。②棹:船桨,这里代指船。③垂幢:下垂的旗帜。④芟芜:割倒杂草。⑤刈翳:清除障碍。⑥梯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⑦仰睇俯察:上下察看。⑧磷磷:同“潾潾”,水清澈的样子。凿凿:石鲜明的样子。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乐: (2)往来翕忽 翕忽:
(3)遂相与维舟岩下 相与: (4)俄而峡山昏黑 俄而: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2)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16.【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的描写角度和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60分,含卷面分5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年华的味道,浓淡相宜。回首过往,也许是妈妈包的饺子的味道温暖了你的心灵,也许是校园里丁香的味道装点了你的青春,也许是老街独特的味道浸染了你的记忆……正在长大的你刚刚开始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些味道里,留存的是你对过往的怀念,萌发的是你对人生的感悟。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以《________________的味道留在心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请以“书写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毕业典礼上演讲。
写作提示:①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先补全题目;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自拟标题。
2025年安徽省中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共10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2.(12分)(1)(4分)禅 xiāo yǐ 涉 (2)(3分)《水浒传》 鲁智深 武松 (3)(2分)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瞬恶如仇)
(4)(3分)示例一: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例如为救素不相识的全氏父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保护林冲;但也有 脾气火爆、冲动急 躁的一面,如大闹五台山。
示例二:武松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爱憎分明、勇猛无畏,如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快活林,景阳冈打虎;但他也有猫杀无辜、冲动偏激、好面子 的一面,如打虎前不听店小二劝告,在血溅鸳鸯楼时杀害了很多无辜之人。
3.(13分)(1)示例:低碳生活点滴做起,绿色家园你我同行。(共2分。意思对即可)
(2)②低碳出行 ③低碳照明 ④低碳饮食(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3)示例:(4分)①虽然一节课的耗电量看似不多,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长期积累下来会浪费大量能源,对环境造成负担。
②我们可以张贴宜传标语(或“参与主题班会”,“在班级里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的重要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4)(4分,每题2分)①把《双碳》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②将“为构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和“鼓励师生从点滴做起”对调。
二、阅读(55分)
【一】(23分)
4. A (3分) 5. ①门上挂一把艾 ②绿意饱满,柔顺度刚好,带着来自泥土的生命气息 ③从门上把艾取下 ④枯草色,色调不张扬,清静无为,却并非毫无态度 (4分,每点1分)
6.(1)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并将艾香比作如缕流动的溪水,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艾香的清新宜人,具有洗濯身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艾香的喜爱之情。(3分)
(2)运用短句,节奏明快,短促有力,写出了艾草外表枯萎、气息长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艾的赞美之情。(3分)
7. 艾草:枝条细长,叶片多为宽卵形,上表面为深绿色,背面覆盖着灰白色柔毛,香味清新,不腻、不甜,可避蚊虫,民间也有艾叶避凶的说法。(4分)
8. ①对艾草的喜爱之情;②对艾草枯而不萎、香气幽幽、充满生机的特点的赞美之情;③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热爱之情;④对艾草清静无为、毫不张扬却坚守自我的态度的追求;⑤对外表朴素、内在完美的“侘寂”精神的欣赏。(6分,每点2分,写对三点即可)
【二】(16分)
9.D(3分)【解析】根据材料四中“因为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可知,D项中“高强度运动会刺激神经系统”说法过于绝对化。
10.①超过八成的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②近八成的初中生早晨起床时精神状态不佳。(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①对互联网、手机的依赖;②遗传等先天因素;③压力大、焦虑等后天因素。(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熬夜,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②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缓解学习的压力和内心的焦虑;③睡前不玩手机及其它电子产品,避免蓝光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速度。(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16分)
13.(4分)(1)以……为乐 (2)轻快迅疾的样子 (3)共同,一起 (4)不久,一会儿(每空1分)
14.(2分)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每处1分)
15.(6分)(1)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2)(泉水)像珍珠那样跳跃,像玉石那样四溅,使人耳目为之震撼。(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描写,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
明;【乙】文“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是正面描写,写出了泉水的动
感美、形态多样和绵延不绝的特点。(手法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乙参考译文】
第二天,(我们)将要分别,(却)不忍心离去,驾着船在江上来回航行了很久。大家喝酒喝得正尽兴时,听到石头间有泉水的声音,于是离开船上岸,徒步走入崖岸缺口。一开始看到的石头,像多层重叠起来的,像被刀削过一样,那些奇特的石头有的像伸出的手臂,有的像下垂的旗帜。接着看到了泉水,像倾泻、喷洒出来的一样,那些奇特的泉水有的像悬挂着的白练,有的像连绵不断的线。于是大家一起把船系在岩石下面,带领着仆人割倒杂草,清除障碍,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休息一会儿再向上攀登,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我们)上上下下察看,完全不见有人的踪迹,只有水和石头相互撞击,水清澈、石头鲜明,(泉水)像珍珠那样跳跃,像玉石那样飞溅,使人耳目为之震憾。从午后未时直到黄昏戌时,因为喜爱这里的景色舍不得离开。不久,峡谷中的山峦变得昏暗,云层散开,月亮出来了,月光与云气相互蕴含吞吐,忽明忽暗,(月亮)晶莹剔透,各种美妙的景象在月亮周围显现出来。即使有敏捷善辩的口才,也无法形容(这里的美景)。
三、写作(60分,含卷面分5分)
17. (55分,同2024年安徽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例文1】
老街的味道留在心底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街的味道便如陈年的酒,越发醇厚,留存在我心底,久久不散。
老街并不长,却承载着我童年的欢笑与记忆。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石板路上,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记录着无数行人的足迹。
每当夏日的傍晚,老街便热闹起来。小贩们推着小车,叫卖声此起彼伏。我最爱的是老街那家老字号的糖葫芦,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串在竹签上,宛如一串串红色的宝石。咬上一口,甜而不腻,酸中带甜,仿佛整个夏天都融化在了口中。
老街的夜晚,更有一番别样的风情。昏黄的灯光洒在石板路上,为老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街边的茶馆里,传来阵阵茶香和人们谈笑风生的声音。我时常和爷爷一起,坐在茶馆的角落里,听着爷爷讲述那些关于老街的故事。那些故事,伴随着茶香,一同留在了我的心底。
除了美食和故事,老街还承载着我对亲情的怀念。小时候,我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漫步在老街上,手牵手地走过每一个熟悉的角落。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珍惜,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份亲情的温暖。如今,我已经长大,而爸爸妈妈也渐渐老去。但每当我回到老街,那些曾经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倍感亲切。
老街的味道,是岁月的味道,是记忆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它如同一杯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每当我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只要想起老街的味道,便能找到那份坚持和勇气。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味道都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如今,我已经离开老街多年,但那份味道却如同烙印一般刻在我的心中。它是我永远的回忆和怀念,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例文2】
书写青春,逐梦未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这个特殊的时刻——毕业典礼。在这个充满离别与希望的交汇点上,我想以“书写青春,逐梦未来”为题,与大家分享我的所思所感。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它如同一本空白的书,等待着我们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或许曾迷茫,或许曾彷徨,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明白青春的真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
青春,是梦想的起点。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勇敢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我们为了心中的目标,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和拼搏,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青春,是成长的见证。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收获了欢笑与泪水。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学会了珍惜友情和感恩家人。这些成长,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青春,是回忆的珍藏。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些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日子,那些与老师们的亲切交流,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回忆。这些回忆,将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告别校园,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但请相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青春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和感悟,去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
在此,我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祝愿我们的母校蒸蒸日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