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高频易错考点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各数中是一位小数的是( )。
A.8.32 B.5.7 C.3 D.无法确定
2.超市有508箱酱油,一辆货车在运别的货物的时候顺带4箱。如果要运完,大约需要这个货车顺带几次?( )
A.127
B.128
C.126
3.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两个因式都不为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扩大到原来的25倍
4.一个草场是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这个草场的面积是( )。
A.100平方米 B.400平方米 C.10000平方米
5.一本杂志封面的面积大约是6( )。
A.cm2 B.dm2 C.m2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B.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C.0除以一个数,还得0
7.乘法的积一定比乘数( )
A.大 B.小 C.不能确定
8.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9.52×13的积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三位数
10.下图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第一步的得数是A,第二步的得数是B,A与B比较,(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山西大同九龙壁是我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长45.5m,高8m,厚二点零二米。
45.5读作:( ),二点零二写作:( )。
12.我们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 )和( ),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元6角=( )元 6分米5厘米=( )米
14.5m2=( )dm2 600cm2=( )dm2 6角8分=( )元
15.计算24×12时,我们可以这样想:24×12=24×( )+24×2,也可以这样想:24×12=24×( )×2。
16.在横线里填上“>”、“<”或“=”.
674÷24 126÷14 62÷2 620÷20
90×60 900×6 3360÷32 12×15.
17.计算下面各题
560÷4= 814÷6= 915÷7=
18.750是5的 倍.75的5倍是 .
19.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0.9786
6.0259
40.9962
20.将2、3、5、9组成两个两位数,按要求填空
(1) × 的积最大.
(2) × 积最小.
(3) × 的积末尾有0.
三、判断题
21.一位小数相加减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
22.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
23.0.09可以读成零点零九。( )
24.3.50读作三点五零。( )
25.被除数扩大为原来的6倍,除数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商扩大为原来的3倍。( )
26.任何一条线段都是轴对称图形。( )
27.不规则图形用单位方格纸测面积,单位越小测得结果越准确。 ( )
28.在一个乘法算式里,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那么积就扩大9倍。( )
29.计算185÷32时,如果把32看作30来试商,商容易偏大. .(判断对错)
30.下面哪种画法折好后,不会剪出半个人形图案?请在( )里画“〇”.
( ) ( )
四、计算题
31.脱式计算.
576÷3÷4 17×34 – 278 (601 – 246)÷5 400 - 320÷2
32.列竖式计算.
342÷3
804÷5
2040÷6.
五、改错题
33.数学医院。(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 ) ( )
改正: 改正:
六、作图题
34.用10枚同样大小硬币如图的形状,如果只许移动其中的两枚硬币,使新的图形上下对称,而且横行、竖行都是6枚硬币.那么,应该如何移动哪两枚硬币?在图上标出移动过程.
七、解答题
35.实验小学三、四、五年级共为乡村希望小学捐书360本,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书多少本?
36.林凡每分钟写5个大字,从7:28到7:40,林凡一共能写多少个大字?
37.列竖式计算.
502+289= 736﹣258= 336×4= 232×5= 932﹣223=
38.笔算下面各题.
275×4=
78×8=
306×4=
39.用竖式计算.
8.07+1.96=
15.6﹣8=
19﹣6.08=
《2025年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高频易错考点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B C C A C B
1.B
【详解】略
2.A
【详解】只要做出508÷4=127即可。
故答案为:A。
3.B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积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100×100即可求出这个草地的面积是多少,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100×100=10000(平方米)
这个草场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本杂志封面的面积,应用面积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做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本杂志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故正确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含有0的加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判断A、C两个选项,再根据减法的运算判断B选项,选出说法不对的即可。
【详解】A.一个数加上0,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加,还得原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被减数等于减数,相同两个数的差是0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0除以一个数,因为0不可做除数,0除以的这个数应该不包含0结果才得0,所以说法是不完整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C
【详解】试题分析:四种情况: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等于1,积等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0,积等于0;据此进行判断.
解:因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等于1,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等于0,积等于0;
所以在乘法中,积不能确定大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整数乘法中积同算式中的因数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8.A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9.C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乘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乘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2×13=676
52×13的积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是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的个位相乘;再是第一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二乘数的个位相乘,接着是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相乘;最后是第一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二乘数的十位相乘,依此分析即可。
【详解】假设□数最小为1,☆数最大为9,那么A的结果是25×9=225;
B的结果是25×10=250;因此B的结果大于A的结果。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四十五点五 2.02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然后按顺序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详解】45.5读作:四十五点五
二点零二写作:2.02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读、写法,需熟练掌握。
12.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0
【详解】略
13. 800 5 7.6 0.65
【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元=10角,1米=10分米=100厘米,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题。
【详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8平方米=8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500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1元=10角,7元6角=7.6元
1米=10分米=100厘米,6分米5厘米=0.65米
14. 500 6 0.68
【分析】高级单位m2换算成低级单位dm2,乘单位间的进率100;
低级单位cm2换算成高级单位dm2,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
低级单位角换算成高级单位元,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低级单位分换算成高级单位元,除以单位间的进率100。
【详解】5m2=500dm2 600cm2=6dm2 6角8分=0.68元
【点睛】本题考查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5. 10 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接着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填空。
12可以写成6×2,即求一个数乘12的结果,可以先用这个数乘6后再乘2。
【详解】12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2,即计算24×12时,我们可以这样想:24×12=24×10+24×2。
24×12也可以写成24×6×2。
16.>,=,=,<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商的位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根据商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大小,
(3)根据积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大小,
(4)分别求出两边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解:(1)674÷24因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所以商是两位数,126÷14,因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所以商是一位数,所以674÷24>126>14,
(2)620÷20同62÷2,相比被除数扩大了10倍,除数也扩大了10,它们的商不变.所以62÷2=620÷20,
(3)900×6同90×60相比,一个因数扩大了它的10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它们的积不变,所以90×60=900×6,
(4)3360÷32=105,12×15=180,105<180,所以3360÷32<12×15.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利用所以过的知识灵活的选用方法来比较大小的能力.
17. 140 135……4 130……5
【详解】解:560÷4=140;814÷6=135……4;915÷7=130……5;
故答案为140;135……4;130……5.
【分析】从百位数开始除,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前两位数除,当除不尽有余数的时候,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除以除数,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18.150,375
【详解】试题分析:750是5的多少倍,就是求750里面有多少个5,求75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75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750÷5=150,
75×5=375.
故答案为150,37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整数除法和整数乘法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
19.1,1.0,0.98,0.979;6.6.0,6.03,6.026;41,41.0,41.00,40.996
【详解】试题分析:求小数的近似值,要保留几位小数就要看它的下一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解: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0.9786 1 1.0 0.98 0.979
6.0259 6 6.0 6.03 6.026
40.9962 41 41.0 41.00 40.996
故答案为1,1.0,0.98,0.979;6.6.0,6.03,6.026;41,41.0,41.00,40.99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0. 53 92 25 39 92 35
【分析】(1)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两个数,积才最大;(2)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两个数,积才最小;(3)两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2和5,积末尾有0.
【详解】(1)53×92的积最大;(2)25×39积最小;(3)92×35的积末尾有0.
故答案为(1)53、92;(2)25、39;(3)92、35
21.√
【分析】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例如:3.2+2.5=5.7 7.6-2.3=5.3
因此一位小数相加减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分析】计算小数加法、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加法、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3.√
【分析】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解答。
【详解】0.09先读整数部分的0,再读小数点,接着读0,最后读9,读作:零点零九,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小数的读法,注意小数点后面数的读法与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读法的区别。
24.√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详解】3.50读作三点五零。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读法,注意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
25.×
【分析】除数不变时,被除数扩大几倍(0除外),商就扩大几倍;被除数不变时,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就扩大为原来的几倍;被除数扩大为原来的6倍,此时商也扩大为原来的6倍;被除数不变时,除数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此时商扩大为原来的2倍,所以最终商扩大为原来的12倍。
【详解】被除数扩大为原来的6倍,除数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商扩大为原来的3倍。这句话错误,应该是商扩大为原来的12倍。
故答案为:×
26.√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可得答案。
【详解】把一条线段沿着过它中点并且垂直于它的直线对折,所得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故答案为:√
27.√
【分析】单位越小越接近整数,据此可得。
【详解】根据分析,不规则图形用单位方格纸测面积,单位越小测得结果越准确.原图说法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准确测算方法。
28.√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一个乘法算式里,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积就乘3再乘3,即积乘9,那么积就扩大9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29.√
【详解】试题分析:把除数32看作30来试商,是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大.
解:因为被除数不变,原除数是32,看作30,变小了,故商大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在计算整数除法时试商的方法,如果把除数看小了来试商,初商就可能会偏大;如果把除数看大了来试商,初商就可能会偏小.
30.在左边的括号里画○
【详解】略
31.48,300,71,240
【详解】略
32.114;160…4;34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的前一位数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位上面,每次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解:342÷3=114;
804÷5=160…4;
2040÷6=340;
点评:此题属于除数是一位数的基本练习题,主要考查对计算法则掌握和应用.我认为重点是向学生讲清算理和算法.
33.×;×;改正均见详解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百位除起,百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645÷7中,最后一步的余数8>7,因此商1偏小,应改商2;619÷3中,商中的2应该在百位上,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应商0占位,依此解答。
【详解】
(×) 改正:
(×)改正:
34.(答案不唯一)如下图所示,将红色硬币移到绿色上面,与其重合,将黑色硬币移到蓝色硬币上面,与其重合,则形成的新图形就是上下对称,而且横行、竖行都是6枚硬币。
【详解】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同样的硬币”考虑到可以重合。
35.40本
【分析】先用360除以3计算出每一个年级捐书的数量,再用每一个年级捐书的数量除以3即可。
【详解】360÷3=120(本)
120÷3=40(本)
答:平均每个班捐书40本。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6.60个
【详解】试题分析:先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计算出一共写了多少分钟,再乘每分钟写字个数即可.
解:7时40分﹣7时28分=12分
12×5=60(个)
答:林凡一共能写60个大字.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7.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502+289=791,
736﹣258=478,
336×4=1344,
232×5=1160,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的列竖式计算.
38.1100,624,1224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
解:275×4=1100;
;
(2)78×8=624;
;
(3)306×4=1224;
.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整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数位对齐.
39.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8.07+1.96=10.03
15.6﹣8=7.6
19﹣6.08=12.9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按照各自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