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高频易错考点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王老师用一根长3.04米的竹竿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竹竿垂直插进水中的泥巴里,然后拔出来,量得插进泥巴的部分长0.2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长1.55米,河水深( )米。
A.1.23 B.1.24 C.1.25 D.1.26
2.30.102读作( )。
A.三零点一零二 B.三零点一零二 C.三十点一零二
3.0.090的计数单位是( )。
A.0.01 B.0.001 C.百分之一
4.下面的算式中,需要添上小括号,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300÷6+80 B.30×12÷4 C.420-72÷6
5.一个平行四边形一条底边上的高有( )。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6.甲袋中有8枝黄彩笔和10枝红彩笔,从袋中任意摸出一枝,下面四句话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红彩笔 B.是黄彩笔的可能性大
C.可能是黄彩笔 D.以上都不对
7.小敏想把一根长22cm的铁丝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她先剪了一段8cm长的铁丝,剩下的怎样剪才能围成三角形?下面是小敏设计的三种方案,( )方案不能围成三角形。
A.5cm和9cm B.7cm和7cm C.11cm和3cm
8.把一个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米。
A.60 B.6 C.不能确定
9.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cm和18cm,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
A.5cm B.25cm C.30cm D.38cm
10.8个人进行仰卧起坐比赛,静静做了56个,明明做了42个,庆庆做了10个,另外5个人做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庆庆多,这8个人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 )。
A.大于10小于42 B.42 C.大于42小于56
二、填空题
11.除法是乘法的( )运算,0不能作( )数。
12.小数的( )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13.一本书厚2.6厘米,10本厚( )厘米,1000本厚( )分米。
14.7.8的( )是0.078,( )的10倍是4.031。
15.三点八三写作( ),有(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
16.π、、3.14这三个数是相等的. .
17.在2.582这个数中,最高位上的2和最低位上的2相差 .
18.0.741666…写成用循环节表示的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19.李明有83元,张华有45元,他们的钱合在一起正好给各自买一本价格相同的作文书,张华应该还李明( )元。
20.小东、小明和小刚三人同在一张乒乓台上打球,他们三人轮流上场,共打了1小时,平均每人打球( )分钟。
三、判断题
21.0.19+0.5=0.69。( )
22.一百点零六六写作100.66。 ( )
2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
24.用三根一样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25.三角形的每个底都有一条对应的高。( )
26.200÷25×4=200÷100=2。( )
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5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 。( )
28.20-0.7-12.3=20-(0.7+12.3)=20-13=7 ( )
29.近似数是2.3的两位小数中,最小的是2.34。( )
四、计算题
30.直接写得数。
0.7×100= 0.26+0.35= 2.49÷10= 9.89-1.24=
25×4= 4.31+3.69= 0.41×1000= 7.48-1.08=
31.口算。
8-0.8= 206×100= 8.5-1.7= 1.2+0.8= 12×50=
70.52-2.52= 8.2+1.8= 25×4= 125×80= 3.25+6.65=
五、改错题
32.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
(1)34+37+56+173
=(34+56)+(37+173)
=100+200 改正:
=300
(2)125×32×25
=125×8×4×25 改正:
=(125×8)+(25×4)
=1000+100
=1100
(3)500÷25×4
=500÷(25×4) 改正:
=500÷100
=5
(4)99×36
=(99+1)×36 改正:
=100×36
=3600
六、作图题
33.画出下列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七、解答题
34.乐乐身高是1.53米,爸爸身高是1.85米,乐乐站在椅子上比爸爸高0.2米,椅子高多少米?
35.四(1)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去公园玩,每组8人,每张公园门票是5元,四(1)班一共需要花多少门票钱?
36.在“献爱心”活动中,某校共捐款7.02万元,其中0.6万元用于帮助孤寡老人,3.18万元用于帮助困难学生,剩下的捐到红十字会,这所学校这次捐了多少钱到红十字会?
37.过点P分别画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平行线和垂线.
38.一枝钢笔的售价是5.86元,一枝圆珠笔的售价是3.42元,小明买了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他拿出10元钱,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
39.适当步行锻炼对健康有益,对于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的最佳步数为8000~10000;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的最佳步数为6000~8000。
李老师今年65岁,早上7:00起床,晚上10:00睡觉,这是他记录的某日步行锻炼的步数。请判断一下,他当天的步行锻炼是否适当?
时段 7:00~12:00 12:01~17:00 17:01~22:00
步数 3200 3100 2800
《2025年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高频易错考点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C C C B B A
1.B
【分析】竹竿被分成了3部分,一部分插入了泥巴,一部分在水中,还有一部分露出了水面,求河水深就是求在水中的那部分竹竿的长度。因此用竹竿总长度减去插入泥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的竹竿长度就可以,据此解答。
【详解】3.04-0.25-1.55
=2.79-1.55
=1.24(米)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详解】30.102读作:三十点一零二。
故答案为:C
3.B
【详解】略
4.B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据此分析。
【详解】A.300÷6+80两级运算,先算除法,后算加法,不需要添上小括号;
B.30×12÷4同级运算,先算乘法,再算除法,需要添加小括号修改运算顺序:
30×(12÷4)
=30×3
=90
C.420-72÷6两级运算,先算除法,后算减法,不需要添上小括号;
故答案为:B
5.C
【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详解】一个平行四边形一条底边上的高有无数条。
故答案为:C
【点睛】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以画出两组不同的高。
6.C
【详解】略
7.C
【分析】已知其中一段长8cm,也就是三角形的一条边长8cm,据此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别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详解】A.5cm+8cm=13cm,13cm>9cm,可以围成三角形;
B.7cm+7cm=14cm,14cm>8cm,可以围成三角形;
C.3cm+8cm=11cm,11cm=11cm,不能围成三角形;
则剩下的剪成11cm和3cm的方案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8.B
【分析】把一个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腰=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详解】把一个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15×4=60分米=6米。
故答案为:B
9.B
【分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18+12=30(cm)
18-12=6(cm)
30>第三条边的长度>6
38>30>25>6>5
所以,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25cm。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A
【分析】已知有8个人进行仰卧起坐比赛,静静做了56个,明明做了42个,庆庆做了10个,另外5个人做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庆庆多,可以这样想:另外的5人做的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在10~42之间,而静静、明明、庆庆三个人做的个数的平均数是(56+42+10)÷3,即36,36在10~42之间,所以8个人做的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在10~42之间。
【详解】(56+42+10)÷3
=108÷3
=36(个)
即静静、明明、庆庆三个人做的个数的平均数是36,36大于10,小于42;
另外5个人做的个数都大于10个,小于42个,即他们5个人做的个数的平均数大于10,小于42,;
所以这个8个人做仰卧起坐的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大于10,小于42。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11. 逆 除
【分析】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乘法中的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一个因数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或商),另一个因数相当于除法中的商(或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无意义。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
12.末尾
【详解】依据小数的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 26 260
【分析】一本书的厚度乘10,等于10本书的厚度;一本书的厚度乘1000,等于1000本书的厚度,再把单位换算成分米即可解答。
【详解】2.6×10=26(厘米)
2.6×1000=2600(厘米)=260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0.4031
【详解】略
15. 3.83 两 0.01
【分析】根据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首先要搞清小数的位数,有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
【详解】三点八三写作3.83,有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1。
【点睛】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解答时一定要看清小数的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16.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有几个不同形式的数比较大小,一般都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大小.
解:因为=3.14,所以与3.14这两个数相等,而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它与和3.14不相等.
故判断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几个不同形式的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它们都化成小数后再比较大小.
17.1.998
【详解】试题分析:2.582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个位,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一;最低位是千分位,最低位上的“2”表示2个0.001,进一步算出两个“2”表示的数相差多少即可.
解: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一,最低位上的“2”表示2个0.001,
所以两个“2”表示的数相差:2﹣0.002=1.998.
故答案为1.998.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关键是看此数字在哪一个数位上和计数单位是什么,就有几个计数单位,进而得解.
18.0.741,0.74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循环节的意义,在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0.741666…循环节是6,再6的上边点上小圆点即可;
保留三位小数,即精确到千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四位(万分位),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解:0.741666…=0.741;
0.741666…≈0.742;
故答案为0.741,0.742.
点评:考查了如何用简便形式表示循环小数:找出循环的数字,上面点上点.同时考查了近似数及其求法:四舍五入法.
19.19
【分析】“他们的钱合在一起正好给各自买了1本价格相同的作文书”,即83加上45的和可以买2本作文书,用83加上45的和除以2,求出买1本作文书的价钱,再用1本作文书的价钱减去45,即可求出张华应该还李明多少元钱。
【详解】(83+45)÷2
=128÷2
=64(元)
64-45=19(元)
李明有83元,张华有45元,他们的钱合在一起正好给各自买一本价格相同的作文书,张华应该还李明19元。
20.40
【解析】略
21.√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0.19+0.5=0.69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小数加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2.×
【详解】略
23.×
【分析】一个数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
①如果这个数是一个整数,比如10,这时候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0”变成了100,扩大到原数的10倍;去掉“0”则变成了1,缩小为原数的10倍,数的大小是有变化的。
②如果这个数是一个小数,比如3.20,这时候在数的末尾添上“0”变成了3.200,小数大小不变;去掉“0”变成了3.2,小数大小依然不变。
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会改变。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只要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举例判断即可。
【详解】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所以说三根一样长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比如2,2,2,2+2>2,2-2<2,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的特征,能够想到等边三角形,本题就不难判断。
25.√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概念进行判断,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详解】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每个底都有一条对应的高,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三角形高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即可,该题的计算顺序是先除后乘,据此解答。
【详解】200÷25×4=8×4=32,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腰是10厘米,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10+10+5
=20+5
=25(厘米)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5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5cm。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28.√
【详解】略
29.×
【分析】近似数是2.3的两位小数中分两类情况:一类是四舍后是2.3有2.34,2.33,2.32,2.31,另一类是五入后是2.3有2.29,2.28,2.27,2.26,2.25,比较大小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近似数是2.3的两位小数中
2.34>2.33>2.32>2.31>2.29>2.28>2.27>2.26>2.25
最小的是2.2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70;0.61;0.249;8.65
100;8;410;6.4
【解析】略
31.7.2;20600;6.8;2;600;
68;10;100;10000;9.9
【解析】略
32.(1)解:×改正:34+37+56+173
=(34+56)+(37+173)
=90+210
=300
(2)解:×改正:125×32×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3)解:×改正:500÷25×4
=20×4
=80
(4)解:×改正:99×36
=(100-1)×36
=3600-36
=3564
【详解】(1)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数的两个数相加;(2)把48拆分成8×6,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把99看作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33.见详解
【分析】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
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
【详解】
34.0.52米
【分析】乐乐站在椅子上比爸爸高0.2米,则乐乐站在椅子上的高度是(1.85+0.2)米,再减去乐乐的身高就是椅子的高度。
【详解】1.85+0.2-1.53
=2.05-1.53
=0.52(米)
答:椅子高0.52米。
35.160元
【详解】5×8×4=160(元)
答:四(1)班一共需要花160元门票钱。
36.3.24万元
【分析】用总共捐款的钱减去用于帮助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7. 02-0.6-3.18
=6.42-3.18
=3.24(万元)
答:这所学校这次捐了3.24万元钱到红十字会。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
【详解】试题分析:(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AB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原来和AB重合的直角边和P点重合,过P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同理可画CD的平行线;
(2)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AB重合,沿AB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P点重合,过P沿直角边向AB画直线即可,同理可画CD的垂线.据此解答.
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的作图能力.
38.0.72元
【详解】略
39.他当天的步行锻炼不适当。
【分析】首先把李老师表格中某日步行锻炼的步数相加求出一天的总步数,再根据他的年龄65岁每天的最佳步数,比较大小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9100(步)
李老师今年65岁,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的最佳步数为6000~8000。
答:他当天的步行锻炼不适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