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光明小学全校共394人,约是( )人。
2.1.25小时=( )分 6升80毫升=( )升
3.2+4+6+8+10= .
4.( )÷24=14∶( )==( )%=( )。(填小数)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一般是( )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 )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6.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是.
7.一个圆锥是一个圆柱体积的2倍,它们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18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8.在一次体检中,小明的身高比全班平均身高高,老师把他的身高记作:,小东的身高比全班平均身高矮,应记作( )。
9.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011年是建党 周年.据统计,今年全国党员人数约为80000000人,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人.
10. %=2÷5=16: == 折.
1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判断对错)
12.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这个分数是( )。
13.如果用“﹣1200元”表示亏损了1200元,那么盈利4200元,可记作( )。
14.把13本书放进4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 )本书。
15.已知A=48×52,B=49×51,要比较A和B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A=48×52=48×(51+1)=48×51+( )×1
B=49×51=(48+1)×51=48×51+1×( )
A B
在上面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在横线上填入“>”“<”或“=”。这道题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的( )。
16.如果向北走600m记作﹢600m,那么向南走400m记作( )。
17.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18.一本书共有d页,小东每天看e页,看了f天后还剩2页,小东看了 页,还可以认为他看了 页。
19.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是 。
20.1.5公顷=( )平方米 4时30分=( )时 0.8dm3=( )mL
21.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时=( )分。
2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2cm3,高是8cm,底面积是( )cm2。
2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其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 ),最小的自然数是( ).
24.一个圆柱侧面积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
25.下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成的几何体,所有表面都涂上颜色。这个几何体一共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 )个。
26.观察你的“一拃”(),它大约长15~20 (填长度单位),用你的“一拃”量一量,这张试卷的长大约 拃。
27.从18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
∶ = ∶∶ 。
28.(1分)张阿姨织了200件毛衣,合格率为,不合格的毛衣比合格的毛衣多( )件。
29.a÷b=5,(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0.在横线上填上>、<或=。
31.a=2×2×5,b=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32.有5张数字卡片,分别标有1、2、3、4、5,从中任意抽出两张,有( )种可能情况,其中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 )可能性较大(填“偶数” 或“奇数”).
33.已知(x、y不为0),那么x与y成 比例。
34.小王与同学带了a元钱去看电影,买了5张《X﹣战警》电影票,每张b元,还剩 元.
35.一种商品打9折销售,“9折”表示原价的( )%。如果这种商品现价是180元,比原价少付了( )元。
36.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值是1.0的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7.把棱长为a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
38.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的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39.20是16的 %;20比16多 %; 千克的25%是12千克;比4.5米长20%是 米。
40.甲数的等于乙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41.× =3× = ×0.125=1
42.由15个一和45个0.001组成的数是( )。
43.1.25==75÷ = :4= %
44.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是( )时,当天13时45分到18时,中间经过了( )小时( )分钟。
45.一种精密零件长8mm,把它画在图纸上长是24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46.如图,盒子里有黑、白两种球。如果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性大。
47.一个三位数,它个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百位上的数是c,那么这个三位数是( ).
48.有21个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超排在第7位,从后往前数小伟也排在第7位,他们俩人之间有( )人。
49.用8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 .
50.按以下方式,用火柴棒搭三角形。
搭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搭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搭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搭1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搭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填空题》参考答案
1.400
【分析】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详解】394≈400
【点睛】掌握万以内数的估计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 6.08
【详解】单位换算,1小时=60分,1升=1000毫升,高级单位换到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到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3.30
【详解】2+4+6+8+10=(2+10)×5÷2=30
4. 21 16 87.5 0.875
【分析】分数的分子就是比的前项、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就是比的后项,除法中的除数。结合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能填空。百分数化小数时,去掉百分号,然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详解】==21÷24
==14∶16
=0.875=87.5%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百分数、小数、除法以及比之间的互化。
5. 长方 相等
【详解】如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一般是长方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6.,
【详解】略
7.3
【详解】略
8.﹣3
【分析】比平均身高高和比平均身高低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平均身高高记作“﹢”,比平均身高低记作“﹣”,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小东的身高比全班平均身高矮,应记作﹣3。
9. 90 8000万
【详解】解:2011﹣1921=90(周年)
80000000=8000万
故答案为90,8000万.
10.40,40,60,四
【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2÷5=2: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8就是16:4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2÷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12就是;2÷5=0.4,把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40%;根据折扣的意义40%就是四折.
【详解】解:40%=2÷5=16:40==四折.
故答案为40,40,60,四.
11.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解:例如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或
【分析】根据题意,分子、分母的乘积是12,先看12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再把它们组成真分数,从中找出最简分数即可。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最简真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真分数。
【详解】12=1×12=2×6=3×4
可以组成的真分数是:、、;
其中最简真分数是、;
所以,这个分数是或。
13.﹢4200元
【详解】略
14.4
【分析】把13本书放进4个抽屉,13÷4=3(本)……1(本),即平均每个抽屉放入3本后,还余一本书没有放入,即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要放进3+1=4本书。
【详解】13÷4=3(本)……1(本)
3+1=4(本)
【点睛】在此类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1(有余数的情况下)。
15. 48 51 < 分配律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已知A=48×52,B=49×51,要比较A和B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A=48×52=48×(51+1)=48×51+48×1
B=49×51=(48+1)×51=48×51+1×51
48<51
A<B
这道题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的分配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16.﹣400m
【分析】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相对的就用负表示。向北走记作“﹢”,那么向南走就记作“﹣”,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如果向北走600m记作﹢600m,那么向南走400m记作﹣400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17.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分析】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填写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8. ef d-2
【分析】先根据“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看了的页数”求出看了的页数,即ef页,也可以根据“这本书的总页数-剩下的页数=看了的页数”求出即可。
【详解】e×f=ef(页)
还可以认为他看了(d-2)页。
【点睛】题目里条件叙述比较丰富,因而数量关系也随之复杂,理清这里面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9.4
【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把12和16分解质因数,即可得解。
【详解】12=2×2×3
16=2×2×2×2
所以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是2×2=4。
【点睛】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20. 15000 4.5 800
【分析】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1小时=60分钟,1dm3=1000mL,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5公顷=15000平方米
4时30分=4.5时
0.8dm3=800mL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之间的互化,关键是熟记进率。
21. 3.5 10
【分析】根据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时=60分;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350÷100=3.5(平方米)
350平方分米=3.5平方米
(2)×60=10(分)
时=10分
【点睛】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转换方向是单位换算的关键。
22.9
【分析】圆柱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圆柱底面积=体积÷高,据此列式求出底面积。
【详解】72÷8=9(cm2)
所以,底面积是9cm2。
23. 34 32
【详解】略
24.6.28
【详解】(底面周长C=12.56÷2=6.28,d=2,r=1,h=2)
25. 8 4
【分析】观察几何体可知,上层有1个小正方体,下层有7个小正方体,据此得出这个几何体用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前排中间1个,后排从左往右3个,一共有(1+3)个。
【详解】1+7=8(个)
1+3=4(个)
这个几何体一共有8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4个。
26. 厘米/cm 2
【分析】结合生活实际,:“一拃”大约长15~20厘米,实际操作,用手拃一下手中试卷即可。
【详解】
“一拃”(),它大约长15~20厘米,“一拃”量一量,这张试卷的长大约2拃。
27. 2 1 18 9
【分析】先列举出18的所有因数,然后从中选出四个数,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每两个数的比值,比值相等的能组成比例;反之,比值不相等的,就不能组成比例。
【详解】18的因数有:1,2,3,6,9,18;
2∶1=2÷1=2
18∶9=18÷9=2
组成比例2∶1=18∶9。
(答案不唯一)
28.120
【详解】略
29. b a
【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a÷b=5,说明a是b的5倍,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30. < = >
【详解】略
31. 10 60
【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a=2×2×5
b=2×3×5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5=10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5×2=60
【点睛】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2. 10 奇数
【详解】略
33.反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若其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详解】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
xy=28
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
【点睛】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就看两种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34.a﹣5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得买5张电影票花了5b元,则根据数量关系:带的钱数﹣花掉的钱数=剩下的钱数,即可解答问题.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剩下的钱数是a﹣5b(元)
答:还剩 a﹣5b元.
故答案为a﹣5b.
【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35. 90 20
【分析】几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根据原价×折扣=现价,用原价-现价=便宜的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9折”表示原价的90%;
180÷90%=200(元)
200-180=20(元)
【点睛】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明确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是解题的关键。
36. 1.04 0.95
【分析】1.0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1.0最大是1.04,“五入”得到1.0最小是0.95,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值是1.0的两位小数最大是1.04,最小是0.95。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近似值找原数,四舍得到的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37.
【详解】略
38.9.6
【分析】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相等、体积比是1∶6时,说明高的比是1∶2。据此,将圆锥的高乘2,求出圆柱的高。
【详解】由分析可得:
4.8×2=9.6(厘米)
所以,圆柱的高是9.6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9. 125 25 48 5.4
【详解】(1)20÷16=125%
(2)(20-16)÷16
=4÷16
=25%
(3)12÷25%=48(千克)
(4)4.5×(1+20%)
=4.5×120%
=5.4(米)
40.4∶15
【分析】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可写出甲×=乙×,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乘法变成甲和乙的比求解。
【详解】由题可知甲×=乙×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甲∶乙= ∶=4∶15
【点睛】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的乘积等于外项的乘积,将等式变成比例是求解的关键。
41. 8
【分析】1除以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倒数。
【详解】1÷=;1÷3=;1÷0.125=8。
42.15.045
【分析】15个一,说明整数部分是15,45个0.001相当于是0.045,所以组成的小数是15.045。
【详解】由15个一和45个0.001组成的数是15.04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小数的组成以及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注意每个数位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43.20;60;5;125
【分析】把1.2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4,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15就是75÷6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5:4;把1.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125%。
【详解】1.25==75÷60=5:4=125%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44. 17 4 15
【分析】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发生变化;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表示出来即可;求经过的时间就用开始时间减去结束时间就可以了。
【详解】下午5时就是17时;
18时-13时45分=4时15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和求经过的时间,求经过时间要换算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5.30∶1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可直接求得比例尺,注意先统一单位。
【详解】24cm=240mm
240mm∶8mm
=240∶8
=(240÷8)∶(8÷8)
=30∶1
因此这幅图的比例尺是30∶1。
46.黑
【分析】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据此解题。
【详解】
据分析可知,盒子里有黑、白两种球。如果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的可性大。
47.100c+10b+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数位顺序知:这个三位数是由c个100,b个10和a个1组成的,即:100c+10b+a;据此解答即可.
解:由分析得出:这个三位数是:100c+10b+a.
故答案为100c+10b+a.
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48.7
【解析】略
49.600平方厘米,1000立方厘米
【详解】【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解答】解:棱长:5×2=10(厘米);
表面积:10×10×6=600(平方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600平方厘米;1000立方厘米
【分析】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的2倍,先计算出棱长,然后用棱长乘棱长再乘6求出表面积,用棱长乘棱长乘棱长求出体积.
50. 3 5 7 21 2n+1
【分析】可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先看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再看2个、3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火柴棒;并试着推导出一般规律,再应用到10个三角形、n个三角形。
【详解】搭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3根,
搭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3+2=5(根),
搭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3+2+2=7(根),
搭1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3+2+2+2+2+2+2+2+2+2=21(根),
搭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2n+1)根,
【点睛】数与形问题,需要我们一边研究图形的规律,一边结合数字的变化规律,推理出整个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联系,关键是理解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火柴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