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
2.如果-180米表示向南走了180米,那么+180米表示向北走了180米。( )
3.一件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指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0%。( )
4.数轴上,负数都在0的左边。( )
5.3和一个三位数相乘,积一定是三位数.( )(判断)
6.,1.2是倍数,0.3和4是因数。( )
7.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
8.如果A>0,那么A一定大于。( )
9.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10.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个锐角。( )
11.两条直线只要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
12.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给出了用算筹区分正、负数的方法。( )
13.王师傅加工了98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
14.一个袋子里装了形状、大小都相同的3个绿球和3个黄球,每次摸到1个球,摸到绿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大小是一样的。( )
15.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
16.一条直线就是一条数轴。( )
17.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
18.三角尺的最大角是钝角。( )
19.小丽在小芳的北偏西40°方向,小芳在小丽的南偏东50°方向。( )
20.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21.2平方米30平方分米= 平方米.(填分数)
22.在1到9这九个数字卡片中,抽到奇数的可能性大一些.( )
23.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不变。( )
24.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
25.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是一条射线。( )
26.近似值是9.9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9.90。( )
27.一个圆柱形水杯,水杯的体积与它的容积相等。( )
28.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路程与车轮转的周数成正比例。( )
29.把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分割成25块。( )
30.一班人数的 等于二班人数的 ,则一班的人数比二班少. ( )
31.有含糖50%的糖水若干克,又加入10克糖和10克水,含糖率还是50%. ( )
32.把一根长10米的绳子对折后,每根是原来的50%米。( )
33.用2,3,2.5和1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
34.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对齐后重叠,折痕的长度分别与这两条长边的长度相等.( )
35.要表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选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
3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7倍。( )
37.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周长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圆锥的高。( )
38.甲、乙、丙三人分一箱水果,若按1∶2∶3或3∶2∶5的比分配,则两种分法中,乙分得的一样多。( )
39.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7。( )
40.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41.由3个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看到 。( )
42.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先按3∶1放大,再按1∶2缩小,高不变,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原来的。( )
43.如图,若AE=EF=FC,BG=GH=H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 (判断对错)
4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过顶点和直径把这个圆锥切开,切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45.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不能大于60度。( )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判断题》参考答案
1.√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列在前,行在后,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小括号,据此解答。
【详解】小军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表示小军的位置在 (4,3)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
【分析】根据负数的含义解答即可
【详解】南、北方向恰好相反,相反方向的相等路程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正、负数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方向的路程。
3.√
【详解】本小题主要考查折扣、现价、原价之间的关系。打九折即现价是原价的90%,即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0% 。
故答案为:√
4.√
【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原点(0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负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数轴上所有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
所以“数轴上,负数都在0的左边”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5.×
【详解】略
6.×
【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是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进行研究,以此解答。
【详解】因为,所以,只是1.2能被0.3和4除尽,不是整除;
倍数是相对应整数而言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是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因数和倍数的研究范围是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
7.×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这时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比例尺有两种,一种是放大比例尺,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一种是缩小比例尺,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的概念。
8.×
【分析】在A>0的情况下,根据倒数的含义,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如果A=,则=1÷=4,此时A<;
故答案为:×
【点睛】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时,要分情况讨论,掌握倒数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
【分析】只要分子分母互质,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例如4和9都是合数,但是4和9互质,就是最简分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可能是最简分数,如是最简分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作为判断题,列举一个反例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即可得解。
10.×
【详解】一个直角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一个钝角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钝角,一个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所以,一个三角形最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故答案为:×
11.×
【分析】根据平行的含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需要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互相平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的含义,注意关键词“同一平面”,“不相交”。
12.√
【详解】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更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还创造性的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故答案为:√
13.×
【分析】合格率是指合格的零件的个数占全部零件的个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合格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00%=100%
王师傅加工了98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总共就两种球,且黄球和绿球数量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袋子里装了黄球和绿球,且黄球和绿球的数量都是3,所以每次摸到1个球,摸到绿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大小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
【点睛】从数量相等上去分析,掌握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基础。
15.×
【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可知,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因此,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详解】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所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圆柱侧面积的意义,圆柱的侧面积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因此,圆柱侧面积相等,底面周长、高不一定相等。
16.×
【详解】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则一条直线就是一条数轴这种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17.×
【详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不都是百分数。
18.×
【分析】1、常用的三角尺有两种规格,如下图所示:
左边三角尺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90°、60°、30°;右边三角尺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90°、45°、45°。
两种规格的三角尺的最大角都是90°。
2、直角是90°,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
结合以上两点判断正误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三角尺的最大角是90°,即三角尺的最大角是直角。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位置相对的两个物体所在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小丽在小芳的北偏西40°方向,小芳在小丽的南偏东40°方向。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的相对性,位置相对的两个物体所在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不变。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判断。
【详解】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2
【详解】试题分析:30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化成平方米再与2平方米相加即可.
解:2平方米30平方分米=2平方米.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是考查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也可把2平方米30平方分米化成230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是平方米.
22.√
【详解】在1到9这九个数字卡片中,奇数的数字有1、3、5、7、9一共5个,偶数的数字有2、4、6、8一共4个,奇数的数字所占的份数比偶数的数字所占的份数多,抽到奇数的可能性大一些,故结论是正确的.
23.×
【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高不变,圆锥的底面积扩大的倍数是体积扩大倍数的3倍。
【详解】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底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高不变,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4.×
【分析】根据奇偶的运算性质可知,奇数+奇数=偶数,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奇偶的运算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即奇数+奇数=偶数。
25.√
【详解】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60千米,速度一定,它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是一条射线。
故答案为正确。
26.×
【分析】要考虑9.9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9.9最大是9.94,“五入”得到的9.9最小是9.8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近似值是9.9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9.94,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27.×
【分析】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即物体所含物质的体积。计算体积时所需要的数据是从物体的外面去量取的;而计算物体的容积时需要的数据是从物体的里面去量取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圆柱形水杯的体积与它的容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注意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28.√
【分析】因为行驶的路程和转的周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车轮的直径一定,也就是车轮的周长一定,转动周数越多,路程就越长;即所行路程与车轮转动的周数的比值一定。
【详解】由分析可知;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路程与车轮转的周数成正比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以及判别方法的掌握。
29.×
【分析】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20÷4=5(个),所以把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分割成(5×5×5)块。
【详解】20÷4=5(个),即将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成了5行5列5层。共5×5×5=125(块),与题目不符。
故答案:×。
【点睛】此题考查立体图形的分割问题。
30.正确
【详解】略
31.√
【详解】10克糖和10克水的含糖率为50%,加入后含糖率还为50%.
32.×
【分析】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长10米的绳子对折后,每根是原来绳子长的50%。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33.
【详解】略
34.正确
【详解】略
35.错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表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36.√
【详解】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体积扩大3×3×3=27倍。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
37.×
【分析】根据圆锥的特征,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据此判断。
【详解】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因此,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周长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圆锥的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圆锥高的意义。
38.×
【分析】由题意知:按1∶2∶3分配就是把这箱苹果平均分成了1+2+3=6份,乙占了2÷6=;按3∶2∶5的比分配就是把这箱苹果平均分成了3+2+5=10份,乙占了2÷10=。据此解答。
【详解】1+2+3=6(份)
2÷6=
3+2+5=10(份)
2÷10=
>
故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按比分配知识的掌握情况。把两种分法中每人得到的分率计算出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9.×
【详解】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0+2+4=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0.×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结合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判断。
【详解】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它们之间是否相等并不知道,因此不能直接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关系,所以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结合公式作进一步判断。
41.×
【详解】从前、后、左、右都可以看到。
故答案为:×
42.×
【分析】把原来的半径看作“1”,按3∶1放大后的半径为(1×3),再按1∶2缩小后的半径为(1×3×),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原来的圆柱的体积和现在的体积,再用现在的体积除以原来的体积,即可解答。
【详解】设原来的底面半径看作“1”,按3∶1放大后的半径为(1×3),再按1∶2缩小后的半径为(1×3×),高为h。
[π×(1×3×)2×h]÷(π×12×h)
=[π×h]÷πh
=
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先按3∶1放大,再按1∶2缩小,高不变,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以及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解答。
43.正确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以得出EG=,FH=,进而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解:因为在梯形ABCD中,AB∥CD,AE=EF=FC,BG=GH=HD,
所以2EG=AB+FH,2FH=EG+CD,
所以EG=,FH=,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h
因为四边形AEGB的面积和四边形FCDH的面积和为:
(AB+EG)h+(FH+CD)h=12
所以四边形AEGB的面积和四边形FCDH的面积和是阴影部分面积的2倍,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EG=,FH=,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4.√
【分析】圆锥纵切面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圆锥底面直径,三角形高是圆锥的高,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纵切面如图,切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相等,过顶点和直径把这个圆锥切开,切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熟悉圆锥特征,想清楚纵切面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4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然后运用假设法,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假设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大于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大于180°,所以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不能大于60度。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