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 98÷6的余数是2,980÷60的余数是( )。
A.2 B.20 C.40
2.已知○+△=□,算式( )是正确的。
A.□+△=○ B.□-△=○ C.△-○=□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9 厘米,一辆汽车上午8时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A 地开向 B 地,到达B 地的时间是( )。
A.14点 B.16点 C.18点 D.20点
4.小美买了6张卡纸,上午做手工用掉了全部卡纸的,下午用的卡纸是剩下卡纸的,小美下午用了( )张卡纸。
A.1 B.2 C.3
5.这个超市每天营业( )小时。
百佳超市营业时间 8:30—21:30
A.12 B.13 C.14 D.15
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半个小人,能剪出( )个完整的小人。
A.3 B.4 C.6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六分之一
8.某工厂从甲车间调出 的人给乙车间,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的比是( )。
A.10:9 B.5:4 C.11:10 D.1:1
二、判断题
9.平均数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
1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一定是一个八位数。( )
11.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12.明明所在的四(1)班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乐乐所在的四(2)班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乐乐一定比明明高。( )
13.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
14.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
15.2米的彩带用去 ,还剩下 米。( )
16.某商品按原价提高 后标价,几周后又降价 才卖出,卖价与原价相等。
三、填空题
17.小满过后是芒种,小明爸爸承包的小麦地将迎来丰收。预计能收小麦2.43吨,每50千克装一袋,需要 个袋子才能装完;若每80千克装一袋,能装满 袋。
1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坐位体前屈”优秀标准为13.6厘米及以上, “13.6厘米”中的“6”在 位上,表示6个 。
19.如图所示,聪聪用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扑克牌摆桌面,摆满桌面一共需要 张扑克牌,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合 平方分米。
20.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为1,将这个三位数的个位移到百位前面,得到新的三位数的2倍比原数多15,则原三位数为 。
21.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22.一瓶油连瓶重2.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瓶重1.45千克,瓶里原有 千克油.
23.小学生应保证每天至少10小时的睡眠时间,君君每天早上7:10起床,他每天最迟 睡觉。
四、解决问题
24.双十一大促销,妈妈在商场看中了一件原价1200元的风衣,现在打八折,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25.甲仓有粮80吨,乙仓有粮120吨,如果把乙仓的一部分调入甲仓,使乙仓存粮是甲仓的60%,需要从乙仓调入甲仓多少吨粮食
26.小亮将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是1.5%.到期后,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
27.做同样一种零件,叶师傅4小时做了29个,徐师傅6小时做了41个。谁做得快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
28.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纸巾盒,在它的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出纸孔,出纸孔的长是14cm,宽是2cm。制作一个这样的纸巾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29.如图,是一种奶粉的成分含量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的含量占奶粉总质量的百分之几?
(2)已知蛋白质的含量是22.5克,乳脂的含量是多少克?
(3)根据这幅扇形统计图,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30.六(1)班同学去植树,休息时已栽棵数是未栽棵数的 ,后来又栽了25棵,这时已栽棵数是未栽棵数的 。六(1)班同学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五、操作题
31.如图,a和b是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试猜想∠1与∠2的关系。先猜一猜,再量一量。
六、口算与估算
32.直接写出得数
0.8×= 5.6÷= 11﹣+= 5×0.5÷5×0.5=
7.78+2.2= 73.17÷9.12≈ 0.3752= 6.3:( )=0.9
七、脱式计算
33.能简算的要简算。
八、竖式计算
34.用竖式计算
(1)26+58-34=
(2)80-42-16=
(3)63-17+33=
九、解方程
35.解方程。
(1)
(2)
(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98÷6的余数是2,980÷60的余数是20。
故答案为:B。
【分析】商不变规律中余数变化规律:除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余数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已知○+△=□,算式□-△=○ 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已知○+△=□,则□-△=○ ;□-○= △。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9÷=36000000(厘米)=360(千米)
360÷30=12(小时)
8时+12时=20时
所以,到达B地的时间是20点。
故答案为:D
【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用实际距离除以汽车的速度,求出行驶时间。用汽车出发时间加上行驶时间,求出到达B地的时间。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上午用掉的卡纸数为:
(张),
剩余的卡纸数为:
(张),
下午用掉的卡纸数为:
(张);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上午小美用掉的卡纸数,这可以通过将总卡纸数乘以来实现。然后,我们计算剩余的卡纸数,即总卡纸数减去上午用掉的卡纸数。最后,我们计算下午用掉的卡纸数,这可以通过将剩余的卡纸数乘以来实现。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解答】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半个小人,能剪出4个完整的小人。
故答案为:B。
【分析】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相当于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半个小人,能剪出4个完整的小人。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1÷(3×2)
=1÷6
=
故答案为:C。
【分析】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本题中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则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2=6倍,也就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六分之一。
8.【答案】B
【解析】【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甲比乙多的部分占甲的:×2=;
乙是甲的:1-=,
原来甲是乙的:1÷=5: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条件“ 某工厂从甲车间调出的人给乙车间,甲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相等 ”可知,甲比乙多的部分占甲的两个,把甲看作单位“1”,求出乙,然后用甲:乙,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特征作答即可。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2345678.25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不是一个八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一定是一个八位数。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十进制计数法中,只有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2.【答案】错误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体积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底面半径不一定相等,底面半径不相等的圆柱,体积也不一定相等。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作答即可。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2米的彩带用去 米,还剩下 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去 ”表示把总长度平均分成4份,用去了3份。它与“用去了米”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假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
卖价是:
1×(1+)×(1-)
=×
=,
1>,原价>卖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假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求出提高后的标价,用1×(1+);然后以此为单位“1”,在此基础上降价,也就是求(1+)的(1-)是多少,据此列式计算,然后比较原价和卖价即可.
17.【答案】49;30
【解析】【解答】解:2.43吨=2430千克
2430÷50≈49(个)
2430÷80≈30(袋)
故答案为:49;30。
【分析】第一空:小麦的质量÷一袋装的质量,商采取进一法得到的整数就是至少需要的袋子数;
第二空:小麦的质量÷一袋装的质量,商采取去尾法得到的整数就是至少需要的袋子数。
18.【答案】十分;0.1
【解析】【解答】解:13.6厘米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0.1。
故答案为:十分;0.1。
【分析】小数点后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依次是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万分之一(0.0001)……,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
19.【答案】30;1500;15
20.【答案】231
【解析】【解答】解:设原三位数的前两位数为x,则原三位数是10x+1,新三位数为100×1+x,依题意得
2(100×1+x)-15=10x+1
解得,x=23
所以原三位数是:
10x+1
=10×23+1
=231
答:原三位数为231
故答案为:231
【分析】三位数字变化前后,原三位数字的前两位数字的关系始终不变,故可设这个两位数字为一个整体x,再列方程求解
21.【答案】;4
22.【答案】2.5
【解析】【解答】解:(2.7﹣1.45)×2
=1.25×2
=2.5(千克)
所以瓶里原有2.5千克油,
故答案为:2.5.
【分析】先根据一半油重量=一瓶油连瓶重量﹣倒出一半油后油连瓶重量,求出一半油重量,再根据一瓶油重量=一半油重量×2即可解答.
23.【答案】9时10分
【解析】【解答】解:10-7时10分=2时50分
12时-2时50分=9时10分
故答案为:9时10分。
【分析】第二天的睡眠时间=7时10分,第一天的睡眠时间=10时-7时10分=2时50分;他每天最迟的睡觉时间=第一天的结束时间-第一天的经过时间。
24.【答案】解:1200×(1-80%)
=1200×20%
=240(元)
答:现价比原价便宜了240元钱。
【解析】【分析】现在打八折,即现价是原价的80%,那么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80%),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
(80+120)÷(5+3)×3
=200÷8×3
=25×3
=75(吨)
120-75=45(吨)
答:需要从乙仓调入甲仓45吨粮食
【解析】【分析】乙仓调了部分到甲仓后,乙是甲的60%,即乙与甲的比为60%=35=3:5,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算出乙现在的量为:(80+120)÷(5+3)×3=75(吨)由此可知,乙的量前后相差:120-75=45(吨),即“乙仓调入甲仓的量”
26.【答案】解:5000×1.5%×3+5000
=225+5000
=5225(元)
答:他一共可以取出5225元。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计算得出到期后小亮可以取出的利息,再加上本金5000元,即为他一共可以取出的钱。
27.【答案】解:29÷4=7(个)
41÷6=6(个)
7>6
答:叶师傅做得快些。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叶师傅做的零件个数÷叶师傅做的时间=叶师傅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徐师傅做的零件个数÷徐师傅做的时间=徐师傅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最后比较两人每小时做的零件个数即可判断。
28.【答案】解:(13×24+24×7+13×7)×2=1142(cm2)
1142-14×2=1114(cm2)
答: 制作一个这样的纸巾盒至少需要1114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解析】【分析】长方体表面积是指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公式为(长 x宽 + 长x高 +宽x高)x2。对于这个纸巾盒,先求出完整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出纸孔的面积,就可以得到制作这个纸巾盒所需硬纸板的面积。
29.【答案】(1)解:1﹣30%﹣36%﹣9%=25%
答:蛋白质的含量占奶粉总质量的25%。
(2)解:22.5÷25%×30
=90×30%
=27(克)
答:乳脂的含量是27克。
(3)解:22.5÷25%×36%
=90×36%
=32.4(克)
22.5÷25%×9%
=90×9%
=8.1(克)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下:
【解析】【分析】(1)把奶粉的成分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乳脂、乳糖、其他所占百分率就是蛋白质的百分率;
(2)先根据蛋白质的含量和所占百分率,用除法求出总量,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即可求出乳脂含量;
(3)按照(2)的方法求出乳糖和其他含量,再根据横轴表示奶粉中每种成分,纵轴表示每种成分的含量,绘出条形统计图。
30.【答案】解:25÷( - )=120(棵)
答:六(1)班同学一共要栽120棵树。
【解析】【解答】解:25÷( - )
=25÷( - )
=25÷
=25×
=120(棵)
答:六(1)班同学一共要栽120棵树。
【分析】休息时已栽棵数是未栽棵数的 ,已栽棵数占1份,未栽棵数占5份,总棵树是(5+1)份,已栽棵数是总棵数的 ;
这时已栽棵数是未栽棵数的 ,已栽棵数占3份,未栽棵数占5份,总棵树是(5+3)份,已栽棵数是总棵数的 ;
与 的分率差对应的棵数是25棵;
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即树的总棵树。
31.【答案】解:∠1+∠2=180°。用量角器量出∠1=60°,∠2=120°。
【解析】【分析】两条平行线与同一条直线相交,相交组成的角中,相邻的两个角的和是180°,然后用量角器测量,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2.【答案】
0.8×=0.6 5.6÷=6.4 11﹣+= 5×0.5÷5×0.5=0.25
7.78+2.2=9.98 73.17÷9.12≈8 0.3752=0.140625 6.3:7=0.9
【解析】【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3.【答案】解:
=(+)×
=1×
=
=1×12
=12
=×-×
=-
=
=+
=
【解析】【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 (+)=1,然后再乘;
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括号外面的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4.【答案】(1)解:26+58-34=50
(2)解:80-42-16=22
(3)解:63-17+33=79
【解析】【分析】100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100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继续减。
35.【答案】(1)3x+6.3=10.5
解:3x+6.3-6.3=10.5-6.3
3x=4.2
3x÷3=4.2÷3
x=1.4
(2)解:
(3)解:3x=0.5×12
3x=6
x=2
【解析】【分析】(1) 利用等式的性质,通过在等式两边进行相同运算,逐步求出未知数的值。
(2) 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方程左边的式子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解方程。
(3)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来求解方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