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评选最优班集体—— 执行结果
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本课的项目主题是运动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针对同一个年级,评选最优班集体。要评选最优班集体,就要先累加计算各班各个比赛项目获得的积分,算出所有班级的积分后,找出积分最多的班级,即为该年级的最优班集体。
二、学习基础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体验身边的算法,并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算法。且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对算法执行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确定算法执行的方式,推演算法的执行过程。五年级学生具备验证算法执行结果的认知基础,但对于程序中抽象指令的理解仍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教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算法的执行过程。
三、问题梳理
1.素养问题
怎样通过分析算法的执行结果,来确定算法设计是否正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2.项目问题
(1)如何确定评选最优班集体的规则?
(2)如何计算各班级团体总分?
(3)如何程序实现确定最优班集体?
四、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素养目标
针对简单问题,能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
(2)项目目标
根据比赛名次找出团体总分最高的班级。
2.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能分析程序推算班级得分情况并确定最优班集体;能调整程序参数,验证执行结果。
(2)学习难点
能阅读并修改程序,说出程序中具体变量和具体指令的作用。
五、学习策略
本项目的学习活动侧重要求学生对包含中间结果的算法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先结合实际,确定最优班集体的评选规则,再明确单项比赛前几名的赋分方法。累加班级团体总分后,通过比较,得分最高的班级为最优班集体。计算班级分数环节的重点是体验程序中的运算。通过阅读和修改程序,理解程序运行的流程。重点在描述算法的基础上,分析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要求编程实现,能够阅读理解、修改程序从而达到体验程序验证的目的。
六、环境与资源
1.教学环境
安装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网络教室。
2.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源程序、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
七、学习评价
1.指向素养
(1)能通过编程、阅读理解、调整参数等形式验证算法的执行结果。
(2)通过分析算法的执行结果确定算法是否正确,结束后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2.指向项目
(1)能设计并描述评选最优班集体的算法。
(2)累加各项目得分,计算出班级运动会得分。
评分项目 评价等级
知识性:能通过编程、阅读理解、调整参数等形式验证算法的执行结果,成功评选出最优班集体。 ☆☆☆☆☆
协作性:小组成员间是否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
参与度:每位成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
在本次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
八、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 学习支持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确定项目 运动会结束了,如何根据成绩评选出五年级的最优班集体。 志愿者李徽准备设计程序来完成这项任务,他该如何做呢?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项目的热情。
项目准备 设计算法 活动1:确定评选规则和流程 1.通过搜索引擎,了解运动会团体总分一般赋分规则,确定单项比赛前几名的赋分方法。 2.明确规则通过累加单项比赛的名次得到班级团体总分,团体总分最高的班级为最优班集体。 3.想一想,填一填,如何才能评选出最优班集体在学习任务单中完善流程图。 学生汇报交流,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1.提供“百度”搜索引擎,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 2.通过设计算法流程图, 帮助学生构建“输入—— 计算——输出” 的算法模型。 联系实际,要想评选最优班集体,要知道每个班级团体总分才可以,所以要先制定评选规则,给不同名次分别赋分。 通过设计算法流程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实践 输入计算 活动2:计算班级团体总分 1.修改赋分参数 (1)学生体验程序“计算班级团体总分”,观察给定的程序中“计算班级团队总分”积木块,根据赋分规则调整相应的参数。 (2)进一步观察程序,思考:输入“99”和“00”这两个指令的作用是什么? 先观察思考,再尝试验证后总结这两个指令的作用。 全班交流。 2.输入班级单项名次 学生进一步体验程序“计算班级团体总分”,输入学习任务五1班的各单项名次,累加班级团队总分。 根据评选赋分规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程序中相应参数的修改。 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予以指导。 直接阅读程序分析变量与指令的作用对学生难度较高。把编好的程序发给学生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理解程序积木块和指令的作用。
项目验证 输出结果 活动3:比较班级团体总分 请分析“评选最优班集体”积木块中指令的功能。 引导学生联想上节课找出跳绳比赛第一名成绩的算法,发现使用的是同样的算法,仅实现指令略有区别。 活动4:确定评选结果 参考学习任务单提供的五年级各班成绩一览表,先利用纸笔推演结果,再完整输入各班各单项的名次进行程序验证。 程序验证的执行结果与推演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找一找原因。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响执行结果的几个关键指令。 如:将变量i设为1;重复执行的次数为各班团队总分的项目数;将班级序号设为i。 提醒学生在程序验证时时,要正确使用指令“99”和指令“00”。 通过分析程序,学生会发现,确定最优班集体的算法就是从一组数中找出最大值。通过对指定指令作用的描述,进一步强化对算法的理解。 让学生先预设结果,再进行程序验证,通过执行结果合理辨析算法的正确性,建立算法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项目评价 总结拓展 1.小组展示程序作品,汇报程序的执行过程,全班点评交流。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用算法求解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时,要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就必须要掌握对算法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的方法。想一想,如何验证算法的执行结果呢?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完善板书。通过阅读程序、调整参数、推演结果等方式对算法执行结果进行验证,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根据学习任务单,总结本课项目的学习收获,完成项目评价,对自己的项目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4.思考:对于“评选最优班集体”算法的执行结果,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请说一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辨证的态度看待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14课 评选最优班集体
—— 执行结果
阅读程序
调整参数 预期目标
推演结果
十、附件
学习任务单
项目名称 评选最优班集体——执行结果
小组名称 第 组 组员:
学习活动 活动1:确定评选规则和流程
1.结合知识卡片,了解运动会团体总分的计分规则。 我们发现运动会团体总分的计分规则是:第一名计( )分,第二名计( )分,第三名计( )分,第四名计( )分。
2.想一想,填一填,完善评选最优班集体的算法流程图。
活动2:计算班级团体总分
1.打开Scrathc程序,观察给定的程序中“计算班级团队总分”积木块,根 据赋分规则调整相应的参数。 2.观察并体验程序,得出: 指令“99”的作用是( ), 指令“00”的作用是( )。 3.根据下面统计表,尝试输入五1班的各单项名次,累加五1班团队总分。
活动3:比较班级团体总分
请分析“评选最优班集体”积木块中指令的功能。
活动4:确定评选结果
参考五年级各班成绩一览表,先利用纸笔推演结果,再完整输入各班的单项名次进行程序验证。 我们通过纸笔推演的最优班集体是( ); 验证程序的执行结果是否与推演的结果一致?(一致、不一致)如果不一致,找一找原因。
学习评价 评一评,请对本节课你们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分项目评价等级知识性:能通过编程、阅读理解、调整参数等形式验证算法的执行结果,成功评选出最优班集体。☆☆☆☆☆协作性:小组成员间是否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参与度:每位成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本次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