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北师大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北师大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2 11: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检测卷(北师大版)
一、填空题
1.□÷6=25……□,余数最大可以填   ,这时被除数是   。
2.在横线上填上“>”“<”或“=”。
60×40   800×30 5600÷7   900÷3
0.9元   9角 700平方厘米   70平方分米
3.3kg苹果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   ,每人分得   kg。
4.将40个同样大小的红灯笼和黄灯笼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列,那么黄灯笼有   个,黄灯笼的个数占全部灯笼的   ,红灯笼的个数占全部灯笼的   。
5.★÷32=10.....■,■最大是   。被除数★最大是   。
6.4□8÷4,如果商的中间有0,□里有   种不同的填法。
7.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7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019年9月,林林上一年级了。他的学校占地12500   ,操场一圈有200   。林林最喜欢大课间的锻炼活动,在40   的时间里,他和同学们跑步、跳操、做游戏,非常快乐。经过锻炼,他现在身高136   ,体重32.5   ,都达到了标准值。
9.正方形的面积是0.36平方米.如果边长扩大10倍,正方形的面积扩大   倍,是   平方米.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10倍,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10.一个盒子里有400枚棋子,其中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各200枚,我们对这些棋子做如下操作:每次拿出2枚棋子,如果颜色相同,就补1枚黑色棋子回去;如果颜色不同,就补1枚白色的棋子回去.这样的操作,实际上就是每次都少了1枚棋子,那么,经过399次操作后,最后剩下的棋子是   颜色(填黑或者白)
11.2桶水重25千克,20桶水重   千克,   桶水重1吨。
12.根据下面算式的规律,直接填出下面括号中的数。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   
   ×55=   
二、判断题
13.1□×3□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14.在除法里,被除数中间没有零,商中间就没有零。(  )
15.两个数的积是120,如果一个数乘5,另一个数除以5,积还是120。(  )
16.小明吃了一块蛋糕的,小希吃了这块蛋糕剩下的,他俩吃得一样多。 (  )
17.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12厘米。(  )
18.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19.千克既可以看成是1千克的 ,也可以理解成5千克的 (  )
20.面积都是12平方分米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  )
21.甲、乙、丙三个同学,甲不是最高的,乙是最矮的,那丙是最高的。(  )
2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一定大。 (  )
三、单选题
23.下面图案(  )不是旋转变换得到的。
A. B. C. D.
24.笑笑做了36朵花,是妙想做的3倍,妙想做了(  )朵花。
A.9 B.12 C.98 D.108
2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6.要想得到下边的图案,应该将正方形的纸按(  )方式剪掉涂色部分。
A. B. C.
27.如图所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a、b、c的面积相等 B.b的面积最大,c的面积最小
C.a的面积最大,b、c都比较小 D.a、b面积相等,c比较小
28.妈妈拼一幅拼图,第 1天拼了这幅拼图的,第2天拼了剩下的,两天拼的拼图块数相比,(  )。
A.第1天多 B.第2天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29.极限游泳馆门票,一次35 元。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
a卡:卡收费5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8元。
b卡:卡收费2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3元。
c卡:卡收费4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18元。妙妙一年游泳次数为50~55次,她选择下列(  )方案更划算。
A.不办理会员年卡 B.办理a卡
C.办理b卡 D.办理c卡
30.91里连续减去7,最多能减多少次?列成算式是(  )。
A.1-7 B.91×7 C.91÷7
31.下面(  )的商最接近60。
A.302÷5 B.162÷2 C.632÷6
32.计算25×41时,用十位的2乘41时,得到的是(  )。
A.82个一 B.82个十 C.82个百
四、计算题
33.直接写出得数。
6.3+2.7= 52×20= 4200÷6= 0÷420= 72×49≈
7.8-3.6= 241÷6= 400÷8= 180×5= 281÷9≈
34.脱式计算。
576÷8÷8 160+240÷5 (400-22) ÷9 23×42÷7
35.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708÷3= ②618÷6= ③※723÷8=
④12×24= ⑤27×45= ⑥※406÷7=
36.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
五、作图题
37.图形与变换。
⑴画出图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
⑵画出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C。
⑶画出图形B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D。
六、解决问题
38.某小学组织18个班的学生进行“纪念武训先生诞辰”征文活动,平均每个班有43人,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
39.有一大一小两块正方形试验田,他们的周长相差米,面积相差平方米,那么小正方形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0.丁丁从星期三开始读一本童话故事书,并且每天记录读到了哪一页(如下表)。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读到的页码 36 79 118 158 194
(1)丁丁星期四到星期日一共读了多少页?
(2)这本童话故事书一共有290页,剩下的要在3天内看完,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1.某段高速公路长40000米,宽50米,这段高速公路占地面积多少公顷 合多少平方千米
42.如下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m。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3. 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如果每公顷收10吨玉米,这块玉米地能收多少吨玉米
44.赵丽知道了一些有关1吨的知识,在推测1吨大约有多少时,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下面的推测:
赵丽林明调查了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
请你从林明的调查结果中任选一项,用赵丽的方法推测1吨的物品有多少。
45.四年级336名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便于管理,老师把这些学生平均分成7队,每队平均分成6组。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学生?
46.某品牌的运动鞋搞促销活动,一双运动鞋标价560元,A、B两个商店都在搞促销活动。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47.每个蟹(xiè)粉小笼包2元,今天早上早餐店一共做了81笼全部售完,一共卖了多少元?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5;155
【解析】解:□÷6=25……□,余数最大可以填5,
□=25×6+5
=150+5
=155。
故答案为:5;155。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所以除数一定时,余数最大=除数-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
【解析】60×40 =2400,800×30 =24000,所以60 ×40<800×30;
5600÷7 =800,900÷3 =300,所以5600 ÷7>900÷3;
0.9元=9角;
700÷100=7平方分米,所以700平方厘米<70平方分米 。
故答案为:<;>;=;<。
【分析】算式的大小比较,可以先算出两边算式的积或者商,再比较两边积或商的大小,即可得出算式的大小;
1元=10角,所以0.9元=9角,先把单位换算成同一个,再比较大小;
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先把单位换算成同一个,再比较大小。
3.;
【解析】解: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每人分得3÷5=(kg)。
故答案为:;。
【分析】把苹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确定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用苹果的总重量除以5即可求出每人分得的重量。
4.12;;
【解析】解:40÷6=6(组)······4(个)
40-28=12(个)
6×4+4=28(个)
12÷40=
28÷40=。
故答案为:12;;。
【分析】按照“4红2黄”6个灯笼为一组循环,第40个灯笼循环了6组剩余4个,黄灯笼的个数=组数×平均每组黄灯笼的个数;红灯笼的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红灯笼的个数+剩余的个数,黄、红灯笼分别占总数的分率=黄、红灯笼分别的个数÷总个数。
5.31;351
【解析】解:★÷32=10.....■,余数最大是31,被除数最大是:32×10+31=351。
故答案为:31;351。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小于除数,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先确定最大的余数,然后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求出被除数。
6.4
【解析】解:4□8÷4,如果商的中间有0,□里有4种不同的填法。
故答案为:4。
【分析】①被除数的百位和除数相同或者百位数字是除数的整倍数(保证了商是三位数,这样才可能中间有0);②被除数的十位比除数小;满足以上两条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有0。本题□中的数需小于4,故可以填0,1,2,3。
7.;0.7
【解析】解: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7份是,用小数表示是0.7。
故答案为:;0.7。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8.平方米;米;分钟;厘米;千克
【解析】解:2019年9月,林林上一年级了。他的学校占地12500平方米,操场一圈有200米。林林最喜欢大课间的锻炼活动,在40分钟的时间里,他和同学们跑步、跳操、做游戏,非常快乐。经过锻炼,他现在身高136厘米,体重32.5千克,都达到了标准值。
故答案为:平方米;米;分钟;厘米;千克。
【分析】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题中的数字选择合适的单位。
9.100;36;100;1000
【解析】10×10=100,0.36×100=36(平方米);10×10=100,10×10×10=1000 。
故答案为:100;36;100;1000 。
【分析】从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以看出,边长扩大10倍,面积扩大10×10倍;从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可以看出, 棱长扩大10倍,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10×10倍,体积扩大10×10×10倍。
10.黑
【解析】解:由于起初白子200枚是偶数,若同色,补黑子1枚,白子仍为偶数;若异色,补白子1枚,白子仍为偶数。因此最后1枚不可能是白子,故应是黑子。
故答案为:黑。
【分析】根据数字的奇偶性解答,两种情况下无论怎样操作,白子都是偶数,因此最后一枚就不可能是白子。
11.250;80
【解析】解:20÷2×25
=10×25
=250(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25×2
=40×2
=80(桶)
故答案为:250;80。
【分析】20桶水的质量=20桶水是2桶水的倍数×2桶数的质量;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000千克÷25千克=40倍,40×2=80桶。
12.2025;55;3025
【解析】解:45×45=2025
55×55=3025
故答案为:2025;55;3025。
【分析】观察已知算式,两个因数相同且个位数字都是5,积的后面两位数字都是25,前面的数字是因数的最高位数字×(最高位数字+1),按照这样的规律计算即可。
13.正确
【解析】 1□×3□ 十位上的数字已确定,要保证这个算式的结果最大,个位都应是9,19×39≈800,算式结果最大时是三位数,所以 1□×3□的积一定是三位,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具体题目具体再作分析。
14.错误
【解析】解:在除法里,被除数中间没有零,商的中间可能有零,也可能没有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除到被除数中间某一位时,如果不能商1就商0,所以商的中间是否有0与被除数中间是否有0无关。
15.正确
【解析】解:两个数的积是120,如果一个数乘5,另一个数除以5,积还是12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乘法计算中,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16.正确
【解析】解:把蛋糕平均分成3份,小明吃了,也就是吃了其中的1份,剩下2份。小希吃了这块蛋糕剩下的,已知剩下2份,吃了其中的,也就是把剩下的蛋糕分成2份,吃了其中的一份,相当于小明吃了1份,小希吃了1份。即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小希也吃了这块蛋糕的。因此他们吃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则把蛋糕平均分成3份,小明吃了其中的一份,接着算出小希吃了这块蛋糕的多少,再把小希吃了这块蛋糕的多少和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多少进行对比即可。
17.正确
【解析】9=3×3,
3×4=12(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3厘米,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应用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计算并判断。
18.错误
【解析】周长和面积不能比较大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量,不能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19.正确
【解析】解:“1千克的”即把1千克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份是1÷6=千克,取其中的5份即5×=千克,因此,说法成立;
“5千克的”即把5千克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一份是5÷6=千克,因此,说法成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据此可以解答。
20.错误
【解析】解:12=6×2=4×3,
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6分米、2分米或4分米、3分米。
则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6+2)×2=16(分米)或(4+3)×2=14(分米)
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一定相等,即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将长方形面积的数值进行分解(12=6×2=4×3),即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6分米、2分米或4分米、3分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1.正确
【解析】 甲、乙、丙三个同学,甲不是最高的,乙是最矮的,那丙是最高的,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逻辑推理,根据条件“甲不是最高的”可知,乙或丙可能是最高的,再根据条件“乙是最矮的”可以推出:丙是最高的,据此判断。
22.正确
【解析】假设它们的周长均为40,则正方形的边长:40÷4=10,正方形的面积:10×10=100;
长方形:长+宽=40÷2=20,当长=11时,宽=9,长方形面积:11×9=99;100>99。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
23.C
【解析】解:C项中的图形不是旋转变换得到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旋转现象是指图形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一种运动现象,据此作答即可。
24.B
25.B
【解析】解:图一和图四是轴对称图形,共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6.A
【解析】A:这样剪掉涂色部分能得到右边的图案;
B:剪掉涂色部分得到两个图形;
C:剪掉涂色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A。
【分析】折叠后剪掉涂色部分,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根据剪掉的部分判断即可。
27.D
【解析】假设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1=1,
a图的面积:1×6=6;
b图的面积:4÷2+4×1=6;
c图的面积:3×2÷2+(1+3)×1÷2
=3×2÷2+4×1÷2
=3+2
=5,
对比可知,a、b面积相等,c比较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面积计算,假设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则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1=1,有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个1;分别求出各图的面积,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28.A
【解析】解:第 1天拼了这幅拼图的,是把整幅拼图看作单位“1”;第2天拼了剩下的,是把剩下的拼图看作单位“1”;两天拼的单位“1”不同,则第一天拼的多。
故答案为:A。
【分析】虽然两天都是拼图,但是两天拼图的单位“1”不同,单位“1”大的,则拼的就多一些。
29.D
【解析】解:A:50×35=1750(元), 55×35=1925(元), 1750元~1925 元,A错误;
B:50×28+50=1450(元), 55×28+50=1590(元), 1450元~1590 元,B错误;
C:50×23+200= 1350(元), 55×23+200=1465(元), 1350元~1465 元,C错误;
D:50×18+400=1300(元), 55×18+400= 1390(元), 1300元~1390元。通过比较发现, 办理c 卡更划算,A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计算出a卡、b卡、c卡所需的费用,通过比较得出哪一个方案最划算。
30.C
【解析】解:列成算式是91÷7。
故答案为:C。
【分析】从91里连续减去7,最多能减的次数,是求91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
31.A
【解析】解:A:302÷5=60……2;
B:162÷2=81;
C:632÷6=105……2;
所以最接近60的是302÷5。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商,根据商的大小选择最接近60的算式即可。
32.B
【解析】解:用十位的2乘41时,得到的是82个十。
故答案为:B。
【分析】十位的2是2个十,2个十乘41等于82个十。
33.6.3+2.7=9 52×20=1040 4200÷6=700 0÷420=0 72×49≈3500
7.8-3.6=4.2 241÷6=40......1 400÷8=50 180×5=900 281÷9≈30
【解析】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在结果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做整十数,然后再计算;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做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34.9;208
42;138
35.解:①708÷3=236
②618÷6= 103
③723÷8=90......3
验算:
④12×24=288
⑤27×45= 1215
⑥406÷7=58
验算:
【解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6.(1)解:8+5=13(厘米)
14×13=182(平方厘米)
8×8=64(平方厘米)
182+64=246(平方厘米)
(2)解:7×3=21(厘米)
21×14=294(平方厘米)
14-7=7(厘米)
7×7×2=98(平方厘米)
294-98=196(平方厘米)
【解析】(1)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左边长方形面积加上右边正方形面积就是图形的总面积;
(2)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就是图形的面积。空白部分相当于两个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37.解:
【解析】(1)先数一数三角形各边占的格数,按2:1放大,则各边长度分别扩大2倍,据此作图;
(2)画旋转图形的方法:把图形的每个点与旋转中心连接,再量出题目要求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次连接;
(3)平移作图的步骤:①找出能表示图形的关键点;②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③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据此作图即可。
38.解:43×18=774(名)
答:一共有774名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
【解析】一共参加征文活动的人数=平均每个班的人数×班级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9.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x米
10(x+10+x)=220
2x+10=22
x=6
6×6=36(平方米)
答:小正方形实验田的面积是36平方米
【解析】分析图形,根据周长差40米,可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差40÷4=10米.观察两个图形的联系可知b图面积就是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差220平方米,b图中长方形的宽是10米,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X+10)米,b图中的长包含小正方形的一个边长和大正方形的一个边长,即2x+10,利用面积差列方程即可.
40.(1)158页
(2)32页
41.解:40000×50=2000000(平方米)=200公顷
200公顷=2平方千米
答:这段高速公路占地面积200公顷,合2平方千米。
【解析】这段高速公路的占地面积=这段高速公路的长×这段高速公路的宽,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42.解:6×6-4×4
=36-16
=20(平方米)
答: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平方米。
【解析】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3.解:600×300=180000(平方米)=18(公顷)
18×10=180(吨)
答:这块玉米地能收180吨玉米。
【解析】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10000=公顷;玉米地的公顷数×每公顷收玉米的吨数=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的吨数。
44.解:1箱啤酒10千克,10箱啤酒100千克,100箱啤酒1000千克,也就是1吨有100箱啤酒那么重。
【解析】1吨=1000千克,10个100是一千,所以1吨有100箱啤酒那么重。
45.解:336÷7÷6
=48÷6
=8(名)
答:平均每组有8名学生。
【解析】平均每组有学生的人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人数÷平均分的队数÷每队分的组数。
46.(1)解:A商场:560×70%=392(元)
B商场:560÷100=5(个)……60(元)
560﹣5×35
=560﹣175
=385(元)
答:在A商场买需要392元,在B商场买需要385元。
(2)解:385<392
答:选择B商场更省钱。
【解析】(1)A商场:原价×折扣=售价;
B商场:满100减35,满200减35×2,满300减35×3,满500减35×5;
原价-减少的钱数=售价。
(2)哪个商场便宜,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47.解:2×6=12(元)
12×81=972(元)
答:一共卖了972元。
【解析】一共卖的钱数=平均每个蟹粉小笼包的价钱×每笼的个数×卖出的笼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