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生物大分子合成高分子课件(共1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生物大分子合成高分子课件(共11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6-22 18: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1张PPT)
第九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35讲 生物大分子 合成高分子
复习要点 1.了解糖类、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生物功能。3.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合成简单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4.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5.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第*页
考点1 糖类
1. 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笔记:(2023浙江1月)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都是多羟基醛及其缩合产物(×)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Cm
(H2O)n 
碳水化合物 
A 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3)分类
笔记:高考中以新材料、科技、传统文化为素材,如(2022天津)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种单糖(×)
2. 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1)
名称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二者关系
葡萄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OH 、  —CHO  同分异构体
果糖 C6H12O6 CH2OH(CHOH)3COCH2OH
 —OH、  —OH 
CH2OH(CHOH)4CHO
—OH 
—CHO
CH2OH(CHOH)3COCH2OH
—OH 
(2)
笔记:①(2023湖南)葡萄糖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②(2023辽宁)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③(2024北京)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核糖与脱氧核糖
核糖与脱氧核糖分别是生物体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戊糖。
3. 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比较项目 蔗糖 麦芽糖
相同点 组成 分子式均为  C12H22O11 
性质 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不同点 是否含醛基 否 是
水解产物  葡萄糖 和  果糖  葡萄糖
相互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笔记:(2024浙江1月)麦芽糖与稀H2SO4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C12H22O11 
葡萄糖 
果糖 
葡萄糖
4. 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①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属于多糖,分子式都表示为(C6H10O5)n①。
②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2)不同点
①通式中n值不同。
②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笔记:(2023海南)土豆片遇到碘溶液,呈蓝色(√)
(3)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B 题组集训提升能力
题组一 糖类结构与性质
A. 分子式为C8H14O6N
B. 能发生缩聚反应
C. 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 分子中含有σ键,不含π键
B
解析: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D-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8H15O6N,错误;B项,该物质分子中含有多个—OH,可以发生缩聚反应,正确;C项,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该物质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醚键和酰胺基,官能团种类不同,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错误;D项,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酰胺基,酰胺基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碳氧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错误。
A. 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 发酵制醇阶段有CO2产生
C. 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
D. 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解析: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A正确;发酵制醇阶段发生反应:C6H12O6(葡萄糖) 2C2H5OH+2CO2↑,B正确;发酵制酸阶段生成的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正确;发酵制酸阶段乙醇在酶的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酸,D错误。
D
①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
②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③麦芽糖、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2022·浙江6月选考)
④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⑤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4~5 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⑥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2022·广东化学)
⑦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2022·广东化学)
③⑥ 
解析:大多数糖类化合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恰好为2∶1,因此通常用通式CnH2mOm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都是2∶1,如脱氧核糖的分子组成是C5H10O4;而有些物质虽符合此通式,从结构上看却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2H4O2。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因此并不是所有糖类都有甜味,故①错误。葡萄糖是单糖,无法水解,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不是水解反应,故②错误。葡萄糖、麦芽糖均含有醛基,属于还原糖,都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③正确。淀粉水解液中含有NaOH,能与碘反应,因此溶液不变蓝也可能是碘完全与NaOH反应了,不能证明淀粉完全水解,故④错误。淀粉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即反应环境为酸性,而银镜反应必须是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故应先向淀粉的水解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才能看到有光亮的银镜产生,故⑤错误。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或酶催化下可彻底水解成葡萄糖,故⑥正确。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都含有氧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故⑦错误。
题组二 糖类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
①⑥
解析: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故①正确;合成硝化纤维和醋酸纤维需要用到纤维素,聚酯纤维是醇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不需要用到纤维素,故②错误;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征反应,木材纤维遇碘不发生颜色改变,故③错误;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故④错误;糯米中含大量的淀粉,在人体内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病人不宜吃粽子,故⑤错误;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
A. 1 B. 2 C. 3 D. 4
B
题组三 糖类水解实验
解析:第1处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时,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否则作水解催化剂的酸会与氢氧化铜反应,导致实验失败,题干实验过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却并碱化;第2处错误: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则NaOH与玻璃塞中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共2处错误。
第*页
考点2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1.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概念
氨基(—NH2) 
羧基(—
COOH) 
H2N—CH2—COOH 
A 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2)性质
①两性
甘氨酸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②氨基酸的成肽规律①
a.2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形成4种二肽
如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后,可以在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在不同分子之间,脱水缩合形成以下4种二肽②:
、 、
、 。
b.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2H2O,
c.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n-1)H2O。
笔记:①(2022浙江6月)将天然的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链状二肽有9种(√)
C、H、O、N、S 
(2)蛋白质的性质

②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盐析 变性
含义 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一定条件下,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条件 较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如(NH4)2SO4、Na2SO4等 加热⑤、紫外线、X射线、重金属盐⑥、强酸、强碱、甲醛等
特点 可逆,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 不可逆,蛋白质已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应用 分离、提纯蛋白质⑦,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或(NH4)2SO4]溶液,使蛋白质析出 消毒、灭菌,如给果树施用波尔多液、保存动物标本等
笔记:①(2023北京)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与水解有关(√)
②(2024北京)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会发生盐析(√)
③(2023海南)蛋白质遇到浓硫酸,呈黄色(×)
④(2024甘肃)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该织物含蛋白质(√)
⑤(2023广东)加热使蛋白质变性(√)
⑥(2023浙江1月)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⑦(2023浙江6月)利用盐析的方法可将蛋白质从溶液中分离(√)
3. 核酸
笔记:(2024北京)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1)核糖核酸的形成
苷酸 核糖核酸
(RNA)
(2)脱氧核糖核酸的形成
核糖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
(DNA)
(3)核酸的生物功能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 题组集训提升能力
题组一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A. 半胱氨酸属于α-氨基酸
B. 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C. 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D. 与NaOH溶液加热时可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C

酸:  、
强碱:

A. ①④ B. ①④⑤ C. ①⑤ D. ④⑤
解析:①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再加蒸馏水沉淀溶解;⑤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即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选C。
C
A. 纤维素能被氢氧化铜氧化
B. 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含有葡萄糖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其生物活性改变
D. 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分子
解析:纤维素中含有羟基,不能被弱氧化剂氢氧化铜氧化,故A错误;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故B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其生物活性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故C正确;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故D正确。
A
A.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结构中的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B. 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核苷酸,核苷酸缩合聚合得到核酸
C. 核苷酸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D. 核酸分子中碱基通过氢键实现互补配对
A
解析:A项,组成DNA、RNA的基本单元均由戊糖、磷酸、碱基构成,但DNA中含有的戊糖是脱氧核糖,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中含有的戊糖是核糖,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错误;B项,DNA、RNA均是由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核苷酸,最后由核苷酸缩合聚合得到,正确;C项,核苷酸由戊糖、磷酸、碱基通过缩合得到,其中 结构显酸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碱基是具有碱性的杂环有机化合物,可与酸发生反应,正确;D项,核酸分子中碱基通过氢键实现互补配对,正确。
第*页
考点3 合成高分子
1. 高分子的组成
(2)链节:高分子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

聚合 
A 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天然 
(2)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笔记:①(2023浙江1月)聚乙烯、聚氯乙烯是热塑性塑料(√)
②(2024浙江1月)顺丁橡胶硫化,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
③(2022辽宁)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④(2024浙江6月) 中含有亲水基团,可用于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3.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比较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概念 由不饱和单体发生  加成反应 生成  高分子 的反应 单体分子间通过  缩合反应 生成高分子的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的副产物(如水、氨、卤化氢等)的生成
单体
特点 含有  双键或三键 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含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反应基团(如—OH、—COOH、—NH2、—X等)
产物
特征 聚合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生成聚合物和小分子,聚合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
加成反应 
高分子 
缩合反应 
双键或三键 
两个或两个以上 
笔记:(2022河北)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的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
4. 高分子合成的反应类型
(1)加聚反应类型
①单烯烃①型单体加聚时,“断开双键,键分两端,添上括号,右下写n”。如
②二烯烃型单体加聚时,“单变双,双变单,破两头,移中间,添上括号,右下写n”。

③两种含有一个双键的单体聚合时,“双键打开,中间相连,添上括号,右下写n”。如

②不能写成
③混合加聚可能有 、 生成
(2)缩聚反应类型
方法关键:单体间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缩聚物,关键是判断单体在何处断键,形成小分子(H2O、HCl、NH3等),余下的半键相连即为缩聚物。
①聚酯类:—OH与—COOH间的缩聚
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结合形成水,剩余部分通过 形成缩聚物。
+(n-1)H2O。
②聚氨基酸类①:—NH2与—COOH间的缩聚
规律:由单体中氨基脱氢,羧基脱羟基结合形成水,剩余部分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缩聚物。
nH2N—CH2COOH
+(n-1)H2O;
nH2NCH2COOH+ +(2n-1)H2O。
③酚醛树脂类②
规律:苯酚的酚羟基所在碳原子的两个邻位上的氢原子和甲醛中羰基上的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剩余部分通过半键相连形成缩聚物。
nHCHO+n (n-1)H2O+ 。
+nH2O(×)
②(2023浙江6月)苯酚与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
B 题组集训提升能力
题组一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述
选项 A B C D
文物
图示
东汉
南朝


名称 青陶罐 带盖铜
托杯 鹭鸟纹蜡
染百褶裙 九凤三龙
嵌宝石金冠
C
解析:青陶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带盖铜托杯成分为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鹭鸟纹蜡染百褶裙是由棉麻制成的,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符合题意;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主要为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
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解析:线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A正确;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C正确;聚甲基丙烯酸酯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机玻璃,说明其透明度高,D正确。
B
题组二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特征辨析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A. 苯酚与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2023·浙江6月选考)
B. 聚乳酸( )由乳酸经加聚反应制备(2022·山东化学)
C. 聚四氟乙烯( )由四氟乙烯经加聚反应制备(2022·山东化学)
D. 尼龙66( )由己胺和己酸经缩聚反应制备(2022·山东化学)
C
解析:苯酚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故A项错误;聚乳酸( )是由乳酸[HOCH(CH3)COOH]分子间脱水缩聚而得,即发生缩聚反应,故B项错误;聚四氟乙烯( )是由四氟乙烯(CF2 CF2)经加聚反应制备,故C项正确;尼龙66( )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经过缩聚反应制得,故D项错误。
解题感悟
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与区分
题组三 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及方程式书写
A
A. 亲水性:Z>聚乙烯
B. 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C. Z的重复结构单元中,nN∶nS=1∶2
D. 反应的原子利用率<100%
解析:Z分子中存在羟基,可以与H2O分子形成氢键,故Z的亲水性比聚乙烯大,A正确;X中的碳碳双键与Y中的—SH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是加聚反应,原子利用率是100%,B、D错误;1个X连接3个Y,1个Y连接2个X,则Z的重复结构单元中nN∶nS=1∶1,C错误。
5.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一种可制造光学镜片的聚合物Z,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B
A. X的水解产物含有乙酸的同系物
B. Y可以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C. 聚合物Z属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D. 此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2-甲基丙烯酸和甲醇,2-甲基丙烯酸和乙酸的官能团不完全相同,不能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Y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聚合物Z中的酯基虽然可以水解,但是水解后得到的物质依然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变成小分子,Z属于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X和Y发生加聚反应生成Z,故D错误。
6. 完成下列方程式。
 

OH+(2n-1)H2O
 OH+(n-1)H2O 
+(n-1)H2O 
OH+(2n-1)H2O
+(n-1)H2O
题组四 单体的判断方法
a.由加聚产物推断单体
7. (2025·名师汇编)按要求填空:
(2)ABS合成树脂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CH—COOCH2CH3
CH2、
(4)线型PAA( )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HC≡CH
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
解析:(1)由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该聚合物为加聚产物,单体为丙烯酸乙酯。
解题感悟
由加聚产物推断单体的方法
1. 切割变键法
(1)主链链节全为碳原子,且全为单键连接。
例:
解题感悟
(2)主链链节全为碳原子,且含有碳碳双键结构。
例:
(3)主链链节是 的聚合物,其单体是HCHO。
2. 标箭头法
主链链节全为碳原子,从链节一端开始标“ ”,箭头出发处断一个键,指向处加一个键。
b.由缩聚产物推断单体
8. 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苯丙生(L)的结构片段如图。
聚苯丙生(L) Xm—Yn—Xp—Yq ( 表示链延长)
X为
Y为
已知:R1COOH+R2COOH +H2O
C
A. 制备L的单体分子中都有两个羧基
B. 制备L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C. L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和醚键
D. m、n、p和q的大小对L的降解速率有影响
解析:合成聚苯丙生的单体为 、 ,每个单体都含有2个羧基,故A正确;根据题示信息,合成聚苯丙生的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羧基间的脱水反应,除了生成聚苯丙生,还生成了水,属于缩聚反应,故B正确;聚苯丙生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和 ,不含酯基,故C错误;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的降解有本质的影响,因此m、n、p、q的大小影响聚苯丙生的降解速率,故D正确。
X:—O—CH2—CH2—O—
C
Y:
A. P中含有酯基,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 乙烯依次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可得到合成P的一种单体
C. 乙二醇和乙二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可形成类似P的交联结构
D. 合成P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副产物
解析:P由HOOC—CH2—C(OH)(CH2—COOH)—CH2—COOH与HO—CH2—CH2—OH缩聚而得,根据Y、X的结构简式可知P中含有酯基,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HO—CH2—CH2—OH,B正确;P由HOOC—CH2—C(OH)(CH2—COOH)—CH2—COOH与HO—CH2—CH2—OH缩聚而得,需要分子中含有3个羧基,而乙二酸中只有2个羧基,C错误;合成P的过程中HOOC—CH2—C(OH)(CH2—COOH)—
CH2—COOH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副产物 ,D正确。
解题感悟
由缩聚产物推断单体的方法(切割加基法)
1. 主链链节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 ”或“ ”等结构。
例:
2. 主链链节中含有“ ”和“—CH2—”的结构。
例:
3. 主链链节是“—NH—R—CO—”结构的聚合物。
例:
4. 主链链节是“—R—CH2—CH2—O—”结构的聚合物。
例:
第*页
限时跟踪检测
A. 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
B. 刘伯温始创用麦芽糖吹糖人:麦芽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
C. 以“糯米石灰浆”为材料制作地基的唐代泉州古塔扛住了7.5级的地震:糯米石灰浆属于复合材料
D. 向含有较多碳酸钠的盐碱地中施加适量的石膏:降低了土壤的碱性
解析: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是因为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A项正确;麦芽糖和果糖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糯米石灰浆是由糯米和氢氧化钙混合制成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C项正确;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降低了土壤的碱性,D项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酚醛树脂通常由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合成
B. 淀粉和纤维素均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
D. 医用口罩主要原料是聚丙烯,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解析:苯酚和甲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此反应属于缩聚反应,A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二者聚合度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橡胶存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一定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错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间互为同系物,而聚丙烯与聚乙烯都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不是同系物,D错误。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025·八省联考)科学家利用CO2合成淀粉,可以有效实现碳循环,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A. 淀粉属于糖类,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营养物质
C. 10.0 g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乙酸含量越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越少
D. 上述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糖类物质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化学式为(C6H10O5)n,与纤维素的化学式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部分糖类、油脂不属于高分子,B错误;乙酸与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含碳量相同,10 g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定值,C错误;葡萄糖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而多糖、淀粉不能够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的分子式为C6H12O6
B. 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 氧化剂1、2均可用[Ag(NH3)2]OH
D. 化合物E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A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据题中信息可知,在发生氧化反应时,分子中的醛基(—CHO)最易被氧化为羧基(—COOH),分子式由HOCH2(CHOH)4COOH变为C6H12O7,即B物质为HOCH2(CHOH)4COOH,B分子内的羟基与羧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类物质D;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经加氢还原生成己六醇,分子式变为C6H14O6;葡萄糖末端的—CH2OH比中间的结构较易氧化,所以—CH2OH先去氢生成醛基,再氧化为羧基,生成分子式为C6H10O8的物质,以此解答。A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A正确;葡萄糖末端的—CH2OH比中间的结构较易氧化,所以—CH2OH先去氢生成醛基,再氧化为羧基,生成分子式为C6H10O8的C,C中含有羟基和羧基,B正确;[Ag(NH3)2]OH只能将醛基氧化为羧基,由分析可知,氧化剂2不能用[Ag(NH3)2]OH,C错误;化合物E为己六醇,其中的羟基都是相邻的,可形成分子内氢键,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B. 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 由5种氨基酸分子缩合生成
D. 能发生取代、氧化、缩合反应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脑啡肽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氨基,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A正确;脑啡肽分子中含有如图*所示的3个手性碳原子:
,故B正确;脑啡肽分子是由 、 、 、 共4种氨基酸分子缩合生成,故C错误;脑啡肽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基和氨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缩聚反应,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p=2m-1,化合物X为乙酸
B. 该反应为加聚反应,产物N为加聚物
C. 1 mol M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D. M中含有2种官能团,最多有26个原子共平面
C
解析:由质量守恒关系可知,X为乙酸,p=m-1,故A错误;该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产物N为缩聚物,故B错误;M中含有1个—COOH和1个酯基,且酯基水解后形成1个酚羟基,则1 mol M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故C正确;M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M中左侧甲基上的3个氢原子中有1个可能与右边的分子整体共平面,故最多有25个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此反应是缩聚反应
B. 水溶性小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 1 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最多能与2 mol氢氧化钠反应
D. PHEMA可能是一种亲水性聚合物
D
解析:此反应无小分子生成,是碳碳双键发生的加聚反应,故A错误;水溶性小分子中有两个直接相连的饱和碳原子,采取sp3杂化,呈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共平面,故B错误;1 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有1 mol酯基,最多能与1 mol氢氧化钠反应,故C错误;PHEMA分子中存在亲水基团羟基,所以可能是一种亲水性聚合物,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B. 该物质可由单体分子通过加聚反应生成
C. 该分子中含有n个手性碳原子
D. 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n mol NaOH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结构可知,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为乙二醇,乙二醇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A项正确;该物质可由单体分子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B项正确; (如图所示标*号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中含有n个手性碳原子,C项正确;分子中酯基会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后生成的酚羟基也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故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n mol NaOH,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防弹衣的主要材料:
两种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峰数、峰面积均相同
B 隐形飞机的微波吸收材料:
单体能使溴水褪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潜艇的消声瓦:
D 电绝缘树脂:
、HCHO和 缩聚而成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5·枣庄模拟)高分子N可用于制备聚合物离子导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C
A. 苯乙烯存在顺反异构体
B. 试剂a为
C. 试剂b为HO(CH2CH2O)mCH3
D. 反应1为加聚反应,反应2为缩聚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苯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上的其中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相同的H原子,因此苯乙烯不存在顺反异构体,故A错误;根据苯乙烯、M的结构分析可知,试剂a为 ,苯乙烯的碳碳双键打开, 的碳碳双键也打开,二者再发生加聚反应得到M,故B错误;根据M和N的结构分析可知,试剂b为HO(CH2CH2O)mCH3,M和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故C正确;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1为加聚反应,反应2为加成反应,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2025·唐山一模)化合物I是某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③苯环上的卤原子较难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回答下列问题:
CH3OH和浓硫酸 
酯基、醚键 
取代反应
保护氨基,使其不被氧化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含有苯基和氨基,且二者直接相连,但Br原子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②属于酯类,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手性碳原子。
、  、  (任写一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1)比较E、F的结构简式可知,E与CH3OH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则E→F所需试剂有CH3OH和浓硫酸。
(2)由题干流程图中H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H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酯基、醚键,D和CH3Cl在AlCl3催化下反应生成E,比较D、E的结构简式可知,D→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由题干合成流程图可知,B到C转化过程中使用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能氧化氨基,故题述合成路线设置反应A→B、C→D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使其不被氧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由题干合成流程图可知,E的分子式为C8H8O2NBr,不饱和度为5,则满足条件:①含有苯基和氨基,且二者直接相连,但Br原子不与苯环直接相连;②属于酯类,可发生银镜反应,即含有甲酸酯基;③含有手性碳原子即含有同时连有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故E的同分异构体有: 、 、 。(6)本题采用逆向合成法,根据题干D到E的转化信息可知, 可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和CH3Cl在AlCl3催化作用下制得,根据G到H的转化信息可知, 可
由 还原得到,根据已知信息①可知CH3CHO和 可制得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5·岳阳二模)聚氨酯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I是工业合成聚氨酯的初级反应中得到的一种低聚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已知:A为链烃。
1,3-丁二烯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
应) 
碳溴键 
碳碳双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 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含有一个苯环;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红外光谱显示没有氮氧键。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合成聚氨酯的反应比较复杂,包括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初级反应包括预聚反应和扩链反应。预聚反应得到低聚物I,扩链反应生成取代脲基,可表示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E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时,发生硝化反应,则生成产物J(C7H7O2N),根据分子式可知J中含有—NO2,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条件:a.含有一个苯环; 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CHO或HCOO—;c.红外光谱显示没有氮氧键,说明分子结构中有—NH2或—NH—。根据分析及元素守恒可知:苯环上若含有HCOO—和—NH2,有邻、间、对3种结构;苯环上若含有—NH—CHO和—OH,有邻、间、对3种结构;苯环上若含有—NH2、—CHO和—OH,由于3种基团各不相同,有10种结构,所以符合要求的结构共有1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 。(6)由逆合成分析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得合成路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