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考前冲刺预测卷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实验小学校庆开展送纪念徽章活动。三年级有16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51到59之间,三年级领1000个徽章一定够吗?下面想法合理的是( )。
A.小壮 B.小红 C.小倩 D.都不合理
2.分别以右图三角形的三条边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画出的轴对称图形不可能是( )
A.等腰三角形 B.一般四边形 C.锐角三角形 D.长方形
3.一块长方形草坪,面积是540平方米,宽是9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27米,草坪的面积增加( )平方米。
A.1620 B.2160 C.1890
4.把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缩小 ,所得新图形是原长方形的面积的( )倍.
A.3 B.9 C.1 D.
5.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
A.6080千克 B.6800千克 C.60080千克 D.680
6.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56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为( )。
A.56 B.560 C.5600
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心形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 )个完整的心形。
A.1 B.2 C.4
8.如图,正方形ABCD和长方形BDFE哪个面积更大(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二、判断题
9.25×80的积末尾有3个0。( )
1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有几个0,乘数的末尾就有几个0。( )
11.4□×7□(□里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字)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12.用24厘米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大。( )
13.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14.因为71 ÷2=35……1,所以710÷20=35……1。( )
三、填空题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1)100秒 1分
(2)6000千克 6吨
16.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平方米= 平方分米
1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8.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头蓝鲸重约80 一张床长约20
小杰跑50米约用12 数学书长约26
19.学校把3箱梨平均分给三年级8个班,其中的5个班分得这些梨的
20.A、B、C、D、E五位小朋友之间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到现在为止,A赛了4场,B赛了3场,C赛了2场,D赛了1场,那么E赛了 场.
四、作图题
21.画出下面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2.涂一涂
(1)涂出图形的 (2)涂出图形的
五、计算题
23.直接写得数。
24×2= 8.2-5.6= 420÷6= 69×21≈
0÷5= 7.4+1.5= 30×70= 154÷3≈
24.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51×26= * 903÷3 = 23×34 = * 680÷4 =
脱式计算。
234+16×15 780÷(18÷3) 325÷5×42
26.看图列式。
一个文具盒比一个笔袋便宜多少元?
27.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六、解决问题
28.五(2)班同学去科技馆参观学习,共用去5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休息时间占,剩下的是参观学习时间。参观学习时间占几分之几?
29.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第二根用去了。哪一根绳子用去得多 哪一根绳子剩下得多
30.一辆卡车限载12吨,仓库有两堆货物,一堆重7吨,另一堆重6000千克。能一次运走吗?
31.一本故事书,平平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
(1)平平已经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2.小红晚上做作业,从6:45开始做到6:53,如果她一共要做104道口算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
33.小明一家三口以及他的5个好朋友要去参观动物园。怎么买票最合算?
34.“五一”期间,四(1)班师生共38人准备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64元,限乘8人;小船每条54元,限乘6人。怎样租船最省钱?至少需要多少元?
答案解析
1.【答案】B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学生人数按60人,比实际人数多,算出的结果小于徽章数,说明够,
想法合理的是小红的想法。
故答案为:B。
【分析】按最多的人数,需要的徽章数还不到1000,说明1000个徽章肯定够,还有剩余。
2.【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画出的轴对称图形不可能是一般四边形 。
故答案为:B。
【分析】以直角边为对称轴,画出的轴对称图形是三角形,以斜边为对称轴,画出的轴对称图形是长方形,据此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540÷9=60(米)
60×27=1620(平方米)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长×增加的宽=增加的面积。
4.【答案】C
【知识点】分数与整数相乘;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3×=1,面积不变。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列式解答,得出答案后进行选择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6吨=6000情况,6000+80=6080(千克),所以6吨80千克=608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1吨=1000千克,先把6吨换算成千克,然后加上80千克,这样把6吨80千克换算成千克后选择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5600÷10=560。
故答案为:56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几倍。
7.【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能剪出2个完整的心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对折后再对折,折纸一共有4层,剪出心形的一半,展开后会得到2个心形。
8.【答案】C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 如图,正方形ABCD和长方形BDFE面积一样大。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可知,三角形AFD的面积+三角形AEB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据此对比可得,正方形ABCD和长方形BDFE面积一样大。
9.【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25×80=2000,积的末尾有3个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20×50=100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尾0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乘数末尾0的个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解答。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24÷4=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长方形:假设长8厘米、宽4厘米
8×4=32(厘米)
36>32,所以正方形面积比较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24÷4=6(厘米),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求出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可以假设围成的长方形是长8厘米宽4厘米,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求出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再把两个面积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断。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是旋转现象,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这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万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解析】【解答】 因为71÷2=35……1,所以710÷20=35……1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据此判断.
15.【答案】(1)>
(2)=
【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与比较;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16.【答案】50;2000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5000平方厘米=50平方分米;
20平方米=200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50;2000。
【分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据此单位换算。
17.【答案】4a;a2
【知识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a×4=4a(米)
a×a=a2(平方米)。
故答案为:4a;a2。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8.【答案】吨;分米;秒;厘米
【知识点】质量单位的选择;长度单位的选择
19.【答案】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 学校把3箱梨平均分给三年级8个班,其中的5个班分得这些梨的。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3箱梨平均分给三年级8个班,每个班分这些梨的,5个班就分得这些梨的。
20.【答案】2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每人要进行5﹣1=4场比赛,A已赛4场,B已赛3场,C已赛2场,D已赛1场;
则A已赛4场,即A已和B、C、D、E各赛一场;D只赛过一场,这一场是和A下的。
所以B三场是和A、C、E下的;此时C二场已满。
则E和A与B各赛一场,即已赛了2场。
故答案为:2。
【分析】A要和其他四位小朋友各赛一场,共赛4场,此时D就赛完了。则C赛的三场就是和A、C、E赛的,此时C也赛完了。那么E就是和A、B各赛了一场。
21.【答案】解: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及位置;与圆相关的轴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本题(2)中将圆环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1份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24×2=48 8.2-5.6=2.6 420÷6=70 69×21≈1400
0÷5=0 7.4+1.5=8.9 30×70=2100 154÷3≈50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乘法时注意积的位数和乘积末尾0的个数;估算乘法时把两个数都看作近似整十数;估算除法时把被除数看作近似整百整十数。
24.【答案】解:51×26 = 1326
903÷3 = 301
验算:
23×34 = 782
680÷4 = 170
验算:
【知识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5.【答案】解:234+16×15
=234+240
=474
780÷(18÷3)
=780÷6
=130
325÷5×42
=65×42
=2730
【知识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含括号的运算顺序
【解析】【分析】 同级运算(不含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混合运算(不含括号),一般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含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6.【答案】解:10-24÷3
=10-8
=2(元)
答:一个文具盒比一个笔袋便宜2元钱。
【知识点】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分析】 一个文具盒比一个笔袋便宜的钱数=笔袋的单价-文具盒的单价;其中,文具盒的单价=3个文具盒的总价÷3。
27.【答案】解:8×2+1 ×(1 +2)
=16 +3
=19(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图形的面积=左边长方形的长×宽+右边长方形的长×宽。
28.【答案】解:1--
=-
=
答:参观学习时间占。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分析】把总共用去的时间看成单位“1”,那么参观学习时间占几分之几=1-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几分之几-休息时间占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9.【答案】解:>
答:第一根绳子用去得多,第二根绳子剩下得多。
【知识点】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分数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就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小的就大;用去得越多,剩下得越少。反之,用去得越少,剩下得越多。
30.【答案】解:6000千克=6吨
7+6=13(吨)
13>12
答:不能一次运走。
【知识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先单位换算6000千克=6吨,然后把两堆货物的质量相加共13吨,然后与这辆卡车限乘的质量比较大小。
31.【答案】(1)解:+=
答:平平已经看了全书的。
(2)解:-=
答: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全书的。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二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平平已经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据此列式计算;
(2)根据题意可知,第二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32.【答案】解:6时53分﹣6时45分=8分
104÷8=13(道)
答:平均每分钟做13道。
【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解析】【分析】用6时53分减去6时45分求出计算需要的时间,然后用计算的题数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分钟做的道数。
33.【答案】解: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
70×2+35×(5+1)
=140+35×6
=140+210
=350(元)
全部买团体票:
50×(3+5)
=50×8
=400(元)
小林一家三口和其中2个好朋友买团体票,剩下的3个好朋友买儿童票:
50×5+3×35
=250+105
=355(元)
350元<355元<400元
答: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最合算。
【知识点】最佳方案:最省钱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共有三种购买方式,首先是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共有2个成人,6个儿童,分别计算所需票价再相加即可;第二种是全部买团体票,一共有8人,用50乘8计算即可;第三种是小明一家三口和其中2个好朋友买团体票,剩下的3个好朋友买儿童票,那就是5个人买团体票,即50乘5,剩下3个人买儿童票,即3乘35,再把两个结果相加即可;然后把这三种方式买票所需的价钱进行比较即可。
34.【答案】解:大船:64÷8=8(元)
小船:54÷6=9(元)
8<9,所以尽量多租大船更省钱
38÷8=4(条).........6(人)
租4条大船,剩下的6人租1条小船
64×4+54
=256+54
=310(元)
答: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最省钱,至少需要310元。
【知识点】最佳方案:最省钱问题
【解析】【分析】先分别计算出大船每人需要64÷8=8(元),小船每人需要54÷6=9(元),8<9,所以尽量多租大船更省钱;38÷8=4(条)……6(人),可以租4条大船,剩下的6人租一条小船刚好坐满,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租4条大船需要花的钱,再加上租1条小船需要花的钱即可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