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2 11: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
理解性默写测试
一、名篇名句默写
1.(24-25高一下·新疆乌鲁木齐·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
(2)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是:“ , 。”
(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之后,又以“ , ”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 ”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 ”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24-25高一下·湖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那么没有人能做大相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令人神往,其《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精准描绘了偏远村落迷蒙隐约的样子与炊烟的轻柔,成为田园诗中的名句。
(3)站在冬日的湘江堤岸,无数枯叶在冷风中飘落,远处的江水翻滚,恰似杜甫《登高》中所写:“ , 。”
3.(24-25高一下·四川·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春秋时期郑国处在秦、晋、楚环伺之下,类似于《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所描述的“ , ”局面。
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表现了曾皙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回答中曾皙说和其他三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 ”。
⑶暮春季节,班长号召全班同学远足赏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古人遗风,与同学们一起“ , ”,然后踏歌而归。
4.(24-25高一下·辽宁·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两句是:“ , 。”
5.(24-25高一下·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 , ”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
(2)善用借代是古诗词的常见特点,比如“ , ”。
(3)“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 ”。
6.(24-25高一下·河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们往往借助特定的意象将“春”与“秋”依次连接,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 ”就是典型代表。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子路除指出“千乘之国”夹在大国之间外,又用“ , ”对其处境展开了设想,以突显自己的志向。
(3)“鸟”作为诗歌的意象,往往渗透着诗人的不同情感,比如陶渊明的“ ”表达出归思之情,而杜甫的“ ”则表达出人生漂泊之意。
7.(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根据阐述完成以下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红楼梦》中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写出薛家的豪奢,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写法类似。
(3)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很多难以抉择的问题,但我们应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盘庚那样“ , ”,那也就没什么好后悔的。
8.(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如果他来治理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国家,三年就可使百姓有勇气并知道义理。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下阕中,借景抒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 ”。
(3)洞庭湖景为天下奇观,自古题咏极多。杜甫曾写下“ ”赞美它吞吐日月的恢宏气势,张孝祥则用“ ”一句表现湖水上下洁净空明的景象。
9.(24-25高一下·云南昭通·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就选拔人才、广开言路提出“ , ”,这种治国理政的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在《赤壁赋》的结尾,主客二人于人生感悟上高度契合。他们“ ”,空间被遗忘;“ ”,时间被忽略,共同抵达“物与我皆无尽也”的乐境。
(3)数字对举的诗词在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这种手法通过数字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还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
10.(24-25高一下·甘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疏证》曾说“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具体表现:人们可以在暮春时节与同伴一起“ , ”,最后唱着歌回家。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远观阿房宫盘结交错的建筑群,它们犹如密集的蜂房和旋转的水纹,接着作者感叹“ ”,建筑之多,让人不能分辨东西方向,是因为这些建筑“ ”。
(3)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张孝祥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念奴娇·过洞庭》表达物境与词人心境相会,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句子是“ , ”。
11.(24-25高一下·辽宁·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在说自己的志向时,说自己不擅长礼教的两句是“ , ”,这是他的谦辞。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和“ ”一句运用叠词,分别形容宫殿里面音乐和舞蹈的效果。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写盘庚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不后悔的两句是“ , ”。
12.(24-25高一下·贵州·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代诗人李煜以“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在万里的江面寻得自由,这无疑与苏轼在《赤壁赋》中“ , ”的意境不谋而合。
(2)山村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五柳先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鸡犬之声衬托山村淳朴宁静的诗句是“ , ”。
(3)诗人常用“风”这一意象来抒情写意,如“ , ”。
13.(24-25高一下·山东·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2)杜甫的《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丽的景色,千古传颂。
(3)政治课上,老师讲道:“以民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理念,此理念自古便有”,比如“ , ”。
14.(24-25高一下·浙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留学生小张在威尼斯运河边采了一束鸢尾花,突然想起万里之外的恋人。他在朋友圈配图写道:“《古诗十九首》里早说过这种心情啊——‘ ? ’”。
(2)春游归来的语文老师布置绘画作业:请根据《侍坐》中曾皙的人生志趣,用线条表现古代文人“乐而归”的场景。小明在画中题写了对应的原文“ , ,咏而归”。
(3)学校排演历史剧《南唐旧梦》,导演用灯光营造“物是人非”效果:舞台一侧投射出精美宫阙剪影,另一侧空留栏杆台阶。这种视觉语言化用了李煜《虞美人》中“ , ”的意境。
15.(24-25高一下·湖北·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 ”语出《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而“ ”则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 ”。
(3)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 ”,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16.(24-25高一下·安徽·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老师劝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言,不要因为自己比老师年轻就默不作声,可引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
(2)唐宋时期,“道”“路”也指行政区划,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3)荷花又名“芙蓉”,如古典诗歌中“ , ”
17.(24-25高一下·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方可使百姓安宁的两句是“ , ”。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通过“ , ”两句,写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合的原因。
(3)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 , ”。
18.(24-25高一下·广东·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变法所持的态度是“ , ”,表达了行动之前要考虑是否合乎义理,如果认定做得正确就无怨无悔的心志。
(2)《红楼梦》“护官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描述,运用比喻手法凸显出薛家的豪富奢侈,《阿房宫赋》中与之手法和意味相近的两句是“ , ”。
(3)岳阳楼的怀甫亭挂着一副缅怀杜甫的对联,其中“世上疮痍空有泪”一句,化自杜甫诗歌《登岳阳楼》“ , ”一联。
19.(24-25高一下·云南昭通·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自己受皇帝委托,“ ”,而后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是侵官。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诫唐太宗不要放任娱乐游逸、狩猎的句子是“ ”。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突起的两句是“ , ”。
(4)苏洵在《六国论》中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其中韩、魏、楚属于“ ”,燕、赵、齐属于“ ”。
20.(24-25高一下·河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代,春游是不同年纪的人们结伴共游的一种社交方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可为佐证。
(2)李清照的《声声慢》,起句便连用多个叠字,展现不断递进的情感。秦观《鹊桥仙》中“ , ”两句也是这种叠字连用的妙句。
(3)“故国”常见于古诗词中,有时它与南京这一古都有着密切关系,或直接代指金陵,或代指以之为都的国家,如“ , ”两句。
21.(24-25高一下·辽宁·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 , 。”
(3)李华与友人在网络上邂逅,用“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表达了无法见面却充满期待的心情。
22.(24-25高一下·重庆万州·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君王“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的原因是:他们取天下时,“ ”;成功之后,“ ”。
(2)王安石具有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也有历史上一切改革家的百折不挠、毫不后悔的刚毅精神,有诗文为证:“ ,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这两句话是“ , ”。
23.(24-25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常摘句为联,请你从《念奴娇 过洞庭》下阕中摘出两句“ , ”,与上阕“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集成一副对联,送给你的挚友。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就选拔人才、广开言路提出“ , ”,这种治国理政的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与司马光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在结尾用“ , ”两句聊表敬意。
24.(24-25高一下·安徽安庆·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吟咏归家的郊游图景,含蓄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词句是“ , ”。
25.(24-25高一下·吉林松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 ”;要想国家安宁,就“ ”。
(2)杜牧《阿房宫赋》中阿房宫壮观华丽,其中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因势而建、结构精巧特点的两句是“ , ”。
(3)在《六国论》中,苏洵写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 , ”。
26.(2025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从史实的角度通过假设“ , ”的情况,得出国家就会既不富裕也不强大的结论,从而论证了“逐客过矣”的观点。
(2)孟浩然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来感叹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角”为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 , ”。
27.(24-25高一下·山东淄博·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鸣琴垂拱, ”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愿景,《论语》中用“浴乎沂, ,咏而归”描绘了和谐美好的图景,都体现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魏征与王安石的文章均体现出对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强调治国需以德义为本,又以“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警示根基不稳的隐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直言“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表明审慎决策的立场,并以“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批判苟且因循的时弊。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 , ”。
28.(24-25高一下·安徽合肥·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与人的对话,是心灵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赤壁赋》一文中,当客人将自身的苦闷向苏轼倾诉后,苏轼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回答,使得客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与释然,以至于“ , ”,可见此时两人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主客之别。
(2)梦想,因人而异;尊重,牢记于心。面对弟子吐露心声,正如孔子所言“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可是面对子路所言的梦想,孔子便不由自主地微笑了,对此孔子给出的解释是:“ , 。”
(3)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孕育生命,也承载着情感。“水”作为一个意象,常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李白的笔下,传递着诗人或喜或悲、复杂交织的情感,比如:“ , 。”
参考答案
1. 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讌”“殷”“栗”“巅”“拨”“敛”“初”“纶”“胥”等。
2.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孰、暧、墟、萧。
3.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舍琴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 风乎舞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乘、摄、撰、沂、雩。
4.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澄、练、簇。
5.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礼、唯、樯橹、堪、稀、鹊、沧、蓝。
6. 春江花朝秋月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羁鸟恋旧林 渚清沙白鸟飞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师、馑、羁、渚。
7.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旅”“馑”“铛”“珠砾”“怨”“度”。
8.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乾坤日夜浮 表里俱澄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饥馑、凝、澄澈。
9.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藉”“鉴”“顷”“扁”。
10. 浴乎沂 风乎舞雩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高低冥迷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沂、舞雩、矗、冥。
11.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俟、融、凄、度。
12.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苇、凌、顷、吠、颠、猿啸、渚、洲。
13.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民为贵,社稷次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端、甫、坼、覆、慎、社稷、御。
14.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浴乎沂 风乎舞雩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遗、沂、雩、砌。
15.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夫子哂之 其言不让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盘游”“度”“哂”“续”。
16.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毋、犹、兰泽、雕饰。
17.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牧、操、繁霜鬓、潦。
18.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鼎”“铛”“砾”“戎”“泗”。
19.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廷”“驱”“廊”“缦”“檐”“啄”“赂”。
20.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冠、若、暮、堪、登、临、肃。
21.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毋、繁、寡、晤。
22. 必竭诚以待下 则纵情以傲物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竭、傲、度、哀、鉴。
23.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孤、肺、简、晤、区。
24.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沂”“舞”“雩”“坼”“乾”“衰”。
25. 必浚其泉源 必积其德义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浚、德、抱、钩。
26.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渐黄昏 清角吹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却、内、坼、乾、凝、着。
27. 不言而化 风乎舞雩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雩”“恤”“鉴”“匏樽”“属”“称”。
28.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藉、渌、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