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中考三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中考三模 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2 12: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浦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二)
语文学科 2025.5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江南春》)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4.面对困难,我们要拿出李白《行路难》中“ , ”的勇气和决心, 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蝜蝂传
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①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③弃之,迁徙之,亦以④病矣。苟能起,又不艾⑤。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释】①卬:通“昂”,拍起。②卒:最终。踬仆:跌倒。③黜:降职或罢免。④以:同“已”,已经。⑤艾:止。
5.【甲】文作者是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极其力不已( )
(2)下列选项中,对【乙】文“亦以病矣”中“病”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满 B.困苦 C.疾病 D.缺点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8.请结合加点字,分析【乙】文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分)
9.【甲】文中,两狼得骨不止,并驱如故,其后续计划是 ,作者对此的评价是“□□□□”,阐明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终归会被消灭的道理。而在【乙】文当中,蝜蝂好“□□”好“□□”不知“□”,而 的行为与蝜蝂如出一辙。如果我们将【甲】【乙】两文组成一个单元,你认为该单元的主题可拟为 。(8分)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5分)
为什么排队总是选到最慢的?
李米
①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看着旁边的队伍飞快前进,而你所在的队伍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总是慢吞吞的?最费解的是,等你换到以为比较快的队伍时,原本的快队也会变慢。这只是运气不好,还是背后有什么科学原理?
②以在超市排队结账为例:的确有可能出现个别收银员的速度格外慢的情况,但大多时候,每个窗口的收银速度并不会天差地别。大家在排队时也往往会提前计算,尽量选择看起来更快的队列。这样一来,即使队伍排了很长,也很少会有“一个队伍里买东西都特别多,另一个队伍里买东西都特别少”的场景。所以,除极端个例,排到“快队”更多是个概率问题。商场里有五个队伍,你排到快队的概率就只有“五分之一”,当队伍变多,这个概率还会进一步变小。
③在同一时间,最快的队伍只有一个。每当你注意到其他的队伍变快了,就会对这个信号格外敏感。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给你带来的影响——容易为人注意的,往往是极少数幸存的“快队”。几次下来,认知也会慢慢累积,给你一种“你的队伍大多效情况很慢”的心理错觉。如果站在上帝视角,你会发现,大多数队伍的速度相差无几。
④此外,“错误相关效应”会加深“一排到我,队伍就变慢了”的联想。当你期待发现某些事情之间的联系时,就容易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你排的队伍”这个前提和“队伍会变慢”这个结果,是一种错误的因果联系。可能只是因为前面刚好排到一位买了很多商品的顾客,所以才导致队伍短暂变慢,但由于刻板印象的加持以及“快轮到你”和“队伍变慢”这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的接近性,才让你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因素,下意识将队伍变慢这件事错误归因。
⑤其实,觉得队伍很慢、排队难熬,是全世界人类的共性。二十年前,美国休斯顿机场的管理人员分析了乘客取行李的路线,发现从入口到行李站只需要1分钟,但需要排队7分钟才能领到行李。于是他们转换思路,将入口和行李之间的距离改远,让排队的时间大大缩减。结果,之前乘客们对于排队时间过长的抱怨大幅降低。总时长没变,为何结果变了?这是因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排队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等待”花费的时间。
⑥想让排队没那么难熬,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等待时可以观察周围,玩个“小挑战”,猜猜排队人群的职业、目的地;也可以适当活动身体,放松一下,使自己不会过于关注排队的时间。当然,一定要确保这些排队专用计划是可以随时打断且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也要明确一个前提:排队是文明社会保证公平性的必然举措。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0.第③段“上帝视角”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1.以下对第②段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意在说明排到“快队”需精于计算。 B.意在说明排到“慢队”是运气不好。
C.意在说明排到“快队”的概率不高。 D.意在说明排到“慢队”的概率很高。
12.请简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4分)
13.小长假举家自驾游,不料收费站大排长龙。你的爸爸反复抱怨自己的车道很慢,多次变道加塞险些酿成车祸。你将如何运用文中的知识对他进行多角度的规劝?(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22分)
北北的宠物
邬峭峰
①北北小我八岁。几十年前,他住在我家三楼,由奶奶带着。这个罹患唐氏综合征①男孩每日的头号念想,是无限贴近邻近的男孩们。
②放学,男孩们如洪水涌进大门,又刀切般快速分出两个阵营,以泥巴开战。北北乐滋滋地凑前,一团泥巴已中脑门。疼,要哭,又尽力挺住。他很有经验,动辄啼哭,所有人都不会让他靠近。此刻,北北脸上流下的决不是眼泪,只是亢奋中从鼻腔里流出的液体少许。一次,一个小哥哥让他递送弹药,北北连续两晚的梦里尽是南征北战,俨然老兵了起来。
③另有一事,也让六七岁的北北欢天喜地。
④凡三楼的男孩下楼,总在尚余五级台阶时凌空跃下。“咚”的落地声颤动整楼,北北羡慕至极。
⑤北北决定模仿。他站定,甩臂,临跳,心慌,第六级台阶离地面老远老远啊。他决定降低起跳高度,慎重拟定在倒数第三级。此刻,北北内心挣扎,热汗急急流下。他明白,再下降一级,离地面实在太近,离光荣就太远了。北北颇有仪式感地抹净脸上的汗水,眼前一黑,终于在第三级台阶上纵身跃起。向前跌跌撞撞两米多,他止住了惯性。北北得意了,笑得像一朵正午的向日葵。
⑥北北在考虑,是否提升一级起跳,但惯性会把他推出去多远呢,没数。他正式接受了与小男人们在飞跃高度上的差距。他无法明白,作为具有先天局限的男孩,他的英勇,其实是超越他人的。
⑦北北意外得到了一只蟋蟀。他将蟋蟀放进饼干筒,垫了草纸。让北北纳闷的是,它只有一条大腿。北北端详好久,升起暖暖的怜惜。问奶奶,她的另一条大腿也会掉下来吗?奶奶说,俺不懂。祖孙正探讨,蟋蟀唯一的那条大腿竟也脱落了。北北心里一抖一抖,担心这和自己刚才的谈论有关。
⑧午后,蟋蟀一动不动了,北北悲伤。刚得到的陪伴,转眼没了。奶奶说,出殡是一定要的,北北,你把那条大腿放在她的身上吧,轻一点。北北服从了。
⑨神奇的是,总会有小动物接近北北。
⑩不久,北北拥有了一只有气无力的小麻雀,还是养在饼干桶里。小麻雀还是没能活到第二天。与对待蟋蟀不同,小麻雀已经咽气三天,北北拼死不让奶奶埋了它。
奶奶让我帮她买一只活雀,她要悄悄替换死去的那只。一切办妥后,我去他家,佯装问北北饼干桶里有什么宝贝。北北很来劲地说,麻雀,会飞到天上的麻雀。可能病了,你快看看。我打开盖,里面那只麻雀立刻拍翅飞了起来,飞出窗外。北北足足两分钟呆呆翕开着嘴,绝望至极。
北北和我绝交了。自那天起,他看到我,从不忘记给我一个做得很完整的白眼。我总是马上立正,转颈目送着他,脸上还挂一些讨好。我用一小块深色木头刻了麻雀浮雕,用细沙纸打磨光滑,穿好皮绳,请奶奶把此件挂在北北的脖子上。
后来,我搬离了那栋楼,和北北多年未见。
北北十几岁时,得了血液病。进入高压氧舱治疗前,他极为不舍地解下脖子上的麻雀浮雕,决定托奶奶赠还我。并说,其实他一直是想我的。奶奶说,你不是老给人家翻白眼吗?你再做一次让奶奶看看,北北害羞了。奶奶突然背过脸,泪水潸然。
在他十五岁那年,北北也像麻雀一样飞走了。几十年过去,我保留着那块麻雀浮雕,挂在一个水晶花瓶的瓶口,它上面常有鲜花。
比如今天,是十几支 。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注释】①唐氏综合征:一种染色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智力、面部特征及生长发育。
14.根据文章第②-⑥段的内容,完成表格。(7分)
北北的行为表现 北北的人物形象 “我”对北北隐含的情感态度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仿男孩们凌空跃下楼梯,反复调整起跳高度后成功从倒数第三级跃下楼梯,并接受了与正常男孩的差距。 天真,执着,有勇气
15.文中北北两次养宠物的经历十分相似,但不能删去养蟋蟀的故事。请结合划线句简述理由。(5分)
16.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作者细致描摹北北的行为表现,融入合理的想象与推测,生动展现了北北的内心世界和感情需求,使文章真挚感人。
B.“几十年前”“今天”等时间词既串联起北北短暂的一生,也暗示“我”在时光的流逝中持续回望与反思。C.文中作者巧用“留白”处理关键的情感节点,比如奶奶背身流泪的细节戛然而止,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抒情效果。
D.文中“饼干桶”与“麻省浮雕”具有象征意味,前者隐喻北北自我封闭的生存状态,后者隐喻他对正常生活的渴望。17.请在文末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说明理由。(6分)
比如今天,是十几支 。
三、综合运用(19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18-21题。(19分)
XX学校学生艺术节圆满落幕,小杨请你一同撰写新闻稿。
18.你们首先要确定新闻作品的体裁。以下新闻体裁中不适合用来报道校园艺术节的一种是( )(3分)
A.消息 B.新闻特写 C.通讯 D.新闻评论
19.接下来,你们计划采访学校艺术总辅导员,了解艺术节的台前幕后。AI 为你们提供了以下采访问题,其中不适合作为采访内容的两项是( )( )(4分)
A.您认为本次艺术节最成功的节目是哪个?评选标准是什么?
B.您在筹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C.艺术节中学生的自主创意占比多大?您如何平衡指导与放手的关系?
D.您的教育背景是否对策划艺术节有所帮助?能否具体谈谈?
E.艺术节的经费来源是什么?是否因预算限制调整过节目内容?
F.您认为本次艺术节还有哪些不足?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0.采访内容确定后,在采访现场除了提出既定问题、倾听并记录被采访者的回答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你提议细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片段去收获经验和启示,因为该书就是作者 (人名)经过 写成的。(2分)
文段一: 在毛泽东追忆往事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位听众——他的妻子贺子珍——至少和我一样感兴趣。毛泽东谈及他本人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事情,其中有许多事情她显然从未听说过…… 在另一天晚上,毛泽东盘腿而坐,背靠公文箱,用蜡烛点起一支烟。他接着前一天晚上中断的故事线索,继续往下讲……
文段二: (毛泽东语)“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 “我们希望外国列强做什么?我们希望友好国家至少不要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而是采取中立立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为中国抵抗侵略和占领提供积极帮助。”
你们在以上文段的细读中,发现了两条现场采访的经验和启示:(4分)
(1)现场采访要 。(2)现场采访要 。
21.小杨翻阅课本,梳理了写作消息的要点:
· 要保证消息的时效性和客观性。
· 要为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 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
由此,他撰写了以下这篇消息:
XX中学校园艺术节圆满落幕 校大队部5月13日10时电(记者 小杨) 5月12日,XX中学第10届校园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艺术节以“青春飞扬,艺术筑梦”为主题,涵盖歌舞、书画、戏剧等八大板块,吸引全校千余名师生参与,涌现出一批创意佳作,充分彰显校园美育成果。 本届艺术节亮点纷呈:闭幕式上,民乐团《春江花月夜》古韵悠扬,舞蹈团原创节目《山海间》斩获最佳创意奖;书画长廊展出的百幅学生作品中,我班同学浦晓雨的篆刻作品《校训》备受赞誉。 XX中学校园艺术节已连续举办十年,旨在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的平台,为其成长注入更多美学内涵。
请就这篇消息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具体评价,80字左右。(6分)
四、写作(60分)
22.请以“是终点,也是起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杨浦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二)
语文学科
2025.5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多少楼台烟雨中2.无可奈何花落去3.皆若空游无所依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
5.蒲松龄(2分)6.(1)尽,用尽(2)B(4分)
7.(蝜蝂)如果能够爬行,(就)再次像从前一样(不停地)抓取东西。(4分)
8.“辄”字写出了蝜蝂逢物必取、不假思索的习性,“卬其首”写出了蝜蝂努力背负更多东西的姿态。这句话生动展现了蝜蝂的贪得无厌,具有讽刺意味。(4分)
9.一狼假寐诱敌,另一狼隧入以攻敌后 止增笑耳 持取 上高 已今世之嗜取者 贪婪之害/针砭时弊/借物喻人/动物的警示(8分)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5分)
10.跳脱只关注个别快速队伍的局限,全面观察所有的队伍。(2分) 11.C(3分)
12.第⑤段通过列举休斯顿机场缩减乘客排队取行李的时长的事例,强调了人们觉得队伍很慢、排队难熬的症结在于“等待”花费的时间。这总结了前文人们产生错觉的根本原因,自然引出下文缓解等待焦虑的对策。(4分)
13.爸爸:我认为变道加塞具有危险性,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觉得自己的车道很慢是“幸存者偏差”和“错误相关效应”导致的错误认识,其实每根车道的速度相差无几。我们不妨听听轻音乐,避免过度关注排队等待的时间。(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21分)
14.(1)积极参与泥巴战,被砸中时强忍泪水,被需要时兴奋、得意(2)孤独而坚强,向往友情,渴望被接纳(3)理解/赞赏/同情/心酸(7分)
15.不同意。养蟋蟀时北北的言行和想法表现了他对脆弱生命的好奇和怜惜;对奶奶埋葬宠物的安排,北北由服从到拼死不让的变化展现出他对生命消逝的感知逐渐加深(对“失去”的恐惧加剧),折射出北北对陪伴的强烈需求。作者用两个同中有异的故事竭力呈现北北的内心世界和感情需求,意在引发读者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关注。(5分)16.D(3分)
17.答案示例:向日葵。向日葵具有向阳而生的寓意,契合北北性格中坚强执着、积极勇敢的一面,蕴含作者对北北的肯定与怀念。此外,向日葵呼应第⑤段中北北灿烂的笑容,能弱化北北短暂一生的悲彩。(6分)
三、综合运用(19分)
18.D(3分)19.D、E(4分)20.斯诺 实地采访和考察(2分)
(1)注意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动作、神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等(以增强新闻作品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2)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追问(以引导被采访者深入、全面地阐述相关观点)。(4分)
21.答案示例:这则消息有诸多亮点,如:标题准确概括了主要内容,简洁醒目;“消息头”和“导语”等要素完备,正文使用“倒金字塔”结构;语言流畅,时效性强。但“我班同学”这种表述不够客观,新闻稿应避免出现带有个人视角的 词汇,建议改为“XX班级”。(6分)
四、写作(60分)
22.参考上海市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