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醉翁亭记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环滁(chú) 林壑(hè) 射者中(zhōnɡ)
B.琅琊(yá) 辄醉(zhé) 酒洌(lèi)
C.岩穴暝(mínɡ) 晦明(huì ) 伛偻(yǔ)
D.野蔌(sù) 觥筹(ɡuānɡ) 阴翳(y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D )
A.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射者中,弈者胜 D.杂然而前陈者
3(新考法)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4分)
(1)蔚然而深秀者 ( A )
(2)日出而林霏开 ( C )
(3)临溪而渔 ( D )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B )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表并列)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表转折)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表承接)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修饰)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
A.中国“酒”文化中,“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B.“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籍贯式、表字式。
5默写。(4分)
(1)《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2)《醉翁亭记》中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 水落而石出者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译文: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
译文: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4分)
7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①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②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③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8请简要赏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中“开”“暝”二字的表现力。(3分)
答: “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出来后树林里的雾气消散的情景,“暝”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雾聚拢,山谷显得昏暗的情景,体现了琅琊山朝暮景色的多变。
9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
答: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其余是陪衬。
10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但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 示例: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都会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太守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依然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①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②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③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④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⑤欲而然邪 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⑥,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⑦,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 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菱溪石记》,有改动)
【注释】①差小:比较小。②偃然:安静的样子。③若:好像。④伪吴:唐末杨行密在淮南一带称王,刘金为其大将,后世称其政权为“伪吴”。⑤佚:同“逸”,安逸。⑥称:相称,相当。⑦编民:平民。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D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亭负城而近
B.杂然而前陈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C.往往祀以为神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及其后世
及郡下(《桃花源记》)
1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分)
译文: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
(2)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3分)
译文: 我感慨人事的兴废无常,又因此石状貌可爱却遭到遗弃深感可惜。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偃 然 僵 卧 于 溪 侧 以 其 难 徙 故 得 独 存
答: 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14【乙】文与《醉翁亭记》都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怀是否一致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答: 不一致。【乙】文:作者以石为题,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对比,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治国为政以民为本的深刻道理,可谓于微见著,平中见奇。《醉翁亭记》:作者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5班级举行“走进醉翁亭”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6分)
(1) 学完《岳阳楼记》后,小笑拟了上联,请你以《醉翁亭记》为内容对出下联。(2分)
上联:希文俯瞰洞庭湖心忧天下
下联: 永叔醉游醉翁亭乐惠黎民
(2)在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竹林郁郁葱葱,然而,一些竹子的主干上却“伤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 “某某天长地久”……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涂鸦,准备如何劝阻他 (4分)
你说: 示例:你好,这郁郁葱葱的竹林,为这醉翁亭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这样刻画会不会影响风景之美呢 让我们做个文明的游客,好吗 12 醉翁亭记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环滁(chú) 林壑(hè) 射者中(zhōnɡ)
B.琅琊(yá) 辄醉(zhé) 酒洌(lèi)
C.岩穴暝(mínɡ) 晦明(huì ) 伛偻(yǔ)
D.野蔌(sù) 觥筹(ɡuānɡ) 阴翳(y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
A.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射者中,弈者胜 D.杂然而前陈者
3(新考法)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4分)
(1)蔚然而深秀者 ( )
(2)日出而林霏开 ( )
(3)临溪而渔 ( )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表并列)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 (表转折)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表承接)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修饰)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中国“酒”文化中,“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B.“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籍贯式、表字式。
5默写。(4分)
(1)《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
(2)《醉翁亭记》中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
译文: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4分)
7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8请简要赏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中“开”“暝”二字的表现力。(3分)
答:
9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
答:
10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但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①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②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③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④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⑤欲而然邪 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⑥,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⑦,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 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菱溪石记》,有改动)
【注释】①差小:比较小。②偃然:安静的样子。③若:好像。④伪吴:唐末杨行密在淮南一带称王,刘金为其大将,后世称其政权为“伪吴”。⑤佚:同“逸”,安逸。⑥称:相称,相当。⑦编民:平民。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亭负城而近
B.杂然而前陈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C.往往祀以为神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及其后世
及郡下(《桃花源记》)
1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分)
译文:
(2)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3分)
译文: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偃 然 僵 卧 于 溪 侧 以 其 难 徙 故 得 独 存
答:
14【乙】文与《醉翁亭记》都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怀是否一致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答: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5班级举行“走进醉翁亭”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6分)
(1) 学完《岳阳楼记》后,小笑拟了上联,请你以《醉翁亭记》为内容对出下联。(2分)
上联:希文俯瞰洞庭湖心忧天下
下联:
(2)在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竹林郁郁葱葱,然而,一些竹子的主干上却“伤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 “某某天长地久”……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涂鸦,准备如何劝阻他 (4分)
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