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复习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复习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2 15: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做学问就怕没有困惑,能提出问题,才能有进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第二单元课文复习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夜间飞行的秘密》
《呼风唤雨的世纪》
《蝴蝶的家》
板块一 字词复习
àn wān jiāng yìng
kuàng jiǎn
前鼻音
后鼻音
按照 豌豆 僵硬
窗框 水笕

上半部分先写中间的短竖,再写短竖两边的点。
苍蝇 证明 铃铛 障碍物 荧光屏
yíng zhèng dāng zhàng yíng píng
后鼻音
{



系铃铛
系红领巾
系统
联系


呼风唤雨 科学技术 获得
依赖 潜入 探索 百亿光年
奥秘 船舶 物质生活
哲学家 伯特兰·罗素
huàn huò
lài qián suǒ yì
ào bó zhì
zhé lán


躲避 震撼 喧嚷 家雀儿 屋檐
((麻雀) (孔雀)
((家雀儿)

què
qiǎo
当“雀”用作口语时,它会产生变音
板块二 课文梳理
针对课文一部分内容提的
需要对五粒豌豆的经历作比较,需要读完全文。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我认为第五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第一粒豌豆掉到了水笕里被鸽子吃了;第二粒豌豆掉到了水沟里,只是涨得大大的而已;第三、第四粒豌豆也被鸽子吃了;而第五粒豌豆变成了一个小女孩的花园,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快乐,很有意义。所以,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豆不是最了不起的,第五粒豌豆才是最了不起的。
怎样才能针对全文提问?
内容: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道理: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比较:我们学过《陶罐和铁罐》,有人提了一个针对全文的问题——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这个问题就是对陶罐和铁罐进行比较。前面提到的“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也属于这类问题。
变化:我们学过《掌声》,有人提了一个针对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自从大家给英子鼓掌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个问题就是围绕英子的变化提的。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5.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6.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面两次实验?
7.飞蛾、萤火虫、猫头鹰,他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下面七个问题中,哪几个问题必须读完全文才能解答?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针对课文内容
针对写法
联系生活经验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5.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6.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面两次实验?
7.飞蛾、萤火虫、猫头鹰,他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针对课文内容、针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
1.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5.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针对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
针对写法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
~~~~~~~~~~~~~~~
~~~~~~~~~~~~~~~~~~~~~~~~~~~~~~~~~~~~
~~~~~~~~~
~~~~~~~~~~~~~~~~~~~~~~~~~~~~~
反射到耳朵
嘴里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
障碍物
改变飞行方向
读课文第8自然段,找文中的关键词句,讲一讲雷达是怎样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的?
~~~~~~~~~~~~~~~~~~~~~~~~~~~~~~~~~~~
~~~~~~~~~~~~~~~~~~~~~~~~~~~~~~~~~~~
~~~~~~~~~~~~~~~~~~~~~~~~~~~~~~~~~~~
~~~~~~~~~~~~~~~~~~~~~~~~~~~~~~~~~~~
~~~
~~~~~~~
雷 达
无线电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雷 达
借助图示,讲一讲雷达是怎样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的。
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最终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一个铃铛也没响,一根绳子也没碰着。
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
联系上下文
“针对写法”来提问,涉及用词的准确性。
“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
“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
飞机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愿意是一夜之间,大雪纷飞,落满枝头。
现在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这里是形容世界进入20世纪后,发现、发明层出不穷。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让许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人类的生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人类不断超越自己局限,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猜测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
蝴蝶的家在人家的屋宇里?不是。
因为——
蝴蝶的家在麦田里?不是。
因为——
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蝴蝶的家在树林里?不是。
因为——
树林里到处是水珠滚坠
蝴蝶的家在花朵里?不是。
因为——
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
蝴蝶的家在老树干的底面?不是。
因为——
蝴蝶的家在桥下面?不是。
因为——
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
蝴蝶的家在树叶下面?不是。
因为——
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
作者不断猜测蝴蝶的家在哪里,不断猜测,不断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