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隔空吸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隔空吸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6-22 18: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隔空吸铁》教案
【课标分析】
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要求学生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本课程通过探究磁铁隔空吸铁现象,让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性这一重要特征,符合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观察、探究周围常见物质特征的要求,培养学生基于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
【教材分析】
大象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围绕磁铁展开,《隔空吸铁》作为单元第二课,为后续深入学习磁铁的其他性质奠定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直观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磁铁的特性,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常见的实验材料,如磁铁、铁钉、各种材料片等,让学生易于上手,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欲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直观的现象和操作。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磁铁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磁铁磁性的深入理解,如穿透性等,还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实验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等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深入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清晰理解磁性的吸引力和穿透性,能准确解释 “隔空吸铁” 现象。
2.科学思维:通过细致观察、严谨实验和合理推理,显著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3.探究实践:熟练动手实验,全面探究 “隔空吸铁” 的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设计简单实验。
4.态度责任: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养成认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制品,且磁性具有穿透性;掌握通过实验探究磁铁性质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不同材料对磁铁吸引力的影响,从而理解磁性穿透性的原理。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充足的磁铁、铁钉、各种厚度的纸片、不同材质的塑料片、薄木板、玻璃片等,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充分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魔术表演视频、展示概念图、变量与结果关系图表等;制作实验步骤指南卡片、示例记录表格;准备创意启发示例的实物模型,如简易 “隔空抓取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隔空吸铁实验,在实践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魔术表演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5分钟) 【ppt:2—4】 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适时提问,为什么大狗的骨头总是跟着猫跑呢?为什么隔着很远的距离,骨头也会来找猫? 教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表演魔术——悬浮的小鱼,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个曲别针小鱼为什么能悬在瓶子里?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结,瓶盖中可能有磁铁、曲别针可能会是铁做的。 观看动画片,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猜测 通过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引发思考。
探究与发现 (15分钟) 【ppt:5-15】 1.磁铁侦探闯关赛 为每个小组准备充足的材料,包括形状各异的磁铁,如圆形、方形、条形磁铁;不同规格的铁钉,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各种厚度的纸片,从薄如蝉翼的餐巾纸到较厚的卡纸;不同材质的塑料片,如透明的亚克力塑料片、不透明的聚乙烯塑料片;薄木板,有光滑的木板和带纹理的木板;玻璃片,有普通透明玻璃片和磨砂玻璃片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材料的多样性。 2.第一关基础测试——直接吸引 教师轻声指导: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开始进行一次有趣的侦察活动了,有些曲别针间谍逃跑了,我们要请磁铁侦探把他们找出来。 先把磁铁平放在实验垫上,然后用镊子夹起曲别针,然后直接用磁铁吸引。观察实验现象。 再把格子纸放在实验垫子上,把曲别针放在距离磁铁最远的格子处,大家睁大眼睛,仔细看看铁钉有没有被吸引呀?如果没有被吸引,请你从最远的格子处使磁铁按照格子依次靠近曲别针,观察在多远的距离曲别针能被吸引。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3.第二关:隔物挑战——材料穿透赛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要挑战更神奇的事情哦。在磁铁和曲别针中间,轻轻地放上一张薄纸片,再看看铁钉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认真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依次用薄玻璃片、塑料、木板等材料隔开曲别针,磁铁从上方靠近,观察能否吸起曲别针。 4.第三关:隔物挑战——厚度突破 现在我们要增加难度,请你在磁铁和曲别针之间依次叠加多层纸板、塑料等物品,挑战磁铁最大穿透力。 用磁铁依次贴近障碍物,观察曲别针是否被吸起 每成功穿透一种材料,在“超能力指数”栏贴一颗星星 发现材料叠加后的磁力变化(如:3层纸 vs 单层玻璃)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磁铁能直接吸引铁和镍等物体。 磁铁能隔一段距离吸引铁质物体 磁铁能隔着一些较薄的材料吸引铁质物体 磁铁不能隔着一些较厚的材料吸引铁质物体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试着解释小鱼为什么悬浮了吗? 磁铁隔着一段距离也能吸引铁,所以把曲别针小鱼吸起来了。 小鱼的尾巴被棉线拴着,既吸不上去也掉不下来,它就悬在空中了。 学生以 4 - 5 人为一组,围坐在铺好实验垫的实验桌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表中。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要求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再次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磁铁的特点。 小组合作完成后,每个小组进行详细汇报和展示。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完善总结。 同学分析实验现象思考总结。 学生回顾问题,思考原因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全面而细致地观察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培养控制变量实验能力 此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通过可视化记录降低认知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和交流评价,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兴趣。 总结提炼所学知识,并进行巩固。 回顾问题,答疑解惑,加深理解。
反思与评价(5分钟) 【ppt:16-17】 现在你能解释小鱼悬浮的秘密了吗? 瓶盖中有磁铁,磁铁隔着一段距离也能吸引铁,所以把曲别针小鱼吸起来了。 小鱼的尾巴被棉线拴着,既吸不上去也掉不下来,它就悬在空中了。 然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表扬那些观察仔细、描述准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同时对于操作不太熟练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改进的建议。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小贴纸等奖励,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同时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表现互相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同学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利用知识解释魔术现象,最终达成问题解决。
应用与拓展 (5分钟) 【ppt:11—15】 学以致用,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指挥小猴上山吗?出示实验材料:磁铁 、曲别针、卡纸 、笔,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①在卡纸上画出一座山 ②取出准备好的小猴卡片。 ③把曲别针别在小猴卡片上。 ④用磁铁指挥小猴子上山。 2、你能找一找我们身边类似的磁铁应用吗? 门吸 磁悬浮列车 磁铁钓鱼玩具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所学知识 自主开展动手制作,并进行测试。 学生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分享交流生活中其他的分类场景。 通过制作玩具,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和思考,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阅读与新知(5分钟) 聪明的古人还曾经利用磁铁的这些性质,打败了敌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阅读课本P58页,请你边阅读边思考这是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拓展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板书】
4.2隔空吸铁
小鱼为什么能悬浮?
磁铁的磁性具有穿透性能隔空吸引轻小的铁镍制品
如果阻隔的物体太厚,磁铁就不能吸引了
7 /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