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凌源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震憾(hàn) 卓越(zhuó) 坚韧(yèn) 咄咄逼人( bī )
B.烦躁( zào) 天骄(jiāo) 恐吓(hè) 销声匿迹(xiāo)
C.绯红(fēi) 胆怯(què) 仁慈( cí ) 不屑置辨(biàn)
D.涉猎(shè) 粗犷(kuàng) 取缔( dì ) 无精打彩( cǎi)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融音乐、戏剧、舞蹈等于一体的音乐剧,其载歌载舞、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极易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
的 。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可歌可泣、 的红色故事,满溢革命激情、洋溢青春活力的红色题材
音乐剧,令观众 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且得到精神上的 。这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讴歌革命先烈,为青
年一代培根铸魂,有独特的作用。
A共鸣 荡气回肠 不但 洗礼 .
B.默契 荡气回肠 不但 洗礼
C.默契 惊心动魄 不只 冲洗
D.共鸣 惊心动魄 不只 冲洗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超九成老年人倾向选择居家养老。 ② 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
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 ③ 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可以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④ 作为家庭之外的基
本社会单元,以及多数老人的日常居住、活动场所,社区是养老的重要一环,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紧密关系。
A .“ 程度深” “ 有效供给” “ 家庭之外” 都是偏正短语。
B . ③句属于单句,句子主干是“ 供给提供支持” 。
C . ④句有语病,应该把 “ 质量” 改为 “ 条件” 。
D .此语段顺序有误,正确排列顺序为②①④③。
4. 某中学开展 “ 悦读书海 畅享经典” 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 书海拾贝,研精致思
( 1)博观约取,古今荟萃。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 同在桑梓” 中的 “ 桑梓” 指代家乡;“ 年少万兜鍪” 中的 “ 兜鍪” 指代士兵;“ 伛偻提携” 中的 “ 伛偻”
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8页)
指代儿童。
C .年轻的锅炉工保尔与水兵朱赫来共同生活了八天,保尔听到很多重要而新鲜的、激动人心的话,这对保尔
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D .《琐记》回忆了鲁迅去南京求学过程,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以及求知的艰
难。
(2)名著阅读(3分)
异词异义,各词各精。请从 “ 执着 ” “ 勤劳 ” “ 追求 ” 中任选一个词,并联系一位备选人物的经历,谈谈
这个人物的品格给你带来的启迪。(3分)
备选人物:唐僧 祥子 简· 爱
5.古诗文默写(6分)
( 1)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2)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4)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 5)辛 弃 疾 《 破 阵 子 为 陈 同 甫 赋 壮 词 以 寄 之 》 抒 写 诗 人 要 为 国 效 力 的 雄 心 壮 志 的 诗 句 是 :
“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6题。 (3分)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凉州词三首(其三)----张籍
凤林关① 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②。
边将皆承主恩泽③ ,无人解道取凉州 ④。
【注释】① 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境内。② 六十秋:从川: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
去了六十年之久。③恩泽:恩惠赏赐。 ④凉州:泛指陇右失地,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乙诗用 “ 六十秋” 写出吐蕃占领陇右之地时间之久,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8页)
B .甲诗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单车欲问边” 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
C .两诗都借景抒情,甲诗表达了诗人因受排挤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乙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报国杀敌收复失地之
情。
D .两诗都具有“ 诗中有画” 的特点,甲诗中“ 归雁” “ 孤烟” “ 落日” 等意象营造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乙诗
中“ 水” “ 白草” “ 黄榆” 等意象表现了荒凉萧瑟的边城风光。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14分)
【甲】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②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
【乙】 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① 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
幽越② 、社稷焚灭、山陵③ 夷毁之酷 ,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
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 江左自有管夷吾④ ,此复何忧!
【注】 ① 江左:即今江苏江宁。② 幽越:囚禁流放。③ 山陵:皇帝的陵墓。④ 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辅助
齐桓公成为霸主。
(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A .不宜妄 自菲薄 江左 自有管夷吾
B .志虑忠纯 深有诸虑
C .悉以咨之 丞相亦与之对泣
D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江左营建始尔
(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
( 3)请用 “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
(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 分)
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8页)
a 填写下面的表格。(2 分)
选段比较点 甲段 乙段
现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①
相关忧虑 担心刘禅:妄自菲薄,引喻失 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
义;执法不公;亲佞远贤
相应措施 ② 拜访王丞相,陈国家困顿之状
b 甲文写到了 “ 三顾茅庐” 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 “ 三顾” 后才见刘备?(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9分)
【材料一】
男人的大脑与女人的大脑并不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人类的脑子可分为 “ 男性脑” 和 “ 女性脑” 两大
类型,两者之间至少有三大差别。
第一是大脑结构。 以脑中一种称为胼胝体的组织为例,女性大于男性,而胼胝体能有效沟通左右两半
脑,故女性左右脑之间的沟通能力比男性强。
第二是大脑功能。女性大脑的成熟速度快于男性,如刚刚出生的女婴,其脑成熟程度比同龄男婴早 4
个星期,进入青春期后少女较少男早熟 2~3年。
第三是智力优势各有千秋。大多数男性左半脑 “ 辛苦 ” 而右半脑 “ 闲置 ”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科学天赋与分
析能力等抽象思维方面;而女性则是左右脑兼用,其嗅觉和听觉等感官功能、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词汇掌握以
及精细手工操作等方面特别突出,故男女各有所长。
这种差别可以追溯到远古,当时人类还处于洪荒时代,男性的主要职业是狩猎,故男性的大脑是在适应狩猎
的活动中逐渐发达起来的。他们的大脑为了判断猎物之间的距离而练就了空间和方向认知能力,因此天生就比女
性方向感强;女性则受到生养子女、从事家务、贤妻良母角色的影响,使得大脑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发达,因而
细致、敏感,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对方的心理,直觉灵敏,善解人意。
【材料二】
你大概意识不到,当我们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正常人的大脑两个半球都参与了活动,而且它们分工明确。假
如用树木和森林来形容,那么右半脑 “ 见 ” 的是树木,而左半脑 “ 见 ” 的是森林。合起来,正常人 “ 既见树木,
又见森林” 。一旦左半脑损伤,人就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右半脑损伤,人就 “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器官。科学家虽然一直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可仍未完全了解
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8页)
它,仍有很多秘密等待发现和解答。 ·
【材料三】
半个世纪以前,科学家们认为,一个人超过 6岁时大脑就停止发展。而到了20世纪 80年代,这一传统观念受到挑
战。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3~6岁时,大脑灰质主要在前脑部增多,这个区域与人的行为组织和计划能力以及精
神集中能力有关,而在 6~ 12岁,则主要在后脑部增多,该区域与人的感情和语言能力以及空间判断力有关,这就
是人过了 12岁以后学习语言感到困难的原因。同时,他们认为人脑的可塑性极大,只要条件允许,能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对脑进行不同程度的重塑,因而成年人的大脑皮质同样具有可塑性。
现代科学提醒我们:大脑随着人一起成长,人的智力成长可以一直持续到八九十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一生中
只会越来越聪明。(摘自《科学大众》,有删改)
1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男性是左半脑 “ 辛苦” ,右半脑 “ 闲置” ,而女性则是左右脑兼用,因此男性、女性的智力优势各有千秋。
B.男性比女性的方向感强,是因为男性的大脑在狩猎活动中需要判断猎物之间的距离而练就了空间和方向认知能力。
C.如果人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那就是右半脑损伤了。
D.人脑的可塑性极大,可以随人一起成长,健康的人一生中只会越来越聪明。
2 .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以脑中一种称为胼胝体的组织为例,女性大于男性,而胼胝体能有效沟通左右两半脑,故女性左右脑之间的沟通
能力比男性强。
3 .材料二中,加点词语 “ 最” 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器官。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拥抱星辰拥抱你
① 春节过去不久,回到老家, 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饭后,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
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
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② 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
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
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
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
③ 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朦胧中看到母亲准备出门,连忙起身穿衣,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
到茫茫夜色里。
④ 连日干旱,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
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
⑤ 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
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8页)
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
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
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
⑥ 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
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
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
⑧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星光。
⑨ 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
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担心我们离开的工夫会有人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
小跑着,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 “ 呼啦” 一下子,
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
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
⑩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 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
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 咕咚咕咚 ” 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透着无法掩藏、令人满
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
⑩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
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⑩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过晚饭,小儿想要车里的玩具,我同母亲一起去门口的车上拿。
彼时,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上方一闪一闪地眨着小眼睛。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
就可以够到那颗最亮的星星。
⑥我随口问母亲:“ 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
⑩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 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
⑥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
(选自《齐鲁晚报》 2024 年 6 月 30 日;有删改)
( 1)阅读全文,请梳理文中与 “ 星光” 相关的情节,补全下面表格。(4分)
情节 心情
① 恬淡
星光相伴,担水浇树 刚出家门 ②
浇水以后 ③
④ 温暖
( 2)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语文试卷第 6 页 (共8页)
(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 ·
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拥抱星辰拥抱你》有何作用?(3分)
( 5 )文中反复描写那一夜的星空,那个夜晚对 “ 我” 来说有何意义?写出你的探究。(3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1分)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① “ 那个 6 岁时躺在山坡放牛 ‘ 牧星 ’ 的孩子,36 岁时真的去天上 ‘ 摘星星 ’ 了!” 今年夏天,85 后航天员
桂海潮的故事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年少时的航天梦,激励着桂海潮越飞越高。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到成为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再到成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桂海潮追梦圆梦的人生
经历,生动印证着,一个人只有立志高远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②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少年周恩来发出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的时代强音,校长赞叹 “ 有志者当效周
生! ” 。青少年时期的钱学森在心中埋下 “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 的种子,对这八个字的坚守,铸就他功勋卓著
的一生。树立坚定志向,并为之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
③ 尽早立志,才能明确奔跑的方向,激发奋进的潜能。 “ 我从小内心就比较笃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
什么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缪峰从小立志学习物理,高考时面对父母让他报考医学院的建议,他毫不犹豫
填报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如今已在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 “ 从 0 到 1” 的原创性成果。 “ 夫志,气之帅也” 。
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青年人有志向,有梦想,知道自己心之所向,就能在面对学业、职业等
多方面选择时,多一些笃定、少一些迷茫;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雨挑战时,多一些勇敢、少一些退缩,从而为人
生积蓄起充足的动力、强大的能量。
④ 早立志,还要立大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 对于青
年人来说,生活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可以追求身边的 “ 小确幸 ” ,也要有家国大情怀。把个人的
“ 小目标 ” 融入国家的 “ 大蓝图 ” ,在科研一线创新竞进,聚力打造更多 “ 大国重器 ” ;在工厂车间苦练本领,
立志让 “ 中国制造” 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体育赛场顽强拼搏,
矢志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梦想有多高远,天地就有多辽阔。青年人怀有远大抱负,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
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就一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国家发展汇聚源源不断的动力。
⑤ 当然,实现志向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成为全国技术能手,
是 90 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初入职场时的梦想。从梦想萌芽到实现,他花了整整 10 年,“ 干活最忙的地方有我,
最苦的地方也有我 ” ,坚持不懈钻研付出,让他成长为 “ 华龙一号 ” 的核级焊工。 “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
易中轻。 ” 世上没有 “ 躺赢 ” 的捷径,唯有奋斗的路径。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在磨砺中不断强心志、壮筋骨、
长才干,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⑥ 最激昂是少年志,最闪耀是追梦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亿万青年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广大青
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踊跃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大展身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语文试卷第 7 页 (共8页)
(选自《人民日报》2024 年 8 月 30 日有删改)
(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分)
(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 4)下面事例如果作为选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3 分)
当好新时代 “ 新农人” ,是返乡创业的 80 后青年魏巧的志向。面对创业之初遭遇的重重困难,她不言放弃、不
断探索,终于让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 ,按要求作文。
(一)碰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思想观念的碰撞、做事态度的碰撞、不同文化的碰撞……碰撞常会有
火花闪现,碰撞往往会让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请将 “ 在碰撞中 ”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 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二)生活就像抛出去的硬币, 一面是苦,一面是甜。有人苦中作乐,有人先苦后乐……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 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语文试卷第 8 页 (共8页)
2025年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B 2.A 3.D
4(1)B
(2)(3分)答案不唯一 ,言之成理即可。联系人物经历 2分,启迪 1分。
示例一 :我选择 “ 执若” 。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唐僧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历经了千难万险,但他坚定信念,
不屈服、不气馁,最终求取真经。唐僧执若、坚持不懈的品格启迪我确立理想后,就要努力克服艰难困苦,顽
强拼搏,直至取得成功。
示例二:我选择 “ 勤劳” ,在烈日下、暴雨中,祥子艰难地拉车,想通过辛勤劳作改变命运,开启属于自己的
生活。祥子勤劳、不怕艰辛的品格启迪我要为实现理想而勤奋刻苦,坚韧不拔。
示例三:我选择 “ 追求” 。面对与罗切斯特的悬殊地位,简 · 爱敢于追求爱情:当庄园被毁,罗切斯特失明时,
简 · 爱勇于追求幸福,选择与他长相厮守。。简 · 爱勇敢追求爱情、幸福的品格启迪我要大胆出击,积极、主
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5.(1)何日遣冯唐
( 2)四面歌残终破楚
(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4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注意 “ 辩” 的书写)
(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每空 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6.C
(二)( 1)C
( 2)①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期间我受到委任。
②温娇陈述了主上被囚禁流放,国家灭亡,帝陵被毁的惨状
( 3)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
( 4)a ①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 ②表劝说,陈说措施
b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 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
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 )(9 分 )
1 .C 一旦左半脑损伤,人就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2 .示例: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脑中肼胝体能有效沟通左右两半脑的事例,并把女性的
肼 胝体组织与男性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女性左右脑之间的沟通比男性强,使说明更加全面、充分、有力。
3 .“ 最 ” 是居于首位,比不上的意思, 起修饰限制作用。突出说明了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删去,与原
文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16分)
( 1)①仰望星空,引出回忆; ②恐惧; ③喜悦; ④再望星空,拥抱母亲
( 2)动作描写, 描写 “ 我” 和母亲提水冲向果园时的迅速而灵活的动作,可见 “ 我们” 浇灌果树时的急切心
情。
( 3)“ 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喜悦比作糖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欣,表现了作者对儿时与母亲相依那段记忆深深的怀念之情。
( 4)这个题目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故事的主要事件;题目非常新颖,吸引读者阅读,激发了读者阅读兴
趣等。
( 5 )①那一夜的星空给了 “ 我” 指引和力量,帮 “ 我” 消除恐惧;②那一夜的星空让 “ 我” 体会到世界的安静
美好; ③ 那一夜的星空让 “ 我” 体会到帮父母分担农活、为家庭付出的喜悦;④ 那一夜的星空是 “ 我” 童年时
代的美好回忆;⑤那一夜的星空让 “ 我” 体会到亲情的美好。
(三)(11分)
( 1)一个人只有立志高远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 2 )以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为开头,能够吸引读者;引出中心论点 “ 一个人只有立志高远才能创造美好的人
生” ,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 3)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列举各行业立大志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 “ 早立志,还要
立大志” ,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 4)放在第⑤段合适。事例中的魏巧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不言放弃、不断探索,最终走向成功,这一例子正好
证明了第⑤ 段的观点 “ 实现志向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 。 四、写
四. 作文(50分)(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