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二中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7 20: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古诗默写(共16分)
1._______________,半日孤吟未过江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
____。
3.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4.只恐夜深花睡去,__________________。
5.岁寒,_________________。
6.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9-10题。(4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萋萋”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乡关”在诗中指的是____________。(2分)
10、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引述了诗人仙人乘鹤的神奇传说。
B.颔联点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之情。
C.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以荣景写伤情,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了铺垫。
D.尾联表达出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忧愤之愁。
(二)课内文言文,完成11-14题。(8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本文作者孟子名(
),(
)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13、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
的手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性。(2分)
(三)课外文言文,完成15-16题。(5分)
板桥诵书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或当食忘匕箸(

乃善诵耳(

16、用自己的话说说板桥是如何善诵的?(3分)
数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2分)
哈欠声声
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
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
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六秒钟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
 
④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易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人好感。
 
⑤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时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眼泪汪汪的。
 
 ⑥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 确实如此,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⑦哈欠的“传染性”,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
  
⑧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
 
 ⑨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且经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  
17、根据第节内容,完成下列横线。(2分)
受到劳累、睡意等因素刺激——(
)——(
)——形成哈欠  
 
 
18、第⑧段说“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第段画线句中的“左右”二字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科学家发现温和的人比性格急躁的人更容易打哈欠。
B
.打哈欠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很有益。
C.打哈欠的“传染”现象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D.打哈欠看上去不雅,但它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5分)
两角钱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luò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④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⑤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 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⑥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
⑦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 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⑧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⑨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 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 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⑩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22、看拼音写汉字。(2分)

(
)子信件
23、第⑧段加点字“干净透明”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围绕“两角钱”,概括故事情节(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民工给我两角钱,帮助了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选出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本文标题“两角钱”作为故事的线索,贯穿全文。
B.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服务员欢快的心情。
C.作者想提醒我们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要尽可能伸手帮助他人。
D.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我还没有还男孩的两角钱,是因为男孩在帮助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打破他的这种美好感受。
26、文章第⑨段写到男孩脸上再次绽放笑容,请写出他此刻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岁月匆匆,如今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了由中学的校园里。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请以“我多了一份_____”为题,通过记录成长中的故事,写出自己成长的收获。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500字左右的记叙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年级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1-8略
9、草木茂盛的样子
故乡
10、D
11、轲
战国
12、抛弃

13、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
14、对比
得道(得人心、人和)
15、有时候
善于
16、数量上:一本书必读千百遍
场合:乘在船上,骑在马上,躺在床上
情态:吃饭时忘记拿羹匙筷子,面对客人不知道听到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17、分泌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
哈欠中枢兴奋后向人体发出指令肌肉遵照指令运动
18、打哈欠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达到血液;打哈欠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
19、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中老年人频繁打哈欠很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
20、左右一词表明这只是一种估计,表示6秒时间只是估计,未真正测算过,如果把它去掉,就变成肯定语气,与原文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C
22、摞
23、男孩内心纯洁待人真诚
24、“我”去寄信,差两角钱。
“我”接过两角钱,深受感动。
25、B
26、能够表达男孩觉得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比自己大或强的人,心里的自豪、美好的感觉即可。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