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0×2
共80分)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
6.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8.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14.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16-17题。
16.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17.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18.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
C.陡坡修筑梯田 D.过度抽取地下水
19.“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防御寒潮和台风 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
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 D.防治洪涝和滑坡
20.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21.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
C.水文监测网
D.海洋环境监测网
22.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23.遥感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做出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24~28题。
24.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25.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26.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27.沙尘暴属于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D.生物灾害
28.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②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30.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诱发性
31.对海啸灾害,下列防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3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33~34题。
33.
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崩塌 ⑤山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34.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A.加速径流
B.保持水土
C.促进蒸发
D.美化环境
35.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各种灾害每年都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且发生最为频繁。据此完成第36-38题。
36.一般情况下,下列灾害天气与主要出现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暴雪——内蒙古
B.沙尘暴——四川盆地
C.持续高温——青藏高原
D.春旱——松嫩平原北部
37.下列关于旱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B.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春旱较为常见
C.青藏高原的伏旱严重
D.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38.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江汉平原
D.太湖平原
39.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40.个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正确应对态度是( )
①了解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②尽可能在灾害发生前及时躲避 ③对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从容对待,不管不问
④参加社会的防灾保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综合题
41.
(8分)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__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42.(12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表。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暴雨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暴雨引发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
(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 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引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芙蓉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0×2
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第Ⅱ卷
综合题
41.(1)
,(1分)
(2分)
(2)
,(1分)
,
(2分)
(3)
,
(2分)
42
(1)
(3分)
(2)
(3分)(3)
(3分)
(4)
(3分)
芙蓉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卷答案
1.A 2.C 3.C 4
( http: / / www.21cnjy.com ).D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A 13.C 14.A 15.D
16.B 17.D 18.C 19.B 20.C
21.A
22.B
23.C
24.D
25.B
26.A
27.A
28.B
29.A
30.D
31.B
32.D
33.C
34.B
35.C
36.A
37.C
38.A
39.A
40.C
41.(1)西南高东北低
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
(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
(3)突发性
群发性
42
(1)地表崎岖;夏季多暴雨;黄土广布,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
(2)夏季。夏季降水多,洪流大;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3)B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A
B
C
D
B
C
A
0°
100°E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
___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