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卷
2025.05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五大题,13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一、班级开展“语文中的数字妙用”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9分)
◎数字中见人物精神
1 ☆英雄精神数字链
完善“英雄精神数字链”
(1)根据拼音在①至④处写出相应的汉字。
(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甲】【乙】处,彰显人物精神。( )
A.殚精竭虑 B.百折不挠 C.临危不惧 D.侠肝义胆
◎数字中见古人情感
2. 补全“古诗文数字笔记”。
(1)根据积累和表格提示,补全①-⑥处诗文。
(2)根据“诗文摘录”,在【甲】处填写数字的妙用。
(3)参考“古诗文数字笔记”,品析《送灵一上人》诗中数字的妙用。
送灵一上人①
陈羽
十年劳②远别,一笑喜相逢。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灵一上人:即僧人灵一。上人,僧人的尊称。②劳:悲伤之意。
二、请你完成小说阅读。(17分)
英雄的诞生
特蕾莎·贝特曼
①杰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男孩,他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走路时,许多东西都令他着迷,这会使他忘记要去做的事情。
②一天早晨,妈妈给了杰克几枚硬币,叫他去镇上买蜂蜜:“你在路上不要贪玩,也不要跟任何人说话,你要一直重复一句话:‘我拿这些钱去买蜂蜜,得早点回家’。”
③杰克蹦蹦跳跳地穿过树林,嘴里反复念叨着:“我拿这些钱去买蜂蜜。”
④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尖叫。杰克拐过一个弯,看见面粉厂老板的妻子惊慌地跑过来。在她身后,是一只衔着一个橡树果的松鼠。
⑤“可怕的动物,让它走开!”面粉厂老板的妻子喊道。“走开!”杰克大叫。
⑥松鼠衔着橡树果逃走了。
⑦“谢天谢地!”面粉厂老板的妻子吸了一口凉气,“我最害怕松鼠了!”说完,她就回面粉厂了。而杰克却跟着松鼠跑了。他想,如果能找到松鼠藏坚果的地方,就有蜂蜜橡树果饼干吃了!
⑧面粉厂老板的妻子回到家,就对丈夫说:“我从镇上回来的路上,有一个可怕的动物一直追我,恐怖极了!幸运的是,我碰见了杰克,是他救了我。”
⑨“杰克?”面粉厂老板吃惊地问。
⑩“没错。”他妻子强调说,“是杰克,他把我从恐怖的野兽口中救了下来!”
面粉厂老板皱起眉头,心想,人们都传说这个地区有狼出没,妻子能安然无恙是多么幸运啊!
当面包师来磨面粉时,面粉厂老板对他讲了妻子遇险的故事。
“那条狼非常大!”面粉厂老板说,“它长着一英寸长的獠牙,口中淌着涎水。它想咬我的妻子,是勇敢的杰克救了她!”
“杰克?”面包师问。毫无疑问,故事十分吸引他。
“没错,是杰克!”面粉厂老板说。
面包师带着面粉返回面包店,他的第一位顾客——镇政府办事员光临时,不仅买了一条面包,还听来一个故事。
“面粉厂老板说是一只狼,但我想,那可能是一头野熊!”面包师说。“面粉厂老板的妻子险些送了命。如果不是勇敢的杰克,她可能早成了熊的早餐——而我们将成为熊的午餐!”
“杰克?”办事员问。
“没错,是杰克!”面包师肯定地说。
“他们都说那是一只巨大的狼或者熊,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头怪兽。”
晚些时候,办事员与镇长聊天时说:“什么动物会有长三英寸长的獠牙,有巨大的爪子,咆哮声可以震碎玻璃呢?我听说那怪兽从南方来,如果不阻止它,它也许会毁掉咱们的小镇。多幸运,杰克毫不费力地把怪兽给赶跑了,他拯救了我们!”
“杰克?”镇长问。
“没错,是杰克!”办事员确定地回答。
“杰克应该被授予一枚奖章!”镇长说,“他拯救了我们镇!”
中午时分,杰克回到镇上,他的口袋里装满了橡树果。他跑向卖蜂蜜的商店,把妈妈给他的硬币掷到柜台上,说:“我用这些钱买蜂蜜!”
商店外,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抱起杰克,把他放到肩膀上,扛着他穿过小镇的大街小巷。他们的正前方,一支军乐队奏着响亮的音乐,路旁的孩子不停地把玫瑰花瓣抛到杰克身上,人们拍手、欢呼!而杰克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在镇政府的大厅,镇长把一枚金灿灿的奖章挂在杰克的脖子上,并作了一次杰克听不懂的长篇演讲。
“怎么回事?”杰克问旁边的人。
“瞧瞧我们的小英雄多谦虚!”人们纷纷点头称赞。他们把杰克送到城郊,这样他可以赶快回家把英勇事迹讲给妈妈听。
“发生了什么事?”杰克回到家后,妈妈看到他的口袋里既没有钱,手上也没拿蜂蜜,以为出了什么事。
杰克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我有可以做饼干的橡树果,我还获得了这枚奖章……”
妈妈皱起眉头说,“你用钱买了一枚奖章?”她叹了口气,又去拿了几枚硬币。“杰克,你得再去镇上一趟了,这一次记住你要用这些钱买蜂蜜。”
杰克嘟着嘴,很不高兴。“镇上的人们都发疯似的异常兴奋,我们就不能用果酱来代替蜂蜜吗?”
妈妈点点头,同意了,很快,她就用杰克拿回来的橡树果烤成了美味的饼干。而小英雄杰克把奖章扔到玩具柜里,好好地享受了一顿美餐!
(选自《齐鲁晚报》)
◎选择视角
3. 以杰克的视角简要叙述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关注变化
4. 下面哪个图示最能体现小说情节发展特点?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A滚雪球 B多米诺骨牌
◎关联重复
5. 小说中划线的人物对话体现了镇民怎样的形象特点?
◎研读结尾
6. 小说结尾处“小英雄杰克把奖章扔到玩具柜里”,这一行为有何深意?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三、小组运用“DeepSeek”学习议论文,请你参与。(17分)
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王厚明
①“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星星的明亮不如月亮的阴暗。这既道出了“星星”与“月亮”所代表的事物本质上的差异区隔,也揭示了人生价值追求过程中得与失、本与末的思想哲理。
②那么,与人生得失相关的重要选择,又取决于什么呢?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历史和事实也印证,不同的格局决定不同的选择。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胸怀和对事物的认知深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志向和追求。格局不同,结局亦不同。星辰大海的格局与一亩三分地的追求,自然有着天壤之别。格局狭隘,只能关注渺小;具有大格局的人,必定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③得失之间,见人心之微,亦显人生之阔。可以说,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成就的机遇也就更多。埃隆·马斯克致力于移民火星,让人类有更多的生存空间。马斯克的格局不仅体现在他对未来科技的深刻洞察,还体现在他愿意投资和承担高风险项目,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尽管马斯克不乏“月之曀曀”的失败,但他向往的是星辰大海,放眼的是浩瀚宇宙,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和未来。这与一些总是盯着底层消费者口袋而“星之昭昭”的企业家的格局是不能比的。
④格局也决定着我们追寻的目标。一个有大格局的人,他的梦想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星辰大海的壮阔;不是空中的楼阁,而是务求必成的坚定。因此,人生之得失,选择要志向高远。起点要高,即便不成功,也赋予人足够的进步和机遇。相反,目光短浅,溺于小事,即使成功也意义有限。选择高远并非好高骛远,而是基于对自我能力的深刻认知和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对于有梦想的人而言,在面对“星星”和“月亮”的选择上,自然会选择“月亮”。
⑤《菜根谭》里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意思是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会越早凋谢。庄子笔下的庖丁、承蜩者、捶钩者、为鐻者、轮扁者等,之所以具有超越常人的技艺,主要原因就是在得失面前,不受干扰、心无外物,千锤百炼、久久为功。
⑥故成大事者,不谋一时之得,而贵在长久的坚持。生命是一场持久战,一时的得与失放在生命的长河里,在若干年后看来,可能根本不值一提。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困囿于利诱,必然松懈理想、迷失本来;纠结于当下,只会狭隘格局、错失未来。
⑦跋涉的征途,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学会低谷时隐忍蛰伏,顺达时藏锋蓄锐,不被暂时的喜怒哀乐所羁绊,只需关注星辰大海,日夜风雨兼程。那么,不羡“昭昭”,不畏“曀曀”,将会真实定义人生的精彩。
(选自《杂文月刊》,有删改)
【“DeepSeek”解决过程(节选)】
请梳理《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的论证思路。 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清晰,层层递进。以下是具体的论证思路: 一、提出话题 开篇引用出自《晏子春秋》的“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引出话题。 二、分析问题 ·分论点1:格局的重要性(第②③④段) (1)格局决定选择(第②段) ○论据:曾国藩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2)成就影响格局(第③段) ○论据:埃隆·马斯克致力于移民火星。 (3)格局决定追寻的目标(第④段) ·分论点2:前行需要坚持(第⑤⑥段) ○引用经典 三、得出结论 ·中心论点:只需关注星辰大海,日夜风雨兼程,不羡“昭昭”,不畏“曀曀”,将会真实定义人生的精彩。
◎小组质疑
7. “DeepSeek”对分论点1的论证分析有误。根据第③段的论述,修改方框内的观点。
◎小组补充
8. “DeepSeek”未概括出分论点2的论据,根据第⑤段内容,概括论据。
◎小组讨论
同学们阅读完《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后,提炼出以下中心论点:
A.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决定,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B.实现人生的价值不仅需要有大格局,还要坚持不懈。
C.一个人的眼界有多高,格局就有多大,成就的机遇也就更多。
9. 同学们提炼的哪项中心论点更正确?参考“DeepSeek”的梳理,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小组反思
10. 回顾活动过程,向同学们提供运用人工智能学习的两条建议。
◎小组分享
11. 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名著内容,分享你对分论点2“前行需要坚持”的理解。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祥子(《骆驼祥子》)
C.法布尔(《昆虫记》)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阅读笔记。(14分)
12. 稼说送张琥①
苏轼
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②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③,久藏而不腐。
②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耰、艾④,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③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⑤,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⑥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④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⑦与吾子⑧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选自《东坡先生全集》)
[注释]①张琥:与苏轼同年登进士第。②敛:收获。③秕(bǐ):只有壳而没有米的谷粒。实:饱满的谷粒。④铚(zhì):短镰。耰(yōu):农具,播种后摩平土地,使掩盖种子。艾:镰刀,用来收割。⑤闵闵焉:十分关心的样子。⑥信(shēn):同“伸”。⑦得:指考中进士。⑧吾子:对张琥的尊称。⑨妄推:错误地推崇。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阅读笔记。
(1)解释圈画的文言字词,补全笔记①-④处。
(2)分析文章结构,填写笔记⑤处的论证方法。
(3)解答阅读笔记中的疑惑,并阐述理由。
(4)结合阅读笔记与文章内容,赏析苏轼的劝说艺术,补全阅读发现。
五、班级开展写作活动,请你参与。(50分)
13. 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名人传》
生活的本质取决于你的认知。面对平凡,面对失去,面对责任……你又有怎样的体验、理解与思考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或叙述生活经历,或发表看法,或展开联想与想象。
【写作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乐清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卷
2025.05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五大题,13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一、班级开展“语文中的数字妙用”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9分)
◎数字中见人物精神
【1题答案】
【答案】(1)①岖 ②脊 ③泣 ④振
(2)甲B 乙C
◎数字中见古人情感
【2题答案】
【答案】(1)①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满面尘灰烟火色
③愁云惨淡万里凝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⑤此地一为别
⑥孤蓬万里征 (2)夸张中显磅礴力量
(3)“十年”写时间漫长,强调了与友人分别之久与思念之苦。重逢后瞬间的“一笑”与久别的十年时间形成强烈对比,突显诗人与友人相逢的珍贵与喜悦。“千万重”以夸张的手法虚写,描绘青山层峦叠嶂的景象,象征友人即将踏上遥远艰辛的路途,暗示两人之间即将面临重重阻隔,衬托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牵挂、担忧。
二、请你完成小说阅读。(17分)
【3~6题答案】
【答案】3. 妈妈让我买蜂蜜,路上我赶跑了一只松鼠,跟着它捡了好多橡果。回镇时突然被当成英雄庆祝,还得了奖章,可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妈妈用橡果烤了饼干,而奖章被我扔进了玩具柜。
4. 我选择图示A(滚雪球)。小雪球从山坡滚落,不断吸附积雪,越滚越大。就如同小说中面粉厂老板妻子口中的“可怕的动物”被逐步夸大为“狼”“熊”“怪兽”,微小事件被不断放大,最终全镇授章狂欢。我选择图示B(多米诺骨牌)。推倒第一块骨牌后,后续骨牌依次倾倒,形成不可逆的连锁反应。如同杰克赶走松鼠的偶然行为,触发面粉厂老板、面包师、办事员以及镇长之间环环相扣的谣言。
5. 每一次对话中都是“杰克?”“没错,是杰克!”这样的形式,体现了镇民对杰克驱赶怪兽事件的盲目相信和夸大想象。这样的对话内容多次重复,塑造了轻信传言、缺失自我与追逐虚假荣誉的镇民群象。
6. 示例:杰克是一个单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驱赶松鼠,仅是出于本能的善良与对周边事物的关注,他对人们的反应一无所知,更不理解奖章的意义,因此将奖章扔进玩具柜。镇民们将杰克“追赶松鼠”夸张想象成“拯救小镇”的英雄事迹,并为他颁发象征着荣誉的奖章,这体现了镇民轻信盲从、自我缺失以及对虚假荣誉的过度追捧。杰克将奖章扔进玩具柜的行为,体现了成人世界的虚假荣誉在孩童眼中是毫无意义的,也劝诫人们要始终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
三、小组运用“DeepSeek”学习议论文,请你参与。(17分)
【7~11题答案】
【答案】7 格局决定成就
8. ①《菜根谭》“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②庄子寓言中匠人技艺超常的原因是千锤百炼、久久为功。
9. B项。文章围绕“格局”和“坚持”展开论述:第②③④段主要论述“格局”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并通过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强调格局对选择、成就以及目标的重要性。第⑤⑥段则强调“坚持”的重要性,通过《菜根谭》和庄子的例子,说明成大事者需耐得住寂寞、久久为功。因此,B项准确概括了文章中心论点,与DeepSeek的梳理一致。
10. ①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要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问题;②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并不一定准确,不能完全依赖。在使用AI生成的内容时,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验证和反思。③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会不完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学会独立思考,不断完善。
11. 示例一:保尔·柯察金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极端困境下,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文学创作。为了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硬纸板做成格子板,摸着格子一字一句地写作。当手稿丢失时,他没有放弃,而是以更大的专注力重新开始创作。正是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和全神贯注的坚持,使他最终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示例二:祥子原本是一个坚韧、勤劳的年轻车夫,起初,他凭借顽强的毅力省吃俭用,拼命拉车,终于攒够钱买了第一辆车。然而,面对“车被军阀抢走”“积蓄被孙侦探骗走”等多重打击,祥子逐渐失去斗志,最终放弃奋斗,堕落成麻木、自私的行尸走肉。最初,他虽然有美好的人生目标,但在现实的残酷压迫下,最终没能坚持住自己的信念。可见,如果缺乏持久的坚持,人就容易被挫折击垮,失去前行的方向。
示例三: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习性,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野外追踪研究,即使生活贫困也从未放弃。在观察蝉的生命周期时,他坚持四年持续记录;研究粪金龟推粪球的过程,他趴在地上数小时一动不动。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发现了许多前人未见的昆虫奥秘。可见,真正的发现往往属于那些在长久的坚持中依然保有热情的人。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阅读笔记。(14分)
【12题答案】
【答案】(1)①等到 ②枯竭 ③已经 ④想
(2)类比论证 (3)选A,“其”在此处表示祈使、劝勉语气,苏轼劝勉张琥要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专心致力于学习,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表达了作者对张琥的期望和关怀之情,和秦王提出“易地”要求时强烈的祈使语气接近。
(4)苏轼首先运用对比劝说富人因田多能轮作休耕,按时种收,故得美稼;而自家因田少而过度耕种,不按时令,导致地力竭而稼不美。随后将此与治学进行类比,把培养人才比作种田,说明治学也需像富人养田一样,注重积累,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待学识、能力积累充足后,才能有所成就。苏轼在文中以平等的姿态与张琥交流,语气坚定而有力,饱含张琥的深切期望,以情动人。
五、班级开展写作活动,请你参与。(50分)
【13题答案】
【答案】例文:
墨香里的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说:“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我曾以为英雄必是惊天动地之人,直到一方砚台、一纸墨香,让我在平凡中触摸到生活的筋骨。
初学书法时,我总抱怨枯燥。横平竖直的规矩,日复一日的临帖,连墨色浓淡都被严格规定。老师却说:“枯笔藏锋,润笔显骨,字和人一样,得经得住琢磨。”我懵懂点头,却不懂其意。
那年书法比赛,我苦练三个月,交上一幅工整的《兰亭序》。不料名落孙山,评委批语“形似神散”。我攥着宣纸躲在教室角落,墨迹未干的手蹭脏了校服,留下一团模糊的黑。那一刻,我仿佛触到生活的粗粝真相:努力未必有回报,热爱也可能被辜负。
“你看这墨,焦、浓、重、淡、清,五色俱全。”老师蘸墨挥毫,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枯润交织的线条竟勾勒出远山的苍劲与云雾的温柔。“若只求浓墨重彩,反倒失了层次。”我怔怔望着那幅字——原来平凡不是平庸,而是接纳生活的万千面貌。
从此,我放下对“完美字形”的执念。晨光微露时,我提笔蘸清水,在旧报纸上练腕力;暮色四合时,我读帖揣摩王羲之的“痛哉”之叹,颜真卿的“筋骨”之悲。墨色在纸上晕染,我渐渐懂得:生活的真相从不在输赢中,而在每一笔提按转折的诚恳里。
如今,我的字依旧不够惊艳,但那方砚台始终摆在案头。墨干时,它是黑色的;润了水,却透出青紫的光泽。原来,真正的英雄主义,不过是看清了生活的灰暗,仍愿以热爱为笔,在平凡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五色人生”。
正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墨香深处,我以笔为剑,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