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数学小升初奥数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 行程问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数学小升初奥数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 行程问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3 08: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5年数学小升初高频易错考点专题训练:行程问题
一、单选题
1.芳芳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晨7:00起来,她一共睡了(  )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2.小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睡了(  )小时。
A.3 B.9 C.6
3.客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要15小时,现在两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甲乙两城相(  )
A.405千米 B.504千米 C.450千米 D.540千米
4.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
A.60分 B.1小时 C.12小时
5.小明上午8:00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重庆图书馆看了一会儿杂志,继续以相同的速度散步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小明看杂志用了20分钟 B.小明一共走了1600米
C.小明回家的速度是80米/分 D.上午8:32小明在离家800米
6.狗追兔子,开始追时,狗与兔子相距30米,追了48米后,与兔子的距离还有6米,狗还需要追(  )米才能追上兔子.
A.6 B.12 C.24 D.30
7.甲、乙两地相距1598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小时后两车相遇。
A.20 B.17 C.34 D.15
8.(行程问题)小刚与小勇进行50米赛跑,结果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勇还落后小刚10米;第二次赛跑,小刚的起跑线退后10米,两人仍按第一次的速度跑,比赛结果将是 (  )。
A.小刚达到终点时,小勇落后2.5米
B.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勇落后2米
C.小勇到达终点时,小刚落后2米
D.小刚小勇同时到达终点
9.有一艘渡轮在静水中的船速是35公里/时,在流速2公里/时的河流上顺流而下5小时,渡轮共行驶几公里?(  )
A.155公里 B.165公里 C.175公里 D.185公里
10.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5千米,乙每小时走2.5千米。与甲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的还有一只狗,每小时跑5千米,狗碰到乙后就回头向甲跑去,碰到甲后又回头向乙跑去,···这只狗就这样往返于甲乙之间,直到两人相遇为止,则相遇时这只狗跑了(  )千米。
A.20 B.18 C.24 D.25
二、判断题
1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60°的角。(  )
12.判断对错.
28小时是1日零4小时.
13.判断对错
钟面的指针从“12”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30°到“1”,再旋转60°到“3”。
14.芳芳中午12点睡觉,闹钟3点准时响起,则时针在这段时间旋转了60°。
15.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16.判断对错.
钟表上,时针转过的面积是分针的 .
三、填空题
17.甲乙两船从同一港口分别向东西两地出发,甲船每小时走35公里,乙船每小时走25公里,经过   小时他们相距120公里
18.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甲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乙火车平均每小时行74千米.1.5小时后相遇.两城之间的铁路长   千米
19.西安到北京的铁路线长1200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平均每小时行105千米,另一列火车从西安同时开出,6时相遇。两列火车每小时共行   千米,从西安开出的火车平均每时行驶   千米。
20.甲乙两艘船相向行驶,甲每小时行驶25公里,乙每小时行驶45公里,经过10个小时他们相遇了,那么原本他们相距   公里
21.时针走半圈是   ,分针走半圈是   ,秒针走半圈是   .
22.现在钟表在3点,经过   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23.小明和小刚每周六早晨都一起绕新城体育公园环湖路跑步锻炼。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5米/秒,小红的速度是4米/秒,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这条环湖路全长   米。
24.快车长375米,每秒行40米,慢车长500米,每秒行30米。两车同向并行,从快车车头接慢车车尾开始计时,快车穿过慢车需要   秒.
25.森林里有一对兔子兄弟赛跑,弟弟先跑10步,然后哥哥开始追赶,若弟弟跑4步的时间等于哥哥跑3步的时间,哥哥跑5步的距离等于弟弟跑7步的距离,那么兔子哥哥跑   步才能追上弟弟。
26.快车长375米,每秒行40米,慢车长500米,每秒行30米。两车同向并行,从快车车头接投车车尾开始计时,快车穿过慢车需要   秒。
四、计算题
27.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开始时0.2时行了3km,剩下的路又以每分钟0.3km的速度行了18分钟。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五、解答题
28.有甲、乙、丙三辆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钟追上丙,问甲出发后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
29.A,B两个码头之间的水路长288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6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行需要12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30.甲、乙、丙三人都从A地到B地,甲、乙二人早上8点钟起从A地出发,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中午12点钟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用了2小时就追上了乙,再用几小时就能追上甲?
31.一列快车车长150 米,每秒行驶18米,一列慢车车长100 米,每秒行驶13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几秒?
32.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两车维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六、解决问题
33.某市举行长跑活动,长跑队伍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进,长跑开始时,两名记者小李和小谭分别从排头、排尾同时向队伍中间行进,进行报道采访活动。小李、小谭都骑摩托车,每小时行10千米,他们在离队伍中点900米处相遇,问,长跑队伍有多长?
34.(逆水行船) 两港相距 560 千米, 甲船往返两港需 105 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用了 35 小时; 乙船的静水速度是甲船的静水速度的 2 倍, 那么乙船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
35.西安北站到北京西站的高铁线路大约长1125km,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10km,是乙车速度的 。两车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七、图形计算
36.如图是某运动场的跑道宽6米,那么在外圈跑比内圈跑要多跑多少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12-9=3小时,7-0=7小时,3+7=10小时,
【分析】晚上12时是第二天的0是,根据这一点求出间隔时间。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答】12-9=3小时,6-0=6小时,3+6=9小时,
【分析】根据钟面的情况,求出中间间隔时间。
3.【答案】C
【解析】【解答】150÷[1-(+)×4]
=150÷[1-×4]
=150÷[1-]
=150÷
=150×3
=450(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再求出两车4小时的路程和,用速度和×时间=路程和,再用剩下的路程除以剩下的占全长的分率,据此解答.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选项A:由图像可知,小明8分到28分之间在图书馆看书,看书时间为28-8=20(分钟),因此,该说法正确;
选项B:由图像可知,小明离家800米时返回家,一共走了800×2=1600(米),该说法正确;
选项C:由图像可知,小明离开图书馆继续散步用了(800-400)÷(400÷8)=8(分钟),所以小明回家用了46-(28+8)=10(分钟),小明回家的速度为800÷10=80(米/分),该说法正确;
选项D:由图像可知,小明离开图书馆继续散步用了(800-400)÷(400÷8)=8(分钟),8时28分+8分=8时36分,因此,上午8:36小明在离家800米处,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图像中的第一段表示,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的时间与路程;第二段表示小明在图书馆的时间与路程;第三段表示小明离开图书馆继续散步的时间与路程;第四段表示小明回家的时间与路程;据此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48÷(30﹣6)×6
=48÷24×6
=12(米)
答:还需要追12米.
故选:B.
【分析】开始时的距离差为30米,追了48米后,距离差减少30﹣6=24米,由此可以看出每减少距离差1米需要追2米.因此还相差6米,需要追6×2=12米.
7.【答案】B
【解析】【解答】1598÷(46+48)
=1598÷94
=17(小时)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第二次比赛小刚跑完50米时,小勇跑了x米,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得:x=48,
∴小刚跑完50米时,小勇跑了48米,
∴小勇到达终点时,小刚落后2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顺水速度=35+2=37(公里/时),
37×5=185(公里),
答:渡轮共行驶185公里.
故选:D.
【分析】根据路程=顺水时间×顺水速度,顺水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解答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答】相遇时间:
30÷(3.5+2.5)
=30÷6
=5(小时)
5×5 = 25(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遇应用题,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甲与乙的相遇时间,总路程÷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因为狗与甲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而狗在一直跑,狗跑的速度×相遇时间=狗跑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2时整,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时针与分针之间有2大格,成6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钟面上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是30°,先判断出时针与分针之间有几个大格就能确定夹角的度数.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1天是24小时,28小时-24小时=4小时,即28小时是1日零4小时。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1天是24小时,28小时除去1天还剩4小时,据此判断即可。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钟面的指针从“12”绕中心店顺时针旋转30°到“1”,旋转一大格;再旋转60°,旋转2大格,到“3”,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由此根据指针旋转的方向和度数确定指针指向的数字即可.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根据时间与钟面的知识,可以得出从中午12点到3点时针旋转了90度
【分析】考查基本的时间与钟面知识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60°÷30°=1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钟面上分针1小时转动一圈是360°,时针1小时转动一大格是30°,用360°除以30°即可求出分针转动速度是时针的多少倍.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时针转了一大格是30°,分针转了一整圈是360°,30°÷360°=,钟表上,时针转过的面积是分针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对钟面的认识可知,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大格,时针转了一大格是30°,分针转了一整圈是360°,据此求出圆心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转过面积的关系,据此解答.
17.【答案】2
【解析】【解答】设需要x小时
(35+25)x=120
60x=120
x=2
【分析】考查了相遇问题的解决能力
18.【答案】213
【解析】【解答】(68+74)×1.5
=142×1.5
=213(千米)
故答案为:213
【分析】相遇问题求路程,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列式计算即可.
19.【答案】200;95
【解析】【解答】解:1200÷6=200(千米)
200-105=95(千米)。
故答案为:200;95。
【分析】两列火车每小时共行驶的路程=西安到北京的铁路线长÷相遇时间,从西安开出的火车平均速度=速度和-另一列火车的速度。
20.【答案】700
【解析】【解答】(25+45)×10=700
【分析】考查了相遇问题的解决能力
21.【答案】6小时;30分;30秒
22.【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从3点开始,经过x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钟表在3点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3=90°;
6x-0.5x=90
5.5x=90
x=90÷5.5
x=
故答案为:。
【分析】钟面平均分成了60个小格,12个大格,钟面的圆心角是360°,所以一个小格的度数是360°÷60=6°,一个大格的度数是360°÷12=30°;
钟表在3点时,时针与分针之间有3个格,每个大格的度数×格数=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分针转动12小格,时针经过1个小格,即分针走1分针经过一个小格即6°,而时针1分钟只走了个小格,即6°×=0.5°,因此分针的转动速度是6°每分钟,时针的转动速度是0.5°每分钟;分针的速度×经过时间-时针的速度×经过时间=开始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据此关系式设经过x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列方程即可解答。
23.【答案】3240
【解析】【解答】6分钟=360秒,
(5+4)×360
=9×360
=3240(米)。
故答案为:3240。
【分析】根据1分钟=60秒,先将单位化统一,再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24.【答案】87.5
【解析】【解答】解:(375+500)÷(40-30)
=875÷10
=87.5(米/秒);
故答案为:87.5。
【分析】从快车车头接慢车车尾开始计时,到快车穿过慢车,快车需要比慢车多行驶两辆车长的和,也就是追及距离是两辆车长的和,求追及时间,用追及距离除以两辆车的速度差即可解答。
25.【答案】150
【解析】【解答】解:设哥哥一步跑7,那么弟弟一步跑5,
那么哥哥跑21的距离,弟弟跑20,两人路程差是50,
所以哥哥要跑50个21才能追上。就是150步。
故答案为:150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之猎狗追兔,设定单位时间和单位距离,通过比较两者的速度和步长,计算出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步数。
26.【答案】87.5
【解析】【解答】解:(375+500)÷(40-30)
=875÷10
=87.5(秒)
故答案为:87.5。
【分析】两车同向并行,快车穿过慢车行的路程是两车的长度和,用两车的长度和除以两车的速度差即可求出穿过慢车需要的时间。
27.【答案】解答:(3+0.3×18)÷(0.2+18÷60)
=8.4÷0.5
=16.8(千米)
答: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6.8千米。
故答案为: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6.8千米。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0.3×18,求出剩下的路程,加上开始时行的3km,就是总路程;再用0.2+18÷60,求出一共用的时间,最后用总路程÷总时间,就是平均速度。
28.【答案】解:乙车用40分钟追上丙车,所以丙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甲车用100分钟追上丙车,所以甲车的速度是丙车的
因此,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设甲车用了x分钟追上乙车,那么乙车用了(x+20)分钟。
解得
答:甲出发后500分钟才能追上乙。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建立不同车辆之间的速度比例关系。然后,利用这些比例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乙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走完丙车用130分钟走的距离。接下来,我们设甲车用了x分钟追上乙车,从而建立甲车和乙车之间的时间关系。最后,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求出甲车追上乙车所需的时间。
29.【答案】解:288÷12- (288÷8- 288÷16) ÷2
=24-(36- 18) ÷2
=24-18÷2
=24-9
=15(千米/时)
答: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5千米/时
【解析】【分析】虽然甲、乙两船的船速不同,但都在同一条水路上行驶,所以水速相同。根据题意,甲船的顺水速度是288+8=36(千米/时),逆水速度是288÷16=18(千米/时),因此,水速为(36- 18) ÷2=9(千米/时)。又由“乙船顺流而行288千米需要12小时”,可求乙船的顺水速度是288÷12=24(千米/时)。所以乙船在静水中速度是24-9=15(千米/时)。
30.【答案】乙用时间:14-8=6(时),
乙所走的路程:4×6=24(千米),
丙的速度:24÷2=12(千米/时),
甲此时的路程:6×6=36(千米),
所以丙追上甲的时间:(36-24)÷(12-6)=2(时)
【解析】【分析】丙追上乙时,乙已经用时12- 8+2=6(时),路程为4×6=24(千米),则丙的速度为24÷2=12(千米/时),而此时甲的路程为6×6=36(千米),甲和丙相距36-24=12(千米),除以两人速度差即可求出丙追上甲的时间
31.【答案】(150+100) ÷(18-13)= 50(秒)
【解析】【分析】超过慢车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50+ 100)米,快车比慢车快(18- 13)米/秒,从而得出时间
32.【答案】解:60×3-30
=180-30
=150(千米)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50千米。
【解析】【分析】从 A 、 B 两地相向开出,第一次相遇时两车行程之和是一趟全程,第二次相遇时,卡车、摩托车各自走了一个全程后又返回再相遇,所以两车行程之和是三趟全程,则第二次相遇用的时间时是第一次相遇的3倍。速度一定,行程与时间成正比,第一次相遇卡车行程60千米,那么第二次相遇时卡车行程60×3=180千米。第二次在离 B 地30千米处相遇,即第二次相遇时卡车走了比一趟全程多30千米,全程再减去30千米即可。
33.【答案】解:900米=0.9千米;
根据题意,可知
1÷(10+10)=1÷20=0.05(小时)
0.9÷6=0.15(小时)
0.15÷0.05=3(千米)
答:长跑队伍有3千米.
【解析】【分析】 小李、小谭 相对于地面以10千米的速度相向运动,而与队伍是否运动无关,所以两位记者会在队伍未动前的中点相遇.把队伍的长看作单位“1”即可求出相遇时间,在相遇时间里,队伍的中点移动了900米,根据队伍的速度可求队伍移动900米所用的时间,由此列式解答.
34.【答案】解:
(105+35)÷2
=140÷2
=70(小时)
(105-35)÷2
=70÷2
=35(小时)
560÷70=8(千米/时)
560÷35=16(千米/时)
(16+8)÷2
=24÷2
=12(千米/时)
(16-8)÷2
=8÷2
=4(千米/时)
12×2=24(千米/时)
560÷ (24+4)+560÷ (24-4)
=560÷28+560÷ 20
=20+28
=48(小时)
答:乙船往返两港需要48小时。
【解析】【分析】先求出甲船往返航行的时间分别是:(105+35)÷2=70(小时),(105-35)÷2=35(小时),再求出甲船逆水速度每小时560÷70=8(千米),顺水速度每小时560÷35=16(千米),所以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6+8)÷2=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6-8)÷2=4(千米),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2÷2=24(千米),所以乙船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560÷(24+4)+560÷(24-4)=48(小时)。据此解答即可。
35.【答案】解:210÷ =210× =240(千米)
1125÷(210+240)
=1125÷450
=2.5(小时)
答:两车出发2.5小时后相遇。
【解析】【分析】甲车的速度÷对应的乙车速度的分率=乙车速度;路程÷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
36.【答案】解:内跑道周长=πd+110×2
=3×50+110×2
=150+220
=370(米);
外跑道周长=π(d+6+6)+110×2
=3×(50+6+6)+110×2
=3×62+220
=186+220
=406(米);
406-370=36(米);
答:在外圈跑圈比在内圈要多跑36米.
【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这个跑道宽6米,两头是直径50米的两个半圆,中间是一个长11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内跑道周长=内半圆周长×2+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外跑道周长=外半圆周长×2+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内外侧跑道之差就是在外圈跑圈比在内圈要多跑的米数.列式解答即可.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8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56.0(51.9%)
主观题(占比) 52.0(48.1%)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5(69.4%)
主观题(占比) 11(30.6%)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10(27.8%) 26.0(24.1%)
解答题 5(13.9%) 25.0(23.1%)
图形计算 1(2.8%) 5.0(4.6%)
计算题 1(2.8%) 5.0(4.6%)
解决问题 3(8.3%) 15.0(13.9%)
单选题 10(27.8%) 20.0(18.5%)
判断题 6(16.7%) 12.0(11.1%)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63.9%)
2 容易 (27.8%)
3 困难 (8.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其他行程问题 9.0(8.3%) 8,25,32
2 流水行船基础 12.0(11.1%) 9,29,34
3 时间与钟面 24.0(22.2%) 1,2,4,11,12,13,14,15,16,21
4 追及问题 2.0(1.9%) 6
5 多人相遇与追及 15.0(13.9%) 28,30,33
6 钟面上的追及问题 2.0(1.9%) 22
7 环形跑道问题 5.0(4.6%) 36
8 相遇问题 23.0(21.3%) 3,7,10,17,18,19,20,23,35
9 两列列车超车问题 9.0(8.3%) 24,26,31
10 S-t/v-t图 2.0(1.9%) 5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