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巩固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人的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但丁:《神曲》。
达 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作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1)哥伦布的主要活动: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的古巴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2)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7-18世纪】
英国
美国
法国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拿破仑
重大事件
1640年议会重开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1688宫廷政变1689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775.4开始:莱克顿枪声1776.7.4《独立宣言》发表1777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9.7.14攻克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发表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颁布《法典》;1814年欧洲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
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独立宣言》——美国诞生《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总统。
《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法典》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特点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盟长期性与曲折性
具有民族解放斗争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
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5)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2)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拿破仑:
1.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2.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4.对外多次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利于资产阶级巩固。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覆亡。
5.总的来说,拿破仑功过参半,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华盛顿:
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主持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组成联邦政府,当选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
3.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资本主制度的巩固
【19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内战
背景
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经过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北方胜利,内战结束。
文献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影响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商人、新兴地主、一些大名和武士要求改变现状。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积极)但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消极)
综合比较:英.法.美.日.俄
国家
走资道路的【方式】
爆发原因【相同】
文件
作用
英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权利法案》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
《人权宣言》《法典》
美
民族解放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日
资产阶级改革
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启示:民主制度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民主制度的确立必须以法律做保障。
俄
国家
走资道路的【方式】
事件:
社会性质
文件
影响
英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均见上两表。
法
法国大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民主共和制。
《人权宣言》《法典》
美
民族解放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美国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
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废除封建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废除农奴制法令》
日
日本明治维新
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开始国家:美国
(2)特点:(1)涉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比较长(3)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2)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产(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面对经济危机打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
①
美国:
罗斯福实行新政。
(1)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3)文件:《国家工业复兴法》
(4)作用:A.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②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导致了二战爆发。】
四、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
原因:①二战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20世纪50年代,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③(主要原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表现:
至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74年—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发展速度一度缓慢;80年代中期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五.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经济发展情况
原因
美国
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荣。七八十年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调整,但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九十年代:持续高速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1.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2.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4.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
西欧
①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②走向联合: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州共同体1993年发展成欧洲联盟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地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共同原因:1.美国的扶持、援助。2.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发展科技教育,发挥高素质劳动力。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日本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20年间(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六、值得中国借鉴的有:
1.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联系。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策略。
4.世界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