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3 19: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
服疾病的一小步
第三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文章严谨而准确的语言风格,提升对精准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系统梳理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历程,明确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3.深刻领会兴趣与创新思维在科学探索与发现中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尊重科学,深切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体会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
梳理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历程,明确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
体会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从古代的《肘后备急方》到现代实验室,从肆虐的疟疾到无数生命的拯救,青蒿素的诞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医学接力。它的发现者屠呦呦,更是用坚持和智慧,在人类对抗疟疾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旅程吧。
导入新课
倾听演讲,初步感知
新课讲授
任务立足于对演讲音频或视频资料的聆听与观看,着眼于对文本直观印象的构建。引导学生在聆听时,初步了解青蒿素发现历程中的关键节点、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感知科学家面对疟疾威胁时的使命感,以及这项科学突破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意义,为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
屠呦呦
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和2019年先后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
活动1:听演讲
播放屠呦呦诺贝尔获奖中文演讲视频,从中体会演讲的现场张力以及屠呦呦的个人演讲魅力。
活动2:释文题
本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请同学们根据屠呦呦的演讲题目和内容抓取本演讲稿的关键词。
青蒿素、征服、一小步
活动3:关键词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三个关键词来进一步走近屠呦呦,走进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追寻线索,探究过程
新课讲授
任务基于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着眼于对科研探索历程的深度剖析。引导学生在梳理青蒿素从理论溯源到实验突破、从初步发现到临床应用的线索时,洞悉每一次转折与推进背后的科学依据和精神动力,理解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并行的重要性,把握科学探索过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体会科学家们求真务实、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
设计意图
活动1:明确文体,梳理时间线。
时间 事件
1967年 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1969年 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1971年10月4日 团队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1972年11月8日 找到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青蒿素
1973年 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打开了开发新抗疟药物的大门
1977年 在《科学通报》发表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9年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发明奖”
1981年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活动1:明确文体,梳理时间线。
时间 事件
1982年 公开发表《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
1986年 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2002年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2009年 出版《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2011年 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活动2:筛选信息,展示科学发现的过程。
研发青蒿素的过程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从分子到药物 影响世界 发展与超越
1969年,开始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转折点:低温提取,抗疟效果大幅度提升 突破口: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第一步:发现青蒿素 (C15H22O5) 第二步:将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青蒿素的发现及其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精思深悟,体会精神
新课讲授
任务基于对文本中关键语句、事迹的精读,着眼于对科学家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在剖析屠呦呦团队面临困境时的抉择、突破难题时的坚持、分享成果时的无私的过程中,洞悉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但不限于勇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敢于质疑传统的创新意识、面对失败的坚韧不拔以及为全人类福祉奉献的担当。
设计意图
请同学们结合青蒿素的发展历程,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理解。
活动1:精读文本,体会科学探索之艰辛。
①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关键词:
理 由:
2000个方药、640个、200个方药、380余种提取物。
数字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复,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艰难。
②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关键词:
理 由:
大量、最早。
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句子中又用了“最早”这个词,可见研究之艰难与严谨。
请同学们结合青蒿素的发展历程,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理解。
活动1:精读文本,体会科学探索之艰辛。
③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关键词:
理 由:
很难开展、志愿者、第一批。
研究环境恶劣,但仍排除万难进行了临床试验。
请同学们结合青蒿素的发展历程,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理解。
活动1:精读文本,体会科学探索之艰辛。
【精彩一瞬】
活动2: 深识深悟,体会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够取得巨大科学成就,靠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多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设计说明:
基于对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够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探讨,着眼于对科学家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在对科研细节的咀嚼中,深刻领会科学精神的价值,畅所欲言,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成长的精神养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秉持科学态度,勇于迎接挑战。
【精彩一瞬】
活动2: 深识深悟,体会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
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用两年半时间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提升了能力。
勤于思考。
屠呦呦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古代医者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精彩一瞬】
活动2: 深识深悟,体会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锲而不舍。
在漫长的“抗疟”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及其团队经历诸多困难,开展了大量试验,无怨无悔地进行医学研究工作。
团队力量。
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屠呦呦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
【精彩一瞬】
活动2: 深识深悟,体会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精髓。
屠呦呦及其团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
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没有浓厚的兴趣,就缺失了行动的原动力。
【精彩一瞬】
活动2: 深识深悟,体会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是的,他们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多方面原因造就的。强烈的研究动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孜孜以求、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科研的奉献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自己医学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坚持,合作探索的团队精神,对中医医学价值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他们在艰苦的历史环境下取得了成功。
赏析文本,拓展链接
新课讲授
任务基于对文本语言、表达方式的赏析,着眼于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前沿科研动态的拓展链接。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准确严谨又不乏生动的语言时,深入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与魅力;通过关联现实中医学领域进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持续性与实用性,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从文本走向更广阔知识天地的探索能力。
设计意图
文章标题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活动1:体会语言之严谨准确。
语言准确而严谨。
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青蒿素不能对抗所有疾病。“一小步”也可看出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表现了屠呦呦谦逊的品质。
同意。
理由:加入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感人,可以把实用文本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感性相结合。
活动2:有人说,本文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太少,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不同意。
理由: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更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和表述的简洁性,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不符合本文的语言风格。
活动3:感知中医药学之博大精深。
中医药学的贡献 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
砒霜 白血病
石杉碱甲 老年性精神障碍
活血化瘀 冠心病的术后维护
芍药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的血管再狭窄
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 血中药 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医学除了迈出“青蒿素”这“一小步”,还有哪些贡献?
课后作业
1.整理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与突破,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标注重要年份与成果,梳理科学发现脉络。
2.查阅资料,对比青蒿素与其他抗疟药物,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培养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
3.假设你是医学科普志愿者,请制作一份以“青蒿素与疟疾防治”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锻炼创意与科普表达能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