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单元
语文
善用多媒介
学习目标
1.比较语言特征,根据需求撰写符合相应媒介语言特征的文稿。
2.能够根据特定的宣传任务需求,独立策划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并具备制作高质量微视频的能力,以实现宣传目标。
3.学会根据宣传内容和目标受众选择最合适的媒介,具备设计班级标志、撰写宣传脚本等实际操作技能。
重点:
能否制定恰当的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难点:
掌握设计班标、拟写脚本等实际能力。
学习重难点
同学们,回想校园日常:清晨被闹钟唤醒,课堂上通过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学习,课间与同学交流或散步放松。虽平时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较少,但电视、广播、书本、网络等多种媒介已悄然融入生活。媒介是把双刃剑:既能通过报纸知时事、书本探知识、多媒体学课程,也可能因沉迷网络信息、追逐娱乐而分散精力。那么,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在有限的接触中,正确认识和使用多种媒介?怎样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同时避免被不良信息干扰?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重要话题。
导入新课
戏剧节制定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新课讲授
活动1:针对活动,给出提示
(一)确定宣传主题、目标受众和媒介种类。
每小组选择一种媒介,集中力量宣传,充分发挥这种媒介在宣传功能上的优势,例如校报、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具有权威性,而一些自媒体平台则传播迅速,吸引力强。
(二)设计宣传方案,拟写宣传语,确定图片、音视频材料的使用策略等。
要根据所选媒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例如在校电视台播放宣传短片,要设计短片画面内容,撰写画外音文稿;进行网络直播,要选择恰当的直播场地,撰写内容脚本;使用网络公众号发布文章,则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标题的吸引力,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
活动1:针对活动,给出提示
(三)根据受众情况和媒介特点,选择最佳发布时间。
因为是校园活动,主要受众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如果使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可以选择课间、午间发布信息;如使用网络推广,则应选择晚上或周末发布信息。此外,还要注意把握宣传的频率,频率过高,容易使受众厌烦;频率过低,又达不到宣传效果。
(四)多媒介的运用遵循自主个性化原则。
多媒介运用可以充分自主化、个性化,但同时我们要有媒介使用的自律性,不做“标题党”,不夸大宣传,更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活动2: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一)讨论确定戏剧节宣传主题
示例:心若在,梦就在。
活动2: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①利用海报宣传。
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戏剧节系列活动。
②利用校报宣传。
在校报上进行专栏报道,以新闻、历史、评论文章等形式,用多种宣传手段来反映中国戏剧的变化,宣传力求达到多角度、多层次、有深度。
③利用校广播、电视台宣传。
可以在校广播台上适当播放一些戏曲名段,在校电视台插播广告,播放戏曲视频,加大宣传力度。
④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
利用App制作戏剧节回顾的节目,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并介绍本次戏剧节的特点及与众不同之处。
活动
活动2: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三)根据学校特点,为戏剧节设计宣传语
校园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师生共参与,展我新风采。
(四)根据学校特点,为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为了准确把握戏剧节的宣传重点,我们将宣传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以10月29日-11月8日举办为标准)
活动2: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四)根据学校特点,为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第一阶段:前期启动期,9月15日至9月25日。
介绍学校戏剧节的主题,前期筹备,制造热点,吸引眼球,全力为戏剧节造势。
第二阶段:前期深化期,9月26日至10月15日。
通过介绍本次戏剧节的举办班级、规模、系列活动、戏剧节亮点、戏剧节负责人访谈等内容,做深入报道。
第三阶段:全面宣传期,10月16日至11月8日。
介绍戏剧节筹备情况,全面铺开对戏剧节各系列活动的报道,增加戏剧节见报频率,迅速掀起一股热潮。
第四阶段:收尾整合期,11月9日至11月15日。
主要介绍戏剧节的现场盛况,进行资料的整合总结,报道热点回顾等内容。
活动2:设计活动,实施活动
(五)为海报、校报宣传提供一些戏剧节宣传图片
(六)为校电视台播放的宣传短片撰写画外音文稿
我们来到台前,我们奔忙在幕后。或许声音并不嘹亮,可舞步坚定而铿锵;或许掌声未曾热烈,可聚光灯下并不孤独。年轻人的梦想,为学校,可爱的戏剧人正在奋发。不为捧红一个人,不为捧红一部剧,为的是捧红这座我们热爱的校园。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活动主题:展现自己 阳光生活
主题界定:阳光,并不属于某一个人;阳光,并不只是某一个状态;阳光,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理念,是一种人生态度,阳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活动口号:给我阳光 我灿烂
活动意义: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以培养“阳光精神态度”为宗旨,以一台戏剧的打造过程为纽带,激发我校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寓教育于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风貌,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示例一:菁华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活动目的:挖掘每个人的内在潜力,提高中学生阳光的生活态度,丰富课余生活,宣传一种积极的精神理念。
宣传内容
(一)前期宣传
海报内容:首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以“阳光男生,阳光女生”为主题,现面向本班(其他班有合作参与者也可)征集一些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优秀的原创剧本。
剧本要求:可组队也可以自己的名义上交剧本,剧本要求原创。请剧作者在创作时扣紧本次比赛“阳光男生,阳光女生”的主题,表达“热爱生活,阳光成长”的思想,语言要优美,表达要通顺且合乎情理,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示例一:菁华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二)中期宣传
剧本评选组委会将对征集到的剧本进行阅读评选,选出优秀剧本。目前已征集的优秀剧本,将在学校学生公寓前的宣传栏进行展示。
评奖方法:
评委组成: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等。
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
网络宣传:在校内主页公布优秀剧本获奖名单;在学校论坛、QQ群、微信群上公布本班戏剧节筹备进展信息;用视频、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在校园电子屏幕上播放戏剧节相关信息。
实地宣传:海报4张(宣传栏、图书室、教学区、宿舍区各一张);展板2张(展示各个参演人员的相关资料);校内广播宣传。
示例一:菁华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三)后期宣传
结果公示与剧组展示:在校园宣传栏张贴海报,公布代表班级参加戏剧节的最终名单,并展示选拔出的剧组阵容,海报展示周期为一周。
线上互动优化:在学校班级论坛开设活动专题板块,鼓励同学们留言讨论,广泛收集优秀建议,以便对剧目进行优化完善。
多媒体宣传造势:安排专人对戏剧排练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开展跟踪访谈,将花絮素材制作成专题节目,在校园电子屏幕循环播放,营造浓厚的舞台剧活动氛围。
示例一:菁华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示例二:格致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一)小组讨论,确定本次戏剧节的宣传主题
宣传主题 展现自己的阳光生活
目标受众 全体师生及家长
媒介种类 微信公众号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宣传口号:给我阳光,我灿烂
公众号文章标题:匠心独运 戏剧人生——格致中学第X届戏剧节
拟写公众号宣传文章:
(1)格致中学戏剧节的渊源;
(2)格致中学戏剧节的意义;
(3)格致中学戏剧节的要求及安排;
(4)格致中学戏剧节的奖项设置;
(5)格致中学戏剧节的前期宣传。
示例二:格致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二)为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活动3:展示活动范例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示例二:格致中学戏剧节设计宣传方案
(三)根据校园戏剧节特点,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班级Logo设计专题实践
新课讲授
Logo 设计要点解析:
Logo 作为团体形象的视觉符号,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在设计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①形象提炼:精准捕捉班级特色或精神内核,选取代表性形象,并进行艺术化简化处理,以简洁的视觉语言展现班级特质。
②元素融合:将提炼的形象与文字、色彩等元素有机结合。文字可点明班级名称或理念,色彩则需契合班级气质,通过视觉元素的相互呼应,增强 Logo 的表现力。
③形式设计:灵活运用对称的庄重、反复的韵律、渐变的动感、特异的突破等形式美法则,赋予 Logo 独特的视觉吸引力。
④内涵挖掘:深挖班级文化底蕴,赋予 Logo 特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使其成为凝聚班级精神、传递班级价值的独特标识。
活动1:欣赏评说
示例:理解校标的构图及寓意
校标 设计说明
北京大学的校标中,“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下面站立的人像。校标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标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
清华大学的校标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主要是中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活动2:设计班级Logo
示例:下面是宁海中学校标及宁海中学高三(2)班班标,然后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校标设计自己所在班级的班标。
校标(班标) 设计说明
主体是一朵花,花朵盛开,寓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两边绿叶分别是“N”和“Z”,代表着宁海中学。主干是发射塔,顶部四个环形代表科学技术,代表学校是文教单位,致力于基础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周边四条绿色的边,寓意宁中学子胸怀广阔,志在四方。整体绿色着调,代表青春、健康、充满生机活力,预示宁中学子前途无量,宁海中学蓬勃向上。
主体是海浪拱起的一个巨大的“2”,上方是英文“we are class”,代表着2班的同学团结一致,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左边的小船代表了航海家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右方两只逆风而行的海燕,则寓示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种无惧风雨、勇往直前的精神。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要颜色,寓意着2班同学不忘初心。
宁海中学校标
运用最佳媒介信息
新课讲授
活动1:学习标语知识,完善宣传标语
1.古风古韵古镇,山灵水灵万灵
围绕“古镇二次旅游开发”这一主题,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标语的要求:紧扣主题, 运用最佳媒介信息,语言讲究鲜明生动,尝试使用修辞手法。
古镇二次旅游开发
4.一街明清风,满镇水乡韵
2.享悠悠古韵,来惠山古镇
3.古镇承千年,水墨画万灵
活动2:分析特点,撰写脚本
(1)概括不同媒介特点,搜集不同媒介使用方法的材料。
(2)利用网络搜索、图书查阅、调查讨论等方式,寻找最能体现媒介特点的古镇宣传材料,利用所选媒介展示古镇二次旅游开发宣传。
(3)将探究成果、宣传方案等内容撰写成文,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优化方案。
活动2:分析特点、撰写脚本
例:媒介特点参考
媒介方式 特点
文字 制作成本低,网络宣传制作周期短,成本可控
图片 有视觉效果,成本低,制作技术可控
广播 制作简单,传播速度快
PPT演示文稿 具备强大的制作功能,不仅文字编辑功能突出、段落格式丰富,还支持多样的文件格式。其绘图手段齐全、色彩表现力强,可灵活呈现多元内容
微视频 具有互动性、娱乐性
行为艺术 表演性、情感性、艺术性、深刻性
……
课后作业
1.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以“我喜爱的一本书”为主题,制作一个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可选)的PPT演示文稿,在文稿中要运用合适的多媒体元素来介绍书籍的内容、作者、价值等,要求图文搭配合理,演示文稿不少于8页。
2. 设计跨媒体互动作品:结合当下流行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概念,设计一个简单的跨媒体互动作品框架。例如设计一款基于手机APP的校园导览AR应用,说明其功能、交互方式以及所需运用的多媒体元素,形成一份创意策划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