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 4道小题,20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中秋,是一张车票,自己在这个站台,亲人在那个站台,它意味着 山水,更满载千里奔波之 后的团圆欣喜。中秋,像一颗石榴,丰收的时辰一到,莹润的果实包都包不住,从不吝( lìn )啬对辛 勤汗水的奖赏。中秋,似一曲合奏,在明月清辉的茏罩下,中华儿女酣畅淋漓地挥洒情愫,接续先人
的浪漫想象,共叙未来的美好愿景。
数千年来,诗赋画卷连同它们记录的悲欢与离合, 的意绪与哲思,承载(zǎi)的个人情怀与 集体情愫,共同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记忆。那倾泻的月光,是国人最信赖的心灵凭依;那月光下的团聚,
也成为古今旅人的共同心愿。
由此就不难理解,天上月圆时,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何以让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 情难自禁(jīn), ;一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何以能引发人们的心绪共振, 起亲族情谊;一帧“天和”核心舱划过满月的定格画面,何以激荡起家国情怀,积蓄起磅礴( bó )力量。
花好月圆时,我们沉醉于亲朋团圆的欢愉,沉浸于传统文化的观照,怎么不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 烈的期许呢 ?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吝( lìn ) B .载(zǎi ) C .禁(jīn) D .礴( bó )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茏罩 B .酣畅淋漓 C .倾泻 D .激荡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跨越 储藏 思绪万千 凝结
B .翻越 蕴藏 百思不解 凝结 C .翻越 储藏 百思不解 凝聚 D .跨越 蕴藏 思绪万千 凝聚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怎么能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B .怎么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C .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D .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
5 .诗词填空。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是常态。在命运的波澜中,“长风破浪会有时,· 。”是 李白仕途失意时的浪漫与豪迈:“不畏浮云遮望眼, 。”是王安石力图革新时的勇 气与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半生颜沛后依然保有的乐观昂扬:
“ ,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洞察污浊黑暗后的释怀与淡然: ,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初心始终不改的坚贞与无悔。“ ? 。” 是秋瑾不为世俗所理解的苦闷和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 ……
这百态人生中的不同姿态,构成了世间丰富而独特的生命图景,让我们看到人类精神在命运起 伏间绽放的多样光彩。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点左右,打鼓报告初更 开始,称为“定更”。
B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 .《我看》这首诗选自《穆旦诗文集》,穆旦,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是“九叶 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D .雨果是 19 世纪法国文学的大师,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其 代表作有《悲惨世界》等。
二、阅读能力(共 15道小题,50分)
弘毅同学在梳理读过的名著时,发现部分文学名著使用“闹”或者“大闹”来描述事件,请结合相关内容, 完成以下任务。
7 .任务一 :请完善表格信息。
人物 “闹”的事件 情节概述 “闹”事件的作用(从人物塑 造角度作答)
贺龙 (《红星照耀中 国》) 柴刀闹革命 贺龙与吴玉霖用两把柴刀劈 芭茅溪盐税局,并组织农民 革命武装,参加反军阀战争。 ①
严贡生 (《儒林外史》) 乡绅闹船家 ② 通过严贡生闹船家的情 节,生动刻画了一个虚伪 贪婪、奸诈无耻的乡绅形 象
8 .任务二: ·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都有“大闹”情节,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二者在“闹” 中所反映出的性格上的相同点。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 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 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 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 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 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 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 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 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因此,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 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 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 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 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 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 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 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 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 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 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 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 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 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 降临。
⑩ 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 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 高低明野火, 村墟远近起炊烟”是他的,“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是他的,“贫家灶冷炊烟晚,
待得邻翁卖药回”还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 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⑩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时,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 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
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 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 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 是母亲。
9 .请简要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10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①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②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1 .第⑩ 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12 .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在历史滚滚车轮下,你我不过都是细如尘埃的小人物。因此,活出自己、奋斗人生,这正是属于小人 物的光芒。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 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 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 “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
③ 她 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 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 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 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 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 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 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 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 发愣。忽然, 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
⑦ 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 ,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 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A】我以为她会朝不好 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 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
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 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 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 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B 】我之所 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 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 !”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⑨ 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
⑩ “还不到半年。”
⑩“家乡的日子怎么样?
@“不容易啊 …… 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 …… ”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 豪。
⑥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 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
⑩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 ,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 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 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 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 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 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⑥我满口应承照办,然而过后事一多,所诺之事竟彻底忘了。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 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 女人。
⑦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
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 ,太少 ……
(有删改)
13 .梳理文中人物与女人交往的事件,完成下图。
人物 交往事件 · 对女人的态度
胖女人 ① ②
“我” 免收“我”的存车费 感激
坚持不收“我”存车费,帮我推车
摄影师 ③ 感动
通过以上梳理,小语发现:这是一个④ 的女人。
14 .文中反复出现“一笑,很不好意思” ,内容几乎相同,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① 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
② 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 !”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15 .小文对第 10 题表格中“我”对女人的态度仅用“感激”一词产生质疑。结合文中 A、B 画线句,谈谈 你的看法。
16 .结尾处为什么说“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 ”?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冶经为博 士邪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 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曰:“尔安敢轻吾射 !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但当涉猎
② 及鲁肃过寻阳
●
③ 但微颔之
●
④ 康肃忿然曰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B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C .结友而别
●
康肃笑而遣之
D .尝射于家圃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1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0 .【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是: ;【乙】文所阐述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 ”高度概括。
21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扬子江① [宋]文天祥
几 日随风北海② 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释】① 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为“扬子江”。② 北海:这里指北方。
小组的故事分享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复盘时,小语认为可以在[丙]处加入《扬子江》一诗,帮
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天祥。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三、综合运用(共 3道小题, 15分)
2023 年 11 月 4 日,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在深圳书城举行,小鹏同学加入了学校的文 学社团,积极参与了读书节活动。请根据要求完下面小题。
本届深圳读书节以“阅历史文脉·读现代文明”为主题。在活动期间,深圳至少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 两千场以上。
启动仪式上,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获聘深圳市第二批出 版和全民阅读专业委员会委员。莫砺锋教授 70 多岁了,但依然 A.shéncǎi yì yì。他以“让经典走进千家 万户”为题进行现场分享,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最后的读者交流环节,现场观众踊跃发 言,平时 B.chén mò guǎyán 的小鹏同学也不禁积极举手发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 10 周年,“读书月”将陆续推出“文化传承发展”主题书展,①( A.抽 取 B.精选)“一带一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新国潮等相关主题图书,②( A.依 托 B.依靠)深圳各大书城,③( A.发现 B.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互鉴之美。
22 .根据拼音写成语。
① shén cǎi yì yì
② chén mò guǎyán
23 .请结合语境,为文中所缺部分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 ② ③
24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下来。 在活动期间,深圳至少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两千场以上。
25 .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顺序是。(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 ▲ , ▲ 。▲ , ▲ 。
① 让爱阅之风吹遍城市大街小巷,让城市因阅读而更加美好
② 深圳读书月以及这座城市对全民阅读推广的不懈努力
③ 也树立起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城市标杆
④ 不仅使阅读成为了城市的闪亮名片和城市基因
⑤ 深圳将继续办好这个品牌,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
A . ①④②③⑤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⑤①②④③ D . ②④③⑤①
26 .小鹏同学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发现鲁迅读书的时候要上“对课”(一般老师出上联, 学生对下联)。他查阅资料后发现,寿镜吾先生曾以“陷兽入阱下”为题让学生对课,你认为下列对得 最好的一项是( )
A .骑马去郊游 B .童子进学堂 C .放牛归林中 D .雪中寻腊梅
27 .学校文学社将组织一场读书分享会,拟邀请本校语文组王老师参与并点评。时间是本周五下午两 点,地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假如你是小鹏,作为社团学生代表,将对王老师进行电话邀请,你会怎么 说?( 80 字左右)
四、写作能力(60分)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 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中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也逐渐登上自己
的舞台,展现青春的活力和风采。学校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竞赛、课堂学习等都是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青春舞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 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信息;④ 不少于 600 字。
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答
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自缘身在最高层;沉舟侧畔千帆过;采菊东篱下;零落成泥碾作尘;俗 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6 .【答案】B
【答案】7 .突出贺龙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严贡生乘船返乡途中,故意将廉 价云片糕充作贵重药材,待船夫误食后诬其偷窃,借机讹诈威胁,最终赖掉船资扬长而去。
8 .示例 1 :反抗精神,鲁智深在“大闹五台山”中,喝酒吃肉,还打伤僧人,这是对传统佛教清规的公 然反抗。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蟠桃会,偷吃仙丹,与天兵天将对抗,表达对天庭不公待遇的反抗。 示例 2 :勇敢无畏,鲁智深无论是面对五台山的众多僧人,还是在野猪林面对公差,都毫不畏惧。孙 悟空面对天庭的天兵天将,没有丝毫退缩。在与二郎神等天将的战斗中,他变化多端,勇猛战斗,毫 不畏惧强大的对手和天庭的权威。
示例 3 :豪爽率真,鲁智深行事从不扭捏,在五台山时,他随性而为,想喝酒就去买酒,喝醉后就大 闹一番,毫不掩饰自己的性情。孙悟空在天庭时,对玉帝的安排直接表达不满,尽显豪爽率真。
【答案】9 .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炊烟悠长。
10 . ①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傍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 惯。② “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状物盘绕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
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
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眼睛怎能不湿呢!
11 .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对其的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12 .母亲将炊烟比作“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 ,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是美好的,“灶台上开 出花”意味着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人饱暖无忧。“我”把炊烟比作“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 ,侧重 于表现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构成了炊烟水墨画般的美感,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 的作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因情暖而暖。
【答案】 13 .被冤枉并被抢夺装钱的书包;怀疑;守护摄影师的拎兜和自行车;善良、诚信、有责任 感、无私
14 .文中反复出现“一笑,很不好意思”是在女人看到“我”没有零钱付存车费而向她表示歉意及“我”主
动提出要支付上次欠下的存车费时所流露出来的神态,表现了女人对于他人给予的尊重感到诚惶诚恐
(或局促尴尬),突出了女人卑微的、不受尊重的形象特点。 ·
15 “我”对女人的态度用“感激”一词形容是不全面的。从文中的 A、B 划线句可以看出,女人愿意信任 顾客免收“我”的存车费,我虽表达了歉意和感激,但却以为女人会从不好的方面“猜度”我;“我”第二次 之所以主动还钱,也是盲目认为女人“肯定记得”并为了“不让自己尴尬”。女人给予“我”信任和善意, 而“我”没有给予同样的尊重和平等。“我”的态度在感激之余,还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对女人的同情和 愧疚。
16 .示例:结尾处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评。本文通过叙述看自行 车的女人虽然生活困难,还免收我的存车费、帮我推车、守着摄影师的拎兜等事件,表现出她的善良, 诚信及对工作的负责等品质。可即使善良如她,却遭受来自胖女人的偏见和欺侮,以及与作者的几次 交往中受到的“猜度” ,表现女人在工作、生活中并没有受到平等的对待,表达了作者对女人的同情和 自我反思。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呼吁人们应该对弱势群体展现出更多的同情和关注,用平等的眼光看 待每一个人。
【答案】 17 .粗略地阅读;等到;点头;气愤的样子
18 .C
19 . ①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②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 离开。
20 .开卷有益;熟能生巧
21 .【答案】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臣心”比作“磁针石”。表现诗人对南宋的忠心和坚定的爱国之 情,以及即使历经艰险也要回南方抗元、奋战到底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答案】22 .神采奕奕;沉默寡言
23 .B ;A ;B
24 .删去“至少”或“以上” ,修改为:在活动期间,深圳至少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两千场;在活动期间,
深圳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两千场以上。
25 .D .
26 .C
27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文学社的学生代表小鹏,社团计划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学校的阶梯教室 进行读书分享会,想邀请您来观摩并点评,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可以吗?
28 .【答案】略
范文:
这是我的青春舞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题记
这是我的舞台,没有学习任务的紧逼,没有老师家长的唠叨,只有我尽情释放激情,只有我肆意 挥舞心灵,放下一切,热情拥抱,播种希望,收获快乐!
小时候,我的兴趣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昨天爱唱歌,今天换跳舞,明天有可能改成武术,都没有 坚持下去,爷爷常说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我说是我还没遇到我的“真爱” , 直到遇上它,我的生命里才有了“坚持”二字。
初一的一天,我在学校校园溜达,拽拽花,拉拉草,无聊之际,一阵优美的乐曲声吸引了我。我 顺着声音走到了少年宫器乐教室门口,咦,器乐老师在教一种新乐器的吹奏方法。这个没见过,像笛 子,但又不是,它有个圆圆的肚子,声音很独特,类似混合声。老师向我招招手,问我要不要进来学。 我很乐意地找个位置坐下,一听,原来这是葫芦丝。
一入此门深似海啊,自此,我就深陷其中。跟着老师的技法,我天天跑到河边的小树林里练习, 从基本发音到连贯发音,从简单曲子到乐曲联奏,一年四季,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妈妈说我真是着 魔了。或许这就是少年的痴迷。渐渐地,我爱上了葫芦丝,一拿起它,我就忘了一切烦恼,沉浸在音 乐的世界。那独特的发音,那悠扬的曲调,让我陶醉,让我着迷。吹响葫芦丝的时候,我会轻轻地闭 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我看到了青山,看到了绿水,看到坦荡如砥的草原,看到小桥流水的江南,看 骏马奔驰,看雄鹰翱翔,看层林遍染,看大江东去,我享受着世间美好,回味着人间百态。
到今年为止,我吹葫芦丝,已经三个年头了。我拿着它参加文艺汇演,让同学们与我一起感受它 的魅力;我带着它跟爷爷去做巡演,让父老乡亲们和我一起体会它的精彩;茶余饭后,爷爷拉二胡, 我吹葫芦丝,弟弟在一旁唱着儿歌,快乐祥和的日子就这样走过。
这是我的青春舞台,它不同于其他,它是我内心深处的挚爱,因为有爱,才有坚持,才会追求。 在这儿,我将像花儿一样绽放最美的姿态,像鸟儿一样张开有力的臂膀,展示我的精彩,释放我的激
情!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45 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3.0(9.0%)
主观题(占比) 132.0(91.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7.1%)
主观题(占比) 8(28.6%)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综合运用(共 3 道小 题,15 分) 1(3.6%) 15.0(10.3%)
写作能力(60 分) 1(3.6%) 60.0(41.4%)
基础积累(共 4 道小 题,20 分) 3(10.7%) 20.0(13.8%)
阅读能力(共 15 道小 题,50 分) 5(17.9%) 50.0(34.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21.4%)
2 容易 (10.7%)
3 困难 (3.6%)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0(4.8%) 21
2 重复啰嗦 15.0(10.3%) 22,23,24,25,26, 27
3 作家作品 3.0(2.1%) 6
4 常用易错字字音 7.0(4.8%) 1,2,3,4
5 理解性默写 10.0(6.9%) 5
6 句子排序 15.0(10.3%) 22,23,24,25,26, 27
7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10.0(6.9%) 17,18,19,20
8 其他常识 3.0(2.1%) 6
9 全命题作文 60.0(41.4%) 28
10 《西游记》 5.0(3.4%) 7,8
11 《水浒传》 5.0(3.4%) 7,8
12 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15.0(10.3%) 22,23,24,25,26, 27
13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14.0(9.7%) 9,10,11,12
14 记叙性散文 14.0(9.7%) 13,14,15,16
15 记叙文 60.0(41.4%) 28
16 词语的使用(搭配) 7.0(4.8%) 1,2,3,4
17 《红星照耀中国》 5.0(3.4%) 7,8
18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7.0(4.8%) 1,2,3,4
19 抒情性(写景)散文 14.0(9.7%) 9,10,11,12
20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15.0(10.3%) 22,23,24,25,26, 27
21 一般性默写 10.0(6.9%) 5
22 同音字字形辨析 15.0(10.3%) 22,23,24,25,26, 27
23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7.0(4.8%) 21
24 一词多义 10.0(6.9%) 17,18,19,20
25 对联 15.0(10.3%) 22,23,24,25,26, 27
26 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14.0(9.7%) 9,10,11,12
27 挖掘、感悟文章主题 14.0(9.7%) 9,10,11,12
28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4.0(16.6%) 9,10,11,12,17,1 8,19,20
29 常用文言虚词 10.0(6.9%) 17,18,19,20
30 词类活用 10.0(6.9%) 17,18,19,20
31 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7.0(4.8%) 1,2,3,4
32 文言文翻译 10.0(6.9%) 17,18,19,20
33 古今异义 10.0(6.9%) 17,18,19,20
34 常用文言实词 10.0(6.9%) 17,18,19,20
35 表意不明 7.0(4.8%) 1,2,3,4